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攻心销售力:让你业绩倍增的隐秘说服技巧
2955800000019

第19章 让客户主动来找你(2)

很多人在家贴着做人两规则:一、老婆永远是对的;二、即使老婆错了,请参照第一条执行。在外面,在生意场上,只要你把词稍做修改,变成:客户永远是对的;即使客户错了,那也是我们的错。一名“新好男人”,也一定能成为一名工作出色的业务员。

2. 注意倾听客户的要求

有的客户对他希望购买的产品有明确的要求,注意倾听客户的要求,切合客户的需求将会使销售更加顺利。反之,一味地想推销自己的产品,不礼貌地打断客户的话,在客户耳边喋喋不休,十有八九会失败。

3. 给客户一个良好的感觉

客户不但希望得到你的售前服务,更希望在购买了你的产品之后,能够得到良好的服务,持续不断的电话、节日的问候等等,都会给客户良好的感觉。答应了客户的事千万不要找借口拖延或不办,比如礼品、发票应及时送出。

4. 不要在客户面前说坏话

纵然竞争对手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好,也千万不要在客户面前诋毁别人以抬高自己,这种做法非常愚蠢,往往会使客户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不要说自己公司的坏话,在客户面前抱怨公司的种种不是,客户不会放心把业务放在一家连自己的员工都不认同的公司里。

5. 不要给客户太多压力

很多时候,客户并没有意向购买你的产品,这个时候是主动撤退还是继续坚忍不拔地向他销售?比较合适的做法是以退为进,可以转换话题聊点客户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寻找机会回访,给客户一个购买的心理准备过程,千万不要希望能立刻一锤定音,毕竟这样的幸运是较少的。

这样做,最能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控制和引导客户的注意力,这是隐秘说服的前提条件。保持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客户的注意,不让客户“走神”,所以在与客户沟通时,不在于你讲什么内容,关键是否能吸引客户。如果你始终保持单一的语调和一种枯燥的说服方式,客户就会对你的谈话感到厌烦,也就不能更好地让客户了解产品,达不到销售成交的目的。

那么如何吸引客户的注意力,有几种常用的方法:

1. 提及客户现在可能最关心的问题

听你的朋友提起,你从前购买的空调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噪音的问题,如果你买了我们这款产品,绝对不会有对噪音的担心。

2. 提起他的竞争对手

我们刚刚和××商场有过合作,他们认为……

3. 引起他对某件事情的共鸣(原则上是客户也认同这一观点)

很多人认为面对面拜访客户是一种最有效的销售方式,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

4. 用数据来引起客户的兴趣和注意

如果购买这款空调,可以比购买同类产品节约20%的资金。

我知道贵企业现在的空调的耗电量比较高,如果有一种方法能使空调的耗电量降低一半的话,你是否有兴趣了解?

5. 讲明时效性

我觉得这个活动能给你节省很多资金,同时也截止到12月31日,所以应该让你知道……

上面这几种方法,可结合交叉使用,重要的是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当然我们在与客户交谈的时候,一定要以积极开朗的语气对客户进行表达与问候。

和客户谈论他最喜欢的话题

在说服客户之前,如果没有发现让他感兴趣的话题,彼此很难谈到一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这样的现象,两个人一见面,照例寒暄几句,把各自的家人都问候一遍之后,突然发现没话可说了。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仿佛一下子全都变成了哑巴。

反之,如果两个人有这样一种“共同话题”,就会变得有话可说,而且话越说越多,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欧洲将要举行一次童子军大露营,基尔夫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他需要找人帮忙。首先,他准备请美国一家大公司资助童子军的旅费。

基尔夫的目标是一个大老板,于是对其进行了一番调查。

他了解到,这位老板曾签出了一张100万元的支票,可是马上又宣布那张支票作废,后来又把那张废支票装入镜框作为纪念。

了解了这个情况,基尔夫已经想到了办法。他来到这位老板的办公室,并没有说资助童子军的事情,而是希望观赏一下那张支票。他说:“如果今天能看到您的这张支票,将是我平生的第一次。在此之前,我从没有听说有人开过100万元的支票。我回去之后,我一定要跟我的那些童子军们说,我今天在您这里的确见到过一张100万元的支票。”

这位老板很高兴,很快就取出来给基尔夫看。基尔夫表示羡慕、赞美。大老板很自豪地告诉他开出这张支票的经过情形……

那位老板一阵兴奋之后,突然问道:“哦,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于是,基尔夫很轻松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出乎意料,这位老板不但立即答应了基尔夫的要求,且比他原来要求的还要多。本来,基尔夫只希望他赞助一个童子军去欧洲,可是这位老板说愿意资助五个童子军,而且连基尔夫本人的费用,他都给出了……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基尔夫跟这位老板谈话时,开始并没有谈童子军和他的来意,而只是谈谈对方最感兴趣的支票。设想一下,如果基尔夫事先没有找出这位老板兴趣所在,使他高兴起来,不大可能会这样顺利地跟他接近的,更不要说取得这样的效果了。

费尔浦司是耶鲁大学文学院教授,对此很有研究,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8岁那年,一个星期六,我去姑妈家度假。那天晚上,有位中年人去姑妈家。这个人跟姑妈寒暄之后,注意力就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那个时候,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帆船,而那位客人谈到这话题时,似乎也很感兴趣,于是我们谈得非常投机,就像遇到了知音。

客人走后,我就对姑妈说:“这人真好,他对帆船很感兴趣,并且还很有研究。虽然我还是个孩子,并不清楚帆船到底是怎么回事。”

姑妈告诉我:“这位客人是一位律师,对帆船不可能有什么研究,按理说,对帆船也不会有多大的兴趣。”

我很好奇,就追问:“可是他怎么一直与我谈论帆船的事呢?”

姑妈对我说:“他是一位有修养的绅士,想让自己到处受到欢迎,所以才很有兴致地与你谈论你感兴趣的话题,陪你谈论帆船……

我当时虽然很小。可是这次经历在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这次经历,一辈子都会记住姑妈讲的那些话。这就是要说对方喜欢的东西。

费尔浦司教授就是这样按照儿童时代所获得的“金玉良言”去做,最终成为了一个四处都受人欢迎的名人。请记住,如果你需要别人喜欢你,你就应与别人谈论他所喜欢的话题,而不是你感兴趣的东西。找到对方的兴趣之后,就要想办法去迎合他的兴趣,并以此作为谈话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做好沟通。

让客户自己说服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很自我的,没有人愿意被别人说服。但是,如果让客户自己说服他自己,他一定不会排斥,甚至会很佩服自己的思辨能力。

然而,说服客户已是不易,让客户自己说服自己,岂非更难?

事实上,这并不难做到。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1. 让客户在了解所有信息的基础上,自己做决定

无论你要说服客户购买什么产品,你都必须先让客户知道有关产品的所有讯息,包括产品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取得了客户的信任,二是让客户有了参与感。

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能让客户做出购买决定。客户之所以决定成交,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在销售过程中,这个重要的决定是自己的主张。这时候,你要不失时机地赞扬客户的这项主张。客户在洋洋自得之际,就算你要阻拦他购买,他也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决定。那就等于客户反过来说服自己,也就是客户自我说服。

2. 让客户陷入自我矛盾之中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和自尊感。假如你能让客户陷于自我矛盾当中,客户就会维护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他也不好意思更改。

阿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汽车推销员,他的业绩在公司是遥遥领先的。

有一天,阿明的朋友为他介绍了一位高尔夫球场的老板,说这位老板正有意购买一辆汽车。于是,阿明便兴致勃勃地去拜访这位老板。

见到高尔夫球场的老板后,阿明详尽地介绍了他的汽车,并极力称赞这种汽车有多么的好,还分析了拥有这辆汽车的种种好处,但这位老板就是摇头不买。

说服似乎陷入了困境,这时,阿明话锋一转,突然问道:“这么说来,您只对自己找到的汽车的品质有兴趣,是不是?”

“是,我自己找的我当然喜欢。”老板回答说。

“如果您需要这辆汽车,您喜欢所有的担保都在一起,不是吗?”

“那当然。”老板点头,“没有担保的汽车我买来干什么?”

阿明知道这位老板不会回答“哦,不用,我不需要什么担保”。

于是,他又问了下一个问题:“信誉对任何一个行业都很重要,不是吗?”

“那当然。”

“和一个在乎自己商誉以及信用,极诚实的销售人员做生意是重要的,不是吗?”

“对,我想是。”阿明也知道对方不会说“我不在乎”。

这样就把客户引导到他的思考模式上来了,如果客户说不是,就违背了自己的本意。

最后,这位老板答应买下阿明的汽车。

提问题改变客户的注意力

向客户提问题,是最能引导客户注意力的方法。如果在说服的过程中,你能提出一些高明的问题,客户会在不知不觉中跟着你走,从而进入你的思考模式。

很多公司或商场训练出的营业员或售货员只会机械地问:“你好,需要点什么?”如果客户说:“不需要!”或:“随便看看!”通常售货员就没有话说了。这就是业务员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正确的提问技巧,没有对客户的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

成不成交,关键在问,提问技巧是业务员的基本功。不会提问就等于不会做销售。提问的功能不仅仅是了解需求,还可以用来主动引导客户、改善沟通、鼓励参与、控制拜访、了解接纳程度以及建立专业形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提问在销售中是一件一箭双雕的重要利器。

人的思考模式,就是问题的问答过程。在销售中,你问什么样的问题,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顶尖的业务员,都是提问题的高手。

销售要想获得成功,一定要把客户引领到一个令客户愉悦及放松的情境当中,放松的环境是说服的基础。如果客户老是绷着一根弦,很难放松警惕,更难达到成交的目的。

你可以先问客户一些问题,因为问题会改变客户的注意力,并引导客户进入一个正面的情绪状态。例如问“你生命中感到最快乐的一件事是什么”、“现在有哪些事情让你感到高兴”、“你对什么事情感到兴奋”等等。

一旦客户进入状态,他们就会有很好的感觉,然后你再谈产品。你先让客户感到高兴再谈你的产品,这样客户就会把正面、美好的感觉和你的产品做一种“神经联结”,即当客户一看到你或你的产品就很愉快或很兴奋,自然愿意和你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