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2954100000069

第69章 《西厢记》究竟为何人所作

元代戏剧《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的一株奇葩,作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女儿崔莺莺恋爱的故事。这为后来以爱情题材为主的文学创作提供直接借鉴,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都从它那里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激励青年男女不畏强权,追求美好爱情。但是,谁创作了这部影响千年的戏曲名著,历来却有不同的说法。

普遍认为《西厢记》为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所著。元末钟嗣成的《录鬼簿》、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都支持此种观点。也有人认为作者系关汉卿,更有人提议《西厢记》为王实甫和关汉卿合写,只不过存在“王作关续”和“关作王续”的问题。

近年来,研究者大量翻阅文献资料,又得出新的结论:《西厢记》前四折为王实甫所作,第五折由元朝的民间艺人加工而成。

其理论依据是,一般来说,元杂剧是一本四折,每人负责唱一折,而现存的《西厢记》却有五折,打破原有限制。如果说这是王实甫力求创新的结果,但前四折和第五折的创作风格、语言运用,甚至主题思想也大不相同。第五折所用的曲调完全打破了前四折用北曲联套的习惯,唱法也发生改变,自由运用声腔。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元曲创作阵地南移杭州受南戏的影响,作品由元代后期作曲家加工整理过。而且,就前四折来说,如果《西厢记》至此结束,不仅符合中国传统戏剧的结构特点,而且以悲剧结尾,改变当时戏曲作品以大团圆结局的老套戏路,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手法,都要高出同期作品一等。所以说,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前四折,第五折由元朝末年民间艺人加工而成。

探究《西厢记》的作者是谁,这对正确分析《西厢记》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古典戏剧在元代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