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步伐。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重点抓好城市供水、排水、供热、防治污染和道路、通讯、电网、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净化、美化、绿化环境,提高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创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5.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步伐。知识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将是西部开发的重要战略。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两个《决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进一步推动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建立、完善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6.加快招商引资开放带动的步伐。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结合起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发展同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积极主动地接受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战略转移和技术辐射。以“三引进”为重点,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坚持以资源换资金,以市场换技术,以存量换增量,吸引外商采取独资、合资、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投资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吸引沿海发达地区的知名企业到白银来投资,把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品牌优势,经营管理优势,市场营销优势,与我们的土地优势、原材料优势、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进行嫁接改造,联合协作,实现跨越发展。与此同时,还要主动走出去,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三、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农业转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白银市的农业具有黄河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两个显著特点。由于坚持狠抓水利建设和“三田”建设,目前农业生产条件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130多万农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但是干旱和水土流失仍然是农业发展的心腹之患,特别是大面积干旱山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不稳定,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为了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积极对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精心研究、统筹规划,科学地制定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具体步骤,要把切入点和起点放在生态环境建设上。认真贯彻“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方针,下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并把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根据白银市生态区域差异和经济发展的状况,我们将全市农业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地带。三个地带形成飞鸟之势,中部为鸟身,南、北部为两翼。从这一特点出发,我们确定在农村经济工作中实施一体两翼、丰翼强体、整体腾飞的“飞鸟”战略。其发展重点是:南翼即以会宁县为主的生态农业区。有广阔的黄土梁茆塬地,土层深厚,降雨量300—500mm/年,是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和发展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好区域。要坚持以粮食换林草的原则,采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办法,大面积、全流域栽植林草,绿化山河,保持水土,改善生态。同时要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改土造田、兴水节灌、地膜种植、推广科技、调整结构。坚持工程措施、科技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大力发展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着力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保健食品基地和草产业开发基地,以绿色产业工程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把以粮食换林草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把物质扶持同智力、技术扶持结合起来,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实现稳定解决群众温饱、脱贫致富的经济发展目标。北翼即以景泰县为主的高扬程灌溉农业区。是白银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支柱产业原料基地。主要解决农业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中央指出,开发西部地区,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因此,我们要把节水灌溉和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继续作为重点来抓,着力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农业的综合效益。要坚决有力地治理沙化,改造荒漠,在沙区、防风固沙区发展林草带,搞好沙产业开发工程建设。山区要按照规划退耕还草还林,发展优质高效草食畜牧业和林果业,努力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一体”就是以白银市中心为主,包括靖远县和平川区的高效农业区。低山丘陵与黄河构成了沿黄走廊,光热资源充足,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主要解决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不高和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重点发展优质高效、产业化农业。干旱山区集中连片种草种树,草灌结合,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着力提高农业的商品率和转化率。要搞好高科技农业开发工程建设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率先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和进入宽裕型小康的目标。
“丰翼强体、整体腾飞”,就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北、中、南三大块根据各自的发展条件、优势和潜力,突出区域发展重点,选准主攻方向,形成各自的特色经济,使南、北两翼丰满起来,使中部主体更加强盛,使全市农村经济整体推进,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计划型向市场型、由掠夺型向生态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为此要继续坚持走好五条路子:
一是走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工程建设要同国土整治、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建设有白银特色的林果业、草产业、畜牧业和加工业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坚持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种林草、搞养殖、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生态农业。沿黄和高扬程灌区,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快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同时还要采取治理污染、提高水质、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以适应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需要。
二是走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之路。要坚持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在提灌区要坚持以常规节水为重点,下大力气抓好渠道衬砌和大块改小畦、高新灌溉技术等措施的落实。在旱作农业区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发展小型节水补灌工程。在已有“121”工程的基础上,延伸抓好道路集流、山坡集流,充分发挥水窑、水池、涝坝等蓄水作用。总之,要利用各种节水、集流和补灌措施,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和自然降水的高效利用。
三是走以特色农业和名牌产品开发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在特色上做文章,在创名牌上下功夫。要继续把三大支柱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继续围绕发展反季节蔬菜、畜禽产品、优质瓜果和绿色食品,选择“小产品、大产业、小群体、大规模”的实现途径,引导千家万户围绕名牌产品组织生产,促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名牌生产格局的形成,提高农业经济的综合素质和效益。
四是走以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的科教兴农之路。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市场,及时准确地掌握科技信息,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新、精、尖农业科技。抓好示范点、试验示范园区建设。对试验示范取得成效的农业科技,要抓好组装配套,集中力量办成几个具有较高水平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同时加强科技网络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建立行政干部组织引导、科技人员承包推广、农民群众参与实施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还要主动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攀亲结缘,推广省内外包括国外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并结合白银实际不断创新和转化,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
五是走以农产品深加工和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农村工业化之路。重点围绕粮食、瓜果、蔬菜、畜禽等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围绕石灰石、煤炭、石膏、陶土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以建设、建材、非金属矿采选、民用住宅装饰等为主的乡镇企业,提高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利用大企业的优势,带动和促进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形成经济和人口相对集中的集镇体系,使其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社会进步的示范点。
市委号召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从白银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市委的重大战略决策落到实处,把我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明开放、充满活力的新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