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官场与职场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2943600000002

第2章 名利场的寂寞与喧哗(1)

张颐雯

在今天的中国,权力与金钱成为时代进步的助推器,不可否认,他们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原罪。官场与职场恰恰是权力与金钱的最为赤裸也最为隐秘的舞台,是权力金钱以及附着其上的种种社会生活,种种个人心灵都在充分表演、施展各自能量的场所。事实上,官场与职场的故事往往同时表达了这个时代最核心与最表面的东西。我们的作家对今天中国社会发生的一切理应怀有深刻的困惑和好奇,他们的任务之一正是努力探究这个伟大而又渺小的时代,表现我们复杂难解的社会生活,官场与职场的生活也正成了他们最好的题材和途径之一。

因此,我们编选了这本《主潮文库(官场.职场小说卷)》。本书共选取2000年之后十年里公开发表的官场和职场题材中、短篇小说十五篇,作品选自《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北京文学》《作家》《清明》等文学期刊,这是一批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的力作,内容涉及中国不同时期,尤其是近年官场和职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作品在写作手法,结构视角和语言风格上不可避免的有着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同时,书中的每一部作品又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尽力对中国人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人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表达,在这些所谓的官场小说和职场小说中,我们不只看到了社会的表象,还看到“人”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不只是展现了今天的官场与职场,也写出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时代的丰富和复杂。将它们放在一起,可以成为一幅表达中国社会万象,展现中国人公共生活的生动画卷。

中国官场小说有长期的历史,晚清“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开始,出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等一批反映社会和官场生活的作品。官场小说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在读者中长盛不衰的小说类型。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官场小说更是成为反映了中国社会变化、发展,表达体制内生活情境的小说题材,出现了《抉择》《国画》《羊的门》《沧浪之水》《大雪无痕》《驻京办主任》等一大批很有影响的当代长篇官场小说。新世纪以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官场小说”呈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生命活力。它既不同于近代谴责小说以小说直言政治,以某种夸张、调侃笔法去写官场,也不同于新时期文学之初对官场的单线条描写,在市场经济体制虽已确立,但官本位意识依然如故的今天,走出了自己时代独特的官场文学之路。

新世纪的这十年,官场小说依然长胜不衰,究其原因,官场依然是中国人生存发展最为重要的地方,官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与老百姓的生活、利益、分配息息相关,官场的风吹草动与每一个人的重要关系至今依然坚硬的存在着。在中国这种特有的文化环境中,官场小说因其故事性、现实性以及实用性而成为文学作品中不多见的畅销书。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丰富,在新的历史时期,官场小说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权与钱的新型关系,官场与底层的互动与对抗,以及对官场中人人性的深度挖掘拓宽了官场小说的内涵。

这一选本选取了新世纪以来在我国的文学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官场小说九篇,对官场生活有不同层面的表达。

正面描写中国官场人们生活生存状态的优秀作品有很多,石钟山小说《官道》范小青的《钱科钱局》等都是十分优秀的作品。石钟山小说《官道》,书写了官场之中的特定生存状态。副厅长即将退休,几个处长为了接班人的位子摩拳擦掌,由此展现一场官场人生。小说没有写腐败,没有写真正的政治斗争,而是着力于机关老干部处各色人物的心态与表演。升迁在位时,有人吹捧,被人关心得无微不至,一旦面临退休,就意味着手中的权力也随之轻了许多。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该升就升,该退就退……以前王副厅长对这一程序早就习惯了,觉得没有什么……那份感觉有点像人活着来就知道迟早有一天会面对死亡一样,当死亡离自己还远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当死亡真正走近时,人才感受到了那份恐惧。”官员的官场沉浮与他们的内心世界被充分表现,人们为了职位争斗一生,到头来都得退休,这是一切权力斗争的结局,这是虚妄,这也是真相。当权者一朝退休,精神上的溃败也成为必然。怕“失去”,不能承受“失去”,这几乎成了世世代代官场生存、官场浮沉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官场与底层是一重怎样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控制、伤害与反抗又是如何实现?胡学文的中篇小说《命案高悬》,似乎也可被归入底层文学行列的,但这篇小说更可贵的是它展现了底层与官场的微妙互动,官场对底层的冷漠和伤害,在权力覆盖之下人的境遇,所以也把它选入这一本书。乡村中坚强而脆弱的女人因为自家的牛吃了不该吃的草而最终死去,她的死因是什么?她的亲人们,还有那些乡村的执法者和领导者,他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把这个简单明确的问题解释清楚,也没有人愿意将其解释清楚,那个执着的追问者的行动最终走进了死胡同。小说基本没有从正面写到过什么官场,甚至对官场中人也没有多少的表述,但官场时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无可逃避,它也无边无际,这才是它的力量。

在选择这些篇目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王跃文、阎真等许多优秀的官场小说作家近年主要进行长篇创作,较少进行中短篇小说创作,而在中短篇小说中,中篇小说的总体数量和实力也胜于短篇。不只数量很多,视角和内涵丰富多彩,选稿时,常感到优秀好看的作品多而难以取舍,而优秀的短篇小说却非常之少。究其原因,官场小说常常表现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令这种题材更适合中长篇,而短篇小说长度的限制,对文本、对语言更为苛刻的要求与官场小说与现实之间过于接近的事实如何达成统一也常常成了描述官场生活短篇小说的难题。不过,卡夫卡所写的那些伟大作品难道不是也在准确的表达官场的某种现实?而莫言的短篇小说《倒立》恰恰做到了用很短的篇幅,很小的事件写出官场的灵魂。倒立的动作是一个具有隐喻和象征意味的形象,是读者观照作品艺术世界,把握作品意蕴的独特视角。小说中"倒立"起来的女人的故事有其内在合理性,她成为作品的有力支点,她就是现实,就是官场,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根本境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谓激烈。在社会迅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权力的异化也导致官员腐败愈演愈烈,权力是如何与金钱发生关系的?在权力与金钱纠结中个人又是如何自处?这一切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生活,文学有义务也有必要对此做出反映与评判。近年出现了大量涉及腐败问题的优秀作品:我们选入杨少衡的中篇小说《林老板的枪》写的就是中国商业化社会中官员、商人与利益之间复杂关系。杨少衡一向擅长描写个人在利益与良知之间的选择。他的小说不煽情,不多愁善感,对这个社会以及这个社会中的各色人等均抱有充分理解,他的这种理解使小说带上了浓重的中国色彩。《林老板的枪》便是如此,小说中的官员身不由已,这种身不由已与他们的良心和正直,还有这并未黑白分明的灰色社会交织在一起,成就了这个人物的命运。杨少衡的小说从来都是直面重大社会问题,直面严酷的官场政治,但小说在中国式的人情,猜忌,沉默和刀光剑影中也饱含中国式的温情与良知,一个官员如何才能够坚持自己,坚持自己的正直,他以何种方式坚持这种正直,他的小说阐释了这些无法用论文和理论说清的发生在中国的事实,给出了中国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