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法治代替人治
美国土木建筑业大王比达·吉威特成功的关键在于他那独特的经营哲学:“倘若可以多赚1美元,只要有这种机会,我绝对不放弃。”他有一种近似天才的先见,当一件事尚未来临,他便能预见它将在何时发生;他还有一种严肃而实际的人事管理专长。比达·吉威特作为经营者,能够制定很巧妙的人事政策,激发员工的才能和工作热情,因此工作效率非常高,人人愿为他奋斗。
1950年前后,比达·吉威特在同一时间拿下了两项工程。一项是在俄亥俄州建设核反应堆,一项是在怀俄明州建设克林利马堤防工程。在这两项大小难易不同的工程同时中标且同时进行施工的情况下,比达·吉威特便表现出他那独特的用人专长。
土木建筑工程师一般都有共同的特性,那就是越面对困难的情况,越能提起工作兴趣,干起来越能发挥所长。何况对于核反应堆建设,既能体现出站在时代的尖端,又含有国家意义,因此他们的情绪的确都非常高昂。而对于堤防工程,大家无不认为是举手间的小事,觉得干起来不够过瘾。比达·吉威特对于这两项工程的进行情况,时刻在注视着,并且根据从事堤防工程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随时调配他们去从事原子炉工程。相反的,对于在从事核反应堆工程方面能力表现较差的,便送去干堤防工程。这种人事管理办法实施的结果,使得每个从业人员竞争意识大大增强,个个争先,也使得这两件工程保质保量很快完工。
比达·吉威特在用人方面表现出来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所经营的事业上,自己并不亲自参与,始终只指示做法,然后把一切完全托付给实际负责人,至于工作效果,更能迅速地给予评价,丝毫不放松,这就是他的一贯作风。
故事解读
中国的公司一向习惯于“人治”而不崇尚“法治”,也就是说大小的事情都是由公司的领导者说了算,而没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而“法治”就是公司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任何事情都有条款可依。规章制度制定出来以后,更重要的环节在于“执法必严”。《孙子兵法》指出,要规定明确的法律条文,用严格的训练严整军队,若对士兵过于宽松、过于怜爱,会导致士兵不能严格执行命令,使部队陷入混乱而不能平息。现在的公司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其残酷程度不亚于战场上的拼杀,如果做不到纪律严明,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作为管理者,应当以有效的措施保证规章制度得以贯彻落实,注意宣传,而不要以为这些规则谁都知道。规章制度没有什么碍于情面而不方便宣布的,别等到出了什么后果再去亡羊补牢,恐怕那时已来不及了。
◎ 制度决定一切
有7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食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3人的分粥委员会及4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不止,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最后剩下的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均,也只能认了。
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故事解读
同样是7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划定员工的工作范围,如果下属彼此之间职责不明,他们要么就会相互推诿,指望别人多干一些活,要么就会相互干扰,搞得大家都干不好工作。
管理者在分配工作时一定要细致、科学,要明确每个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些工作是必须合作才能完成的,但在合作中也要有明晰的分工。
任何一个任务的背后都隐藏着与员工休戚相关的利益,员工们由于处于被动地位,有时候不能想到这些利害关系,主管就必须冷静地为他们分析利弊,让他们意识到做好工作的必要性,从而自觉地努力工作。
◎ 凡事欲则立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找到了一个油瓶,三只老鼠商量,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轮流上去喝油。于是三只老鼠开始叠罗汉,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最后,惊动了人,三只老鼠逃跑了。回到老鼠窝,大家开会讨论为什么会失败。
最上面的老鼠说:“我没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为下面第二只老鼠抖动了一下,所以我推倒了油瓶。”第二只老鼠说:“我是抖了一下,但我感觉到第三只老鼠也抽搐了一下,我才抖动了一下。”第三只老鼠说:“对,对,我因为好像听见门外有猫的叫声,所以抖了一下。”“哦,原来如此呀!”
故事解读
企业里很多人也具有老鼠的心态。请听一次企业的季度会议情况。营销部门的经理A说:“最近销售做得不好,我们有一定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研发部门经理B说:“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是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的预算很少,就是少得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削减了!”财务经理C说:“是,我是削减了你的预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成本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了。”这时,采购经理D跳起来:“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价格上升。”A、B、C:“哦,原来如此呀,这样说,我们大家都没有多少责任了,哈哈哈哈!”人力资源经理F说:“这样说来,我只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出现上述企业管理问题,说明该企业在战略管理上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部门与部门间责任相互推诿,企业“战略实施”受阻,企业风险经营的理念欠佳,无一不说明该企业的战略管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各部门主动性欠佳,这种被动性工作的现象,要求该企业的“企业文化”有待提高,应将“企业文化”纳入战略管理的高度,予以升华。
◎ 始终强调组织行为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沓扑克牌(牌面上有各种漂亮的图案),把在场的许多人分成两组,请A组每人从中选取自以为最好看的两张;请B组每人选取两张红桃,并对点数作了明确的要求。最后,请两组人员把牌亮出来。于是,出现了下面的结果。
A组:黑桃2,方块A,黑桃8,梅花Q,红桃3……
B组:红桃A,红桃K,红桃Q,红桃J,红桃10……
故事解读
两组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A组是一副杂牌,B组却是一手红桃同花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对于A组没有明确的指令,所以A组的人都是按照各自不同的审美观念来选牌。我们不必评判他们的选择孰优孰劣,但很显然,他们每个人的做法都是一种个人行为。个人行为与个人行为混合在一起叫什么?叫“乌合之众”。再看看B组,清一色的同花顺,这才是组织行为。
管理者不可能拿一副杂牌去打败对手的同花顺。所谓“世有三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以乱攻治者亡”。公司处于A组状态,不是员工的过错,而是决策层有问题。如果想要得到一副同花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决策层一定要思路清晰;第二,要给员工发出明确的指令。否则,员工们要么茫然失措,要么自行其是,就像刚才的游戏一样,形成一手杂牌。
◎ 简单的是最好的
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弋尔迪乌姆之结”的故事。
外地人来到宙斯神庙,都被引导去看弋尔迪乌姆的牛车,每个人都惊叹弋尔迪乌姆把牛轭系在车辕上的技巧。
“只有了不起的人才能打出这样的结来。”有人这样说。
“你说得对,”庙里的神使说,“但是要解开这结的人,必须是更了不起的。”
“那是因为什么呢?”参拜的人问。
“因为能解开这个奇妙结子的人,将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王国。”神使回答说。
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解这个结,可是绳头总是看不到,他们甚至不知从何下手。
几百年之后,来了一位年轻国王,名叫亚历山大。他征服了整个希腊,曾率兵打败了波斯国王。亚历山大仔细察看了这个结,他也找不到绳头,于是,他举起剑来一砍,把绳子砍成了很多段,牛轭就落到地上了。“整个世界属于我。”他说。
故事解读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快刀斩乱麻”。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有时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不要被事物复杂的表象吓倒,也不要以复杂的心态对待简单的事物,这是青年管理者应该记取的教训。冲破传统的藩篱,才能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达到你的目的。
有时候,公司的规模一变大,就必然带来复杂性。而多数大企业对付复杂性所采取的手段都很类似,就是设计出复杂的制度和结构。另一方面,要想使一个组织能发挥作用,就得使要干的每件事情,都能为干这些事的几十个或成千上万个人所理解。而这就意味着要使事情保持简单明了。
那些出色的公司一般都保持基本的简单组织形式。大多数出色企业的基础,是一种相当稳定而不大变化的组织形式——也许就是产品分部式——这种形式能提供一个人人都能理解的基本检验标准,并且人们据此可以探讨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复杂问题。价值观念的明确清楚,也是检验稳定与简单的基本标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 修路原则
约翰和亨利到一家公司联系业务。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在一幢豪华写字楼里,大大的落地玻璃门窗,非常气派。可是,由于玻璃过于透明,许多来访客人稍不留意,就容易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门上。不到一刻钟,竟然有两位客人在同一个地方撞到玻璃。
亨利忍不住笑了,对约翰说:“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来,这么大的玻璃居然看不见。眼睛到哪里去了?”
约翰并不赞同亨利的说法,他说:“真正愚蠢的不是撞玻璃门的客人,而是设计者。如果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犯错误,那就证明这个地方确实存在缺陷。应该考虑怎么修正缺陷,而不是嘲笑那些犯错误的人。”
后来,约翰向该家公司的经理提了意见,在这扇门上贴上一条醒目的标志线,从此再没有来访客人撞到玻璃门了。
故事解读
这个故事涉及“修路原则”,即当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两次以上同样的差错,或者,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同一差错,那一定不是人有问题,而是这条让他们出差错的“路”有问题。此时,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人——要求别人不要重犯错误,而是修“路”。管理进步最快的方法之一就是:每次完善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每个人每一次都能因不断修“路”而进步一点点。“修路”理论告诉我们,管理者的核心职责是:修路,而不是管理人。
◎ 激励产生效率
猎人带着一只猎狗去森林中打猎,发现了一只野兔。猎狗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没有抓到。后来兔子一拐弯,就无影无踪了。猎人看到这种情景,讥笑猎狗说:“竟然还没有野兔跑得快。”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而它却为了性命而跑呀。”
猎人想,猎狗说得也对,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就得想个好办法,让猎狗也为自己的生存奋斗。猎人思前想后,觉得有必要给猎狗引入竞争机制,在竞争中表现优秀的会得到更多的奖赏。
于是,猎人就多买了几条猎狗,并规定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抓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五根骨头,抓不到兔子的就没有饭吃。刚开始猎狗们很反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机制。这一招果然奏效,猎狗们纷纷努力去追兔子,因为谁也不愿意看见别人吃骨头,自己没有吃的。
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猎人发现虽然每天都能捕到五六只兔子,但兔子个头却越来越小。原来有些善于观察的猎狗,发现大的兔子跑得快,逃跑的经验也丰富,而小兔子逃跑速度相对比较慢,逃跑的经验也少,所以小兔子比大兔子好抓多了。而猎人对于猎狗的奖赏是根据其抓到兔子的数量计算的,不管兔子的大小,所以那些观察细致的猎狗最先发现了这个窍门。
猎人对猎狗们说:“最近你们抓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
猎狗们说:“反正大小对奖惩没有影响,为什么要去抓大的呢?”
猎人决定改革奖惩办法,按照兔子的重量来分配给猎狗的食物。这一招果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改革后,猎狗们都尽量去抓大的兔子。
故事解读
企业的活力和效率来自正确的激励机制。
◎ 制度的作用是引导
联想集团有个规矩,凡开会迟到者都要罚站。在媒体的一次采访中,柳传志表示:我也被罚过三次。
他描述说:公司规定,如果不请假而迟到就一定要罚站。但是这三次,都是我在无法请假的情况下发生的,比如有一次被关在电梯里边。罚站是很严肃,也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因为这并不是随便站着就可以敷衍了事的。在20个人开会的时候,迟到的人进来以后会议要停一下,静默看他站一分钟,有点儿像默哀,真是挺难受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大的会场,会采用通报的方式。第一个罚站的人是我的一个老领导。他罚站的时候,站了一身汗,我坐了一身汗。后来我跟他说:“今天晚上我到你们家去,给你站一分钟。”不好做,但是也就这么硬做下来了。
故事解读
据说在联想被罚站过的人不计其数,那这个制度到底有效吗?柳传志非常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效,而且非常有效。在不计其数以后,出了问题就要受罚的观念就深入人心了。并且不管谁犯了错误都会受罚,公平感才会产生,你的团队才会精神百倍。
◎ 令出必行
《左传》记载:孙武去见吴王阖闾,与他谈论带兵打仗之事,说得头头是道。吴王心想,“纸上谈兵管什么用,让我来考考他。”便出了个难题,让孙武替他训练姬妃宫女。孙武挑选了一群宫女,让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
孙武将列队训练的要领讲得清清楚楚,但正式喊口令时,这些女人笑作一堆,乱作一团,谁也不听他的。孙武再次讲解了要领,并要两个队长以身作则。但他一喊口令,宫女们还是满不在乎,两个当队长的宠姬更是笑弯了腰。孙武严厉地说道:“这里是演武场,不是王宫;你们现在是军人,不是宫女;我的口令就是军令,不是玩笑。你们不按口令操练,两个队长带头不听指挥,这就是公然违反军法,理当斩首!”说完,便叫武士将两个宠姬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