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2976400000010

第10章 修身之道(1)

向水学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8章》

[今译]

最高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养育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水最接近道。

[按语]

河上公: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泉源也。众人恶卑湿垢浊,水独静流居之也。

王夫之: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

蒋锡昌:善利之善,犹好也。襄二十八年《传》:“庆氏之马善惊。《正义》,“善惊,谓数惊,古人有些语。今人谓数惊为好惊,好亦善之意也。

曾经协助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的大将军黑田孝高,善于用水作战,曾经用水攻陷了久攻不下的高松城,因此,在日本历史上有“如水”的别号。他曾经写过“水五则”,指出:自己活动,工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并随物赋形的,是水。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宽大度量的,是水。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雨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水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灵活性,即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有了这种灵活性,就可以在生活中少受挫折,就可以保证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例如,在国内战争时期毛泽东所提出的著名的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就是中国人这种灵活性的生动体现。水的另一特性是它的目的性,即“水向东南流”条条江河归大海。尽管前途多艰,水总是无也不入,直至达到目的地。即使遇到最强烈的抵抗,那么“水滴石穿”,“守柔曰强”,水的柔弱反而转化成了最锐利的武器。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提出的“持久战”观点,正是水的目的性和水滴石穿精神的体现。

上善若水,作为一种哲学的信念,就是教导人们,在生活中不要一味逞强好胜,不要急于求成。这种哲学的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随方就圆,从容不迫,寓刚于柔。这样,人就能在任何环境中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上善若水”又是一种实用的生存艺术。水的随方就圆,随坡就低特点,正象随遇而安、独善其身的人生艺术。这种艺术不仅保证了生命不被扼杀,还提供了达到自由境界的无限可能。正因为有了“随遇而安”的艺术,所以才有可能在各种严酷的生存条件下进入“自得”的生命境界。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他找到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悄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然:“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轻轻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

智者俯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无法改变!”这人说完,眼睛紧盯着智者的眼睛,他现在急于得到智者的肯定。

“是这样。”智者拈须,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说完,智者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智者伏下身,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刚才智者手指所触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迷惑,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台阶上的“小窝”藏着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天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此人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像这小小的水滴,改变着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智者说:“对,这个窝会变成个洞!”

做人要像水一样,能屈能伸: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我们应该多有一点韧性,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转一转。太坚硬的东西,容易折断。唯有那些不只是坚硬。而更多有一些柔韧的弹性的人,才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败。

淡泊宁静——致虚极,守静笃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子·第16章》)

[今译]

进入虚无之境,达到物我两无的极端;安守沉静,达到厚重忠实,万物一齐生长发展,我从而谛视其循环往复。

[按语]

范应元:致虚、守静,非谓绝物离人也。万物无足以扰吾本心者,此真所谓虚极、静笃也。

吴澄:复,返还也。物生,由静而动,故反还其初之静为复;植物之生气下藏,动物之定心内寂也。

焦():致虚不极,则有未亡也。守静不笃,则动未亡也。丘山虽去,而微尘未尽,未为极与笃也。盖致虚存虚,犹未离有;守静存静,犹陷于动。而况其他乎!不极不笃,而责虚静之用难已。虚极静笃,以观万物之变,然后不为变之所乱,知凡作之未有不复也。

诸葛亮《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在这段文字里,一个“淡泊”,一个“宁静”对于修身很要紧。现在许多人一提到“淡泊”,就误以为是冷淡,其实,淡泊主要是指对于物质生活应俭朴平淡,而不必过于奢华浓烈,因为人的精神品性只有在平淡朴素之中才能体现出来。

冷淡是精神空虚,缺乏做人的激情,淡泊不仅不冷淡,而且对生活充满热情,充满追求,只是这种追求不是单纯地追求物质,而注重的是精神享受,所以在功利者眼里,淡泊就有点无为了。这是一种误解。

至于“非宁静无以致远”,道理说得也深刻。人生的志向有远有近,人生的境界有高有低。做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终日在尺寸天地里翻筋斗,难以有大的作为。人之所以会目光短浅,最大的原因就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能够安于宁静,忍受寂寞,自然就成不了什么大事。

宁静是一个人思想修养、精神状态良好的标记。一个人只有保持静的心态才能思考问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辉。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齐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北宋哲学家邵雍在《何处是仙乡》一诗中写下“静处乾坤大”的诗句,说的是只要心境宁静,就会感到世界旷达广大,心境宁静思虑才能在高远的时空中翱翔,人们才能以深邃的眼界和宏大的气魄来看待世事人生。

追求宁静,也是现代人的普遍追求和愿望,也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生态度。生活节奏太快,负担太重、太累、要休养生息,就得有张有弛,有动有静。但现在科技越发达、都市越繁华、污染越严重,宁静就越发珍贵了。

今天,在繁华的都市中很难找到一片宁静的乐园了,“闹”中取“静”就是一种“硬”功夫。陈毅元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时,公务繁忙,但他很会“闹中取静”,用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来培养和锻炼他的“静”功。在他大量的诗词之中有一首小诗《一闲》,诗中写道:“志士嗟日忙”,道出了诗人独异其趣的人生格调!

著名哲学家、史学家冯友兰生前手书李翱一古诗,颇具淡泊高远之意。云:“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也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望月披云笑一声。”古今知识分子追求宁静、安静之外读书做学问,并非退隐。“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能是相对而言,中国知识分子从来都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宁静的心境,可以使人的思虑全面、深刻、敏锐、细腻,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人心智的潜能。一个人,只有在宁静的时候,才能安排好自我之心,安排好自我人生,安排好自我境界,安排好自我天地。

难得糊涂——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原文]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第20章》)

[今译]

众人亮亮堂堂,我独迷迷糊糊;众人明明白白,我独糊糊涂涂。

[按语]

河上公:俗人昭昭,明且达也。我独若昏,如暗昧也。俗人察察,急且疾也。我独闷闷,无所割截。

释德清:昭昭,谓智巧现于外也。察察,即谓分星擘两,丝毫不饶人之意。

人有聪明人和糊涂人之分;同是聪明人,又有大聪明和小聪明之分;同时糊涂人,则又有真糊涂和假糊涂之分。

智和愚对人一生命运的影响极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说聪明人有时也会办蠢事;“大智若愚”,“难得糊涂”,说确实聪明的人表面上愚拙,这是一种智慧人生,真人不露相;而“聪明反被聪明误”,揭示了耍小聪明者的报应。

有的人外表似乎固执自守而内心却世事通达,才高八斗;有的人外表道貌岸然,而内心却空虚惶恐底气不足。

人生是个万花筒,个人在那变幻之中要用足够的聪明智慧来权衡利弊,以妨莫测变化。但是,人有时候不如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种处世的艺术其实比聪明还要胜出一筹。聪明是天赋的智慧,糊涂是聪明的表现,人贵在能集聪与愚于一身,需聪明时便聪明,该糊涂处且糊涂,随机应变。孔子论人,以知、仁为别,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为: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聪明之区别糊涂,大抵如此。

老子大概是把糊涂处世艺术上升至理论高度的第一人。他自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而作为老子哲学核心范畴的“道”,更是那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似糊涂又非糊涂、似聪明又非聪明的境界。人依道而行,将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即大智若愚。中国人向来对“智”与“愚”持辩证的观点,《列子·汤问》里愚公与智叟的故事,就是我们理解智愚的范本。庄子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人只要知道自己愚和惑,就不算是真愚真惑。是愚是惑,各人心里明白就宽慰了。

孔子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宁武子即宁俞,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他辅佐卫文公时而天下太平、政治清明。但到了卫文公的儿子卫成公执政后,国家内乱,卫成公出奔陈国。宁俞则留在国内,一面仍是为国忠心耿耿,表面上却是一副糊里糊涂的样子,这是明哲保身的处世方法。因为身为国家重臣,不会保身怎能治国。后来周天子出面,请诸侯霸主晋文公率师入卫,诛杀佞臣,重立卫成公,宁俞依然身居大夫之位。这是孔子对“愚”欣赏的典故,他很敬佩宁俞“邦无道则愚”的处世方法,认为一般人可以像宁俞那么聪明,但很难像宁俞那样糊涂。在古代上层社会的人事倾轧中,糊涂是官场权力杂耍的基本功。仅以三国时期为例,就有两场充满睿智精彩的表演,一是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佯装糊涂得以脱身;二是曹、马争权时司马懿佯病巧装糊涂反杀曹爽。后人总结云:“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苏东坡聪明过人,却仕途坎坷,曾赋诗慨叹:“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为官可以愚,但为政须清明,不可混淆区别。

“难得糊涂”是糊涂学集大成者郑板桥先生的至理名言,他将此体系晋升为:“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做人过于聪明无非占点小便宜;遇事装糊涂,只不过吃点小亏。但“吃亏是福不是祸”,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歪打正着,“吃小亏占大便宜”。有些人只想处处占便宜,不肯吃一点亏,总是“斤斤计较”,到后来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郑板桥说过:“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世上最可悲悯的人,他们往往自我感觉不错,正是所谓“贼是小人,智是君子”之人,是那些具有君子的智力却怀持小人之贼心的人,他们最大的敌人即是他自身。为人处世与其聪明狡诈,倒不如糊里糊涂却敦厚。

郑板桥以个性“落拓不羁”闻于史,心地却十分善良。他曾给其堂弟写过一封信,信中说:“愚兄平生谩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为美,未尝不被啧啧称道。家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以仁者爱人之心处世,必不肯事事与人过于认真,因而“难得糊涂”确实是郑板桥襟怀坦荡无私的真实写照,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那种毫无原则稀里糊涂之人。糊涂难,难在于人私心太重,自我一热,陡觉世界太小,眼前只有名利,不免去斤斤计较。《列子》中有齐人攫金的故事,齐人被抓住时官吏问他:“市场上这么多人,你怎敢抢金子?”齐人坦言陈辞:“拿金子时,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可见,人性确有这种弱点,一旦迷恋私利,心中便别无他物在,惟利是胆,掉进钱眼里去了!

聪明与糊涂是人际关系范畴内必不可少的技巧和艺术,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太聪明的人,学点“糊涂学”中的妙处,于己大有益处。古人云:“心底无私天地宽。”天地一宽,对一些琐碎小事,就不会太认真,苦恼也不来了,怨恨更谈不上。得糊涂时且糊涂,是“修身学”的真谛,聪明人不妨试一试。

做你自己——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原文]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第20章》)

[今译]

众人都各有特殊作为,而我独冥顽且低能。我情愿与人不同,只着重修养为人的根本。

[按语]

俞樾《平议》:似当读为以,古以似通用。《易·明夷彖传》:“文王以之”《释文》曰:“以”荀向本作“似”,《诗·旄丘》篇:“必有以也”,《仪礼·特性·馈食礼》篇注引作“必有似也”,并其证也。

劳健:食音嗣,养也。母谓本也。知养其本,乃可以绝役智外,求诸末学,而无忧也。河上注:“食,用也;母,道也。”王注:“食母,生之本也。”与玄宗之求食于母,皆读如饮食之食,并失其义。吴澄以食母为乳母,如《礼记·内则》之文,读食为饲,是矣;而以母为人之称,亦非也。老子书凡言本者常用母字,以取叶韵。第五十二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明指本末而言。他如第一章“万物之母”,第二十五章“可以为天地母”,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义皆如本。“贵食母”与“复守其母”,同是崇本之旨,食母守母,乃所以为道,不可谓母即道也。

一个人只要踏进社会的门槛,社会就自然赋予了他许多角色:做学生或教师,做领导或下属,做人子或人婿,做人夫或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