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分钟经理人全新修订大全集
2938200000056

第56章 成功决策(10)

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董事长玫琳凯,在她创业之初,也历经过失败,走了不少弯路。然而,她不灰心、不泄气,亡羊补牢,终于成为一名大器晚成的化妆品行业的“皇后”。人到中年的玫琳凯退休回家后,过分寂寞的退休生活使她突然决定冒一冒险。于是,她把一辈子积蓄下来的5 000美元全部用来投资,创办了玫琳凯化妆品公司。两个儿子为了支持母亲实现“狂热”的理想,一个毅然辞去一家月薪480美元的人寿保险公司代理商的工作,另一个也辞去了在休斯敦月薪750美元的职位,都加入到母亲创办的公司中,宁愿只拿250美元的月薪。玫琳凯深知这是背水一战,是在进行一次大冒险,弄不好,不仅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的积蓄将付之东流,而且还可能葬送两个儿子的美好前程。在创建公司后的第一次展销会上,她隆重推出了一系列功效奇特的护肤品,原想会引起轰动,大获成功。可是,谁料到整个展销会只卖出1.5美元的护肤品。残酷的失败使她控制不住,失声痛哭,回到家后,她对着镜子反省自己。她检讨直到展销前,公司从来没有主动请别人来订货,也没有向外发订购单,而只是企望女人们来上门买东西。难怪展销要失败。于是,她擦干眼泪,从第一次失败中站了起来,在抓生产管理的同时,加强销售队伍的建设。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由初创时9人,发展到现有5 000多人的国际性公司,并拥有一支20万人的推销队伍,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超过了50亿美元。

当然,亡羊补牢毕竟有些马后炮的味道,尽管这种“事后诸葛亮”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还是应提倡在事前就有周密的思考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补牢于亡羊之前。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而且,从应变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始终占据主动,不至于走弯路。

主动解脱

当危机的起因与自己密切相关时,运用主动解脱的方法来摆脱危机,是一种十分有成效的应变术。

相传,中国秦汉时期的著名谋略家陈平年轻时,在一次战斗失败后,独自一人带着剑从小路逃亡,要渡黄河。船夫见他相貌堂堂,一人带剑独行,知道他是逃亡的将领,猜他腰中一定会带有金银玉器,因此,不停地用眼光打量他,想杀掉他夺取财宝。陈平也看出了船夫的企图,虽然十分着急,但仍沉着应付。他主动解下上衣,光着膀子帮助船夫撑船,船夫见他身上并没有藏财宝,就顺利渡陈平过了黄河。还有一个故事,一艘大船在江上航行,有个旅客拿出一只黄铜杯子喝酒,船夫以为那酒杯是金的,多次注视,似有图谋不轨之意。这位旅客也看在眼里。一会儿,旅客靠近船舷洗杯子,故意把杯子掉落到江中,船夫以为是失落了金杯,感到十分惊骇和惋惜。旅客乘势解释说:“这是一只黄铜杯,不是金的,不值得惋惜。”这位旅客和陈平一样主动解脱,免去了一场灾祸。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是人们在危难面前使用的一种极端的应变策略,其极端之处在于,它用置自身于死地的方法,来激励士气,团结奋斗,共同求生。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对于既定目标的实现,往往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运用破釜沉舟策略最出色的是秦代末年项羽率军与秦军的河北之战。秦末,各地纷纷举兵反秦,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其列。项梁率领大军和项羽等人在山东、河南一带,连续击败秦军,打了好几个胜仗。可是,定陶一战,秦将章邯却将楚军打得大败,项梁也在此战役中战死。章邯击败楚军后,便渡过黄河北攻赵地。楚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领楚军前去救赵。楚军开到安阳(山东曹县东南),停留不进,直等了46天。项羽忍耐不住,催宋义快快渡河,同赵军里应外合,打垮秦军。宋义却迟迟不下命令。此时正值冬季,天气很冷,士兵们饥寒交加,而宋义只顾自己吃喝,项羽十分气愤,第二天清早去见宋义时,就在营帐中将其杀死,还割下他的头,号令全军,将领们见项羽杀了上将军,个个惊惧,表示愿意服从其指挥。项羽报告给楚王,楚王即命项羽为上将军。于是,项羽立即行动,亲自率领全军渡河北上。过河以后,项羽命令将渡船全部凿沉,饭锅全部砸破,岸边的房屋也统统烧光,每人只发3天的粮食。项羽以此表示这一仗只有拼命、誓不后退的坚强决心。楚军一到前线,立即把秦军包围,截断了其运粮的后路,经过一场恶战,秦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战役胜利结束后,项羽召见各地援军的将领,他们都拜伏在项羽脚下。从此,项羽便成为抗秦队伍中的首领。

破釜沉舟不但是政治上、军事上的一条重要的应变术,在经济活动中,也有广泛的运用。曾经有一家小酒厂看到啤酒、汽酒市场较好,便急急忙忙生产了一批汽酒。可是,由于质量不过关,销不出去,积压了10.8万瓶。这些积压的汽酒,既占用了厂里的资金,又占着仓库。怎么办?厂部决定:“倒掉!”倒酒活动搞得非常隆重,其目的是借这种方式激励全厂职工,也鼓励社会对他们厂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酒厂这种“破釜沉舟”之举,在人们心上深深地打下了“质量第一”的烙印。此后,该厂注重质量工作,研制出一批优质酒。他们生产的“玉液佳酿”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很快就扭转了亏损局面。又经过两年的努力,该厂年利税已近千万元,产品销往各地。

破釜沉舟策略,实际上是斩断人们的退路,使人产生危机感,以此激励人们奋发进取。因此,通过人为的方法制造危机,也是对破釜沉舟的计谋的一种巧用。日本日立公司以生产家用电器著称于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市场对家用电器需求的持续增长,日立公司也发展顺利,产品畅销不衰。为了克服员工的自满情绪,激励员工努力进取,日立公司采用一些措施,人为地制造危机来保持企业的危机感。例如,公司曾宣布境况不佳,有2.2万名员工需暂时回家待业一个月,待业者可领到工资80%左右的待业金;公司还曾对4 000名管理人员实行减薪,从上层到下层按不同比例减:总经理减15%,部长级减10%,科长级减5%,通过这些手段,使全体员工都感到危机的存在,不敢懈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保住工作,保持全额收入。这无异于破釜沉舟,不进则亡。日立公司的这一妙策,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探险家的胆识

处理突发事件的非正常程序化决策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领导者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领导者要具有探险家的胆识,敢冒风险、敢担风险的精神和能力。

首先领导者要有政治品德,既有胆有识又有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其次,领导者要有能够冒险的能力。

能力所涉及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知识、技能、智力以及情感等等。在这里,领导者之所以敢于冒风险是在有着丰富知识的基础上的厚积薄发,领导者的想象能力尤其重要。处理突发事件的决策是全然没有把握的,难度最大的决策。进行这种决策比其他非程序化决策所承担的风险要大得多。领导者必须具有预言家的想象力,充满乐观和自信,从对立思想的交锋和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及时、果断、慎重地决策,这样,即便是“摸着石头过河”,也一定能到达彼岸。

防患未然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突发事件与信息同样具有时效性,因此,对于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要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抓住其中意料之内的因素,把危机作为机遇,作为挑战,让创造性的领导艺术解决危机,采取机动灵活的办法,在控制事态、缓解矛盾之后,迅速查明导致突发危机的原因,对症下药,化害为利。

美国一家著名制药厂生产的安眠药因效果显著,信誉良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占有率很高。但一次突发事件差点使该制药厂关门。

一位长期服用该安眠药的消费者头一天晚上从安眠药瓶中取出两片药吃后真的就此长眠了——他死了。死者的家人一纸诉状要求制药厂赔偿。新闻界将此事披露后,制药厂的安眠药在市场上无人敢买。该制药厂在危机面前,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方法,不仅化解了矛盾,而且产品得到改进,更具竞争力。

制药厂领导首先通过新闻界对此事表示强烈震惊和不安,向死者家属表示道歉和安慰,并表示不管死者是否因安眠药致死,制药厂都将负责死者的善后事宜。接着,制药厂真诚地请求对死者胃液和死者服用的安眠药与装安眠药的药瓶进行化验。通过化验发现,死者服用的药片不是该制药厂生产的安眠药,而是治其他病的药,并在安眠药的药瓶中发现了这种药片。原来是死者的一位亲属将药装在空的安眠药瓶中忘记了告诉死者,导致死者误服身亡。制药厂立即通过新闻界发布了这一消息。然后,制药厂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再发生,提出了改进安眠药瓶的设想。经过紧张研制,新型安眠药瓶打开后不能再封,消费者在服用完药片之后不能再用来存放其他药。新瓶装旧药,在市场上顿时备受青睐,不仅赢得了原有市场,而且扩大了该厂安眠药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比事件前有了明显上升。

另外一个很好的例证也许更能说明一些问题。当传统的“宝莹”牌洗衣粉纷纷从超级市场的货架上消失时,它成了人们改变洗衣习惯和技术发展的牺牲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便于洗涤的新型超浓缩加酶“宝莹”牌洗衣粉。利维兄弟公司企图以此来获得产品在市场上的更大份额。

公司确实在一段时间里获得了成功,这种低泡洗衣粉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由38%上升到了50%。但不久报纸和电视纷纷报道这种新型洗衣粉会导致皮肤病,于是消费者们开始撤离。尽管皮肤病专家经过独家试验证明该洗衣粉并不是皮肤病的原凶,可利维公司对这一问题的辩解,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坏结果。问题的症结在于:

公司推出新配方并未对此作任何解释;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生物型洗衣粉有顾虑。

针对该问题,第一个威胁来自英国《卫报》上的一篇报道。它声称全国皮疹学会已不再推荐这种洗衣粉。

《星期日镜报》也提醒大家:“洗衣的日子请注意选用洗衣粉。”第二天,《每日镜报》声称:“该洗衣粉会使人发痒。”于是这种洗衣粉的市场份额骤降。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他们所读到的文章中的观点,但他们需要得到担保。于是公司展开了一个公关活动,他们向用户家散发宣传单,称“已有500万家庭妇女认为新型的‘宝莹’牌洗衣粉是当今最好的洗衣粉”;各大报纸的广告也对该产品赞不绝口并欢迎大家提出批评;许多赞誉该产品效果的信件出现在10个地区的宣传单上。

公司在电视宣传上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如:将家庭妇女的赞誉编入产品介绍中,由皮肤病专家发表了试验结果报告,称“0.01%的皮肤病患者可能与使用新型‘宝莹’牌洗衣粉有关”“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它的这种百分比要小得多”。

同时利维兄弟公司对外宣告:原来的洗衣粉将更名为“原非生物型‘宝莹’牌洗衣粉”,因消费者的需要重新投放市场;而新型的‘宝莹’牌洗衣粉将明确表明为生物型。于是该产品又重新占领了市场。

安排皮肤病专家进行独立试验在这个案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同样重要的是调查研究。很自然,利维兄弟公司假设人们相信他们所读到的报道,如全国皮疹学会指责这种产品,而后的调查研究为公司的反应战略提供了有力的线索和思路:公众需要保证。一般来说,在危机中往往容不得人们有太多的时间作调查研究,长时间的危机除外。可在正常的工作活动中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这能提供人们对公司、行业、产品和服务看法等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也可由此发现潜在的危机迹象,并得到更多有利于竞争的数据。

按照斯蒂芬的指点,年轻人又一次闯过了难关。但是他也认识到仅仅靠别人的指点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真正成功的经理人应当学会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上沉淀和整合出属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东西。他开始收集各种有关决策的文献资料,开始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寻求更适合于自己的企业发展的实例。

成功决策实例

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的需要,年轻人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心得,并且抄录了认为适用于自己的工作的6种有效的决策方法,以不断地警醒和启发自己。他这样写道:“在领导实际决策活动中,掌握一些实践性的决策技巧,相信对于领导者的决策活动成功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红白脸相间

这是据中国京剧脸谱化装而取名的。在京剧里,演员面部化装成各种不同人物,在脸上涂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以寓褒贬。其中红色表示忠勇,黑色表示刚烈,白色表示奸诈。不同的脸谱显示了不同的角色特征。领导术中红白脸相间借用京剧脸谱的名称,但它要比京剧中简单化的脸谱复杂得多,它是宽猛相济、恩威并施、刚柔并用的综合,是一种高级领导术。

作为领导者需应付的事、需对付的人各式各样,所以只有一手是不行的。红白脸相间也就是一文一武,一张一弛。既有刚柔相济,又含恩威并施,互相包含,各尽其用。任何一种单一的领导方法只能解决与之相关的特定问题,都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对人太宽厚了,便约束不住,结果无法无天;对人太严格了,则万马齐喑,毫无生气。高明的领导者深谙此理,为避此弊,莫不运用红白脸相间之策。有时两人连档合唱双簧,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有更高明者,可像高明的演员,根据角色需要变换脸谱。今天是温文尔雅的贤者,明天变成杀气腾腾的武将。历史上多有此类高手善用此法之例证。

中国东魏时期独揽大权的丞相高欢临死前,把他儿子高澄叫到床前,谈了许多辅助儿子成就霸业的人事安排,特别提出当朝唯一能与心腹大患侯景相抗衡的人才是慕容绍宗,说:“我故不贵之,留以遗汝。”当父亲的故意唱白脸,做坏人,不提拔这个对高家极有用处的良才,目的是把好事留给儿子去做。高澄掌权后,按既定方针去做,给慕容绍宗高官厚禄,人情自然是他的,慕容绍宗感激的是高澄。没几年,高欢的另一个儿子,高洋顺顺当当成了北齐开国皇帝。这是父子连裆,红白相间,成就大事的例子。

审时度势

审时度势是依据客观事物的激烈变动性、事物发展道路的复杂性而提出的领导策略,它要求领导者面对纷纭多变的客观形势,要有清醒的头脑,要在正确分析形势、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善于权衡利弊,及时果断地进行决策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