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冬到夏谈养生:中医养生与二十四节气
2965000000011

第11章 夏长(2)

望诊为四诊之首,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脉相配,五官亦与五脏相关。因此,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推断内脏的变化。同时还可反映全身精气的盈亏。精、气、神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头部和双目,兼反映于全身形态、语言气息、面部色泽乃至脉象、舌象等方面。因此,望诊不仅可诊察内脏病变,还可了解人体精、气、神的动态变化情况。

闻诊是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发出的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等声响和口气、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的异常气味,来判断正气的盈亏和邪气性质,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闻诊包括“听”和“嗅”两方面。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问诊主要是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的询问,询问内容包括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起病原因、发病及治疗经过、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以获得准确而有效的信息,为确诊和治疗做准备。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脉诊也叫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患者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医生以自己的手指,触摸病人的头面、皮肤、四肢、胸腹、腰背等处的温度、润涩、积聚、痞块、肿胀和疼痛反应等情况,称为触诊。

脉诊可为疾病的中医属性提供辨证依据。

◎ 节令美食——蚕豆

南方有“桃树底下烧豆饭吃,防疰夏”这种风俗。蚕豆是南方“立夏三鲜”之一。蚕豆,又叫胡豆、佛豆、罗汉豆。江南一带喜欢在立夏时节食豆,因此蚕豆又称作立夏豆。宁波人则习惯叫倭豆,而且在立夏前后,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吃蚕豆,都喜欢吃蚕豆。不少人家还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

据《太平御览》记载,蚕豆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豆种。王祯的《农书》评价蚕豆是“百谷之中最为先登之物,蒸煮皆可食,代饭充饥”。确实,蚕豆既是粮食,又是小菜,既是“闲食”,又是补品。

菜用蚕豆是季节性很强的鲜豆类蔬菜。鲜蚕豆色泽翠绿,形似卧蚕,口感鲜香,可炒可烩,荤素皆宜。如鸡油鲜蚕豆、雪菜炒蚕豆、火腿蚕豆等都是以鲜蚕豆为主料烹制的清香鲜美的佳肴。鲜蚕豆每年立夏以时鲜入市,上市期很短。时令一过,蚕豆长老就不再适宜鲜吃,晾晒后便是干蚕豆了。

值得一提的是蚕豆中维生素B1的含量可观,在各类蔬菜中名列前茅,仅低于鲜豌豆。其含量相当于大白菜的5.4倍,菠菜的3.4倍,白萝卜的12.3倍,黄瓜的1.3倍,菜心的9.2倍。所以,用鲜蚕豆为主料烹制的菜点富含维生素B1。立夏时节,在宴会设计中安排一道鲜蚕豆菜肴,将有助于宴会食品的营养平衡。

◎ 节令养生运动——脑颈操

大脑是人体司令部,脑衰则体衰。脖子也很重要,它是连接头与躯体的“交通要道”。自立夏开始,就进入炎热的夏季。夏季人的运动量减少,头颈关节容易疲劳,可练习脑颈操来进行缓解。脑颈操可坐着练,动作不大,适于夏季练习。

挺胸,头向左扭至极点,停一会儿,然后回到原位;再向右扭到极点,再回到原位,反复做四八拍。

头先由左向右转圈,停一会儿;再由右向左转,停一会儿,做四八拍。

头先向左扭至极点,停一会儿;再向右扭至极点,停一会儿。然后以下巴引导,头向前划弧,停一会儿;然后头再后仰至极点,停一会儿,做四八拍。

头尽量向上伸,至极点,停一会儿;再尽量向下缩,停一会儿,做四八拍。

嘴尽量张大,停一会儿。搓手至热,然后干洗脸数次,即结束。

◎ 妙方巧治本季常见病——腹泻

由于饮食、贪凉等因素的影响,夏季就成了感染性腹泻的多发季节,因此防治腹泻显得更为重要。腹泻又称泄泻,是由于脾胃功能障碍,脾虚湿盛,传导失常而致的一种常见疾患,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伴有黏液、脓血、未消化食物等。腹泻严重者可造成胃肠分泌液的大量丢失,产生水与电解质平衡的紊乱,以及营养物质的缺乏所带来的各种后果。出现腹泻问题后切记对症用方,这样才能尽快痊愈。

以下偏方可以缓解腹泻,减轻痛苦。

山药大枣方

【原料】鲜山药200克,大枣肉400克,鲜扁豆60克,陈皮丝5克。

【制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片,再将枣肉、扁豆切碎,然后加入陈皮丝,和匀,隔水清蒸成糕。

【用法】每日清晨空腹食用60克。

【主治】脾虚久泄。

芋头方

【原料】去皮芋头15克,萝卜30克,大蒜1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芋头、萝卜、大蒜洗净入锅,加水煎汤,将要煎好时,加入适量红糖服用。

【用法】每日一剂,连服三天。

【主治】腹泻。

橄榄生姜方

【原料】鲜橄榄7枚,生姜15克,红糖15克。

【制法】将橄榄洗净捣碎,加入红糖、生姜,水250毫升,煎煮10分钟左右,去渣取药液。

【用法】饮之。

【主治】肠炎、痢疾。

牛肉陈皮生姜山药方

【原料】牛肉200克,陈皮10克,生姜10克,鲜山药200克。

【制法】牛肉洗净切小块,生姜切片,鲜山药洗净、去皮、切块。锅加水1500毫升,入牛肉,待水沸时入陈皮、生姜,煎煮30分钟后,再入山药,同煮30分钟,即成。

【用法】食肉饮汤。

【主治】腹泻、肠炎、腹胀。

小满

◎ 节令特点

每年公历5月21日左右为小满,处于太阳黄经60度。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古有“大落大满,小落小满”之谚语。“落”是下雨的意思,雨水愈丰沛,将来愈是大丰收。此节气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对小麦灌浆和春播作物生长有利。但有些年份降水少,干热风频繁,对作物生长尤其是对小麦灌浆危害很大。有时大风伴有雷雨。

小满三候为:“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先是可以看到苦菜已经枝叶繁茂,并且可以采食了,接着是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然后麦子就成熟,可以收割了。

◎ 养生要领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的环境因素密切联系。人类需要掌握自然规律,并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体外环境的和谐,这样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中医的观点认为,疾病的产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产生的条件,但是人体的正气不足才是发病的内在原因和根据。这决不是否定外界的因素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会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在养生观中,我们应该尽量从增强肌体正气和防止邪气入侵两方面入手。

小满节气正值5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果睡觉时贪凉容易引发风湿病、湿性皮肤病等。在这个节气的养生中,“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应该大力提倡。在没有任何疾病的情况下,也要做好各种预防工作。

小满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晚间睡眠不足,人体经过一个上午的劳动和工作,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所以午睡对保障身体健康、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 节令衣着

人在不同的衣着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舒适感。在不运动状况下,穿着普通衣物,温度22℃~25℃,相对湿度50%比较舒适。而裸体及穿薄衣服时,温度维持在27℃~30℃时会感觉舒适。为了达到人体的舒适感,选择合适的衣服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炎炎夏日穿着什么衣服才能让人舒适凉爽呢?

有这样一个试验。在无风、气温为35℃的条件下,一组穿纯棉夏服的人,皮肤温度升高0.7℃,直肠温度升高0.5℃,每小时体内蓄热量为106千焦耳。另一组人穿化纤夏装,结果皮肤温度升高1.4℃,直肠内温度升高0.6℃,每小时体内蓄热量为150千焦耳。如果外面穿化纤夏衣,内穿纯棉背心和短裤,皮肤温度只上升0.2℃,直肠温度升高0.4℃,人的闷热不适感明显减轻。根据小满时节的气温特点,衣着最佳搭配是:外穿化纤衣服,内穿纯棉背心和短裤。因为棉纤维具有吸水的特点,可将人体的汗液吸收,加之棉背心和短裤与化纤衣服之间有一定空隙,衣内水蒸气含量不会处于饱和状态,汗腺可照常排泄,并散发热量。这样湿度一定,温度降低,人就不会有闷热感。

◎ 起居须知

小满时节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这一节气中,要注意气温变化,雨后要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又由于天气多雨潮湿,所以如果起居不当必将引发风疹、风湿症、汗斑、湿疹、香港脚、湿性皮肤病等病症。

一个人不出汗,对健康是不利的。每天在室外活动一下,出点儿汗,然后洗个澡,这样便能使你顺利健康地度过炎夏。只不过如果运动量太大,出汗过多,造成身体新陈代谢过快,对身体的健康则有害。

夏季由于昼长夜短,加上夜间温度较高,易导致睡眠不好。许多人会采用午睡的方法来补觉。一些人午睡采用坐姿,即趴在工作台上或课桌上,这是不利于消除疲劳的。因为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全身肌肉松弛,血液循环减慢,头部供血减少。如果采用坐姿,人醒来后,会感到头晕、脑胀、耳鸣、腿软、视线模糊、面色苍白等大脑缺血、缺氧症状。另外伏在桌上休息,使眼球受压,眼压增高,易诱发眼疾。如果午睡时间过长,在沉睡阶段时,脑部血量减少,呼吸频率减缓,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也相对减弱。这时,一旦醒来就急忙起床去工作或学习,脑部供血量不足,就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使人感到头昏脑胀。因此睡醒后要再稍微躺10分钟再起床为宜。为了保证午睡质量,午餐时不宜饮酒,喝咖啡、浓茶,以免兴奋而难以入睡,并且不宜餐后倒头便睡,应活动10分钟再就寝。午睡应采取平卧姿势。

◎ 节令养生食谱

小满节气,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饮食仍然应该以调配阴阳为主,其养生饮食方案如下。

蒜蓉苋菜

制作原料:苋菜250克,大蒜25克,食用油50克,精盐3克。

制作方法:将苋菜摘洗干净,大蒜切成细粒。将马齿苋放入八成热的油锅,炒软,加盐、蒜蓉即成。

适宜人群:痢疾便血或肠炎湿热腹泻,膀胱及尿道炎,小便短赤,尿血,痔疮出血,老人大便难,妇女赤白带下以及黄疽者。

禁忌:脾虚易泻或大便溏者慎食用。孕妇亦不相宜。

苋菜味甘,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通利大便。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的作用很强。大蒜有降压降脂降血糖的作用。另外大蒜还含大蒜素和大蒜新素,能抗菌消炎,尤对各种杆菌、球菌、真菌、滴虫、立克次体有杀灭或抑制作用。

青荷包三丝

制作原料:鸭脯肉75克,鸡胸肉150克,鲜荷叶3张,绿豆芽250克,生姜15克,葱10克,胡椒2克,味精1克,鸡蛋1个,淀粉10克,精盐3克,菜油1000克,猪油40克。

制作方法:绿豆芽摘去头尾,洗净入沸水烫一下捞起;荷叶洗净烫软漂凉,切成20张。鸡胸肉、鸭脯肉洗净切丝;生姜、葱洗净切成细丝;用蛋清淀粉浆好豆芽、猪油、葱、姜丝、精盐、味精拌匀。鸡蛋去黄留清,再用淀粉调好待用。鸡丝、鸭丝用精盐、胡椒、味精、姜、葱拌匀腌渍5分钟;先取一份豆芽放在荷叶上面,再放一份鸡鸭丝,然后包好,共包20个。锅置火上注入菜油,待油烧至九成热时,将荷叶包放在漏勺里,反复淋以热油,大约5分钟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身体虚弱、阴虚火旺及暑湿泄泻、眩晕等症,是夏季的时令菜。体力劳动者、运动员、机动车驾驶员经常食用能消除疲劳,增强体质,保持旺盛精力。

荷叶主治暑热、泄泻、头晕、出血,性平,味苦,是清热解暑的良药。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荷叶的有效成分为荷叶碱、莲碱、荷叶甙等,不仅能降压降脂,还能减肥。

全瓜鸭

制作原料:西瓜1个(选中等大小,以能装下鸭肉为好),鸭1只,生姜、葱各10克,料酒20克,精盐5克,白糖5克,胡椒3克,味精1克。

制作方法:鸭去毛、剖腹去内脏,剁去脚爪洗净,入沸水中氽透,剔去大骨切成块。生姜洗净切成片,葱洗净切成长段。在瓜蒂处切开茶碗大的口,用汤匙挖出瓜瓤。将鸭块放入瓜壳内,再放入生姜片、料酒、精盐、白糖、葱段、胡椒,加水淹没鸭块。把切下的瓜蒂盖在西瓜开口处用竹签钉死。取瓷盆一个,将西瓜放入,上笼武火蒸约两小时,至肉熟时取出。食用时打开瓜蒂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暑热烦渴,热盛津伤;水肿,小便不利,干咳少痰,骨蒸发热,血虚或阴虚阳亢,头痛头晕者。另外,此菜还是夏季高温作业人员的良好清补食品。

禁忌:素体脾胃虚寒、便溏腹泻及表证未解者不宜。

西瓜味甘,性寒,能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降血糖。用于暑热伤津、心烦口渴,心火上炎,口疮舌赤,小便短赤,或饮酒过度。也可用于肾炎水肿和高血压。具有滋阴、补津、清热、解毒的功效。鸭肉味甘、咸,性微凉。能补阴益血,清虚热,利水。《医林纂要》说:“鸭(肉)能泻肾中积水妄热,行脉中之邪湿痰沫,故治劳热骨蒸之真阴有亏,以致邪湿之生热者。其长固在滋阴行水也。去劳热,故治咳嗽。”

白果圆子羹

制作原料:白果90个,香蕉1个,橘子1个,生梨半个,苹果1/4个,糯米、白糖90克,红枣30克,菠萝蜜、桂花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香蕉等水果切粒(即小丁),蜜饯也用刀切成粒。糯米洗净,放入容器中,加入冷水浸泡至手指碾搓糯米能成粉时,然后带水放入石磨中研磨成细腻的浆,装布袋中(布袋先扎牢在石磨嘴上,再装浆),扎牢布袋口,放在木头蒸架上,布袋上压适当重的石块,压至浆结块(也可将布袋吊起,沥掉其中大部分水),攥至不粘手和台板为止。取一团,揉成圆长条形,摘成小块,揉成碗形,中间放入馅心(馅心可用炒熟研细的芝麻、白糖、生板油攥透摘粒),搓圆、光,即成糯米小圆子。锅内放入一大碗水(也可适当多一点儿),放旺火上,加入白糖,烧滚,投入糯米小圆子,煮至变色(熟色形),浮在水上面时,即放入白果(蜜饯)、水果、桂花,烧滚、洒上湿淀粉(分几次洒入),用手勺推匀,着成半厚芡,即可出锅。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阴虚的干咳或津液不足的口渴、便结者。

◎ 滋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