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
2953600000028

第28章 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27)

后来,赫威尔说服董事长做出了一个规定: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直到解决为止,绝不拖延。表决之前或许需要研究其他资料,但为了让问题真正得以解决,除非前一个问题得到处置,否则不讨论第二个问题。这种办法果然奏效,备忘录上的有待处理的事项解决了,行事表上也不再排满预定处理的进度。大家不必再抱一大堆资料回家,也不用被尚未解决的问题弄得惴惴不安。

这不仅是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的好方法,也是你我适用的有效原则。

4不会组织、授权与督导的缺憾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人常因不懂得授权他人,因而提早进入失败的坟墓。这些人事必躬亲,结果被那些烦琐细节所淹没,难怪他们常常感到匆忙、忧烦、急躁和紧张。虽然学会授权给别人是非常困难的,但尽管如此,身为主管的人员还是得学习如何委派他人,否则永远免不了疲于奔命。

一个大企业的高级主管,如果不懂得组织、授权与督导,通常在五六十岁即死于心脏疾病——这是长期紧张忧烦的结果。

所以,要使你不至于过度劳累与忧烦,那你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1)把你的桌面清理干净,只保留与目前工作有关的物品;

(2)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去做;

(3)当你碰上问题,要马上解决,或做个决定,不要搁置一旁;

(4)学习如何组织、授权与督导。

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因此,每天早晨,先想想你应该感恩的事。你的未来大半由你今天的思想所决定。所以,让你的心中充满希望、自信、真爱与成功的想法。

47主动工作是一种长期优秀的需要

古今中外的无数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勤于思考,就会有收获;大思考会有大收获,小思考也会有小收获。最可怕的就是只知道埋头苦干,却不会在观察、总结的基础上做深入的思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资质是差不多的。聪明的人常常只是在工作中采取了正确策略的人——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仔细琢磨之后,才会采取正确的行动。

有一家生产圆珠笔管的厂家遇到一个难题:他们生产的圆珠笔,笔管内的油还未耗尽,钢珠就掉了。这家工厂召集了许多高级技术人员来探讨怎样延长钢珠的寿命,结果实验全都失败。正当厂长束手无策时,一个老工人提出建议:减少笔管内的油量,那么在钢珠寿命结束前,笔油已用完。这个建议使厂家的难题迎刃而解。

成功的秘诀就这么简单,只要掌握了思考这把钥匙,谁都可以打开智慧之门。

主动工作,让我们离老板越来越近

主动工作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如果你想取得和老板一样的成就,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积极主动地工作。一个总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员工,一个总能把工作做得比老板预想的还好的员工,将会征服任何一个时代的所有老板。[HT]

感恩之心,是对世间万事万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带着对老板的感恩主动完成任务,那么终有一天,成功会与你不期而遇。

微软招聘人员时,颇为青睐一种“聪明人”。这种“聪明人”并非在招聘时就已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快手”,一个会在短时间内主动学习更多的有关工作的知识的人,一个不单纯依赖公司培训、能主动提高自身技能的人。事实表明,一个人只有通过主动进取,才能使“主动做事”的效率最大化,让自己变得更加出类拔萃。

一家知名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考虑到应届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给他们的职位和待遇都不高,他们都需要从基层做起,从一般工人开始。结果,许多大学生应聘之后都不愿意做。

到最后,只有小周和小柳留了下来。

上班之后,小周懒懒散散,每天工作敷衍了事。一次、两次、三次,老板认为他刚从学校毕业,缺乏锻炼,再加上大家都知道工作难找,便原谅了他。然而,小周打心底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几个月后,他毅然辞了职,重新开始找工作。

相反,小柳在工作中,完全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工人,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半年后,领导便安排他给一些高级技工当学徒。因为认真勤快,一年后,他成了一名高级技工。尽管如此,他依然在工作中不断进取,让领导倍加欣赏。两年后,他便成了总经理助理。

一天,小柳代表企业去招聘会招人,看见小周也在招聘会上,不同的是,小周是去找工作的。原来,他离开这家企业后,一直觉得没有合适的工作,所以一直在辞职—找工作的过程中。

主动工作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如果你想取得和老板一样的成就,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积极主动地工作。很多人都认为,公司是老板的,自己只是替老板工作,工作得再多、再出色,得好处的还是老板。存在这种想法的人很容易成为“按钮”式的员工,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活力,有的甚至趁老板不在,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或无所事事地遐想。这种做法无异于浪费自己的生命和自毁前程。

中国台湾著名的人力资源专家翁静玉用自己的经历这样告诫职场中人:

二十几年前,我刚从日本念研究生回来,通过青辅会的介绍,进入某银行工作,担任办事员;同期的同事中,有我的大学同学,他是念美国研究生的,职级却比我高一级——领组,编制上就是我的主管。

同样都是研究生毕业,而且他念的是美国三流大学,我念的是日本一流大学,一样是硕士学位,待遇却不相同。

即使如此,我并没有因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满,仍是认真做事。在机关,许多人都是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公务员心态。我虽然是职级最低的办事员,可是交到我手中的事情,我一定尽心尽力做到最好。此外,我也会积极主动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地方,事先帮主管做好准备。

这样的工作态度,使我被当时的上司注意到了。后来,上司调去另一家银行时,带去的随从人员中,我是唯一的办事员。这是很罕见的现象,因为通常都是一些主管跟随过去。

一名杰出的员工应该心怀感恩,主动工作,不仅要求自己满意、别人满意,而且要超过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并随着企业和自身的发展把内心的标准提得越来越高,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从而使自己获得成长。因为一个总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员工,一个总能把工作做得比老板预想的还好的员工,将会征服任何一个老板。

善于思考,主动找方法

懂得感恩的员工是聪明的员工,这样的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能通过思考寻找到解决之道。

一名懂得感恩的员工之所以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业绩,甚至成为企业的“关键员工”,除了爱岗敬业、勇于承担责任之外,他还善于思考,主动寻找方法,富有创意。

开普顿·布朗先生之所以能发明悬索桥,就得益于他勤于思考。他当时受托设计一座大桥,为了设计一座造价低廉而又新颖的大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在潜心研究桥梁的结构问题,并画出很多效果图来反复比较,认真思考,却迟迟没有满意的方案。为此,他饭吃不香,觉睡不好。

在初夏的一个早上,晨露未干,为设计问题困扰得毫无睡意的他便起床在自家的花园里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当他无意间看到一张蜘蛛网横在路上时,他突然灵感大发,一个绝妙的想法涌上心头:钢索和钢绳不正可以像蜘蛛网一样连成一座大桥吗?结果,举世闻名的悬索大桥就此问世了。

詹姆斯·沃特也是长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克来迪这个地方合理、方便地铺设地下输水管道的方案。这个地方河流纵横,河床情形千差万别,他苦思冥想,一直未能想出理想的方案。有一天,他偶尔看到桌上一只龙虾的壳,由此受到启发,设计了一种类似龙虾形状的铁管,铺好之后,果然解决了以前没解决的难题。

伊兹贝德·布约尔设计著名的托马斯隧道的灵感,则是长期细致观察并深入思考船蛆活动规律的结果。他发现这种小小的动物用自己全副武装的头部先朝一个方向钻孔,再朝另一方向钻一个孔,再钻出一个拱道,然后在洞的顶上和两边涂上一层滑滑的东西。布约尔很受船蛆的启发,他把船蛆的操作过程及其方法认真加以研究,终于建好掩护支架,并完成了那项伟大工程。

松下幸之助在他的回忆录上这样写道:“事实上,有些员工往往接到指令后就去执行,他们需要老板具体而细致地说明每一个项目,而完全不去思考任务本身的意义,以及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我认为这种员工是不会有出息的,因为他们不知道思考能力对于人的发展是多么重要。不思进取的人从接到指令的那一刻开始就感到厌倦,他们不愿花半点脑筋,最好是能像电脑一样,输入程序就可以不用思考地把工作完成。”

善于思考,让被动的工作变得主动,让巨大的困难变得微小,而乏味、繁重的任务也会因为思考的力量而变得轻松、有趣。懂得感恩的员工是聪明的员工,这样的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能通过思考寻找到解决之道。这个解决的方法可能是某个创意,可能是某项改进,还可能只是依靠团队的力量。不过这些方法的出现,都离不开思考本身的导引。思考,让感恩变得更加容易,让成功变得伸手可及。

48沟通艺术在平日里炼就

懂得主动与老板沟通的员工,总能借沟通的渠道,更快更好地领会老板的意图,把自己的好主意、好建议潜移默化地变成老板的新思想,并把工作做得近乎完美,所以深得老板的欢心。

李明供职于一家广告公司,公司百多号人里有不少资深人士,可谓人才济济,他在这里没有特殊的优势。但是李明的工作很踏实,不仅能像其他同事那样把老板交代的任务按时按质完成,还喜欢琢磨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儿。因此经常是下班后同事走了,他还在办公室里找事做。

一天,当老板关上门经过他的门口时,看到他还在,便打了一个招呼,李明便与老板聊上了。话题转到工作上,李明谈到了广告策划、内容制作以及经营等方面的想法,其中不乏对当前广告策划工作的建议。

自然,李明引起了老板的关注,于是老板主动找李明聊工作以外的话题。虽说下属中不乏人才,可在做完自己的工作之余还这么关心公司发展的却很少见。渐渐地,老板对李明另眼相看,觉得他会是一个得力的助手,于是任命李明做自己的助理。

李明的晋升原因在于:他不是被动地接受上司交给的任务,而是在工作中与上司更多地沟通,让上司明白自己不仅能做好本职工作,还可以接受更多更重要的工作,具有一种领导的潜质。

“沉默是金”无异于慢性自杀

阿尔伯特是美国金融界的知名人士。他初入金融界时,他的一些同学已在金融界内担任高职,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成为老板的心腹。他们教给阿尔伯特的一个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千万要肯跟老板讲话”。

话之所以如此说,就在于许多员工对老板有生疏及恐惧感。他们见了老板就噤若寒蝉,一举一动都会不自然起来。就是职责上的述职,也可免则免,或拜托同事代为转述,或用书写形式报告,以免受老板当面责难的难堪。长此以往,员工与老板的隔膜肯定会愈来愈深。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要通过实际接触和语言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一个员工,只有主动跟老板面对面的接触,才能令老板直觉地认识到他的工作才能,才会有被赏识的机会。

我们要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就不能把自己放在为打工而打工的位置上,惟恐与上司接触多了就会增加任务,而应该主动与上司进行沟通,不放弃任何沟通机会,比如会餐、出差等。这样做,一方面会促进上司对你的了解,另一方面会让上司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当机会来临时,上司首先想到的自然便是你了。

在人才辈出的现代组织中,信守“沉默是金”者,无异于慢性自杀,虽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这充其量也只能让你维持现状,如果想真正地有所提高,必须主动与老板沟通。

要想得到上司的赏识,做上司的“圈内人”,就需要平时多与上司交往。接触上司的渠道有许多,需要积极去创造。要想达到与上司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境界,作为下属就必须加强与上司的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接触上司需要足够的勇气,举止要自然。

脱离上司,与上司接触少、缺少沟通的大致有以下几种人:一种是恃才自傲,孤芳自赏,不愿甚至是不屑与上司接触及沟通的人;一种是只知道埋头苦干、老实正直,害怕与上司接触会引来闲话的“老黄牛”;一种是沉迷于具体的事务,缺乏与上司接触机会的人;一种是专业水平比较低,没什么机会担当重任的人。这些人往往都得不到上司的赏识。脱离上司,缺乏与上司沟通,不在上司的视线范围内,就有可能丧失担当重任的机会。丧失表现的机会,将会给自己的发展带来许多的不利。脱离上司可说是一种对自己的前程和发展不负责的态度和行为。

避免与上司沟通时的雷区

下班之后,公司举办联欢活动,上司的兴致也很不错,加入了你们的队伍。你的一举一动立刻显得不自然起来,不一会儿,你就离开大家,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喝饮料:这样的事已有多次,不知为什么,你好像天生就有畏惧上司的毛病。午饭时在餐厅遇到上司,你不是主动打招呼,反而迅速离去。上司不在,主管找上门来,你瑟缩一旁,一概扮作不知,应付了事。这样长久下去,你和上司的距离会越来越远,甚至会产生隔膜。你给上司唯一的印象就是怕事和不主动,上司也不会把升职的机会给一个不敢和自己说话、交往的人。

但是,主动与上司沟通绝不是要你去打探老板的私人生活。

有人以为,分享上司的隐私和秘密可以加深彼此间的友谊,事实上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既然是隐私和秘密,就不希望被别人知道,上司自然不希望了解他稳私的部属留在他身边,更甭说重用了。

也许有的上司一时高兴,会把自己的秘密、隐私当做可炫耀的事迹宣扬一番,但之后一定会后悔,补救的办法只有一个:“灭口!”炒你的鱿鱼或调你到别的部门任职。所以遇到这种情形,就得假装糊涂或找个话题支开,或找个理由避开。如果你无意中听到了这些隐私,那也最好“闭紧嘴巴”,不要泄漏分毫。

除此之外,更不可主动去打听上司的稳私和秘密,这会被上司怀疑为“别有用心”。四处探听上司的秘密,像个“跳梁小丑”,上司一定会很不满。知道过多关于上司的秘密,不仅不能做上司的密友,反而会增加自己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