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丝路铜城:白银(亚欧大陆桥系列丛书)
2948700000026

第26章 进入西部大开发的主航道(6)

三是因时因地调整种植结构。压夏扩秋,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耐旱作物、秋田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全县共种植玉米50.37万亩、洋芋21.3万亩、经济作物23.76万亩。

四是大力推广科技增粮措施。市、县、乡农技部门抽调100余人分赴乡村指导、推广地膜覆盖、贫水富集、行走式节水播种、注水播种、间作套种、洋芋整薯窝种、配方施肥等科技抗旱增粮措施。实施地膜覆盖61.38万亩,建成郭城、白草塬两个万亩丰产片及头寨、河畔、甘沟、柴门等四个3000亩丰产片。

五是广开增收门路。全县依据各地不同实际,亦牧亦商,以劳补农。采取饲草氨化、牛羊易地育肥、疫病防治等措施,东南部肉牛饲养量达4.3万头,中北部滩羊和小尾寒羊饲养量达到31.5万只。中北部旱山塬区种植砂田地膜籽瓜6.5万亩,水川区种植西瓜1万亩。全县新发展经济林2800亩,多渠道、多途径输出劳动力8万人。

二、走特色农业之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会宁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强化“一个基础”,实施“三项革命”,加快“一个调整”,促进“一个转变”,实现“三个跨越”。

1.强化“一个基础”。坚持不懈地改善农业基本条件。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作用,大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重点是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改土造田。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梁、峁、沟、坡、塬综合治理的原则,人机结合,保证每年兴修高标准梯田10万亩,三年完成30万亩,使全县梯田累计达到130万亩以上,人均达到2.5亩,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抓水兴农。坚持“三水”(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齐抓,做到水尽其用,解决群众生活和生产用水。继续加强“121”工程和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使全县水窖达到30万眼以上,山塬区户均达到3眼。在保证人畜饮水的前提下,大力推广滴灌、喷灌、膜上灌等高新技术,发展集雨节灌面积。通过对靖会电灌工程的除险、加固改造和1150公里的支斗渠衬砌,依靠现有水利设施扩大灌溉面积,使靖会电灌工程延伸到南部88个社的4.1万亩土地上。同时,加强现有水库的维护与管理,使其充分发挥效益。进一步挖掘东南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加强配套建设,扩大灌溉面积。

2.实施“三项革命”,即“白色革命”、“绿色革命”、“科技革命”。“白色革命”,就是大力实施地膜覆盖工程。大面积推广地膜粮食种植,逐步使以玉米为主的地膜粮食种植人均达到1.5亩,全县达到80万亩的种植规模。

“绿色革命”,就是重点实施以60万亩紫花苜蓿为主的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走种草养畜、以牧促农的路子,逐步实现“12333”目标,即人均种植1亩紫花苜蓿,户均养殖2头牛、3只羊、3头猪,人均增收300元。同时,全县每年完成造林万亩的规划。抓好老君、青江驿两个乡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点工程,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科技革命”,就是大力推广各项农业实用技术,逐步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5%提高到50%。充分发挥县科技部门、职教中心、郭城农业中专等的作用,扶持发展科技示范户,逐步形成以县为中枢、乡为依托、村社为基础、科技示范户为先锋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大力推广地膜覆盖、间作套种、配方施肥、规模养殖、立体种植等先进的实用技术和机械、半机械化耕作播种技术。在黄灌区和库井灌区的每个村配备1~2名农科院校的毕业生,培训提高一批农业科技人员,指导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丰产片”等高标准农田。抓好县良种场的玉米良种繁育和小麦良种、经济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提纯复壮,使主要农作物的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

3.加快“一个调整”。处理好产量、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关系,面向市场调整种植结构。压夏扩秋,种草养畜,逐步形成和完善“五大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采用饲料青贮氨化、塑料暖棚养殖等技术,特别是抓好紫花苜蓿的种植,形成以牛、羊、猪为主的畜牧产业。扩大地膜玉米和窝种洋芋种植面积,进行加工增值,形成淀粉产业。围绕5000亩优质仁用杏示范栽培项目,把更新品种、提高品质与规模种植结合起来,形成以杏、果、花椒为主的林果产业。以日光温室种菜、红葱种植和砂田种植籽瓜为主,形成蔬菜瓜类产业。通过提纯复壮、引进推广良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形成以凉谷米等小杂粮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

4.促进“一个转变”。就是促进产品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转变。充分发挥国道、省道、县乡公路纵横交错的交通优势,围绕各乡已有的32处集贸市场和3处交易点,完善以桃花山新区、新堡子为中心,以各乡集镇为枢纽,以广大农村为“第一生产车间”的“两点六线”市场网络建设。建市场、搞开发,促进农副产品走向市场。要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外部环境,大力支持引导部分农民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领头羊”。要想方设法启动县淀粉厂、饲料厂、冷库等企业,积极支持光彩宏大养殖有限公司的筹建,引导其它非公有制经济的新上项目,逐步形成一批高起点、精加工、深开发、外向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转化增值。

5.实现“三个跨越”。全面提高黄灌区农业经济综合效益,使灌区11万群众由稳定解决温饱向小康跨越;加快旱山塬区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种养业科技含量的提高,使基本解决温饱的38万群众实现向稳定解决温饱的跨越;加大资金投入和扶贫攻坚力度,使贫困山区的5万多群众实现向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

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既要正视困难和问题,也要看到发展的潜力和希望。只要我们能够从会宁“十年十旱”的特点出发,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完善新思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挥比较优势,会宁旱作农业就会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集中优势创名牌

靖远县是陇中农业大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地处西宁、兰州、白银、银川经济长廊的中心地带,是古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全县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人,黄河流经154公里,有耕地114万亩,其中水浇地47万亩。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0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

一、靖远县现实条件和比较优势分析

1.靖远是黄河流经甘肃最长的县。黄河流经县境12个乡镇、154公里,分别占甘肃和白银黄河过境段的40%和72%;年均自产水径流量0.36亿立方米,地下水量0.1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330.9亿立方米。黄河流经区域内形成八大自流灌区、三大高扬程灌区、11个万亩灌区、36个千亩以上提灌区的灌溉农业体系。

2.靖远的农业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水地46万亩,人均水地达到1.15亩。靖远县山川塬河相间,田林路渠互济,光热条件独特,成为粮食、蔬菜、瓜果、滩羊等众多农产品的理想产区,也是全省最大的蔬菜产区和稻米生产基地。靖远羊羔肉、黑瓜籽、黄河蜜瓜、大枣、大蒜等农产品享誉陇上。

3.靖远是全省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基地。自然资源相对丰富,有煤、铜、石灰石、石膏、重晶石、高岭土、陶土、铁、锰、金等10余种,尤以煤炭储量最大。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靖远电厂装机总容量200万千瓦。随着黄河大峡、小峡、乌金峡等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靖远能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企业有甘肃稀土公司、靖远电厂、靖远矿务局、屈蜈化工厂、二七九厂等28户。一个以化工、建材、陶瓷、煤炭、有色金属、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4.靖远是全省私营经济十强县区。特色农业、支柱工业、建筑业、流通服务业四大产业正在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私营经济资产在1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0%,自1990年以来为国家上缴税金5000多万元。建成了具有小城镇规模的银三角经济开发区,中兴公司、宏达塑业公司、焦化厂、通用农机公司等一批私营企业大户正在崛起。私营经济已成为贡献最大、发展势头最猛的生力军。

5.靖远是亚欧大陆桥的中转站。地处甘肃、青海和宁夏、内蒙两大经济区域的中间地带,白宝铁路、国道109线与省道靖天公路、县乡公路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随着白宝铁路与宝中铁路的接轨,白兰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6.靖远是全省有名的“文化县”。靖远作为丝绸之路的重镇,留下了众多石窟艺术和丝路遗迹,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自恢复高考以来,共向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1.6万人,名列全省前茅。全县有职称的科技人员达3856人,农民技术员达339人。各类专业协会、学会、研究会157个。农业科技覆盖率达到56%,初步形成县、乡、村、社四级科普网络。

二、对发展靖远特色经济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

根据靖远经济发展现状,发展特色经济必须紧紧围绕“突出工业、提高农业、开发名牌、强化基础”这一指导思想,促进和带动整个经济全方位开放搞活。

突出工业就是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县属骨干企业为依托,以私营企业为主导,加快产品开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就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全方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一批高新农业科技成果和名优特新农业新产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

开发名牌就是依托优势资源和优势产品,改造传统产业,综合运用新工艺、新技术,集中力量抓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和市场前景广阔的重点名牌产品,带动整个产业升级换代。

强化基础就是紧抓西部开发机遇,全方位地开放搞活,争取投资和吸引外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优化特色经济发展的环境。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要突出一个主导(私营经济)、抓好一大产业(蔬菜)、创建十项名牌(羊羔肉、黑瓜籽、大枣、稻米、香水梨、甜瓜、大蒜、岩松牌毛毯、格威牌釉面砖、虎豹牌磷肥)。

1.坚定不移地把私营经济放在主导位置加快发展。从靖远经济发展特点出发,必须放手、放活、优先发展私营经济,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靖远经济结构看,一大一小(农业大县,工业小县),一多一少(农产品资源多,加工增值少)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低的不合理状况,迫切要求私营经济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从靖远的发展现状看,私营经济是靖远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1998年全县私营企业达到326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0108户,私营经济总产值达到7.4亿元,增加值达到2.5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0%。自1990年以来,私营企业共上缴税费6000万元,为公益事业捐款1600万元,并在建筑业、餐饮娱乐业、交通运输业、陶瓷建材业等一批重点行业和领域得到迅猛发展,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国家政策导向看,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已经来临,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所有制结构调整战略,把私营经济为主导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实现经济结构换代升级。

以私营经济为主导,必须把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要大力优化发展环境。要扶持壮大占主导地位和起龙头作用的私营企业大户。

2.坚定不移地发展蔬菜支柱产业,这是兴县富民的有效途径,也是特色经济的战略选择。一是自然资源的特殊性。靖远县地处北纬36°10′至37°15′之间,光照时间长,年照时数2649.6小时,蔬菜着色好,品质高;昼夜温差大,年均最高气温16.2℃,最低气温2.8℃,特别适于瓜果类蔬菜栽培;气候干燥,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241.5毫米,年蒸发量1700毫米,作物生长期200天以上,远离污染源,可有效防止蔬菜病虫害,特别适合发展绿色蔬菜。

二是周边市场的包容性。新疆、内蒙、青海、宁夏、西藏及省内大部分地区不具备大规模全年生产蔬菜的自然条件,特别是茄果类反季节蔬菜生产,所以市场的吸纳能力和包容量很大。

三是蔬菜生产的传统性。靖远是甘肃有名的“菜乡”,沿黄河灌区农民具有长期种植蔬菜的习惯,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有较强的科技接受能力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已建立了17个群众性的蔬菜专业协会,创建了乌兰联运公司、北湾金桥公司等12家蔬菜专业销售服务公司,蔬菜产、供、销一条龙的格局初步形成。

四是开发的超前性。截至1998年底,全县蔬菜面积达到8.1万亩,蔬菜年总产量4.12亿公斤,总产值2.7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7%。2000年又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日光温室8000亩。创建了平堡、东湾两个高科技示范园区和10多处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蔬菜生产的科技覆盖率达到86%,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种植业中发展势头最猛、比较效益最高的特色优势产业。

在蔬菜产业的开发上必须树立高点定位、高新起步、集约经营、规模开发的远见卓识,坚持高科技、大投入、大流通、全方位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开发体系。具体主要抓以下几方面:

抓基地,构建规模化的生产体系。要在现有蔬菜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加快发展,力争到200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高效日光温室五万亩;开辟百里沿河绿色长廊,形成两万亩青椒基地两万亩蕃茄基地、万亩韭菜基地、万亩洋葱基地、万亩叶菜基地、万亩黄瓜基地、万亩大蒜基地和三千亩西甜瓜基地。实现一乡一品的区域生产格局。

抓科技,构建专业化的支撑体系。从品种引进、技术承包、种植等方面制订科学翔实的规划,使蔬菜作物种类由单一的黄瓜向茄子、辣椒、蕃瓜等蔬菜和葡萄、樱桃、草莓等果类及食用菌、花卉植物并举的日光温室综合生产方向发展,实现品种结构的多元化。实行合理的技术组合,配套先进的试验研究设备,建立机械化基地。

抓市场,构建规范化的流通体系。从销售布局上,蔬菜产业应立足于西北市场,在新疆、内蒙、青海、宁夏等省区的大中城市建立固定的销售网点,抢占西北大市场;同时,依托亚欧大陆桥,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国家建立稳定的销售关系,打开一条亚欧绿色蔬菜通道;在县内要进一步全面搞活和规范中心市场,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保障蔬菜绿色通道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