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百年浙商
2958700000030

第30章 转折时代的先锋(2)

胡嘉烈非常关注国内局势,关心家乡建设。其时,陈嘉庚发起成立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胡嘉烈担任委员,积极认购救国公债。1941年4月,家乡宁波沦陷,在日寇铁蹄下的家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委托乡间亲友成立“片云堂”,愿为家乡父老作一片遮阴蔽日的“云”,出钱购粮救济生活困难的乡亲,这一义举持续到宁波解放。1943—1946年间,他又每年捐给胡家坟小学稻谷1.5万斤用于助学,为该校办学经费的一半左右,因而有“办学三贤”之誉。同时,他还热心捐资用于家乡修桥、铺路、购置机动水龙等。

1956年至1962年,我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谷物歉收,胡嘉烈从香港运入大量化肥和抽水机,支援家乡农业生产。其中有一年,恰逢他的夫人50寿辰,他就从泰国购买大米数吨,救济他和夫人的家乡胡家坟和花园村的村民。为改善环境,减少土地浪费,他还捐资在胡家坟建立“文山公墓”,计圈用荒冢地约1万平方米。

1977年6月,66岁的胡嘉烈赴香港出差时因心脏病猝发,在香港与世长辞。在三江会馆等10余所华侨社团发布的讣告中,皆称颂这位新加坡巨商为“一代善人”。

影视巨子邵逸夫

2010年8月2日香港《文汇报》消息:“‘香港小姐选举’是TVB一年一度重头节目,老板六叔邵逸夫每年都亮相,昨晚六点多邵逸夫在夫人方逸华陪同下出现红馆,邵逸夫头戴格子帽,乘车到场,神采奕奕,下车时还带笑挥手,然后与去年港姐冠军刘倩婷、亚军李姿敏、季军熊颖诗合照。”这是103岁的邵逸夫最近的一次公开亮相。就在半年前,邵逸夫宣布正式卸任TVB行政主席,刷新了高龄退休的记录。

邵逸夫屹立香港大半个世纪而不倒,其经历绵延如江河,叱咤似风云。纵观其一生,拥有三大身份:一是娱乐圈教父,一是富豪榜常客,一是慈善大家,尤以影视娱乐方面的成就最著,影响最广。

邵逸夫190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邵氏兄妹八人,邵逸夫排行老六,故成名后被尊称为“六叔”。其父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但有趣的是,邵家几兄弟都没有继承父业,全部投身娱乐圈,并弃本名而改别号依次为醉翁、村人、山客、逸夫。

邵受教于美国,19岁中学毕业应兄长之邀共同开拓南洋电影市场。1930年,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1929年邵氏兄弟毅然决定拍摄有声电影。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命不该绝的他抱着一块小舢板,在茫茫大海上漂了一夜后获救,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邵逸夫从美国回到新加坡后,在他的电影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于是便产生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上世纪30年代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邵氏兄弟在东南亚一带已经拥有139家电影院和9家娱乐场,成了东南亚声名显赫的娱乐大王。

1957年,正是香港经济开始起飞的时候,邵逸夫从新加坡来到香港。两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其时已年过半百,他想在这里重新起步,开始创立属于自己的事业,抢占香港电影的制高点。

邵逸夫在香港的头等大事便是打造自己的影视城。他在清水湾买下山后,夷去60英尺为平地,在上面建制片场。这便是后来闻名遐迩的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这座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历时7年始告完工,工程仅地价和土方就花费近50万港元。此后,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远远超过香港其他电影公司的影片产量。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人,被外国媒体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有了基地,还必须要有人才,也就是组建高水准的电影队伍。于是邵逸夫在报纸上大登广告,广揽人才。广告中说:“本公司有感于当今电影水准之低,决心改良设备,引进新技术,发掘制片人。本公司已选址清水湾建邵氏之影城,急需如下人才:制片、化妆、剪辑、配音及暗房等,公司将与同仁并肩奋斗,同甘共苦!”

这则广告很快收到了奇效,不久,陶秦、李翰祥、卜万苍、岳枫、罗臻、何梦华、严俊等名导演来了;林黛、李丽华、乐蒂、张仲文、丁红、丁宁、陈厚、赵雷、关山等名演员也来了。此外,邵氏公司还物色到一大批摄影、制片、化妆、剪辑等方面的高手,不少剧作家也前来应聘。邵逸夫首先聘用邵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电影周刊》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特别是“影星生活”、“邵氏明星”、“国际影坛消息”等栏目,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最后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这部耗资达100万港币的片子,邵逸夫却选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李翰祥果然不负众望,《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并且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这部电影不但使邵氏公司站稳了脚跟,也使李翰祥一举成名。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倾注着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后,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据说《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台湾上映时,有位老太太居然连看了100多场;由《梁祝》而在台湾掀起了黄梅调狂热。之后的《天下第一拳》,更是掀起了功夫片新狂潮,发行到全球各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座电影城中,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其中不乏精品。从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历届亚洲电影节中共得大小奖项46项,创下中国电影史纪录。

邵逸夫自己就是个精通电影的专家,他要求自己每天最少要看一部电影,几十年坚持不辍。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熟悉了电影制造的各个环节,如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等,样样内行。而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他做事认真。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同时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很长,一早就来(上班),很晚很晚才下班。”难怪他能坚持上班到102岁,真乃世所罕见。邵逸夫对制片也相当严格,为了保证影片质量,凡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宁愿烧掉。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烧掉好多部。”据称,邵氏几十年来亲自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其声称“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绝非诳语。

1965年,邵逸夫开始进军电视业,他合资创办了“无线电视”(TVB)。1980年,邵逸夫接任TVB董事局主席一职,并增持股权,成为最大股东。随后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界的精英都网罗到门下,使“无线”制作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剧纷纷出笼,收视率急剧上升,压倒其在香港的竞争对手“亚视”,雄视港岛,影响扩及中国内地、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

在这过程中,邵逸夫一手打造了香港演艺圈的“黄金一代”,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等顶尖巨星,同时通过《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巨制捧出了“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女星则在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后,捧出了陈玉莲、曾华倩、戚美珍、黎美娴、刘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当初“四大天王”的人选和称号也由邵逸夫一手操办。若再加上经他造就的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陵波、李翰祥、邹玉怀、张彻等一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可谓群星荟萃,璀璨无比。

邵逸夫叱咤影视圈和商界80余载,除了拥有邵氏兄弟和TVB两家上市公司外,他还投资股票,在新加坡也持有大量物业,保守估计其私人资产值超过100亿港元,因而成为香港富豪榜上的常客。虽然富有,但邵逸夫却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一生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自1985年后,邵逸夫20多年来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4亿港币。

2002年11月,邵逸夫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吿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邵逸夫奖”1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足以媲美被视为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邵逸夫对支持中国教育事业情有独钟,他曾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当之无愧地成为“千古一人”。

世界船王包玉刚

包玉刚是世人公推的华人世界船王。1978年,包玉刚的海上王国达到了顶峰,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他还是著名的金融家、当代爱国者,被邓小平誉为“中国人的骄傲”。

1918年出生的包玉刚,算起来还是宋代包公的第29代孙。他27岁时做到了上海市银行副总经理。就在前路一马平川时,他却辞职了,与父亲一起携着数十万元的积蓄,到香港另闯天下。父亲看好房地产,37岁的包玉刚却看好航运业,矢志在竞争激烈却前景广阔的海洋运输业谋求发展。尽管遭到父母亲的一致反对,但他还是坚持不变,无奈,父亲包兆龙只好将全家所有的积蓄交给儿子。包玉刚又四处借贷,一共筹集了70多万美元,于是从外面买了一艘排水量为8000多吨的二手货船,将它油漆一新,更名为“金安号”,从此进入航运界,扬起了属于自己的希望之帆。

当“金安号”尚未驶抵香港时,包玉刚就已经办好了两件事,一是成立“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二是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

包兆龙看着儿子这么快就安排好了一切,也不能不佩服起来。这艘他还没见过模样的船,就已经开始为包家赚钱了!

当时,世界各国航运业主,都是采用传统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一个航程,就同租用船只的人结算一次。这样不但收费标准高,而且随时可以提高运价。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和尼亚可斯,美国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港船王董浩云,都是这样做的。可是包玉刚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长期出租的经营方式,就是把自己的船,通过订立合约,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给别人,租用者按月交纳租金,但租金标准却要低得多。一些同行见包玉刚这样做,都讥笑他为“门外汉”。但包玉刚刚入行,自然有自己的算盘,他选择的是稳妥的办法,谋求的却是长远的利益。

果然,两年后的1957年,航运业出现萧条,运价跌到最低点,那些搞短期出租的船主,每天都要赔老本,包玉刚却可以凭着合约稳收租金。事实证明,他这个“门外汉”的眼光是一流的,经营策略是最好的。初出茅庐的包玉刚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就在别人为船租不出去发愁的时候,包玉刚却充分利用金融界的关系,从香港汇丰银行贷款100万美元,买进了一条7200吨的大船,不断扩充吨位。等到大家都来学包玉刚的办法,开始买旧船长期出租之际,他又改变策略,将新船长期租给人家,旧船留着自己经营。因为,新船出租,租金自然比旧船高;而旧船自己用,效果则与新船一样。

包玉刚凭借良好的信誉和低成本优势,稳扎稳打地立足于东南亚,业务蒸蒸日上。同时与银行、船厂的关系也愈益紧密、牢固。

不久,汇丰银行开始投资包玉刚的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实际上成了包玉刚的后勤部,使包玉刚的资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包玉刚在汇丰银行的地位也稳步上升,后来竟然成为汇丰银行的副董事长!而日本船厂呢,也同样更加信任包玉刚,常常是要包玉刚“先把船开走,慢慢付款”!

20世纪60年代初期,包玉刚决定把他的业务扩展到英美石油公司,虽然这些大公司把价格压得很低,但因为租期长,看起来好像吃亏,其实中间有着很大利润。蚬壳公司(Shell)、埃克森、英国石油公司等大量租用环球公司船只,包玉刚由此获得了亚洲航运业的控股权和国际石油海运市场中可观的份额,在海运这个充满风险的行业中脱颖而出。1974年,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在美国曾拜访包玉刚,风趣地对他说:“搞船队虽然我比你早,但与你相比,我只是一粒花生米。”

经过20多年的精心运筹,包玉刚环球公司的船队迅速壮大,1980年达到巅峰,船数达到200多艘,总吨位达2000万吨。国外报纸都曾以大量篇幅介绍包玉刚,用的标题是《比奥纳西斯和尼亚科斯都大——香港包爵士》。1981年,包玉刚的船队总吨位达到2100万吨,比当时美国和苏联的国家所属船队的总吨位还要多,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

在海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和巨额财富后,包玉刚又以战略家和投资家的眼光瞄向了陆地。他将赚得的部分财产投资于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业,兼营酒店和交通运输。他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入主大企业,“上岸”不久就与香港富商李嘉诚联手,和英国资本集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即著名的“九龙仓之战”。

九龙仓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怡和洋行”旗下最重要的综合企业公司,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以经营港口转口业务为主,并拥有当时香港最大的货运码头九龙仓码头。谁掌握了九龙仓,就掌握了香港很大部分物资的装卸和储运业务。

在香港实业界,英国资本集团和华人资本集团一直存在着竞争和摩擦,英资垄断了许多行业。李嘉诚认为,如果他和包玉刚能分别控制和记黄埔和九龙仓,则可以动摇英国资本集团在香港的垄断地位。包玉刚非常赞成李嘉诚的想法,他先买下李嘉诚手里的九龙仓18%的股份,同时继续悄悄增持九龙仓股份,直到他拥有九龙仓30%的股份时,他才对外宣布,这比“怡和洋行”20%的持股量要多出一半。

英国人得知后恼羞成怒,趁包玉刚前往欧洲度假期间,迅速在市场上收购了3000万股九龙仓股票,这一次反扑打乱了包玉刚的阵势。包玉刚面临的难题是他必须在一夜之间拿出20亿现金再收购2000万股股票,才能保持优势。

包玉刚迅速赶回香港,与李嘉诚秘密会谈后,决定向各公司老板筹措资金。仅两天的时间,包玉刚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自己“到当铺里转了一转”,已经筹集了足够资金,将以高于怡和洋行10块钱的股价,收购九龙仓股票200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