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罗盛教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2949600000011

第11章 言传身教

转眼到了7月,盛教来到朝鲜战场已三个多月了。在这期间,盛教把对朝鲜人民深深的爱,化成了工作的巨大热忱,把文书工作搞得更出色,经常得到领导的表扬,不久,就被提升为侦察连连部班的班长。

身为班长,他更明白自己肩头的重担。一有空,他就深入战士当中,和他们谈心,把每位同志的籍贯、家庭状况、入伍年月、入党日期、立功次数、负伤部位等情况,牢牢地记在心里。一旦前方阵地有哪位同志负伤下来,他不用翻册查表,很快地就把伤票、登记表等统统填妥了,人们都夸赞他是一部活的“花名册”。每当这时,他总是淡淡地说:“我的工作耽误一分钟,伤员就要多受一分钟痛苦呀!”

但是,令盛教头疼的是连部班的几个兵可不咋样。他们年龄小,任性,娃娃气重,加上各人单独执行任务的时候多,盛教又成天泡在文书琐碎的工作当中,稍一疏忽,管得少一点,他们就捅娄子,气得与他们打过交道的战士经常给连部班提意见。

这天,吃过晚饭,连长把盛教叫了出来,开门见山地说:“盛教,你身为文书,把工作干得很出色,你心里也清楚,大伙也都能看到。”连长顿了顿,望了他一眼,接着说:“但是,你作为连部班的班长。你们连部的几个兵怎么样呢?你对他们又做过哪些工作?想过没有?同志们的批评可不少啊!”

盛教听着这些,脸红到了耳根。“是啊!身为一班之长,自己的兵受到别人的批评,不怪自己又怪谁呢?”盛教心想。

作为全连负责人的连长,把问题提得更尖锐:“你们班的小赵整天叫嚷着要当战斗兵,就是不安心干理发。昨天,后勤班的班长张勤去理发,推子一连好几次夹住了人家的头发,简直像拔毛!给人家刮脸,‘噌’就刮出了血,人家让他手轻点,你猜他怎么说:‘嫌疼,你给连长反映去!实话告诉你,就这俺还不想干哩!’同志们泥一把汗一把地摸爬滚打,就这样对待他们呀!叫他们能不痛心吗?”连长说着,也有点急了,声音有些发抖,“小赵这小子还爱玩枪,偷着单独出去,拿连里配给的短枪乱瞄乱打。像什么话嘛!”

连长指责的是小赵,实际上也批评着罗盛教:“小罗呀,理发员也是抗美援朝这台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拧得不紧,你有责任噢!”

这意味深长的话语,一字一句深深地烙印在盛教的心头。他进一步感到了自己的责任、肩上担子的分量:光对自己要求严还不够,还要团结周围的同志一道前进。

第二天,侦察连将进入临津江东岸的驿谷川阵地。在行军途中,盛教看着老王正背着被大家称为“黑武器”的行军锅,艰难地前进,每走一步都挺吃力。盛教正想去帮他一把,突然瞅见了不远处正大踏步向前走的小牛犊一样的小赵,心想:“机会来了。”

盛教急步走上前,一把拽住了小赵的胳膊:“嘿!小赵。换老王去背一会儿‘黑武器’吧。”

小赵由于淘气,又经常喜欢跑到伙房里偷吃东西,被老王拿起烧火棒撵出来了几次,便赌气说:“我年纪小,背不动!况且,我还有我的‘百宝箱’呢。”说着,指了指腰间挎着的装理发工具的小木箱。

盛教却很有耐心地激将:“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怕那‘黑武器’,你身体棒,行哟!你的‘百宝箱’我负责保管,放心了吧?”边说,边解下小赵腰间的小木箱,把他朝老王那边推。

小赵在盛教的劝说下,一看没办法,终于乖乖地从老王的肩上背过来“黑武器”。刚一会儿工夫,盛教就赶来要换他。小赵推说才背了一会儿,不让换,而且把背锅绳拉了拉,背得更紧了。盛教不肯退让,摆出一副老大哥的样子说:“我比你大两岁,你小,骨头还嫩着呢,别压得不长了,日后回国连个媳妇都娶不到,你父母找我算账,我可承担不起呀!”

“别别别!好班长,好话净由你说了,怎么都有理,给给给!”就这样,小赵把大黑锅让给了盛教。

傍晚时分,连队到达了宿营地。盛教带领战士搭帐篷,铺行李,忙前忙后。小赵看到了,猛然想起每次行军中班长总跑前跑后,比谁都辛苦,就跑到正扛着捆竹竿的盛教跟前说:“班长,你歇歇吧,我来扛。”

“小赵,这样吧,同志们走了一天,都很累。要不你去帮老王烧一些开水,晚上大伙痛痛快快地洗个热水澡,擦擦身子,轻松轻松。”盛教望了一眼小赵说道。

小赵不情愿地走开了,心想:“哼!我想帮你,居然支开我,我才不去烧水呢。”

等盛教忙完手里的活,看着有些同志已端着热水,站在草地上,擦拭着身子,伙房的老王在一旁忙活着,不见小赵的踪影,觉得有点纳闷,就冲着老王喊到:“小赵人呢,他没帮你烧水呀?”

“人影都没见,不知去哪儿?”老王答道。

盛教一下子几乎气晕了。“小赵呀小赵,你是咋搞的?真不像话呀!”盛教顿时火冒三丈,假若小赵在他跟前,他真想狠狠地抽他一记耳光。

白天虽然燥热难熬,习习吹拂的夜风,却清凉如水,盛教和小赵并肩坐着,沉默着,过了好长一会儿,盛教开口说道:“从前的苦日子,使你走到咱部队里来了。军人,就该有军人的样!而你的政治观念为啥这样模糊呢?工作顺心了,你就干,不顺心。就要使性子。比如理发,这是给大伙服务,是离不了的工作呀。你想想,要是没人给你理发,你受得了吗?日后有了空,我还想跟你学学手艺呢,可你……”

“我是一心想上前线打仗,来朝鲜这么久,我还没消灭一个敌人呢。”小赵嘀咕着。

“没错,咱们来朝鲜,谁不想亲手杀死几个鬼子,为朝鲜人民报仇?但首先要把组织交给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好。让你理发,拿起推子就发火;去烧水,又开小差,这些最基本的组织意识都没有!不是你做不好,就是根本不愿做。你看通信员小李,比你还小一岁,平常干完自己的工作,不是替伤员洗衣服,就是帮伙房挑水。甚至刚才脚上打满了血泡,由于要给师部送封信,连长让他别去啦,换别人去,他死活都不肯。难道他不如你么……”

盛教说得句句有理,小赵沉思着……

夜,静极了,发红的月亮挂在树梢,窥探着不时传来几声沉闷轰响的破碎的山川。小赵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他想了很多很多……

自从这次谈话以后,小赵的理发工作有了很大改进,战士们都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走路咚咚响的小伙子。盛教看到同志们高兴,自己的心里更像流过一条温暖的、明净的、清亮的溪流,清爽爽、甜滋滋的——能引导自己的战友投入工作,取得进步,这是多么叫人高兴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