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炒股要有好心态
2961500000032

第32章 大势要看清炒股才轻松(5)

不知道逃顶者往往高位套牢,不知道抄底者则往往坐失良机。2001年6月29日之后,沪深股市由人为暴炒到的2245点高位上跌落下来,从此一獗不振,到2005年6月,上证指数居然跌到了998点的新低,股民们顿足捶胸,流泪的有,骂娘的有,萎靡不振的有,市场的悲观气氛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市场人气消失殆尽。交易员们三三俩俩地围着台子逗笑聊天,大多数交易所里冷冷清清。对照我们前述的熊市见底标志,就可以明确地判断,股市已经跌到了熊市的底部,即将反转向上。但遗憾的是只有少数股民认识到了这点,悄悄建了仓,他们在以后的股市大涨中赚得盆满钵满;而大部分股民则灰心丧气,有的股民甚至在此底部全部斩仓离开了股市,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做股票了。他们不知道,黎明在黑暗中诞生,股市行情在最低潮时产生。几个月后,深沪股市即一举摆脱长期低迷的走势,突然反转向上,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暴涨行情。

由此可见,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尤其是熟悉牛市见顶的征兆与熊市见底的标志,对于股民正确操作股票相当重要。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牛市已有见顶的征兆,你不出货反而还在懵懵懂懂地大量进股,自然会被高位套牢;如果熊市已有见底的标志,你不出手建仓自然是坐失良机,如果你还在稀里糊涂地割肉斩仓,则更会血本无归。

(三)、寻找“拐点”:盘局的形成与突破

在股市的股价走势中,股价变动轨迹除了上涨趋势和下跌趋势以外,还有一种就是股价震幅微小的盘旋局势,简称盘局,也称为牛皮市。

盘局的形成大多是由于行情上涨了一段时间后,无力再向上攀升,但又无力下跌的动力,只得停顿盘旋,股价日常波动幅度很小,多空双方力量势均力敌,成交量日益萎缩,这被称为高位盘旋。盘局的局势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这时流动筹码在经过换手的整理消化后,往往会打破这种沉寂的多空平衡局面而寻找新的股价变化趋势,形成一种突破的形态。所以盘整局势也可以看做蓄势阶段。

散户投资者在盘局中一般应以观望为主,不宜频繁炒作,等趋势明朗以后再作打算,这样风险就相对比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散户投资者就无所事事了,实际上,此时一个非常关键的任务,就是寻找“拐点”,也就是确定盘局突破的时机与型态。如果盘局有向上突破的迹象,投资者可以考虑逐步建仓,至少是作为建仓的准备,反之则要逐步减仓,这样才能避免在真正突破时措手不及,失出进货或者出货的最佳时机。

从盘局到突破型态的形成,主要应观察成交量的变化与消息面的变化。因为散户投资者很难从细微的股价变化轨迹中,寻找盘局突破的先机,但从成交量的变化中却比较容易判断。从盘局转为回升的条件主要是浮动筹码得到清理与消化,只有浮动筹码消化彻底,也就是无人再有兴趣参加交易,成交量萎缩,这时庄家的拉抬才会比较轻松,股价才有力量上扬。因此,在盘局的后期成交量总是很低。

盘局的突破有向上与向下两种。一般导致盘局转为突破的主要原因是消息面的变化和流动筹码的变化。利多消息的出台与浮动筹码的减少会造成买盘踊跃,将导致盘局向上突破,形成升势;利空的出现与大户筹码的逐步减少,可造成接盘无力,股价下滑,则盘局局面转为向下突破,形成空头行情。

盘局阶段是股市中多空双方力量的暂时平衡,一般不会持续太久,一旦突破,向上和向下都将有很大的空间。那么,如何寻找股市盘局的“拐点”,也就是如何判断是否可有效突破呢?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可以依照以下四项原则加以研判:

一是3%原则。即指数或股价突破(超过或跌破关卡指数的3%)。这里的关卡指这样几种情况:或者是历史上成交的密集区,或者是K线图上的长期趋势线,或者是移动平均线,或者是以黄金分割率及费波南兹点来确定。

二是收盘突破原则。收盘指数必须突破重要关卡。

三是两天原则。连续两天在原来方向上突破技术位。

四是量价配合原则。无论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必须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

“拐点”是股市出现的转折点,一旦突破盘局,就会开拓出向上或向下的空间,投资者如果能敏锐地发现“拐点”的位置及其突破方向,并据此作出及时跟进或及时止损的操作策略,则能运筹帷幄,游刃自如。

(四)、识别“多头陷阱”和“空头陷阱”

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要想在变幻不定的股市上获得收益,只能跟随股价走势,采用顺势投资法。当整个股市大势向上时,以买进股票持有为宜;而股市大势向下时,则以卖出手中股票较佳。这种跟着大势走的投资做法,似乎已成为散户投资者公认的“法则”。毫无疑问,凡是顺势的投资者,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获利的机率也比较高;反之,如果逆势操作,即使财力极其庞大,也可能会得不偿失。

采用顺势投资法必须确保两个前提;一是涨跌趋势必须明确;二是必须能够及早确认趋势。这就需要投资者根据股市的某些征兆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当然顺势投资法也并不能确保投资者时时都能赚钱。比如股价走势被确认为涨势,但已到回头边缘,此时若买进,极可能抢到高位,甚至于接到最后一棒,股价立即会产生反转,使投资者蒙受损失。又如,股价走势被断定属于落势时,也常常就是回升的边缘,若在这个时候卖出,很可能卖到最低价,懊悔莫及。还有一个经常使投资者上当受骗的情况是,在庄家的操作下,许多时候看似多头市场,实际上却是“多头陷阱”;许多时候又看似是“空头陷阱”,实际上却是空头市场。如果投资者不认真辨别,则正中庄家奸计。

所谓“多头陷阱”,是庄家通过拉高股指、股价,佯装“多头行情”,引诱散户跟进,自己则乘机出货。具体地说,就是大盘指数(或者某种股票价格)创新高后,在其密集成交区内,突破原有区域再创新高,随后突然迅速跌破密集成交区的低点(支撑线)。那些在股指(或者股价)最后上涨时买进的人或在股指(或者股价)突破买进的人,都落入了这个陷阱。陷阱区域里成交量愈多,套牢者愈多。如1994年,主力庄家将上证指数从333点一路拉升,并一举突破1000点的心理大关。按一般的经典技术分析,当股价突破原来的阻力线而创新高后,其上升势头仍将延续。许多股民根据突破重要关口理论,认为沪指至少会上涨到1200点,于是纷纷杀入股市大量买进。谁知庄家借此反手派发,股指应声回落,制造了威震一时的千点多头大陷阱,使不少股民在高位套牢。

股民为什么会追涨接货,掉进陷阱呢?原来,庄家非常狡猾,为引诱散户上钩,“多头陷阱”一开始与“多头行情”差不多,都是股指、股价跳空开盘,高开高走,甚至击穿股指、股价之上档阻力位而创新高,成交量也随之放大,从技术图形上看可谓“形势大好”。此时,你怎么办?“作多”还是“作空”,很难作出正确选择。因为你难以预测下一步的走势。倘若是“多头行情”,随着成交量的不断放大,股指、股价持续上扬,作多者可获利;倘若是“多头陷阱”,随着成交量的不断放大,股指、股价掉头向下,作多者则会被高价套牢。

多头陷阱是庄家最惯用的欺骗手法,许多号称有绝佳经验的图形分析专家也不免受到蒙骗。因为在初期,股指(或者股价)到达一个新的高点时,看起来好像是继续着强势的信号。在一般的情况下,它也确实是照着比较规则的趋势演变的,尤其是股指(或者股价)突破至新的高点以后,更表现出该趋势会维持下去。然而,恰恰被那些技术高手忽视的是,此时一个突然的反转或陷阱随时可能出现。如果我们贸然行事,便正中庄家的下怀,跌入多头陷阱之中。

那么我们如何辨别多头行情和多头陷阱呢?对此证券分析专家总结了许多方法,其中最简单易行的是看成交量及是否突破支撑线。正常情况是,股指(或者股价)以高成交量在主要的上升趋势中到达了新的高点,然后以稍低的成交量回档,只要回档不跌破目标支撑线,就可以解释为属于多头市场,而多头陷阱一般来说恰好是成交量不大而且向下回档又跌破了支撑线。

庄家借“多头陷阱”诱惑散户入货,从而达到高价出货之目的后,又反过来,用“空头陷阱”恐吓散户出货,以便自己低价入货。此时他们不断打压股指和股价,击穿下档一个个支撑位,大有“空头行情”来临之势,引起散户恐慌性抛售,高价套牢者也纷纷低价割肉,损失惨重。待庄家吃够便宜货之后,又一轮“多头行情”开始了,令散户悔之莫及。

所谓“空头陷阱”,就是庄家通过打压股指、股价,佯装“空头行情”,引诱散户恐慌性抛货,自己乘机入货。具体地说,就是股指(或者股价)从密集区以高成交量跌落至一个新的低点区域后,迅速回升到原先的密集成交区,并且股指(或者股价)还突破了密集成交区的阻力线。如1994年,沪指从1556点的高位一路狂跌到了最后一个重要关口位386点。从技术意义说,386点是沪股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失守下面就是一马平川,不知何处觅底了。然而当时的“333主力庄家”正是针对这一分析理论,竭尽全力打穿这一最后防线,一直跌到333点,令广大投资者对后市产生极端悲观的情绪。一时间,大市要跌到200多点的悲观舆论充斥了整个市场,不少股民纷纷挥泪臂,撤离股市。就在这时,主力庄家却借三大政策的利好刺激,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逆市狂升。333点成了一个历史性的空头大陷阱。那些斩仓离场的股民,落入了庄家精心设计的大圈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