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会说会听会沟通:高效经理人沟通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2954900000014

第14章 言语沟通(4)

如何有效地交谈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不可缺离的工具。如果它是一种完美的工具,一个人就可以通过它来洞悉另一个人的思想,使人们的交谈顺利达到一种近似完美的心灵感应的境界。不幸的是,事实恰恰相反。语言是一种很不完美的媒介——含糊、晦涩、模棱两可,往往引起他人的误解。更加糟糕的是,少数人还利用语言玩弄各种花招,施展各种伎俩。语言还成为某些人犯罪的一种手段。

人类的社会交往离不开语言。我们不可能时时对他人所说的话一听则明,有时自己说出的话也可能让他人听不明白。即使是同一词语,在不同场合下,面对不同的说话对象,以不同的口气说出,所表达的意思往往也大不相同。因此,如何成功地与人交谈,如何使交谈产生更多的教益与乐趣,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和效仿的规则:

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地点

保证充分的交谈时间,且选择一个不受他人打扰的谈话地点,这样不致于分散注意力。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谈话应当选择不同的时机场合,当你们闲谈时,应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你与他人进行商谈时,应找一个正式的场合。良好的交谈必须慢慢开始,不可操之过急。当你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想谈谈自己的某一要求时,却看见他满脸怒色,这种情况下,你最好不要再提什么个人要求。当你发现某一员工工作心神不定时,切不可将一笔重大的生意委托于他。

尽可能事先了解自己将要进行什么样的交谈

如果你对自己将要进行的谈话一无所知,就不大可能很好地参与交谈。你不仅要了解将要交谈的主题,而且应该了解交谈的性质,它是理论性的,还是实用性的,交谈的目的何在。

无论什么样的交谈,都应选择合适的人参加

当你与他人交谈时,不要企图与任何人谈任何事情。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可能什么都能很好地交谈。有些谈话必须要求交谈者具有共同的兴趣和条件、共同的性格,或者一定程度的友情。如果你明知某人对他们将要谈论的话题持反对意见,那最好别让他来参加。当你知道某人不可理喻时,不要试图用道理来说服他。明智地选择参与交谈的成员,对整个谈话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当某些问题无法讨论时,应避免去讨论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去讨论,也不是任何话题都可以拿出来讨论。有些情况下,因为个人的性格、兴趣和僻好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不相同。而我们很难用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来衡量谁对谁错。这时如果去引发一场讨论,那一定没有任何结果,也毫无意义,这样做只能是浪费时间。

不要只让他人听自己讲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都碰到过这种情况:当甲在说话时,乙似乎全神贯注地听着,而事实上,他只是礼节性地等着甲在讲完后将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倒出来。或许乙所讲的一切与甲所说的话题毫不相干。反过来,甲也会如此。这种情况下的交谈也是毫无意义的,它只是给各方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对象和机会。

听到提问时,首先弄清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尽力回答

有些人把别人的提问当成是让自己说话的一种信号,于是当他听到提问时,脑子里正想着什么便说些什么,也不管自己的回答与他人的问题有无联系。其实,当你听到提问时,并不要急于马上作出回答,你应该首先弄清他人提问的内容和意图,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判断作出回答。急速而离题的回答也是毫无意义的。

当你向他人提问时,尽可能将问题提得明确易懂

不要做一个懒惰的提问者,也不要以为自己对某一问题十分清楚,就设想自己以任何简单的方式提出来都会让他人明白。面对不同的对象,你可能要换上不同的提问方式。

不要接二连三地提问,所提问题要有关联,也不要提问后对他人的回答不加任何评论。

否则,这种提问方式就不是交谈,而只是某种形式的需要。也许你并不期望他人作出任何实质性的答复。

不要打扰他人讲话

不要在他人话还没说完时,就将自己的话题接上去,使劲地将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全部倒出。如果你不尊重他人讲话,你也许会受到同等对待。因此,让他人把话讲完,给人说话的机会。

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

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你说话的声调和方式都应该保持有礼有节。但也不要过于拘谨,否则会影响你说话时的表达。如果你知道自己某些话非说不可,而且说出后一定会冒犯他人,那应该注意一下方式,以避免冒犯他人。如果你觉得某些话不得不说,而且应该去说,那就大胆直言。

说话的禁忌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人的声望,且足以表示你为人卑鄙。首先你要明白,你所知道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可靠,也许另外还有许多隐私非你所详悉的。你若冒然拿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言宣扬出去,就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话说出去就收不回来,事后等你完全明白了真相时,更正已经晚了。

你对一个朋友说:“M先生借了N先生的钱不肯还,真是岂有此理。”其实这话是从N先生方面听来的,他当然把自己说得头头是道,因为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你明白了人类的弱点,你就不会诋毁M先生,因为你若有机会见到于某,他也许会告诉你,他虽借了N先生一笔钱,但有一张房契押在N先生手里,因房租跌价,到期款未还清,只好延长押期,而N先生则急于拿回现款,M先生一则无法立刻清付,再则借据声明若房租因环境关系而减租时,得延长押期,至N先生将该款全数收回为止,所以不能说他赖债,由此看来,双方皆有理。

人际关系大半是如此复杂,若不知内幕,就不宜胡说乱道。社会上有一种人,专好推波助澜,把别人的是非编得有声有色,夸大其词地逢人就说,世间不知多少悲剧由此而生。你虽不是这种人,但偶然谈论别人的短处,也许无意中就为别人种下恶果,而恶果滋长到何种程度,有时非你所能预料的。总之这种作法对你无益,对人有损。要是有人向你说某某人的短处的时候,你唯一的办法是听听而已,切不可做传声筒,并且不要深信这片面之词,更不必记在心上。谈论别人,不可就片面的观察便在背后批评别人。说一个坏人的好处,旁人听了最多以为你是无知。把一个好人说坏了,那就不仅是道德的问题了。

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没有几件是值得我们拿友谊去争辩取胜的,而你却偏偏如此做,好像你的精神和时间都不值一钱,更不要说到感情的损害了。除了彼此都能虚心地、不存半点成见地在某一个问题上专程讨论之外,一切的争辩都应该避免,即使这是一个学术性的争辩,也不必以为这种争辩就是发扬文化的精神。

许多哲学问题争论了二千余年,至今胜负未分;心理学的争辩也至少有几百年,现在仍然不分高下,你可以著书发表你的主张,但是不可在谈话中句句争辩。才智是可敬佩的,但不是好胜。而且,你应该听过大智若愚的话吧!修养高深的人,是决不肯与人计较的。

你爱和人争辩,是否你以为可以用理论压倒对方,你就会收获很大的利益呢?你定会明白,你必不会压倒对方。即使对方表面屈服了,心里也会不平,你一点好处也得不到的,但害处却多了。好争论辩首先会使你损害了别人的自尊,对你产生反感,第二会使你很容易犯下专挑剔别人错误的恶习,第三它使你积久变成骄傲,第四,你将因此失掉一切朋友。

请从体育上的所谓“运动员精神”做起吧,输了,不必引为可耻。然后,竭力去学习尊重别人的意见。好胜是大多数人的弱点,没有人肯自认失败的,所以一切的争辩是无益的。谈话的艺术就是警告你怎样游出这愚蠢的漩涡,更清醒地去应付一切。如果能够常常尊重别人的意见,你的意见也必被人尊重,如此,你所主张的,就会很容易得人拥护,不必把精神花在无益的争辩上。你可以实现你的主张,你可左右别人的计划,但不是用争辩的方法来获取。如果你想借某一问题来增加你的学识,就应该虚心请教,绝不可借助争辩。记着吧:争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战争。

用质问式的语气来谈话,是最易伤感情的。我看见许多夫妻不睦,兄弟失和,同事交恶,都是由于一方面喜欢以质问式的态度来与对方谈话所致。有这种习惯的人,多半心胸狭窄,好吹毛求疵,或脾气乖癖,或自大好胜,或患心理上的虐待狂,以使人受苦为乐,所以在谈话上,也把他的品格表现出来。

除非遇到辩论的场面,否则质问是大可不必的。如果你觉得意见不对,你不妨立刻把你的意见说出,何必一定先来个质问,使对方难堪呢?有些人爱用质问的语气来纠正别人的错误,先质问,后解释,犹如先向对方的精神打了一拳,然后再向他解释一样,这不必要的一拳,足以破坏双方的情感。被质问的人往往会弄得不知所措,自尊心受了很大的打击,如果他也是个脾气不好的人,必然恼羞成怒,而激起了剧烈的争辩。

尊敬别人,是谈话艺术的必须条件。把对方为难一下子,借逞一时之快,于人于己皆无好处。你不想别人损害你的尊严,你也不可损害别人的自尊心,甚至于你的孩子或者下属,如果有不是之处,你可以向他们询问,可以向他们解释,但方法态度要来得真诚大方。质问是不适宜的,如果你想使对方心悦诚服,越是在紧张竞争的场合中,越不可用质问的方法。当对方为你的质问所窘迫时,他虽然形势上已趋失败,但他必怀恨在心,不会让你舒舒服服地得到胜利。虽然在朋友中,偶然以质问来取笑是可以的,不过不可用得太多,更不可使之成为习惯。倘若你专用质问的态度向人进攻,而反被对方以更大的理由把你压倒时,你将会丢脸。以温厚待人就是为自己留有余地,向前冲得太猛,站不牢而摔倒时,伤得当然更为厉害。不侵害别人,就是保卫自己,你轻易地进攻别人,如果估计失当,必然惨败!

人们做错事,或做了件吃亏的事,只要是他自动告诉你,他可能还会坦白地承认错误,倘若是由你指出,那么他必有种种的理由为他的错误辩护。你可以在你的朋友或家人当中试试看,无论是极小的疏忽或错误,没有几个人能在一经指正之后就坦率地、不为自己解释一番而承认错误。便是父对子,兄对弟,或雇主对部属,甚而对知己朋友,也有互相纠正的义务。所以绝对不批评别人是不可能的,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怎样批评。

纠正别人,要具有极大的同情心,这样你不仅不会犯吹毛求疵的毛病,而且对别人犯错的原因也必定加以谅解。你要时常有意和他站在一边,而不是和他对敌。说话要温和,不可用刺激的,或使人听了不舒服的字眼。“你真糊涂,这件事完全弄错了!”这种说法是无人可以忍受的,无论父亲对儿子,雇主对下属,后者虽慑于前者的威势,但心里仍旧不会服气的。说话时先要表示同情对方错误的原因,使对方减少害怕,然后再用温和的方法指出错误来。指正时话说得越少越好,能用一两句使对方明白了,就可转到别的地方,不可罗嗦不绝,使对方陷于窘境,导致反感。

对方所有不妥当部分,固须加以指正,但妥当部分须加以赞扬,受者因你的公平会心悦诚服。想要改变对方的主张时,最好能设法把自己的意思暗示给他,使他觉得是他自己在修正,而不是由于你的批评。对于那些无可挽救的过失,站在朋友的立场,你应当给予恳切正确的指正,而不是严厉的责问,使他知过而改。纠正对方时,最好用请教式的语气,用命令的口吻则效果不好。“你不应该用红色!”就不如说:“你觉得不用红色是否会好看一点呢?”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以保存或激励对方的自尊心。

你自己有兴趣,是否别人也会发生兴趣呢?有些人喜欢絮絮不休地说他自己从前在学校的情形,说者津津有味,却不会想到对方可能会感到难过,因为他既非你的同学,脑中毫无你的学校生活印象。最可怕的,无过于把打麻将的情形告诉别人了,凡喜欢打麻将的人,大概都有这一副记忆力,至少是记忆麻将牌的本领。他可以把自己手上的牌,上下两家的出牌次序,以及自己如何获得胜利记得烂熟,一丝不苟地对你背出来,这是使人佩服的,却同时也是使人讨厌的。

人们最高兴的就是谈自己的事情,而对于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不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事,不仅难引起别人的共鸣,而且还会使人觉得好笑。年轻的母亲会热情地对人说:我们的宝宝会叫“妈妈”了!她说时是很高兴的。但旁人听了会和她一样高兴吗?谁的孩子不会叫妈妈呢?不会叫的才怪呢!所以你看来是充满了喜悦的,别人不一定有同感。

竭力忘记你自己,不要老是罗罗嗦嗦地谈你的个人生活、你的孩子和你的事业。每人最喜欢的是自己熟知的事情,那么在交际上你就可以明白了别人的弱点,而尽量去逗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了,这是使对方高兴的最好方法。你以充满了同情和热诚的心去听他的叙述,一定可给对方留下最佳的印象。

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和人发生争辩是不明智的表现。还有一样最不好的,就是在别人面前夸自己,在一切的愚笨行为中,再没有比这个更愚笨,更可怕的了。“那一次的纠纷,如果不是我给他们解决了,不知要弄到怎样。你们要知道,他们对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不过在我面前,就不敢妄动了。”即使这次的纠纷,的确因为你的排解而得到解决,如果把上面的话改成“当时我恰巧在场,就替他们排解了”,这种说法不是更使人敬佩吗?当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被人知道之后,人们自然会崇敬你的,倘若你自己夸张叙述出来,所得结果恰相反,人们听到你的自夸,轻视就会把崇拜掩盖了。一句自夸的话是一粒恶的种子,它由你的口中而种在别人的心里,滋长出憎厌的芽。

爱自夸的人是找不到真正的朋友的,因为他自视甚高,轻视一切,不大理会别人的意见,只会自己吹牛,他只想找奉承和听从他的群众,不是朋友,于是朋友们都避之唯恐不及了。他常自以为是最有本领的人,如果他做生意,他觉得没人比得上他,如果他是艺术家,就自以为是一代大师。要是他在政治舞台上活动,就会觉得只有他才能拯救世界、拯救人类。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你自己若具真实本领,那么赞美的话应该出自别人的口,自吹自擂,其实是自己丢脸而已。凡有修养的人必不随便说及自己,更不会自夸。你应该明白,个人的事业行为在旁人看来是清清楚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