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做事缺少恒心,见异思迁,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他们不知所为,对前途毫无信心,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由于焦躁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要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
为什么熬过了那段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到了不用再去担心温饱问题可以逛街可以下馆子甚至可以住漂亮的房子可以开轿车的年代,人们的心却渐渐的躁动不安了呢?
社会变革对原有结构、制度的冲击太大,一些原有体制正在解体或成为改革的对象,而新的相应制度又尚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测,很难把握自己的未来。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使一部分原来的社会中处于优势的人“每况愈下”,而原来在社会中处于劣势的人反而高了起来。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即使是百万大款了不能保证他永远挥洒自如。那些处于社会中游状态的人更是患得患失,战战兢兢,在上流与下游两个端点间做文章。于是,心神不安,焦躁不安,迫不及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也有人在风云变幻中依然泰然自若,气定神闲。而另外那些人,却总是在与他人的攀比中心神不宁。他们渐渐觉出了自己对社会生存环境的不适应,从而对自己生存状态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所荡涤的躁动化的社会心态驱使下,不少人只有一个目标,为金钱而奋斗。但他们又缺乏恒心与务实精神,缺乏对自己的智力与发展能力的准确定位,因而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有盲从。
总之,浮躁不但影响学习和事业,还影响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其害处太大了,所以要力戒浮躁。
忌好高骛远——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第24章》)
[今译]
踮起脚跟用脚站立,是站不稳的;大跨步前行,是走不远的。
[按语]
王弼:物尚进则失安,故曰企者不立。
河上公:自以为贵而夸于人,众共蔽之,使不得行。
段玉载:跨,谓大其两股间,以有所越也。
人的一生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得实实在在。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地基为第一;参天大树搏风雨,扎实根基为第一;谷子低头笑茅草,丰盈子实为第一;有志之士建功业,充实自己为第一。
然而,在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胸怀大志,但又有点好高骛远,总爱想入非非,不愿老老实实学习,踏踏实实行动。这样长此以往,便会成为一个空想家,最后啥事儿也干不了。你如果好高骛远,那就在成功的操作方法上犯了大错误。不经过程而直取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达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黄粱梦一场。而脚踏实地的人,则会心想事成。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在失败时,最喜欢问自己:“怎么回事?是我的命不好?是我比别人愚笨?是我比别人少长一只手?”统统不是。心性孤傲,目标远大,立志高弘,这是正确的,可是,不愿耕耘,只想收获,能行吗?只空有大志,却不肯为理想的实现而去动手做一次,那理想只能是空想、妄想、瞎想。
有个玉匠收了两个徒弟。在这两个徒弟跟着师傅学艺5年以后,师傅想考察一下他们,于是在一天晚上把他们叫到跟前交代说:“在那崇山峻岭深处有一块美玉,它没有任何缺陷、毫无瑕疵,是一块无价之宝。你们都跟我学了5年了,应该出去成就一番事业。你们去找那块没有瑕疵的玉石,找不到就不要回来见我。”
这两个徒弟第二天就离开师傅,进了深山。大徒弟是一个注重实际不好高骛远的人。在路途中,有时发现的是一块有所缺陷的玉石或石头,或者是一块成色很一般的玉,他都统统装进他的包里。3年之后,到了他和师弟约定的会合回家的日期。此时他的行囊已经装得满满的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玉石和一些充其量只是“奇石”的东西。
小徒弟也来了,可是他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拿,他说他没有找到绝世珍品。他还说,我不回去,师傅说过,找不到绝世珍品就不能回家,我要继续去更远更险的山中探寻,我一定要找到绝世美玉。
大徒弟带着他的那些东西回到了家,师傅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徒弟又把小徒弟的话传达了一遍。师傅听后,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师弟不会回来了,他是一个不合格的探险家。他如果幸运,能中途醒悟,明白至美是不存在的道理,是他的福气。如果他不能早悟,便只能以付出一生为代价了。”
后来大徒弟开了一家玉石馆和一家奇石馆。他把玉石加工,结果每一块玉石都成了无价之宝。他的奇石馆也很赚钱,那些奇石也成了一笔巨大的财富。短短的几年过后,大徒弟的玉石馆已经享誉八方。
又过了很多年,师傅生命垂危。大徒弟对师傅说要派人去寻找师弟。师傅说,不要去找,如果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和这么多的失败都不能醒悟,这样执迷不悟的人即使回来又能做成什么事呢?世界上没有纯美的玉,没有完善的人,没有绝对的事物,好高骛远,为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而耗费生命的人,何其愚蠢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不经千锤百炼,怎么可能锐不可当;梅花“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扑鼻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司马迁受宫刑而忍辱负重,终于穷20年之功,写成了“史家之绝唱”——《史记》;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以悲悯的心情关注社会,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两字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才有“诗史”、“诗圣”的美誉。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世上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牛奶的时间挤出来工作的。”只怀抱空想、不付诸行动的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人,注定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这种人没有坚实的基础,获得的只有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这是人生的悲剧,也是成功的陷阱。
注重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原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今译]
合抱的大树生于微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从一筐筐的泥土垒起;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举步。
[按语]
高亨:累当读为(),土笼也。起于累土,犹言起于篑土地。
河上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从小成大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卑至高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近至远也。
荀子《劝学篇》中有这几句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荀子和老子在思想观点上有某些相同或承继关系,或者说,荀子吸取了老子的这一观点。接下来。荀子又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积极进取的主张;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凭借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人的一生由许许多多的偶然的和必然的事件组合而成,有时一次偶然的事件使某个人变成了大人物,有时一次偶然的事情使某个人变成了小人物。在常人看来,大人物总是和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小人物总是和小事件联系在一起。有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做成一件大事。但是,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会和一件又一件必然的小事发生关系。因此说,小事情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内容。
大事能检验一个人的智慧、才能和品格,小事也能。如果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漂亮、舒心,那你也能得到极大的快乐和对自我的肯定。小事虽然微不足道,但不做也是不能成功的,那些常常游手好闲的人,他的成就肯定不会超过常人多远。忽视小事,专做大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不如做小事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小事来得频繁,办事所花的日子也多,积累起来数量也就大;而大事来得稀少,积累起来数量也就小。
积累,一件又一件小事地去积累,直到有一天,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比如雷锋,他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珍惜每一件小事,把每件小事都当作一个新的出发点,当做一件大事来看待,倾注全部的生命和热情,谁又能怀疑他的伟大呢——伟大的,其实也是平凡的。
每一年积累,不如每季度积累;每季度积累,不如每个月积累;每个月积累,不如每一天积累。一天不是一周,一周不是一月,一月不是一年。一周需要七天才能构成,一月需要四周才能构成,一年需要十二个月才能构成。一件事情会影响一个人的声誉,几件事情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无数事情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从搬运工到哲学家,从奴隶到将军,从凡人到伟人,这不是一天、一月、一年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长期的追求,长期的积累,长期的磨练才能达到。
也许一个穷人,会因为某种机遇而一夜之间成为富翁,腰缠万贯,但一个搬运工成为一个哲学家,一个凡人成为一个伟人,绝不是某个机遇的缘故。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行,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儿;播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儿。积累耕耘的经验就成为农夫,积累砍削的经验就成为工匠,积累贩卖货物的本领就成为商人。这种积累,既是痛苦的,又是快乐的。
美国社会工作者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沙利说过,人们往往不了解,即便是取得最微不足道的成功,也已经迈过了许许多多蹒跚艰难的脚步。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总是被公司当作替补队员,哪儿缺人手就被调到哪儿,自己的能力无法正常发挥。这位先生沮丧地向他的同学,现在已是一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诉苦道:“这样值得继续干下去吗?我觉得自己的专长无法发挥出来。”昔日同学很认真地告诉他,你经常被调到不同岗位磨练,是辛苦的,但只要你努力肯学,应该也能胜任,否则你的公司不会做这样的调度。现在,你在工作中的表现第一是努力,第二是努力,第三还是努力,那么过不了多久,公司员工之中磨练最多的是你,能为公司贡献才智的也是你,你应该有这种认识。最后,同学又口授他一条成功秘诀:肯干就是成功,患得患失,拈轻怕重,就失去成长的机会。受苦是成功与悦乐的必经历程。这位先生干下去了,他干得很起劲,两年后,他终于成为公司中最耀眼的星星。
人才是磨炼出来的,人的生命具有无限的韧性和耐力,只要你始终如一地脚踏实地做下去,无论在怎样的处境,都不放松自我,不自暴自弃,你便可以创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震惊的成就。
凡事留余地——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原文]
故物或行或随,或(口句)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今译]
世间之物有的行前,有的随后,有的嘘暖,有的吹寒,有的强壮,有的羸弱,有的自爱,有的自毁。因此圣人要去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
[按语]
河上公:(口句),温也;吹,寒也。有所温必有所寒也。载,安也;隳,危也。有所安必有所危,明人君不可以有为治国与治身也。甚,谓贪淫声色,奢,谓服饰饮食;泰,谓宫室台榭。去此三者,处中和,行无为,则天下自化。
王弼:凡此诸或,言物事逆顺反覆,不施为执割也。圣人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
这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能力强、能力弱的;资质好、资质差的;讲话投缘的、不投缘的;我们喜欢的、不喜欢的,如果我们能做到顺其自然,让每个人都能展现他们的特色,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舞台可以发挥,而我们也不去阻挡别人的发展,那这个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更美?我们内心的世界,是不是也会变得更宽广呢?
老子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并不是说圣人因循保守、趔趄不前,而是说凡事要留有余地,必要时得有余勇可鼓,才不致功亏一篑。莫要不自量力,一律一鼓作气,而不免于再而衰、三而竭矣。这实际上便是要从主客观的实际出发,不要单凭满腔热情办事。
庄子说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一次魏王观看庖丁杀牛,只听到铮铮的刀碰击骨头的声音,却看不到用刀的痕迹,没多久就把一头牛分解完了,不禁感叹道:“真是神乎其神呀!”庖丁放下刀对魏王说:“大王刚才看到的不是技术表演,而是道。我刚杀牛时,只见牛形,两年后,不见牛形而只见其筋骨,如今我是用心感受它,就算筋骨相连的地方,我也可以找准缝隙下刀。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高手一年中换一次刀。请看我这把刀,已用10年有余,现仍如新的一样。这是因为我懂得怎样于筋骨之处找到下刀的余地。薄薄的刀片可以游刃有余地切割,当然不会被损伤了。”
庖丁的不损之刀,得益于他能看清骨节间的余地。在社会上,人们能像庖丁解牛那样,充分掌握成功的余地,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各种事情。
曾国藩带湘军围剿太平天国之时,清廷对其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态度:不用他吧,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无人能敌;用吧,一则是汉人手握重兵,二则湘军是曾国藩一手建立的子弟兵,又怕对朝廷形成威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清廷对曾国藩的任用上经常是用你办事,不给高位实权。苦恼的曾国藩急需朝中重臣为自己撑腰说话,以消除清廷的疑虑。忽一日,曾国藩在军中得到胡林翼传来的肃顺的密函,得知这位精明干练的顾命大臣在西太后面前举荐自己出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大喜过望,咸丰帝刚去世,太子年幼,顾命大臣虽说有数人之多,但实际上是肃顺独揽权柄,有他为自己说话,再好不过了。
曾国藩提笔想给肃顺写封信表示感谢。但写了几句,他就停下了。他知道肃顺为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而慈禧太后,这个女人也绝非常人,她心志极高,且权力欲强,又极富心机。肃顺这种专权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慈禧太后会同肃顺合得来吗?思前想后,曾国藩没有写这封信。
后来,肃顺被西太后抄家问斩。在众多官员讨好肃顺的信件中,独无曾国藩的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