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原理
2988600000030

第30章 人际关系学说(1)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1.为什么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行为科学是怎样被提出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怎样诞生的?

3.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

4.梅奥之前人际关系学说是怎样发展的?

5.霍桑实验是怎样进行的?得出了哪些结论?意义何在?

6.梅奥之后人际关系学说是怎样发展的?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7.人际关系学说后期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理论?

8.你是怎样看待人际关系学说的?

故事中的管理知识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故事,可以说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这个故事讲的是,老虎要离开山寨一段时间,想找个其它动物来接替它做“山寨之王”。于是它就当众宣布说“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轮流当‘山寨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山寨的二大王。”

第一个上任的猫头鹰。它想自己已经成了“山寨之王”,可神气了,立刻下了一道命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晚上做事!”大家听后议论纷纷,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但猫头鹰却说:“大家必须按我的要求去做。”动物们无可奈何,只好服从,于是就白天休息,晚上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大家都疲惫不堪、叫苦连天。

第二个星期,轮到袋鼠上任。它非常激动地对大家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听了袋鼠的话,大家都直摇头,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于是只好苦练跳着走路的本领。

第三个星期,轮到了猴子,大家都非常担心:它会不会从现在开始命令我们,都要住在树上,整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谁知道,聪明的猴子只说了一句话:“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按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话音刚落,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老虎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当我不在的时候,猴子就是‘山寨之王’!”

在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学说发端于20世纪20至50年代,人们把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同时又称为行为科学。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不同的是,泰勒强调人的个性和人在经济方面需要的满足以及通过理性和精确的分析来提高效率。而人际关系学说则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人在社会方面、心理方面需要的满足以及通过社会和心理需要的满足来提高效率。人际关系学说继科学管理理论揭开了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时代,从此,西方管理理论就以泰勒和梅奥开创的两种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并发展和完善。

§§§第一节行为科学

——人际关系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有多少次,当管理中出现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一遍又一遍从零开始,去寻找解决方案,而实际上,如果我们回头看一看,就会发现我们的前辈早已用他们的智慧解决了类似的问题。

——(英)摩根·威策尔

一、行为科学的提出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至30年代。理论的研究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20世纪20至30年代,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以梅奥的霍桑实验为开端;后期是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与会成员提出能否用现成的科学知识来发展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性理论,经过科学工作者的讨论,认为是可能的,但是,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怎样命名呢?有人主张用“社会科学”这个的名称,但有人担心这将会与社会主义这个词连在一起,所以,最后就没用社会科学。也有人主张采用“行为科学”来命名,但意见又不统一。1953年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国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才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的定义或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研究人和动物行为的一个学科群,即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在内的学科群。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人的行为动机和发展变化规律等。目的在于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

二、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产生的背景

(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成为加重工人劳动强度的理论武器,而且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工人所得工资却增长很慢,从而对泰罗管理理论产生了怀疑,需要寻求新的管理理论以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规模暴发,资本家为了摆脱危机,充分利用科学管理原理加紧对工人的剥削,工人的生活水平下降,劳资矛盾更加尖锐。

(三)在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的反思过程中,人们对管理学建立的基础前提,即人的本性问题提出了质疑,泰勒以来的“经济人”假设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对人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即人们的思想不完全是理性的,而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人不仅仅需要经济利益的满足,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从而使人们对人的看法即伦理观念发生了变化。

§§§第二节梅奥之前的人际关系学说

不应该由一个人给另一个人下命令,而应该是双方都从情境中接受命令。如果命令只不过是情境的一部分,那就不会产生某些人发命令而另一些人接受命令的问题。

——玛丽·派克·福莱特

被社会所承认、在社会上重要性的明显证明、安全的感觉,更多的来自成为一个组织公认的成员,而不是来自银行中存款的数额。

——乔治·埃尔顿·梅奥

早在泰勒创立科学管理理论的时候,有些管理学者或实践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已经涉及到人际关系学说的某些思想,他们在进行管理的技术分析过程中,也发现了对人的关怀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有些人的思想远远超出了科学管理的界限,表现出了民主进步的倾向。也就是说,在梅奥之前已经有人为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做出了贡献和奠定了一定的思想或理论基础。

一、雨果·蒙斯特伯格

雨果·蒙斯特伯格(1863—1916)是德国心理学家和工业心理学家,是工业心理学创始人,被尊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1885年获得德国莱比西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后移居美国并应邀受聘于哈佛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并担任主任,后来这个实验室就成为工业心理学的活动中心和奠基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因为支持自己的祖国而受到排斥,导致精神抑郁,于1916年去世。主要著作有:《永恒的价值》(1909年)、《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3年)、《一般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1914年)、《心理学与社会精神》(1914年)。主要贡献有:

(一)强调管理的科学性。认为心理学应该为提高工人的适应能力与工作效率做出贡献,重点是如何根据个体的素质以及心理特点把他们安置到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可以让工人发挥最大的干劲和积极性,从而能够得到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产量;怎样的情绪能使工人的工作产生最佳的效果。因此,主张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

(二)重视效率的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他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必须有最合适的人,即研究工作对人的要求;二是最合适的工作,即研究和设计适合人们的工作方法、手段与环境,以提高效率;三是最理想的效率,即用合理的方法在商业中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重视人、理解人才能克服劳资矛盾,从而提高效率。他认为,选择适应工人体力、心理特征的工作条件,不仅是生产力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减少同企业主矛盾冲突的重要条件。

二、玛丽·派克·福莱特——两个时代之间的桥梁

玛丽·派克·福莱特(1868—1933)是一位在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管理学家,20世纪20年代人际管理理论研究的先驱。研究在泰罗时代,但思想比较激进,已属于人际关系学说的范畴,因此,她是两个时代思想之间的桥梁。1918年出版《新国家》一书,被誉为政治哲学家。之后就对企业组织与管理产生较大兴趣,经过深入研究,成为许多企业的咨询人员,提出了许多关于组织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好建议,受到管理学者的好评。主要著作有:《新国家》(1918年)、《创造性经验》(1924年)、《动态的管理》(1941年)、《自由与协作》(1949年)。他的管理哲学与政治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贡献有:

(一)提出了“群体原则”,并认为解决利益冲突的最好办法是结合。他在《新国家》中认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发现真正的人,个人的潜能只有在群体中才能被发现,从而使个人获得真正的自由,这就是所谓的群体原则。群体原则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存在于相互的社会交往之中。她强调个人只有通过群体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一个人真正的自我就是团体自我,“人没有脱离社会、独立于社会或反对社会的权力”;二是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她认为,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不是个人主义的发展,新的真正的民主,是从小的临近地段的团体开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地区群体、全国群体,甚至发展为国际群体意志;三是群体目标——结合的统一性。她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会议、讨论和协作来彼此启迪思想,并在对共同目标的追求中表示其统一性。个人可以通过群体经验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更大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利益冲突的四种途径:一是一方自愿退让;二是斗争即一方战胜另一方;三是妥协;四是双方的结合。前两者显然不足取,妥协也不利于辨明是非曲直,最佳途径是结合,即通过结合找出一种使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二)提出用“共享权力”代替“统治权力”。福莱特认为,要实现“群体原则”,通过结合的方式解决利益冲突,就必须重新考虑关于权威和权力的概念。当存在着“发命令者”和“接受命令者”时,结合的原则就难以实现,“上司”和“下属”的等级为利益共同性的认识制造了障碍。为克服这一障碍,她试图用“共享的权利”来代替“统治的权利”,用共同行动来代替同意和强制,变服从命令为服从“情境规律”。权威存在于情境之中,而不是存在于个人或地位之中,相应的责任也是履行职能所固有的。

(三)提出通过控制和协作来达到目标。福莱特认为,控制的基本要点有两个:一是由事实控制而不是由人控制;而是由相互关联形成控制而不是上面强加的控制。在控制活动中,如果没有对共同利益的追求,情境就会失去控制。控制的基础就在于认识到相互间的共同利益并自觉控制其工作,使之符合于既定目标的自我管理、自我指挥的个人和团体。经理人员所要控制的不是单个的要素,而是复杂的相互关系;不是个人,而是情境。其结果是要达到使整个情境形成一种生产性的结构。由于许多群体力量的交织决定着相应的总行为,所以绝大多数情境都是十分复杂的,以致最高层的集中控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在组织结构中设立许多个相互联系的控制点。这种相互联系是以协作为基础的,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协作是涉及一种情境中全部要素的相互作用的要素;二是协作由全部有关负责人的直接接触形成;三是协作要在早期阶段进行;四是协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种协作是组织的基本原则,最终达到:组织就是控制;组织和协作的目的是保证达到可控制的目的;协作实现团结,团结就是控制。

(四)提出领导应以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形势中的相互影响为基础。福莱特认为,既然领导不再是以权力为基础,而是以在情境的相互联系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为基础,那么,领导的方式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个企业应该这样组织起来:企业的经理能影响别人,而自己也能受别人的影响,这是一种循环行为。同时,她认为,领导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组织目标,并使同事认识到他们所要达到的不是个人目标,而是由群体的愿望和活动所产生的共同目标。组织目标同员工的个人目标应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具有最高超的领导艺术。而领导者所依靠的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协调和确定目标的技巧,以唤起下属对情境规律的响应。

三、亨利·丹尼森

亨利·丹尼森(1877—1952)是美国著名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出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先后在当地中学和哈佛大学上学,1899年获文科学士学位。1931年写成的《组织工程学》,该书被誉为“在美国文献中足以自豪的课题上作了最清楚和最基本表述的书之一。”1932年被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和管理学会授予甘特奖章。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有:

(一)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强调采取“利润分享和管理分担”、“事业保险计划”等多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措施,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以提高生产效率。他认为,激励一个组织中成员的因素有4种办法:一是对他本人和他的家庭的福利和地位的关心;二是乐于和成员们在一起工作;三是对工作本身的爱好;四是对组织主要目标的尊重和关心。

(二)主张自下而上的组织设计方式。丹尼森认为,在设计组织结构和说明任务之前,先把思想一致的人组成小组,然后再自下而上地发展成为整个组织结构,并在能干的领导之下把他们的动机统一为一致的方向。同时认为组织结构、组织原则都不是神圣不可改变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化。

(三)创办交换管理信息的组织。即通过建立机构,如协会等,使大家交流管理经验,推动管理实践和思想的发展。

四、卡特·勒温

卡特·勒温(1890—1947)是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人格理论与学习论中场论的创始人。出生于德国波森省,1914年获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0年取得美国国籍,1945年到麻省理工学院任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由于其独树一帜的团体动力学研究,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主要著作有:《个性的动态理论》(1935年)、《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年)、《解决社会冲突》(1948年)。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团体动力学理论。“团体动力学”是指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社会秩序。该理论有以下内容:

(一)构成团体的要素。这里的“团体”主要指的是非正式组织,但它同正式组织一样,是由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活动是指人们在团体中的日常行为;相互影响是指人们在团体中的相互关系;情绪是指人们在团体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状态。团体内各个成员的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综合构成了团体的行为,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并综合影响着团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