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我的帕夫雷什之梦
2949000000025

第25章 十大建议(24)

要加强投入,除了政策性投入以外,要建立逐年增加由县级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按学生人均对学校进行的补贴,仍然要强化乡、村、社和广大百姓对教育的投入,提倡捐资助学,只要明确谁主谁次,对谁是软要求,对谁是硬要求即可。

要推行校长职级制,根据学校的规模、教育教学质量、校长的能力水平政绩等,将学校划等级(一般划分为四级,如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学校),等级不同,校长大小也就不同,待遇也相应的不同,这既是落实国家的政策,又有利于学校之间相互竞争发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键要经常“走出去”看看,送出去培训、挂职等。形成上级组织、安排、指派和要求教师学习、教师要求学习的制度,而不仅仅是教师因自身调动、评职称等需要而被动学习的制度。更重要的是要让校长走出去看看,不要尽管站在自家门前自卖自夸。

3.提高教育质量。巩固义务教育成果,首先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为高中阶段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师轮换制。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应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期的经历;有条件的乡村学校,也要派教师到城区高水平学校挂职工作或学习,把好做法、好思想带回自己的学校,努力提高乡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

5.加强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帮助困难学生上学。

6.在“普九”的基础上,教育向两端延伸,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

7.职业技术教育。初中、高中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开设绿色证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公开课、实用技术或职业技术选学课和不准备升学学生的职业技术或农业技术专修课。

8.课程改革和远程教育。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争取到2005年和2007年全县所有学校全部进入新课程。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法,以评价促发展。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9.做好农村科技传播和农民培训工作。

10.加强学籍管理,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方便学生学习。

三、博士生建言会宁教育

农学博士柴守玺(塬边乡泉坪村柴家湾):即使在国外,家乡会宁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而知名度又是难得的无形资产和优势,县上应该很好地挖掘和利用。

我在瑞士留学时被邀参加了一次宴请中国留学生的活劝。洛桑大学的校长说,他知道中国上海很大很繁华,也知道中国有个叫会宁的地方,基础教育搞得不错。他问我知道这个地方不,我说我就是会宁人时,这位校长投来惊愕的目光。

柴博士说,他认识一位有实力的丹麦朋友,想在中国投资选址办十所学校,比如说像会宁那样的地方。后来虽因各种复杂因素,此事没有如愿,但作为一个外国人如此了解会宁,说明会宁县在国际上都是有知名度的。

农学博士王化俊(掌里乡韩岔村西坡):会宁教师的敬业精神令人佩服,令人难忘,其他国家都没有,可谓世界第一!晚上工作到半夜,一有空时就抢着补课,哪有这么责任心强时教师!我们是个条件差的地方,办好叶切事情是不是都必须要发扬这种精神?

教育学博士张学强(白草塬乡窟沱村):会宁教育这张王牌,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打出来的。现在面对素质教育、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转轨换型,如何适应形势,如何继续亮红这张牌,是我们会宁教育面临的抉择。

数学力学博士王银邦(汉岔乡细岔村):希望会宁有史大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这一块,“状元县”的美名要继续传下去。会宁是通过考学,出去的人越多,对我们的发展越有好处,实现信息、资金、观念的一家户渗透拉动,由点到线再到面,最终促进会宁经济的大发展,社会大进步。

文学博士张兴武(于沟乡南门村):会宁工作的重心,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县外而不在县内。……我们不能仅仅沾沾自喜于我们培养了多少人才,北京中关村有多少会宁人,而在于怎样通过我们(指县上)实实在在的努力,和有效的办法,让他们最大限度地为家乡做些什么,或者为会宁教育直接投资,或者为会宁扶贫项目,投资,或者为家乡提供一些信息,或者联系培养一批人才,输出一些劳务,等等。

会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走日本的发展道路,在自身没有矿产,没有物质资源,没有其他优越条件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就是要重视教育,重视科技投入,重视精加工、课加工的高附加值生产经营。

会宁虽然自然条件差,但教育发展走在了前边,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正好像树已经长大了,现在到我们选择什么方式釆摘果实的时候了。……你辛辛苦苦把树种好,种了一片又一片,你干瞅着让别人去摘果子,甚至你都忘了那棵树的存在,你说怪谁?

县上应该鼓励教育工作者搭乘教育信息快车,有计划地报考教育硕士,起码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得到进修和提高,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

区域经济学博士张永丽(丁家沟乡梁庄村):会宁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教育,即基础教育。

我要向县上的教育进一言,我们的教育模式必须创新,否則就会陷入困境,这是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

法学博士何兴民(丁沟乡梁庄村):一个部门或单位的领导能否赢得人心,依然不在于他自己干了多少,政绩有多突出,关键在于他能否善于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敞开胸怀领着大伙向前干的那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环境,反乏,有人不用、有才不举的心胸狭窄型领导,即使他个人贡献再大,也很难把事业搞红火。

政治理论专业博导姜汉斌(土门乡土门村):“会宁现象”其实很简单,本来就有读书上进、重视教育的传统,加之艰苦的生活环境,又有一种助推力,即穷则思变,这几种力量又形成新时期会宁的一种精神文化氛围和教育氛围,这种氛围本身是结果,但一形成又成了原因,成为一种推动会宁教育发展,新的人才层出不穷的原因,互为因果,不断影响、激励和感染着后来人。

理学博士冉毅东(大沟乡通安村):在世界大开放、大融通的当今,在知识经济称雄的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华文明古国的至理名言“得人者兴,失人者亡”已成了人类的共识。

(孙俊中:《旱塬学子竞风流》,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十、关于充实完善和

弘扬会宁精神的建议

一、“三苦精神”,意义在哪里?

“三苦精补”——农村教育永远的灵魂。

前立后破只能在一个水平上重复。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伟大的事业是崇高精神的结晶。会宁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有名气。70年代,陇上有名,1977年恢复高考,起步平稳;80年代“三苦精神”誉满省内;90年代“高考状元县”名扬全国,会宁这个本不出名的穷乡僻壤也因此而扩大了知名度,这一点每一个会宁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深切的体会和感受。教育事业辉煌的今天是会宁的历届领导、教师、学生和老百姓辛辛苦苦干出来的,与此同时,产生了闻名省内外的“三苦精神”——“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这不仅是对会宁教育工作的写照,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在推出“三苦精神”之后,接着推出了“商考状元县”,温家宝称赞:“会宁,是个很穷的县,但就高考率说,武威、张掖还考不过。”会宁教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伟大精神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寓于伟大的精利,之中。

一个民族是这样,一个地区,一件人事,一项事业,一个人都是这样。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摘自十六大报告)。一个地区有它的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一件大事有它的精神,如“九八抗洪精神”、长征精神、会师精神;一项事业有它的精神,如“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十六大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还有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以及时代精神、战斗精神、科学精神、献身精神、大无畏精神等等,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里已经积累了许许多多这样的精华,这些精神不仅说明了过去,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宝贵的财富。

精神财富建设和物质财富建设同等重要。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物质财富的建设为精神财富的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财富的建设为物质财富的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就不可能产生丰富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缺乏会破坏物质财富建设,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三苦精神”的根底在哪里?

“三苦精神”记载着一段历史。

会宁的教育事业如此兴旺发达,如此有名,“三苦精神”功不可没,“三苦精神”是我们诸多精神财富中的一种。

什么是“三苦精神”,“三苦精神”就是一种乐于奉献,顽强拼搏,不断求真求实的精神;就是一种永不满足、高瞻远睏、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就是一种立足农村、面向未来、办出特色、走出一条农村现代化教育成功之路的精神。“三苦精神”作为一种伟大的精神,产生于会宁,却有被他人“注册”的危险!

“三苦精神”的出现虽然只是领导人一句随口说出的话,但它却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背景。“领导苦抓”是对党的政策、领导人的工作作风和领导对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的描述和肯定。领导人虽然自己不去上课,不去教学,但他们以教育事业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在有些情况下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苦教”追本溯源,早有定论。“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正”,教师工作“清贫”、“清苦”,奉献性强,需要安贫乐教,即是现在,教师仍然是各行业中比较辛苦的一个职业。“学生苦学”更是不可动摇,古时候有“刺股悬梁”,“凿壁引光”、“映雪”“囊萤”、“燃棘白照”、“月下夜读”以及“十年寒窗,九载熬油”之说,现在也要“大力倡导和激励青少年学生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为国争光”(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弘扬航天精神的通知,2003年10月23口)。

“三苦精神”有经济背景。会宁“苦甲天下”,现在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自古以来,地瘠民贫,交通不畅,人民生活不富裕,经济不发达,走读书上进是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是走出愚昧落后的必由之路,是跳出农门的最佳选择(注:农业条件较好的地区不一定走这条路,农职业教育不一定走这条路)。人们常说,穷则思变,逆境出人才,寒门出贵子,在所有不发达地区、贫困边远山区,这一条法则不但通行,而且至今仍然无法改变,这是自然条件使然。

“三苦精神”有文化传承背景。会宁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正是由于先辈们苦撑苦挣、吃苦耐劳、耕读传家,才养育了一代代优秀的后人。“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是长辈教育晚辈的口头禅。肯吃苦是会宁人的一大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在学生身上也得以充分地体现,这是遗洲传承、民风使然。

“三苦精神”有历史背景。学习原本是一种“苦差事”,考试是淘汰制,优者上,劣者下,通过苦学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千年不变,是天经地义的事,加上会宁的教学条件差,很多可以通过实验或高科技手段轻松解决的问题,到了我们这里只有靠学生老师多下苦功,才能得以解决,这是制度原因,体制使然。

这“三苦”合起来就是“条件艰苦,有为先苦,读书辛苦”,这是“三苦精神”的根底,是水之源,木之本。生在发达地区,生在富足之家,就没有产生“三苦精神”的条件,也就不可能产生“三苦精神”,也不需要“三苦精神”。所以“三苦精神”是会宁人的独家财富,别的人可以学习,但是,没这个“条件”,还难以掌握呢?也正由于如此,包括会宁人在内的所有的人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爱学”、“愿学”、“好学”、“会学”、“乐学”,看到孩子5点起床,走在路上还在打瞌睡;看到孩子晚上哭鼻子写作业的情景;看到学生把星期天、寒暑假和一切可挤可占可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的情景;看到深夜老师窗前的灯光,看到老师从早到晚孜孜孜不倦地辅导学生,恨铁不成钢的情景,人们多么希望把读书变得像过节一样快乐2像打麻将一样轻松!于是,人们在千方百计增加“乐学”、“会学”、“好学”、“愿学”、“爱学”的成分,千方百计地想使学习变得快乐一些,轻松一些。这是多么良好的愿望啊!也无不包含科学地做法,无可厚非。可是“乐学”只能像《红楼梦》中描绘的太虚弱幻境一样,是美妙无比的、却永无实际意义和实现可能的幻想,就像数学上的渐进线只能无限靠近,但永远不可能重合一样。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为了生存,人们在不忍心让孩子受这般苦的同时,又要适时地教育孩子要认真学习,刻苦学习,将来有个好前程。正如一位成功人士说的:“学习是要吃苦的,是忍得住板凳上的寂寞。没有哪一种学习方法能让你像看美国大片似的学到博士,这是自然规律。”罗曼·罗兰说过:“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逐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承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不经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忍和奋斗。”

如今凡事讲“快乐”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什么“快乐学习”“快乐考试”。轻轻松松学习,愉愉快快考试,人人上大学,个个都成才,世界上哪有这等好事?不要说我国目前同龄人口中只有不到千分之十的人能够上大学,每万人口中10个左右大学生,即使一些发达国家百分之六七十的升学率,也没有听说搞什么“快乐学习”。如果要问小学生什么使他们最快乐,我想十有八九的人会说是看电视、玩游戏,因为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就是我们成年人,如果不说假话的话,也不会有多少人说学习最快乐,考试最快乐。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与劳动是成正比例的。”华罗庚则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些至理名言都是他们亲身的体验与心得,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

我可以毫无讳言地说,学习是艰辛的,要让学生从上学那天起,就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使他们懂得学习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必须要持之以恒,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否则就别学习。每一位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总是要求他们刻苦学习,肯下功夫;但为什么对别人的孩子却硬要说“乐学”呢?至于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新颖独特的方法和手段,化枯燥为有趣,化腐朽为神奇,尽可能缓解学习的压力和紧张,则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