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原理
2988600000024

第24章 古典管理理论(1)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了解科学管理理论诞生的标志及其历史意义;

3.理解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4.理解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5.理解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6.了解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之后的发展和演变。

故事中的管理知识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它与解决工业社会的内在冲突直接相联系。当时工业社会的内在冲突主要表现在工厂主和劳动者之间的各种冲突,工厂主的经营行为已经威胁到劳动者的生存权利,对劳动者来说,他们没有退路,只有团结起来,组成工会,争取自己的权益,从而使这种冲突升级为罢工。1877年爆发的芝加哥铁路大罢工就是最典型的历史事件。但是,工业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是不能维持了,需要一种力量来重新整合工业社会,这种力量就是法律。1884年,美国和加拿大联邦贸易组织做出决定,同意从1886年5月1日起,实行8小时工作制,以期平息事端,这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1886年,美国总工会依法成立,标志着工业社会两大主体的对立统一机制已经确立,工业社会开始从混沌走向有序。

但是,企业如何才能走出管理中的困境,如何对待劳动者及其报酬,如何在工作时间缩短的同时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就成为当时的重大问题。有识之士都在积极地思考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出现了“效率运动”、“利益分享计划”、“奖金提成计划”等管理措施,但他们都意识到,不能用“机械工程的思维”对待“工厂管理”或“企业管理”。于1899年成立“管理推进协会”,结束了“效率运动”的历史,开始了“科学管理”的实践。

泰勒以解决劳资矛盾为线索的科学管理实践,解决了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但也引发了以罢工为表现的新的冲突。泰勒制遭到了工会的反对,其理由是:效率提高并没有给劳工带来实际好处,相反造成了劳工间收入的不公正差距;把劳工当作机器的附属,无视人性;所有计划都是企业当局意志的体现,劳工只能按指标行事,无异于管理上的专制等。

工会组织最终迫使国会特别委员会,于1913年9月向上下两议院提出“禁止泰勒制”的法律提案。1914年4月,美国政府为配合法案的讨论,由政府下属的“劳资关系委员会”主持召开了“效率制度与劳动”的公证会。出席会议的一方是以泰勒为首的科学管理者代表,另一方是工会组织的领导人。会后决定委托芝加哥大学教授霍克斯,进一步对公证会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1915年,上下两院通过了这个法案,禁止在陆军、海军预算的军工厂中,采用时间研究与差别计件工资制。

霍克斯从1915年1月至4月,对35家采用泰勒制的工厂进行了实际调查,并访问了150多人,发表了著名的《霍克斯报告》。但结论是:泰勒制的本质是一种无视劳工人格,不断提高劳动强度的制度体系……并把劳工如同机器一样统一于生产作业过程之中。然而,这种制度体系客观上促进了“以科学技术取代经验成规”的进程。尽管报告没有具体提出解决劳资协调的对策,但是使人们认识到了科学管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对立。必须另辟蹊径,这就有了后来的以“劳资调和”的产业民主思想和举措,尤其是产业心理学进入了企业管理领域。

有意思的是,美国总工会不久又承认了泰勒制,承认科学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工业社会发展的价值。但是,强调任何企业在引入科学管理时,必须就有关劳工的工作条件与待遇等问题,与工会协商并达成协议。这一做法,实际承认了工会的存在和工会的谈判地位。这就是劳工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产业民主”和“职工代表制”的由来。

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为了满足庞大的军需订货,企业纷纷导入了科学管理。为了更好地解决劳资问题,最直接的结果是企业出现了人事管理的职能部门,人事管理作为一项专业职能从管理中分离出来。大约在1918年,美国人事者协会和行政管理协会相继成立。1925年,与泰勒主持的“管理推进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美国管理协会”。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最初的20年,史学家称“古典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学思想的源头。主要代表思想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标志着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已经形成,人们对管理活动已有了科学的认识。从此,人类能够应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来自觉地指导人们的管理活动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率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不论何时、在何种机构,不论工厂是大还是小,不论工作是最一般的还是最复杂的,正确运用科学管理的四项原则,都将取得效果,不但比旧式管理所得到的效果大,而且要大得多。科学管理实质上包含了在任何企业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方面的一种完全的“精神革命”。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管理理论的要求,另一方面它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影响古典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或者其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开始,人类步入了科学的近代化时代,科学直接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引导着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同时也引导着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其标志有:

1.第一次科学技术的转移是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以及古希腊、古罗马的科学成就,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繁荣了商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第二次科学技术的转移是英国继承了意大利、荷兰、法国等欧洲大陆的科学技术成就,在产业革命当中实现了工业化。

3.第三次科学技术的转移是德国学习英国产业发展的经验,重视技术教育与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发展,使本国科学技术得到了持续发展,在经济实力上超过了英国。

4.第四次科学技术的转移是美国利用欧洲移民,效仿欧洲技术,在重大科技领域得到突破,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使其在经济上超过了欧洲。

这四次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的大转移,促进了生产工具的革新和生产组织形式的改进,也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唯理主义哲学、实利主义经济学和新教伦理等思想的发展,给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唯理主义哲学、实利主义经济学和新教伦理,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其表现主要有:

1.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理论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使人们在行事之前都必须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经典物理学理论认为,宇宙是一个细致而严密地组织起来的世界图景,所有的事物都是精确而严格地按照规律发生的,包括人类社会活动在内的一切现象都是受理性的规律制约的。所以,不管人们从事什么活动,都应该进行严密的理性分析,不能从事不合理的活动。这一思想就为古典管理的形成提供了理性分析的工具。

2.实利主义经济学导致了人们非常注重个人的经济利益,使人们的活动具有经济目的性。实利主义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都是以个人的经济利益为动机的,人们决定是否从事某项活动,都是以该活动是否有利于个人的经济利益为基本前提和出发点的。这一理论为人类行为的产生找到了深层次的根源,为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

3.新教伦理为人类的活动指明了方向,即人们在谋求物质财富的同时,要以自制、勤俭和节约来实现人们的理想和目标。新教伦理为人们牟取利润作了宗教上的论证。鼓励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同时也推崇自制、勤奋和节约是人类的美德,从而倡导人们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已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客观上为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或机遇

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的过渡也已经逐渐完成,由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工厂制度及其管理问题和当时企业客观上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然趋势,促使了新的管理理论的形成。主要表现是: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科技成果利用率普遍很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很少,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竞争逐渐向垄断竞争过渡,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尤其是垄断组织的形成,使企业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和经验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得到改变,并有新的管理理论与之相适应。

四、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恶化了劳资矛盾,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加剧,不利于资本家获取更高的利润

起主要表现是:英国在1873—1879年,每年的罢工次数平均达到270次;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40多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和1907年的5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其中有3次是从美国开始的。

§§§第二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在各行各业,即使在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用科学的方法代替单凭经验行事的方法,也将带来巨大的收益……而这种最好的方法和工具只有通过对所有正在采用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同时结合准确、精密的动作和时间研究才能发现和形成。

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任务管理的精髓。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人,而不是工作。获得效率的最佳方法是把重点放在人的身上,同时改进设备、原材料和生产方法,使人发挥最佳效能。另外,一个人的思想是他的效率的控制因素,通过教育,可以使这个人充分利用他的能力。

——莉莲·莫勒·吉尔布雷思

一、泰勒简介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856—1915),1856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富裕家庭里。父亲是律师,父母想让其当律师,后因迷恋上科学调查与研究,学习刻苦,使身体受到严重伤害(视力太差),虽然通过了哈佛大学的入学考试也未能就学。19岁辍学进一家当地的液压机厂当徒工,22岁进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技工,并一路从机械工提升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工长、总工程师。1890年离开公司,从事顾问工作,1895年发表的《计件工资》。1898年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他与怀特一起进行工艺流程和金属切割技术的彻底改革,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发明专利。1901年,由于改革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他被解雇了。从此,他就开始了无偿的管理咨询工作,并开始写作。1903年,他的《工厂管理》一书发表。1906年,他担任声誉很高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主席。1911年,标志着一个新的管理时代到来的在管理史上具有里程碑之作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1915年,在刚刚度过他的生日后的第二天,泰勒病逝于费城,终年59岁。他死后,在他的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管理理论的研究基础

1.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

①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劳资双方都会受益。

②假定工人是“经济人”,首先是人。

③单个人是可以取得最大效率的,但集体的行为反而导致效率下降。

2.科学管理的两个基本原理

①作业研究原理:主要是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率,并合理利用工时为目的。

②时间研究原理:主要是为了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即一天合理的工作量。

3.科学管理的三个出发点

①效率至上。即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②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方法。

③劳资双方应共同协作。

4.科学管理的四项任务

①对工人操作方法即动作进行科学研究。

②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学会工作。

③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按科学原理去办。

④资方与工人之间在工作的权力和职责上进行分工,并形成友好的协作关系。

(二)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

1.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效率,为此,必须制定科学的工作标准。泰勒认为,造成工人“磨洋工”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当局缺乏科学的日工作标准,工人每天应该干多少都是凭当局者的经验和主观意志确定的,当工人为了多挣钱而努力工作时,当局就随意地提高工人的工作标准,因此,工人只好通过“磨洋工”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为了充分地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就要给工人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就必须进行工时研究和动作研究。其方法是:选择合适的且技术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的时间,通过观察再加上一定的百分比,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总时间,据此定出一个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所谓的工作定额原理。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泰勒认为,为了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除了通过工时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工作定额,还要对工人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及作业环境等进行改革,使之标准化,并能够与时间合理的搭配,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把各种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中最好的操作方法。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