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决策理论模型又称为古典模型、经济模型或生态模型,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主要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种模型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规范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2.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3.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
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规范决策理论假设,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决策环境条件的稳定与否是可以被改变的,在决策者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作出完成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一定能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从而逐渐被更为全面的行为决策理论代替。
(二)规范决策理论的基础
1.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明确的、组织一致同意的,问题可以识别并精确地陈述。
2.决策者可以收集完全信息,从而使决策状态成为确定性的。所有可行性方案和可能的结果都是可以量化和评估的。
3.方案评估标准是明确的或可以确定的。决策者选择能够使组织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4.决策者是理性的。他合乎逻辑地评估标准和偏好(权重),评估每一方案,并做出使组织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三)规范决策理论的意义
规范决策理论模型描述了决策者应该怎样做出决策,但不能告诉我们管理者实际上是如何制定决策的。规范决策理论模型的价值在于它促使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具有理性。例如,过去许多高级管理人员仅仅依靠个人的知觉和偏好来制定决策。近年来,由于定量决策技术的发展,规范决策理论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
规范决策理论模型代表一种理想的决策模型。在程序化决策、确定性决策与风险性决策中,古典模型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二、行为决策理论
(一)行为决策理论的内容和特点
1.行为决策理论的内容
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古典决策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发难的第一人是赫伯特·A·西蒙,他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指出,理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进而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其他学者对决策者行为作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影响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其个人的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这是因为在高度不确定和极其复杂的现实决策环境中,人的知识、想象力和计算力是有限的;
(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作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所谓知觉上的偏差,是指由于认知能力的有限,决策者仅把问题的部分信息当做认知对象;
(3)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
(4)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尽管风险较大的方案可能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
(5)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决策者不注意发挥自己和别人继续进行研究的积极性,只满足于在现有的可行方案中进行选择;决策者本身缺乏有关能力,在有些情况下,决策者出于个人某些因素的考虑而做出自己的选择;评估所有的方案并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可能得不偿失。
2.行为决策理论的特点
(1)出发点是决策者的决策行为;
(2)研究集中在决策者的认知和主观心理过程,关注决策行为背后的心理解释,而不是对决策正误的评价;
(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决策者在判断和选择中信息的处理机制及其所受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提炼出理性决策理论所没有考虑到的行为变量,修正和完善理性决策模型。
(二)有限理性模型
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们认识到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不可能指导实际中的决策。赫伯特·A·西蒙提出了满意标准和有限理性标准,用“社会人”取代“经济人”,大大拓展了决策理论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新的理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有限理性模型,又称为西蒙模型或西蒙最满意模型。它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它认为人的理性是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它的主要观点如下:
1.手段——目标链的内涵有一定矛盾,一个简单的手段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
西蒙认为,手段——目标链的次序系统很少是一个系统的、全面联系的链,组织活动和基本目的之间的联系常常是模糊不清的,这些基本目的也是个不完全系统,这些基本目的内部和达到这些目的所选择的各种手段内部,也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追求理性,他只要求有限理性。这是因为人的知识有限,决策者既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无法认识决策的详尽规律。比如说,人的计算能力有限,即使借助计算机,也没有办法处理数量巨大的变量方程组;人的想像力和设计能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备择方案全部列出;人的价值取向并非一成不变,目的时常改变;人的目的往往是多元的,而且互相抵触,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作为决策者的个体,其有限理性限制他作出完全理性的决策,他只能尽力追求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有限理性。
2.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
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定下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然后考察现有的备选方案。如果有一个备择方案能较好地满足定下的最基本的要求,决策者就实现了满意标准,他就不愿意再去研究或寻找更好的备选方案了。
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往往不愿发挥继续研究的积极性,仅满足于已有的备选方案;另一方面,由于种种条件的约束,决策者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可以得到较满意的方案,而非最优的方案。
根据以上几点,决策者承认自己感觉到的世界只是纷繁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极端简化,他们满意的标准不是最大值,所以不必去确定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由于感到真实世界是无法把握的,他们往往满足于用简单的方法,凭经验、习惯和惯例去办事。因此,导致的决策结果也各有不同。
(三)成功管理模型
成功管理模型,又称彼得斯沃特曼模型。彼得斯和沃特曼在调查了许多成功的工商企业后发现,理性模型给工商企业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因而这些工商企业并不遵守理性模型。这一模型具有如下特点:
1.决策者流动于各个部门之间,以掌握真实的正在发生的情况;
2.决策者尽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只做一件事,完成有限的目标;
3.决策者重视行动,经常实验,不惧怕失败;
4.决策者注重速度和数量,提倡立刻就干,事做得多,策略就越完善,他们不怕实践,也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
5.拥有一个无形的有漏洞的体系,企业的重大突破来自对漏洞的改革。
成功管理模型没有一套理性的决策程序,属于非理性的模型。它尽管受到一些怀疑,但解决了来自组织的实际案例。
(四)社会模型
社会模型又称为社会心理学模型。每个人都生活在文化之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极深,不跳起来不知道地球重力的存在,不换一个文化环境往往意识不到文化对人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人在决策时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去认知、去行动,这并不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行为决策理论抨击了把决策视为定量方法和固定步骤的片面性,主张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例如,日裔美籍学者威廉·大内(williamOuchi)在其对美日两国企业在决策方面的差异所进行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导致这种决策差异的一种不容忽视的原因,从而开创了决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除了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也对“完全理性”模式提出了挑战。林德布洛姆认为决策过程应是一个渐进过程,而不应大起大落(当然,这种渐进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形成一次变革),否则会危及社会稳定,给组织带来组织结构、心理倾向和习惯等的震荡和资金困难,也使决策者不可能了解和思考全部方案并弄清每种方案的结果(这是由于时间的紧迫和资源的匮乏)。因此,“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决策者或安于现状的人,似乎不是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实际上是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在与无边无际的宇宙进行搏斗的足智多谋的解决问题的决策者”。这说明,决策不能只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序,而应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和补充。
三、前景理论
(一)前景理论的两大定律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用心理学的方法指出人在做决策时理性的有限性。“前景理论”是由期望值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发展而来的。前景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的两大定律:(1)人们的决策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更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
让我们来看这样两个实验: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性赢得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会选A,这说明人是风险规避的。二是有这样两种选择,A是你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性损失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会选B,这说明他们是风险偏好的。
可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两个实验其实是一样的,只是玩了个文字游戏而已。第一个实验中假设你刚刚赢了:2000元(以此为参照),那么如果你选了A就相当于肯定损失了1000元;选B50%可能性赢2000元就相当于50%可能性不损失钱,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就相当于50%可能性损失:2000元。
这个似乎玩文字游戏的实验结论对管理决策是很有意义的。举个例子,一家公司面临两个决策,投资方案A肯定盈利:2000万元,投资方案B有50%的可能盈利:3000万元,50%的可能盈利1000万元。这时候如果公司定的盈利目标比较低,比如说1000万元,那么A方案看起来好像多赚了1000万元,而B则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多赚2000万元。A和B都是获得,那么大多数人会选A方案。但要是公司定的目标比较高,比如是:3000万元,那么大多数人会选B方案,员工会抱着说不定会达到目标的心理,去拼一下。这说明老板(决策者)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盈利目标来改变员工对待风险的态度。
“前景理论”另一重要“定律”: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会突然死亡,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到零,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种药呢?现在请你再想一下,假定你身体很健康,如果说现在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测试他们新研制的一种药品,这种药服用后会使你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你要求医药公司花多少钱来补偿你呢?在实验中,很多人会说愿意出几百元钱来买药,但是即使医药公司花几万元钱,他们也不愿参加试药实验。这其实就是损失规避心理在作怪。得病后治好病是一种相对不敏感的获得,而本身健康的情况下增加死亡的概率对人们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损失。显然,人们对损失要求的补偿,要远远高于他们愿意为治病所支付的钱。不过,损失和获得并不是绝对的。人们在面临获得的时候规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偏爱风险,而损失和获得又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人们在评价事物时所使用的观点,可以改变人们对风险的态度。
再来看一个卡尼曼与特沃斯基的著名实验:假定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罕见疾病的暴发作准备,预计这种疾病会使600人死亡。现在有两种方案,采用x方案,可以救:200人;采用Y方案,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救600人,三分之二的可能一个也救不了。显然,救人是一种获得,所以人们不愿冒风险,更愿意选择x方案。
前景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决策现象。比如群体在奖惩决策时,奖励往往是就低不就高,惩罚往往是就宽不就严。为什么会有这种向中间回归的趋向呢?可以这么解释:获奖励者并非大多数人,多少有奖金就可以了,重要的是名誉,多几块钱少几块钱人们不会太在意;受到惩罚者也非大多数人,名誉上已经惩罚了,物质上象征性地惩罚一下,给人改过的机会。这就像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得饶人处且饶人。
(二)前景理论的缺陷
1.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模型,前景理论具有描述性模型共有的缺点,和规范性模型(具有严格数学推导的模型)相比,它缺乏严格的理论和数学推导,只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描述,因此前景理论的研究也只能使其描述性越来越好,换句话说它只是说明了人们会怎样做,而没有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
2.前景理论的应用研究,尤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还不足,前景理论作为风险下决策的描述性模型,其应用价值非常大,应用范围也非常广,而目前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上,因此应用范围方面还有待拓展。
§§§第四节决策过程
经营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着两种方式:预感方式和科学方式。我由于气质的缘故,总是采用后一种方式,这使我获益匪浅,而且也是其他人获益匪浅。
——阿尔弗雷德·P·斯隆
科学决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反馈过程,包括了一定的步骤和程序,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策的具体过程不可能全都相同,但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决策制定过程划分为六个步骤。
一、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就是确定根因(诊断理论),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以便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