书城励志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3000000000011

第11章 活络经商,巧打“擦边球”

商场上打了臭球、坏球,往往不仅仅是失分的问题,它带来的后果,常常就是悲惨地出局。这里有一个“度”的把握,其中机理,实在只可悟而不可言。

我们知道,胡雪岩是“官商”结合的典范,与官府打交道肯定是懂法的,更应该守法,所有的官和商可都是盯着的。但是,在不改变法律形式的前提下,却可以变法律为己所用,这一谋略真是登峰造极。

胡雪岩说过:犯法的事,我们不能做,不过,朝廷的王法是有板有眼的东西,他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守法。他没有说,我们就可以照我们自己的意思做。胡雪岩主张的是只有守法才能用法,才可以适当地打一些“擦边球”

钱庄本来就是以钱生钱的生意。胡雪岩与张胖子筹划的吸收太平军逃亡兵将的私财,向得补升迁的官员和逃难到上海的乡绅放款的“买卖”的确是一桩无本万利的好买卖——得来的存款不需付利息,而放出去的款子却一定会有进账,岂不就是无本万利?

可是张胖子不敢做这笔生意。张胖子有张胖子的道理,他认为,按胡雪岩的做法,虽不害人,但却违法,因为太平军兵将的私财,按朝廷的说法无论如何应该算是“逆产”本来是朝廷追缴之列,接受“逆产”代为隐匿,可不就是公然违法?

然而胡雪岩却不这样看。胡雪岩也有胡雪岩的道理。在他看来,犯法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做的,但做生意要知道灵活变通,要能在可以利用的地方待机腾挪。比如朝廷的王法本来是有板有眼的东西,朝廷律例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不越雷池一步,这就是守法。而朝廷律例没有说的,我也可以按我的意思去做,王法上没有规定我不能做,我做了也不能算我违法。他的意思很清楚,不能替“逆贼”隐匿私产,自然有律例定规,做了就是违法。但太平军逃亡兵将绝不会明目张胆以真名实姓来存款,必然是化名存款的。朝廷律例并没有规定钱庄不能接受别人的化名存款,谁又能知道他的身份?既然不知道他的身份,又哪里谈得上违法不违法呢?

胡雪岩的说法很有些为我所用的诡辩,但也确实透出他头脑的灵活和手腕的不凡。胡雪岩的说法和做法,用我们今天的一种说法,也就是所谓打“擦边球”说穿了,也就是在法令法规不尽完善的地方钻“空子”

不过,从事过商业活动的人都知道,打“擦边球”有时确实也是一种很有成效的商业运作手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形成初期,在市场还处在由无序向有序化发展的阶段,有魄力有头脑的经商者,往往能够借助打“擦边球”的手段,使自己在激烈的商战中保持主动的和领先的地位。循规蹈矩,有关法令法规规定不能做的不做,在两可之间,可能担几分风险的事情又不敢做也不知道怎样去做,这样的人,恐怕很难在商场上做出大成就。

但是有一点需注意,可以打“擦边球”甚至还要敢于打“擦边球”但“起板”打“球”的人必须先弄清自己确实是打“擦边球”而不是“界外球”擦边球”是好球,而“界外球”则无论如何都是坏球、臭球,而且,商场上打了臭球、坏球,还往往不仅仅是失分的问题,它带来的后果,常常就是悲惨地出局。这里有一个“度”的把握,其中机理,实在只可悟而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