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2936800000020

第20章 高效阅读方法(2)

自我实现是指一个人对个人的成长或完满发展的追求,是指一个人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掘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人物的那种需要。自我实现意味着人们对自我表现、审美经验和欣赏的需要以及人们追求知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解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需要。

人的大部分行为包括阅读都是满足这五种需要中的一种或几种。只要有助于满足这些需要,就会给阅读带来强化作用。例如,当一个人体检被告知他患了肝炎的时候,他就会立即产生一种关心自身健康的需要,因而也就会迫不及待地设法弄一些医学书来看,即使书中充满了深奥的术语和枯燥的数字,他也会很有兴趣地一页一页地翻阅下去。甚至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把有关肝炎的各种问题搞清楚了。当然,人们的阅读范围比这种或那种因直接需要而进行的阅读要广泛得多。我们在阅读一种书籍和材料之前,首先要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这样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和需要,甚至把书“啃”得滚瓜烂熟了,还觉得不过瘾。

阅读中的动机和兴趣

如果我们感到读书枯燥无味,或者感到读书是一件要用意志去克制的事情,那么,应该问一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读书的动机是什么?动机强烈吗?

只要躬身自问,我们就会发现,阅读常常是有动机的,但各种动机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例如,有的书之所以要认真阅读,是因为“要考试”,它们是升级、考研究生“不得不读”的书;有的书,是因为工作中遇到了难题而努力去读的;有的书,是因为前辈学者说过“这是一本治学者必读的书”;还有的书,完全是因为它吸引了自己,唤起了探求人生真谛的热情……如果把自己的各种动机开列出来,我们一定会突然发现妨碍自己提高阅读效果的症结所在。

阅读动机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的动机”,也就是说,读者是在外在压力下产生阅读某本书的愿望的。如为考试、为竞赛、为逃避指责而去读书,多半属于这种情况。外在的动机常常可以使人迫切地需要读书。另一类是“内在的动机”,是指读者在没有明显的压力的情况下,由于自己的追求、审美趣味、求知欲而产生的阅读动机,读者所感受到的是内在的压力,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阅读的主体是个人,是人的眼、脑、嘴、手的有机配合的独立活动,一切社会性的动机、外在动机要在阅读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必须要转化为读者个人的动机,外在的需要要转化为读者自己的需要。

深层的阅读动机是由世界观、学习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知识水平所决定的。一时的阅读只需一时的动机就行,消遣性的阅读只需一般的动机就行,而作为开创性的艰苦的阅读,长期坚持不懈的阅读,则非有远大的动机不可。外界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人类的前途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一般表现为“发自内心深处”的阅读欲。思想家们如果有一天身边没有书可读,就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寂寞感和空虚感。只有这样的阅读欲才能使读书成为乐事。这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对于读书欲弱的人来说,读物的难度会造成阅读兴趣的消失;但对于读书欲特别强的人来说,只要对胃口,读物越难,读起来越有味道。这种动机是深层的,阅读者自己也不是常常能意识到的。

除了读者的人生目标对于这种深层阅读动机的强烈制约之外,从阅读本身的角度看,这种深层阅读动机取决于哪些因素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

读者的思维素质和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包括文字符号的感受能力,以及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较高的人,在阅读时花在理解文字符号上的心力较小,阅读的障碍较小。语言能力高,实际上是思维敏捷,因而在阅读一开始就迅速接受文字符号的刺激,产生出一种阅读的心境,激起阅读欲。即使拿到一本开始不太感兴趣的书,但开卷读了一小段,也会因为语言能力强,获得一种阅读的内驱力,而产生继续读下去的愿望。所以,一定要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思维素质和语言能力。

阅读习惯和经验。阅读习惯使读者迅速完成从其他活动转入阅读活动的过程,阅读是一种思考。因此在阅读开始时,心理往往不适应,发生“读不进去”的现象。没有阅读习惯的人这种心理不适应的阶段延续较长。对于阅读成习惯的人,心理转变较快,一拿起书,眼、脑、心都进入“临战”状态,稍读几行就能很快品出味来。阅读经验也起同样的作用。读过很多书的人,能很快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调节到阅读中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习惯和经验同该行为的内驱力有关。要激发深层的阅读动机,必须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读者的“自我意识”。在阅读中,读者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得到什么样的阅读效果。以“博学家”、“学者”自居的阅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的内驱力,与以“随便读读”自居的阅读者是不同的。这个对阅读效果影响很大的问题,十分隐蔽地伴随在阅读心理的过程中,一般不为我们所察觉。有些大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心理上就过早地产生专攻某一学科的意识,结果很快失去了阅读其他必读之书的动机,形成片面的知识结构。还有的,认定自己是“不善阅读的人”,有了这样的阅读意识,就把自己束缚起来了。读得少、读得慢、读得不好,反而认为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严重妨碍了多读快读的阅读动机的发挥。在阅读中,应该抱“无所不知”、“没有什么书是我读不懂的”态度,便会大大激发博览群书的阅读动机。

▲区别对待读书法

区别对待法是根据需求,区别对待,提高阅读能力的学习方法。

由于书刊文献的类型、性质、内容、写法等不同,读者的需求状况不一,因此不可能用等量齐观、一种方法的统一的模式去阅读,只能是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经典著作、学科代表著作、教科书等书籍要逐章逐节认真地精读细看;而工具书、资料书只是当工作需要时才进行翻阅和查找。从读者的需要来说,读书的宽窄深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各种人对各类书刊的读书目的、要求、深度、广度等都各有差异。

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发行了数版的书籍,不管它属于政治或宗教性,还是小说或诗歌。要知道,凡是比较通俗的作品是常常会受大众欢迎的。不如把宝贵的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图书进行分类,加以区别对待。

作家伍尔芙夫人读书有两个步骤

英国作家伍尔芙夫人,读书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尽量敞开胸怀,来容纳作者给自己带来的无数印象;第二步是比较与判断。第二步比第一步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必须经过广泛的阅读,有充分的理解力和很好的记忆力,才有可能进行生动有力的比较。更难的是对作品作出确切的评价,指出它的失败与成功,哪一部分是它的优点,哪一部分是它的缺陷。对这两个步骤,伍尔芙夫人形象地比喻为当“朋友”与当“法官”。当“朋友”是为了解书的内容,获得印象。但这仅仅完成了阅读过程的一半,就此止步是不行的。要想从阅读中得到充分的收获,还必须作进一步思考和判断。初步的印象有时并不可靠。当人们拿一本书与别的书比较时,意味着态度已经有了变化,从前是作者的朋友,现在则想当一名法官。我们同样也不能太严厉。但有些读物是例外,对那些伪书、劣书、坏书,对它们的审判必须严厉。在评价一本书时,最好把它与同类著作中的最佳作品作比较,不仅能使之优劣分明,还能使那些优秀作品相得益彰,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她的读书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区别对待的方法:把好书当朋友,把坏书当敌人。

大仲马集中精力读精选书籍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有一套精选读书法。他在《基度山伯爵》一书中,塑造了一个博学多识的人物——法利亚长老,并通过长老之口谈了这样的读书方法:“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至少是够用或应该所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3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在这里,他认为这150本书就能囊括“人类的一切知识”,显然不够科学。但是,大仲马注重“读精选过的好书”,却是值得借鉴的。

诗人纪宇谈读书

诗人纪宇在谈到读书时认为,“读书无禁区,思考要独立,博览最必要,精读大有益。”他主要是写诗,读的诗比较多,但也读一切感兴趣的书,不偏食,不忌口,而且在某些时期主要读诗之外的书,爱读美学、艺术理论、杂著、笔记之类的书,尤其爱读其中的人物传记。作为文学青年,多读文学书籍是不必多说的,但也要读一点美学,懂一点艺术理论,这是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艺术修养。不学点美学,怎样在生活中感受美、发掘美、歌唱美呢?真正的文学家从来都会融会贯通的,虽然不能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决不能像李逵那样,除了俩柄斧头就是俩拳头。

他重点提到,书太多了,全读不可能。他读书会对书进行不同的区分,主要有三种情况:

(1)粗读书:浏览,知道书名、著者、主要内容就可以了。用时可以查,能找到就行;

(2)细读书:动笔墨,圈画,抄重点;

(3)常读书:爱不释手,几乎有空就看,而且反复思考;每天睡前看一会儿书,外出时也随身带着书,细嚼慢咽。

世界上的书质量不尽相同,我们应当挑最好的书来读,不要把精力耗费在二三流的书籍里。

▲模型读书法

所谓模型读书法要求读书前就预构读书的结构模型,即预先设想一下该书将说些什么,将以什么方式说。然后带着这个模型在书的“现实”中寻求验证、修正或重构,主动而有意识地朝书的结构前进。这自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还没读书,怎么能预构出书的结构模型呢?换句话说,这个原始模型是怎么得来的?

1.建立原始模型

原始模型的质量如何,对即将进行的阅读顺利与否影响重大。原始模型的建立并不是凭空的、随意的,而是可以根据一些非正式信息(即正文以外的信息)来建立的。这种可供利用的非正式信息是很多的,可以粗略地归为关于著作和关于作者的。书的序、跋,乃至书名、目录都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书的重要信息。还有别的渠道获得的书评、介绍。如读一部文学名著,先读读文学史的有关部分就可以获得这部书的大致轮廓。作者的生活时代、思想观点、风格特征也是极有价值的信息。有了这些非正式信息,我们就可以预构书的结构模型了。当然,我们可以利用非正式信息预构出各种具有可能性的结构模型,也就是说,原始模型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这种仅利用非正式信息建立的原始模型,也许是极粗糙、极模糊、极不稳定的,但总比没有强,它毕竟为下一步阅读提供了一个大致的去向。

2.阅读—校验模型

原始模型建立后,就进入阅读,即进入用原著的“现实”来校验模型的过程。校验的过程就是由模型向结构逐渐演进的过程。模型向结构演进的路径有单向的,有多向的。在阅读过程中,或者原始模型不断修正,或者一个模型取代另一个模型,总之,整个过程始终保持单一模型,这是一种单向的演进路径。还有一种是多向的演进路径,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多个模型并存的局面。阅读中,时常碰到需要假定多个结构模型,以便筛选、比较,这时就出现多向路径。采用单向还是多向,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3.模型读书法的优越性

模型读书法比传统读书法,有两点显著的长处,首先表现在便于集中注意力,而阅读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是理解的先决条件。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带着问题阅读注意力更易集中。

模型读书法还有一个传统读书法所不具有的长处,就是它的全面性。模型,实际上就是结构的模拟。在阅读的初期阶段,模型是模糊的,还是整体的,这是模型本身的要求。用模型读书法读书,阅读是围绕模型的演进而进行的,这样,读者就能保持思维的全面性,有利于对原著作全面整体的把握,而不至于肢解原著。

4.模型读书法对读者的要求

模型读书法有比传统读书法优越之处,也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读者要具备以下思维:

(1)开放型思维。

要求读者知识面广,对新鲜事物保持浓厚兴趣,具有足够数量的信息储备,以便在构造模型时左右逢源。否则,就难免随心所欲,使模型无效,甚至产生相反效果,既不能帮助读者揭露原著结构,而且使读者越来越背离它。

(2)批判型思维。

保证模型向结构正确演进要靠批判型思维。要求读者毫不吝惜不合适的模型,根据原著的客观实际,不断修正和重建新的模型。否则,固执先入之见,就有可能歪曲原著,始终不能达到与客观结构同一。

(3)反省型思维。

即要求读者读懂一本书后,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被抛弃的模型之所以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模型又是如何建立的?久而久之,养成了反省的良好习惯,就可以熟能生巧,有效地运用模型读书法,其受益是很多的。

▲先读序文法

序文是指写在一本书正文前面的文字,主要介绍该书的读者对象、主要内容及作者写书的缘由、意图、经过、体例等内容的文字。有的序文还要介绍作者情况、有关背景材料以及对该书的评论分析等。

1.读序的好处很多

(1)明了对象,利于选书。先读序文弄清读者对象,不至于耗费很大精力去读与自己不适合的书。

(2)了解背景,便于入门。

(3)知其人更知其书。

(4)得向导,不迷路。

(5)抓要点,理解深。

序文中一般都能指出该书的要点,使读者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爱因斯坦的先读序文读书法

无独有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也是这样一种提倡先读序文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步骤是这样的:

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读者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