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四光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2950100000002

第2章 勤劳善良 见义勇为

李家三世同堂,除希贤送人之外,尚有老少9口,主要家产只是几间房舍和3亩土地,长年过着清贫日子。

仲揆记事的时候,祖父、祖母已经年迈体衰,丧失了劳动能力,哥哥、弟弟、妹妹都和自己一样尚未长大成人,全靠父母精心抚养。因此,家里仅有的土地只好由父亲边教书边与一户姓徐的农民搭伙耕种,取得其中的部分收成,另外就是凭借教书的报酬支撑全家的花销。当时,农村的私塾大都没有规定的学费,也少见富人子弟前来就读,普通农户送孩子上学,每年只不过交给几斗粮食或百文左右铜钱而已,总的收人比较微薄。平常年景,这9口之家可以节俭度日维持温饱,倘若庄稼歉收也就难免断炊的命运。诚如他后来说的那样:“每忆及先父母在世情况,辄僵坐不欲出一言。人惊而问之,则支吾其词以告,实在所不忍言者矣。”(见李四光1942年3月6日致贺有年书信)。

正因如此,他在童年便十分孝敬老人。每当他看到父亲在外忙碌不堪。母亲在家里不仅伺候祖父、祖母,照顾5个孩子,操持全部家务,而且还得抢时间织麻纺线赚些零用钱贴补日常生活时,总是于心不忍。就这样,他从五六岁开始便主动帮助母亲扫地、挑水、舂米、推磨,尽其所能减轻母亲的劳务负担。人们看到,他有时天还没亮就偷偷跑到山坡砍柴,清早又总是身背或肩挑地满载而归,甚至还放下柴火就帮助母亲烧火做饭。

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望着累得气喘吁吁的儿子,关切地说:

“仲揆,你身子骨还嫩呀!再上山砍柴还要跟妈一道去,你自己少砍点,也别一个人带回这么多。听见了吗?”

“听见了。”他答应着,又故意做出轻松的姿态安慰母亲说,“妈,你放心吧,我的身子骨可结实呢。往后,咱家的烧柴我一个人包下啦,再也不让你上山遭罪了。”

“孩子……”母亲感动得一把将他搂在怀里,两眼含着泪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这时,哥哥从农田里赶回吃早饭,见到眼下的情景心里一阵火辣辣的,于是凑到弟弟面前激动地说:

“仲揆,你说得对呀!是不能再让咱妈上山砍柴了,以后咱俩去。”

“不行!”他急忙分辩地说,“哥,你在学堂念书,还得到田里干活……,太累了,砍柴的事你就不用管了。”

类似这种争抢干活的情节在李家随时可见。正如乡亲们议论的那样:“看看人家,你可怜我,我心疼你,兄弟姐妹互相关心,不分年龄大小都那么孝敬老人,真是好门风哟。”

是的,这个好门风在回龙山镇远近闻名,是从祖父改为李姓以来逐渐形成的。祖父心地善良,疼爱家里所有的晚生后辈,尤其喜欢这个天赋聪明的次孙儿,平时总爱和他说话,经常给他讲故事,兴致上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使他既学到了知识又懂得做人的道理。老人家卧病在床仍然不放弃对次孙儿的开导,曾在弥留之际拉着他的小手说:

“仲揆呀,你千万要记住:做人得有颗善良的心,以后你应该以古代圣贤为楷模,像你父亲那样关怀他人,见义勇为……”

他知道,这是祖父的临终遗言。恰在这一年(1894年),他刚好5岁,祖父便永远离开了人间。

他守护着祖父的遗体失声痛哭,心里默默发誓:“以古代圣贤为楷模,像父亲那样关怀他人,见义勇为!”

父亲确实像祖父说的那样品德高尚,令人尊重。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日益加深。他看到父亲常把乡邻的疾苦挂在心上,十里八村的人们有大事小情都愿请父亲拿主意。父亲也总是不厌其烦他帮助大家排忧解难,取得村村户户一致信任。他还看到父亲是一位关心时事、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经常参加革命党人反抗清朝统治的秘密活动。当时,长江流域一度掀起的“日知会”反清起义浪潮曾在黄冈境内产生强烈反响。县城里小学教师吴贡三和殷子衡等就是日知会的骨干成员。他们都与父亲交往密切,还拜托父亲给他们编写的反清宣传品润色文字。

记得,那是某天傍晚,他偶然走进父亲的书房。此刻,父亲正在伏案修改一篇文稿,听见有人开门和进屋的脚步声不禁感到惊疑,急忙用手把面前的文稿紧紧捂住,同时望了一眼凑近案旁的儿子,这才松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

“喔,是仲揆呀。”

“是我。”他爽快地应答着,又好奇地问道, “爹,你写什么呢?”

“这……”父亲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但觉得自己的儿子十分可靠,便有意摊开一只手,露出稿面上的醒目标题——《孔孟心肝》。

“孔孟心肝?”他目视这个标题不解其义地顺口读着,又纳闷地追问,“爹,这题目是什么意思呀?”

父亲见状轻轻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你坐下吧。”

“哎。”他高兴地遵从着,规规矩矩坐在父亲身边的方凳上。

父亲喝了一口茶水,启发式地问他:

“你还记得孔子、孟子对国民、君主和江山社稷所提出的看法吗?”

“记得呀。”他望着父亲那严肃而又慈祥的面容流利地回答道,“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好!”父亲赞许地点点头,接着给他解释眼前这篇文稿的标题含义,“这篇文章就是以孔子、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反对‘苛政’的善良用心为前提,痛斥满清王朝名为奉行孔孟之道,实则草菅人命,断送我中华大好河山的卖国罪行。”

“喔,是这个意思呀。”他似乎有些明白了。

“是呀。”父亲接着向他阐述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现在,这篇文章的写作与发表,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尽快觉醒,万众一心推翻这个对内残酷对外屈服的腐败朝廷。”

“推翻腐败朝廷就能实行‘民为贵’了吗?”他好奇地进一步发问。

“也不算那么容易呀!”父亲说着又喝了一口茶水。

“那又该怎么办呢?”他刨根问底,希望父亲进一步指教。

父亲没作口头回答,提起毛笔在另一张纸上写出4个大字——民主共和。

当然,父亲料到眼前的儿子又要追问这四个大字的具体含义。但是考虑时间有限,加上这么重大的课题又不是一个刚刚10岁的孩子容易尽快理解的,于是便有意转换了话题:

“民主共和是国家大事。你现在还是个孩子,将来才能明白它的意思。可是你一定要记住:干大事必须先从小事做起,首先要做一个弃恶扬善的好少年。懂了吗?”

“懂了。”他不忍多占父亲的宝贵时间,暂时把民主共和的重大课题留在心里,自己先从日常生活做起,尽力去做弃恶扬善的好事。

就在这年冬季的一天夜晚,有个外村的穷孩子钻进父亲的学堂,把同学们盖在被子上的棉衣偷走了。有的同学突然被惊醒,招呼大伙赶快爬出被窝抓小偷。同学们你呼我喊地起来抓盗贼,经过四处查找终于把那个偷棉衣的孩子抓住了。这时,大家气愤得用条粗绳子把眼前的小偷紧紧搁住,吊在房梁上连骂带打。一会儿工夫,那孩子就被打得鼻青脸肿,嘴角流出鲜血,致使在场的仲揆目不忍睹。他发现这个小偷衣衫褴褛,断定是个穷家的孩子,不禁产生了同情心,凭着自己的威信劝说大家停住拳脚,还特意搬来一条板凳垫在那孩子悬空的脚下,接着开导地说:

“看出来你是个穷孩子,也许没爹没妈,生活没着落才干出这样的坏事。你想,你穷难道同学们就富有吗?你把人家棉衣偷走了,你得了温暖,可人家怎么过冬呀!你知道人穷志不短的道理吗?自己再穷也不能坑害别人呀!不然的话,你将变成一个歹徒,遭到人人痛打,难道你愿意这样?”

一番话说得那孩子心服口服,哭着认错求饶,围观的同学们也随着心软了。

还有一次,也是冬季的夜晚,村子里突然响起慌乱的喊声:

“起火了,起火了!快来救火啊!”

原来是本村一位习称“河南大婆”的家里不幸失火了,霎时间村子里乱作一团。母亲在慌乱的嘈杂声中发现自家的老二不见了,急得走出家门到处寻找,直至大火扑灭才看到儿子的身影。只见他满面灰尘,全身湿漉漉的,手拎一个水桶,汗流浃背地走回家门。看这样子不问便知他是救火去了。母亲不仅流出泪水,接过儿子手拎的水桶关切地说:

“仲揆,你还小哇!这么点年龄就闯去救火,万一出了差错,你可叫妈……”

母亲说不下去了,儿子反过来劝慰母亲:

“妈,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可你……”

“妈,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一家有难万众相帮。这不就是你们老人开导的见义勇为吗?”

每当儿子回答母亲的关心问话时,母亲总是没话可说,只好在心里默默认可。眼下所能做的就是端来水盆让儿子洗手洗脸,再就是给他换上干净的衣服、裤子和布鞋。这时,儿子又问母亲说:

“妈,咱们家还有大人穿的旧棉衣吗?”

“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看见河南大婆从火堆里被救出来的时候,没穿棉袄,在院子里冻得直打哆嗦。咱们家要是有,就送给她一件吧。”

母亲二话没说就从柜子里取出一件半新的棉袍交给儿子,又嘱咐说:

“先把这件送去吧。看看还缺什么,回来告诉我。”

当河南大婆穿上这件温暖的棉袍时,望着仲揆老泪纵横,不住嘴地连声说道:

“好人家呀!这么点的孩子就长了一副菩萨心肠啊!”

在场的乡亲们也异口同声地称赞道:

“这孩子长大了肯定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