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我的帕夫雷什之梦
2949000000056

第56章 十大思考(29)

2.向发达地区学习,积极选派教师、校长到外地、外国(可以通过在外地、外国工作的会宁人办这件事,可以派校长、教师,也可以派学生,还可以互派)等先进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形成教育发展的紧迫感,促进会宁教育良性循环。

有一种现象,我们看到有向外吸引人才、聘请人才的政策,却没有看到眼睛向内启用人才的政策,没有听到挽留、重用人才,刘备“三顾茅庐”的感人故事。冷静一想,世界上那有别人把人才培养好了供我们白白使用的道理,最便宜、最好使用的人才还在本地。

九、加强收费管理

实行“一费制”。在“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的前提下,从2004年开始全面实行义务教育收费真“一费制”。切实规范收费行为,减轻农民负担。

积极筹措办学经费,全力促进学校硬件建设和基本建设。

十、建立和完善会宁教育体系

综合协调地发展会宁教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和幼儿教育普及化发展,积极推行“三教统筹”,普教、职教、成教、电教、信息化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协调发展,利用当前的大好机遇,确定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和各阶段目标,确实做到每年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人员素质有所提高,管理水平有所创新,教育质量有所突破f整个教育有明显发展变化,把会宁教育不断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度。

校长考核五项指标

1.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较好地发展。没有发生教育事故。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成绩、年级抽考成绩、学科竞赛成绩或其他成绩有所提高。

2.业绩与工作。

(1)随机抽查校、长本人的课堂教学,抽查教案与作业批改,调查、检查本人教学效果及教学成绩。

(2)抽查备会笔记、学习笔记和工作笔记。

(3)抽查教育管理方面的日记、随笔及其他记录、记载等。

(4)闭卷撰写工作计划、总结以及教育感想、工作见解等。

(5)综合考察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与变化。

3.提高与进步。

与上年比较,教学质量明显有所提高;学校基本建设明确有所改观;学校软件建设包括规章制度、学校文化、德育工作、校风、教凤、学风等明显有所变化。社会声誉好、办学有特色、有个性、有创新;各项工作明显有进步。

4.民意测验。

(1)问卷调查。由教师书面写出校长所做的一件件具体工作。

(2)在届期考核中,鼓励教师向校长公开挑战,积极参与校长岗位竞聘(注意在同一所学校中在平时工作中不闹矛盾,不搞分裂,不散布消极言论,全力支持校长的工作)。

(3)综合考察民情民意和教师的满意度,釆取多种方式进行民意测验。

5.学习与研究。

考查校长的政策水平和落实政策的力度;测试规定的教育名著阅读情况;测试年度重大教育时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测试年度工作的感想和对来年工作的构思与设想;考查校长撰写的教育研究文章、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或进行的其他教育研究;闭卷撰写一节课的教案或写出一个教育案例。

十、扛着大旗的会宁教育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现职以来才仅仅两个年头,就两次谈到会宁教育,仔细想来,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全国2800个左右的县(区),总理能说上名字的恐怕不多,不要说如此深入地了解一个县的教育情况了。

据2003年10月1日《会宁教育简报嘮9期记载,2003年9月28日下午甘肃省“两基”工作评估验收组在县政府招待所召开的反馈会议上,国家督学、省政府总督学、验收组组长高维新在总结讲话中说到:“少年学历史,我知道‘会师楼’就在这块红色圣地上;青年弃学回乡,我知道‘王大娘’就是这座古城的名人;壮年在教育部门工作,我知道会宁是‘高考状元县’,‘三苦精神’曾引起过人们的研讨,更赢得了省内外的敬佩与褒扬,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赞许。在9月19日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报告时说:‘农村教育功不可没。会宁,是个很穷的县,但就高考率说,武威、张掖还考不过。现在怎么样?甘肃的同志来了吗?’(徐守盛副省长回答:来了)同志们,会宁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在2004年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3月5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甘肃团参加讨论,临走时会宁代表王锡武上前和总理握手问候,并告诉自己是会宁人时,总理说:“田学斌也是会宁人,会宁是高考状元县,田学斌就是会宁的状元。”当时总理的秘书田学斌也在场(王锡武提供)。

从2003年9月到2004年3月短短的7个月时间里,总理两次提到会宁教育,而且记得如此清楚、准确,作为一个会宁人自然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联想和思考。

会宁有名气,大致来自三个方面。首先,会宁是红军三军会师的地方,是一块红色土地,是革命历史上必须要写上一笔的地方,“革命圣地”、“红色圣地”的称谓是会宁的一块响亮的招牌,也可以说是一种品牌,其产业价值有所体现;其次,贫困也使会宁“榜上有名”,会宁是国家级贫困县,素有“陇中苦,甲天下”之说;第三,会宁教育有名,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三苦精神”和90年代的“高考状元县”,至今有口皆碑。

三军会师已经成为历史,贫困终究会远离我们而去,惟有“高考状元县”至今仍然是我们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较高的升学率确实给会宁的老百姓带来了种种荣耀,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好处,现在,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听到关于会宁最多的话题还是教育,还是“高考状元县”。截至2003年,会宁仍然是甘肃省高考升学四大强县之一,会宁的教育一直没有停步地向前走,后来又适逢高考扩招,每年考入大学的学生数以千计,本科生连续几年在千人以上。但是自豪之余,我们也不得不思考,“高考状元县”这面大旗能不能长久地扛下去广高考状元县”之后下一个目标将会是什么?连一国之总理都如此关心、了解会宁教育,从国内至国外许多人都知道会宁教育,关心会宁教育,会宁人自己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