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懂财务就当不好经理
2941600000003

第3章 会计核算些什么——会计基本六要素

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最基本的分类,称之为会计要素,通常讲,会计要素就是会计要核算的内容。企业的经济业务十分复杂,要准确核算,必须将其进行分类处理。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其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共6类会计要素。

◎ 清清楚楚地了解什么是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举个例子,孙先生租了几间厂房和印刷机,开了家小型印刷厂。现在孙先生使用的厂房和机器是不是他的资产呢?芽显然不是。虽然此时孙先生行使对厂房和机器的使用权,但这些厂房、机器的所有权并不在他的手里。也就是说,孙先生并不能控制和支配这些厂房和机器。作为资产,首先要具有排他性,即某项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支配权只归某一企业;其次,资产必须能够被企业以货币加以计量。比方说一家生产饮料的企业,垄断占有了一处矿泉水水源,但却没有办法来给它估价,那么这处水源也不能算做是这家饮料厂的资产;再次,资产要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要有助于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经营,像报废的机器,它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这时它也就不能算做是资产了;最后,资产既包括财产,也包括债权和其他权利。只有具备了以上特征,才能被列为资产。

资产的本质是经济资源。它可以是有形的,如房屋、机器设备、材料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土地使用权、专利权等。

资产按其在经营活动中的流动性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流动资产

所谓流动资产就是指那些流动性比较强的资产。流动性常常被理解为变成现金的能力。一项资产如果能够很容易地被变卖、处置而成为现金,那么它就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它是企业多项资产中的王牌军。

■ 现金及银行存款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存款(如外币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等)。这部分资产又称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可作为购买力来使用。

■ 短期投资是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1年的其他投资,例如各种股票、债券投资。

■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应收而尚未收回的账款和预付的购货款。它是企业的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

■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各种库存商品、半成品、在制产品和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1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 股票投资是指企业以用货币资金购买其他企业股票为形式的对外投资。股票投资是一种股权投资。

■ 债券投资是指企业以用货币资金购买国家或企业债券为形式的对外投资。债券投资是一种债权投资。

■ 其他投资是指企业对合营企业和合作企业的投资,包括用货币、商品、固定资产等进行的投资。其他投资也是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不同。企业对外进行股权投资,企业便成为被投资企业的投资人,从被投资企业那里分取利润;进行债权投资,企业成为被投资企业的债权人,从被投资企业那里取得利息。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固定资产的特点是可以多次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周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虽有磨损仍能保持其基本形态不变,但价值随着使用而逐渐降低,降低的这部分价值称为折旧。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无形资产虽然不具有实物形态,看不见摸不到,但企业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将其作为无形资产入账核算。无形资产可在较长时期内使用,为企业提供收益。随着使用,其价值也逐渐减少,转化为企业的费用。如果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则不能列作无形资产入账。

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付,但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本年和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种费用。如需要在1年以上摊销的数额较大的广告宣传费、股票发行费、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 清清楚楚地了解什么是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今后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负债按其偿还期的长短可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和预提费用等。

■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用于生产经营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 应付及预收款项是指应付而尚未支付的账款和预收的销货款,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缴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等。

■ 预提费用是指已经列为当期或前期的费用,但到目前尚未实际支付,需在1年内支付的一种负债。

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若长期负债在一年内到期时,也被视为流动负债处理。

■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债务。

■ 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长期债务。

◎ 清清楚楚地了解什么是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谓净资产,是指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是与投资人的投资行为相伴而生的。不论投资人是国家,还是企业,或者个人,其权益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都算做所有者权益。比如,东远公司原是一家国有企业,现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原国家拨的款也要按价折股,算做国有股,是国家的所有者权益。如果某公司投入东远公司1 000万元人民币,那就是该公司在东远公司的权益。要是个人购买东远公司的股票,那个人投了多少资金,就拥有多少所有者权益。所以,不同投资人的权益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其差别则主要取决于其投资额数量的大小。所以,每一个投资人实际上都是该公司的老板。

如果企业在经营中实现了利润,所有者权益就将随之增长;如果发生了亏损,则所有者权益将随之缩减。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经营活动承担着最终的风险,当然,他们也同时享有着最终的利益。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投资协议投入企业以用于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

比如某个商场新建时,企业或个人可以购买它发行的股票成为股东,也可以向它投入灯具、柜台、高档设施等设备而成为股东,还可以出让商标使用权这样的无形资产作为投资而成为股东。

实收资本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主体,是其他各项财务内容赖以存在的基础。同时,它还是企业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资金。投资者应该按照协议规定的数额和期限缴入。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由于财产价值重估、接受捐赠而增加的资本积累,包括财产重估、接受捐赠的资产等。

比如,企业按照规定对资产进行重新估价而产生增值,那么增值部分就算做资本公积。又如,某福利厂接受捐赠的机器设备,那么,这些捐赠来的机器设备也应该按照一定的价值计入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各种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以及公益金。

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就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则由企业自行决定提取。

公益金则是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比如购建职工宿舍、托儿所等。企业一般要按照税后利润的5%~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本期未分配完的留待以后年度继续分配的利润。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均是企业从逐年获得的净收益中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留存收益。

◎ 清清楚楚地了解什么是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生产经营业务中所形成的资金的总流入,也叫营业收入。

收入的增加,则意味着企业增加了资产或者减少了负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收入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一项基本指标,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业收入包括销售商品及产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和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取得的收入。

■ 销售商品、产品收入,是指企业取得货币资产的方式是销售商品、产品以及正常情况下以商品、产品抵偿债务交易的收入。

■ 劳务收入,是指企业为他人提供劳务时获得的收入,与销售商品、产品收入一起称为主营业务收入。

■ 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则是指企业销售材料、让渡资产使用权获得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以及对外投资取得利息收入等。这些收入称为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我们称之为收入。除此以外,企业还会有不经过经营过程或者不曾期望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我们称之为营业外收入。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则构成企业的收益,即通常所说的广义的收入。

◎ 清清楚楚地了解什么是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会导致企业资源的减少。它的发生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在费用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随着费用的增加而减少。为此,降低各种费用支出,是增加企业赢利的一个重要手段。按其是否构成产品成本,费用可分为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它包括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等直接费用和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本生产单位的生产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

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如企业经理、会计人员的工资等。

■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资而发生的费用,如银行借款利息。

■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包装费等。

上述费用是指狭义的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应包括投资损失和营业外支出。投资损失的发生,会造成企业资产的减少;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损失、罚款支出、对外捐赠等,也造成企业资产的减少。两者构成减少企业利润的因素。此外,企业还必须按税法规定向国家缴纳税,缴纳的税也形成企业的一项费用。

◎ 清清楚楚地了解什么是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我国企业的利润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