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真经
2939600000016

第16章 晋升激励——为员工提供宽广的舞台

企业从内部选拔优秀的员工到更高、更重要的岗位上,对员工或对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员工个人来讲,职务晋升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途径。员工获得晋升的机会,会认为这是企业对其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肯定与赏识,是自身价值的提升,是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志,职务晋升将带来员工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热爱和信心,同时,对企业抱有一种更加认可和趋同的看法。因此,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通过晋升激励员工

晋升激励就是企业领导将员工从低一级的职位提升到新的更高的职务,同时赋予与新职务一致的责、权、利的过程。以业绩为导向的晋升方法,是以挑战性目标的确立、并为之付出努力而最终实现的过程。

人通常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向上的欲望。没有谁愿意永远生活在别人的光辉之下,没有谁愿意躬身谦卑、经年累月地重复着昨天,没有谁愿意一个职位做到老。可以说,只要不是平庸之辈,他都会渴望有升职加薪的机会。

渴望晋升,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出生存价值,这就是每一位职业人的梦想。所谓“人往高处走”,无非希望出人头地、名利双收,能够在职场上稳步发展或步步高升。在企业晋升管理上,提拔得当,自然可以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培养优秀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激励更多员工努力和增强士气。

晋升,是对员工的卓越表现最具体、最有价值的肯定和奖励方式。晋升得当,可以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培养向优秀员工看齐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精神,但提升还应讲求原则和评鉴方法,不能凭上级个人的喜好圈点或是滥用人事权力。那么,晋升员工的依据是什么呢?一般情况下,企业对员工的职位进行提升的标准是过去的工作业绩。这是最重要的晋升依据,其余条件都可以说是次要的。一个人在前一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情况,可以作为预测将来表现的指标。切忌将人的个性、是否受领导赏识作为晋升的依据。

晋升不是利用员工的个性,而是要发挥他的才能。这也是最为公正和实用的办法,不但能堵众人之口,服众人之心,而且能堵住“小门或后门”,让众多“关系”失效,也可以避免员工有意无意间的钩心斗角。

这个道理虽然简单明了,可是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做不到,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用人习惯上是跟着感觉走,以致失去了判断力。很多时候,晋升一个员工往往是因为上级喜欢他的性格和作风。比如,以下3种情况:

1. 领导是快刀斩乱麻的人,他就愿意晋升那些做事干脆利落的员工;

2. 领导是个十分稳当、凡事慢三拍的人,他就乐意晋升性格审慎小心的员工;

3. 领导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他就不喜欢提升那些说话婉转、讲策略的人。

另外还有一点,主管普遍喜欢晋升性格温顺、老实听话的员工,对性格倔犟、独立意识较强的员工大多不感兴趣。这样的结果,很可能造成用人失当。现实情形是,被晋升者很听话,投主管脾气,工作却不会有多大喜色,而且会让有真才实学的员工报效无门。

主管在晋升员工时,千万要记住:员工的个性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个性乖戾孤僻也好,温顺柔和也好,都不必过多地考虑。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以往的工作业绩上,也就是谁的工作业绩好,谁就是晋升的候选人,这是最好的说服力基础。固然,在实际操作和权衡方面,还应考察他的品格和相关项目及要素,但着重于业绩为导向晋升的考量,具有更大激励性和引导力。

着重员工现在的工作表现、预测员工的未来,正是以业绩为导向晋升,但应注意过程管理具有的公正明确、系统的考评标准,以公正的考核为依据和以员工的需求为基础,它包括将员工的知识、技能、经历、态度等在工作岗位上加以价值量化,通过绩效考评,从而体现及形成内外持续激励。

给员工搭上“天梯”

职位晋升是企业较为有效的激励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员工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失,还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但切记:晋升激励一定要运用到有能力完成工作并达到管理者期望的员工身上。

1. 职位阶梯

职位阶梯指一个职位序列所列出的职位渐进的顺序,包括每个职位的头衔、薪水、所需能力、经验、培训等能够区分各个职位的不同方面。管理者可以将职位阶梯展示给员工,让员工有向上努力的目标和方式,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

2. 职位调整

对于那些职位发展空间非常局限的一小部分员工而言,职位调整是最好的激励方法。企业可以通过相关的职位调整,使这部分员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员工而言,这是一次晋升的机会;对企业而言,可以让员工发挥更大的潜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3. 职位竞聘

即允许当前所有的员工来申请晋升的机会。通过职位竞聘可以增强员工的动力,同时减少了由于主管的偏爱而产生的不公平晋升的可能。但管理者在职位竞聘过程中,必须对所有应征者作出评估判断,并对被淘汰的应征者作出合理的解释。

4. 职业通道

即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一般会明确特定的职位,代表不同的可选择的发展道路,以及员工要达到晋升条件所需的培训。企业与员工共同制定适合员工发展的职业通道,可以让员工更加专注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对企业而言,晋升激励是一种很实用的激励方法,但在作出晋升决策之前,管理者必须对晋升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以确定其资历和能力是否可以胜任所要晋升的职位。

(1)职位需求评估。有时,在管理工作中很难去界定新职位要完成新任务所需的能力和技能。但管理者可以使用那些通常在做晋升决策时会考虑到的主要资源:如员工主管的推荐、绩效评估的结果、测评中心的测评结果、在组织中的工作经验、员工个人的职业目标和教育背景。

(2)情境因素评估。管理者还需要考虑员工在新职位之前所处的情境,因为情境的变化会影响候选人的绩效。在管理中已不倾向于使用这种评估方法,因为管理者已经习惯与员工朝夕相处,但情境因素常被证明是找出错误的有效方法。

(3)候选人资格评估。管理者要做的第三步是评估候选人的资格。包括新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人品质以及候选人的能力和资历。最佳的候选人应该达到新职位的最低标准,并将获得这一职位。

在运用晋升激励的时候,管理者要谨慎地设立目标、规范晋升决策,给所有的员工以平等的机会。同时,管理者应该基于候选人的绩效进行评估。除此之外,管理者要经常和员工讨论这一系统,该系统应当被员工和管理者双方所接受。这样,管理者就能够作出有效的晋升决策使员工得到更好的激励和回报,并实现组织绩效得以改进的目的。

晋升激励的具体步骤

要做好晋升激励,需要按照步骤逐步来完成。

1. 规范晋升的途径

也就是说,为每一个员工指明他所在的岗位应该朝哪个方面晋升。这个晋升不是指个人的晋升,而是指这个岗位未来的晋升方向。比如,你现在是文员,那么这个岗位的下一步晋升方向是高级文员;你是一般工程师,这个岗位的晋升方向是主任工程师。规范晋升途径,就是将所有的岗位分为几个岗位群,每一个岗位都能在自己所在的岗位群中,从下到上,一步一步地上升。很多企业晋升激励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晋升途径,一个员工在一个岗位干了十几年,除了工资稍有上升外,其他的都没有变。

2. 建立晋升的阶梯

在规范了晋升的途径,即指明什么岗位从哪个路径上升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建立晋升的阶梯,也就是说,要指明这条路径上有多少岗位,分布如何。指明管理人员走行政类、营销人员走销售类、工程师走技术类、文员走行政事务类,即是规范了晋升的途径。以销售类为例,具体规定出销售人员的岗位分为客户主任、高级客户主任、客户经理和高级客户经理,并对每个岗位进行分级,则是建立了晋升的阶梯。作为销售人员,就可以在这个途径上,一个岗位一个岗位地、一级一级地通过考核不断地得到晋升。

规范了类别途径,建立了晋升的阶梯,就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打通了道路。这样,员工就可以目标明确地通过努力不断地得到晋升。就像一池水一样,水还是这么多水,如果你让它不断地在旋转,在流动,哪怕在内部流动,这个水就是活水。同样,通过绩效考核、能力考核和不断的晋升,员工就可以被激活,他们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绩,提升自己的能力,企业也因此而得到持续发展的机会。

3. 制定晋升标准

规范了晋升途径、建立了晋升阶梯,并不意味着员工只靠工作年限就可以自然地晋升。也就是说岗位并不是轮着坐的,它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具体而言,这一标准应该包括3个部分:

(1)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具体包括:学历、专业、专业年限、同行年限、同等职务年限等;

(2)岗位的能力要求,即适应这一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3)绩效要求,即晋升这一岗位所需达到的绩效标准。

在实施晋升激励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此外,晋升不应该仅仅是正向流动的,也应该有负向的流动。也就是说,晋升标准应有两个,一个是向上晋升,一个是向下流动,从而做到员工有升有降。对于符合晋升标准的要给予晋升,对于符合降级标准的要向下降级。

麦当劳的快速晋升制度

麦当劳是如何把一个普通毕业生培养成为成熟管理者的呢?原来,麦当劳实行了一种快速晋升的制度: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出色的年轻人,可以在18个月内当上餐馆经理,可以在24个月内当上监督管理员。而且,晋升对每个人是公平合理的,既不作特殊规定,也不设典型的职业模式。每个人主宰自己的命运,适应快、能力强的人能迅速掌握各个阶段的技术,从而更快地得到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