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沟通技能的训练(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2936500000043

第43章 人际沟通中的自我情绪管理(3)

富兰克林接受了这个教训,从此立下了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从此以后他不再说“我以为”,“我觉得”,“当然了”或者“目前我看来如此”之类的话。当别人陈述一件事情的时候绝对不立刻反驳,而是说:“在目前这件事上,我们的观点看来好像稍有不同。”当别人表示有兴趣听他的“稍有不同”的意见时,他才坦率陈言,否则宁可守口如瓶。

富兰克林将这个好习惯坚持了十几年结果,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能干、最亲和、最圆滑的外交家。

2.争辩只是多让一步少让一步的问题

争辩不是一个谁胜谁失败的问题,而是一个谁多让一步,谁少让一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营造出双赢的结果,而不是两败俱伤。

林肯曾说过:“任何决心想有所作为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在跟别人正误参半的问题上,你要多让一步;如果你确实是对的,就少让一步。总之,不能失去自制。与其跟狗争道,被他咬一口,不如让他先走。就算宰了他,也治不好你的咬伤。”

关键是怎样让步,让步到那样的程度才不至于难堪,让你觉得双方都可以接受。比方说,你要求上司给你加工资,而要求做比原来少的事,肯定是不现实的。如果你要求加薪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上司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3.根据对方的原则进行判断

不是所有的人都保持同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正是诱发争吵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咬在别人的价值观上考虑问题,这个世界才会安静祥和。

在美国战争时期,有一次,总统问一名将军对另外一名将军印象如何,这位将军用极为赞赏的语气做了评价。在场的一位官员大为惊讶:“你知道那位军官可是你的死敌啊!他一有机会就会恶毒地攻击你。”

“是的,但是总统问的是我对他的看法,而不是问他对我的看法。”

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很我们的价值观不一样就说他是错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时时刻刻想要理论出一个是非曲直,这样我们生活的环境才会和谐。

刻薄:向刻薄的人学习宽容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经写道:“世上所有德性高尚的圣人,都能忍受凡人的刻薄和侮辱。”

其实,有时候,刻薄的人比那些表面迎合你的人更有用处,因为,他们的话语虽然尖酸,他们的行为虽然刻薄,但却可以让你因此而学到宽容。越是有人责备你的时候,你就越要坚强;越是面对刻薄的人,你就要越懂得宽容。

有一名自认学富五车的学者搭船过江,船来到河中,为了夸耀自己学识渊博,他便问船夫说“船夫啊,你懂文学吗?”

船夫摇摇头表示不懂,学者不屑地说:“不懂文学,那你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了。”

过了一会儿,学者又嘲讽船夫:“那么,你懂哲学吗?”

船夫摇摇头,学者又惋惜地说:“不懂哲学,那你就又失去了另一半的生命了。”

船行到河中,学者又问:“既然你不懂文学,也不懂哲学,请问历史、生物、美学……,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船夫耸了耸肩说:“我一样也不知道。”

学者听了摆出相当鄙夷的表情,夸张地说:“我真为你的无知感到难过。什么都不懂,那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一个大浪打上来,小船一不小心就被浪花打翻了,船夫和学者双双落入水中。学者吓得面无血色,不停地挣扎着,船夫问:“你懂游泳吗?”

学者摇摇头,船夫接着说:“那你就失去了你全部的生命了。”

故事中,这位言词刻薄的学者自认为了解天地间所有高深的哲理,却忽略了最浅易的处世方法,没料到自己会因为恣意嘲弄船夫,而可能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如果你是故事中那位被批评得一无是处的船夫,在学者可能惨遭灭顶的时候,会不会对他伸出援手呢?

学者与船夫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各有志,各人头顶一片天,因此,为人处世不要太过刻薄。因为你的鱼翅说不定会是别人的毒药,怎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人更没有资格仗着自己的学识,去评断别人的生存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可悲的不是活在狭窄的天地,而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味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别人。因此,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就是懂得向刻薄的人学习宽容。

快乐:快乐源自停止坚持自己的主张

一位教授在上心理咨询课时听到一位妇女这样的报告:“每当我丈夫挤牙膏从中间压挤时,我就会发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从尾巴向前面开口处挤嘛。”

这个现象引起教授的注意,为此,教授在全班作了一次调查,看看牙膏该怎么挤。基本上,似乎大家都明白,牙膏应由尾端挤向开口处。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只约有一半的同学知道应由尾端先挤。而其他一半的同学竟认为,挤牙膏应从中间开始挤压。

当然,重点并不是你从牙膏的什么地方开始挤,而是你应该将牙膏挤到牙刷上面,至于牙膏是如何附着到牙刷上的,事实上并不太重要。假使真的有问题,那应是从我们内心制造出来的。

希尔达称这种一成不变的行为方式为“模式”。“我们脑子里塞满了一堆惯性的动作和行为模式。”她解释道,“假使我们无法跳脱自己的固有的思考及行为模式,在与别人相处,他人又希望来点不同的处境时,我们便会被激怒,且会变得跟周遭的人、事、物格格不入。”

当教授跟班上的同学们分享“模式”的概念时,同学们皆承认了自己一些荒唐好笑刻板思考的模式:一位妇女竟为了卫生纸纸卷的方向“错误”而郁闷了半天,她只在卫生纸卷的方向是由墙边向外转时,才会感到满意;另外一位男士则说,每天早上他都会将车停在火车站的某一“特定”停车位,假使有一天别人无意中停了那个车位,他就会有种想法——“今天一定是个倒霉日”。还有一位同学说,只要他的慢跑长袜被折叠的方式“错误”,他就会冒出无名火。

希尔达告诉我们说:“真正的解脱之道,就是找出你的模式,然后破除它。找一天开车上班时,挑些不同的路走走;给自己换个新发型;将房子里的家具换换位置,……做任何可防止自己落入停滞不前的新鲜事。”

因此,教授建议那位寻找特定停车位的男士给自己一星期,每天都故意不停那“幸运停车位”,看看会发生什么事。第二个星期他再次来上课时,脸上充满闪亮的笑意,说:“我照着你的建议去做了,不但没有倒霉事发生,我甚至过了好几天的幸运日。”

“现在我们明白,自己以往皆被固有的想法绑住,如今我已解脱,高兴停哪就停哪。”另一位叫李娜的学员对于吃麦片粥的碗有个模式,那就是,每天早晨她都会拿起同一个蓝色的碗,吃着同样的早餐——麦片、牛奶和一个香蕉,这成了她每天的例行事项,也成为了一种模式。有一天,李娜同样走到橱柜前想取出“我的”蓝色碗时,却发现它不见了,这简直太可怕了!“我四处搜寻,结果发现别人正拿着那只碗吃早餐。”李娜说道,“我有些恼怒并想着:‘他真大胆,竟敢用我的碗来吃早餐!’我成了那只蓝碗的奴隶!假使不是因为我感觉受到侵犯,也许到现在我仍不自知。非常幸运地,我突然想起希尔达曾上过的这么一课,念头一转,我告诉自己:‘好吧,这是一个让我从模式中解脱出来的机会……我可以同样轻松的心情去使用另一个碗。’”

“我做到了,而且很神奇,我完全能如从前使用那个蓝色碗一般享受早餐。从此之后,我从碗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了。”

其实,我们全部拥有自由的心灵,而且不会被任何事物所绑住,除非我们自己认为会;我们全都享有自由,不论汽车停在哪一个停车位,不论使用哪一个餐碗。

活着——真实地活着——我们必须让自己跟周遭的人、事、物融合在一起。我们不能将自己局限于某种不变的形象下,或者认定每件事情只有单一的解决方案。

一位东方的哲学家即说过:“快乐的秘诀在于‘停止坚持自己的主张’。”

我们必须分辨清楚,到底是生活圈住了我们,还是我们自身狭隘的思维限制了自己。能实现快乐的唯一方式是不被任何事物所约束,而不受约束的唯一方式则是——管理好自己的思想。

沟通:与心灵沟通,别跟自己过不去

太多的人悲叹生命的有限和生活的艰辛,却只有极少数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自己的快乐。一个人快乐与否,主要取决于什么呢?主要取决于一种心态,特别是如何善待自己的一种心态。

生活中苦恼总是有的,有时人生的苦恼,不在于自己获得多少,拥有多少,而是因为自己想得到更多。人有时想得到的太多,而自己的能力很难达到,所以我们便感到失望与不满。然后,我们就自己折磨自己,说自己“太笨”、“不争气”等等,就这样经常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与自己较劲。

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不是你的能力不强,恰恰是因为你的愿望不切实际。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天赋具有做种种事情的才能,当然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是强求自己去做一些能力做不到的事情。事实上,世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好多事情都可能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应时常肯定自己,尽力发展我们能够发展的东西,剩下的,就安心交给老天。只要尽心尽力,只要积极地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的心中就会保存一份悠然自得。从而,也不会再跟自己过不去,责备、怨恨自己了,因为,我们尽力了。即使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也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那么,你真正的此生无憾了!

所以,凡事别跟自己过不去,要知道,每个人都有或这或那的缺陷,世上没有完美的人。这样想来,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使心灵不会被挤压得支离破碎,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著追求。

别跟自己过不去,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它会促使我们从容走自己选择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

真的,假如我们不痛快,要学会原谅自己,这样心里就会少一点阴影。这既是对自己的话的能力。”

同自己谈话,就是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人生是由一连串无聊的符号组成。”的确,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光都在很普通的日子里度过,有时,看似很正常的生活,感受上却似走进生活的误区。有点儿浑噩,有点儿疲惫,有点儿茫然,有点儿怨恨,有点儿期盼,有点儿幻想,总之,就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感受占据了内心的思想、生活,而懒得去理清。

于是,我们总是在冥冥之中希望有一个天底下最了解自己的人,能够在大千世界中坐下来静静倾听自己心灵的诉说,能够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为我们开辟一方心灵的静土。可芸芸众生,“万般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

其实,我们自己,不就是自己最好的知音吗?世界上还有谁,能比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呢?还有谁能比自己更能替自己保守秘密呢?朋友,当你烦躁、无聊的时候,不妨和自己对对话,让心灵退入自己的灵魂中,使自己与自己亲密接触,静下心来聆听来自己心灵的声音,问问自己:我为何烦恼?为何不快?满意这样的生活吗?我的待人处事错在哪里?我是不是还要追求工作上的成就?我要的是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吗?生命如果这样走完,我会不会有遗憾?我让生活压垮或埋没了没有?人生至此,我得到了什么、失落了什么?我还想追求什么?

这样,在自己的天地里,你可以慢慢修复自己受伤的尊严,可以毫无顾忌地“得意”,可以一丝不挂地剖析自己。你还可以说服自己、感动自己、征服自己。有位作家说的一段话很有道理:“自己把自己说服,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把自己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人生还有什么样的挫折、痛苦、不幸我们不能征服呢?

开阔而清静的心灵空间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相信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心灵避风港,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累了、烦了的时候,不妨走进自己营造的心灵的小屋,安静下来,把琐碎的事情、生活的烦忧暂时抛到九霄云外,静静地、静静地,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

面对挑战:沉着冷静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对你和颜悦色、欣赏有佳,有很多人很喜欢刁难别人,他们喜欢挑战你忍耐的极限。在面对这样的人挑战你的时候,你是选择大发雷霆、强硬对抗,还是冷静的面对,巧妙地处理呢?让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例子。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中美作家会议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对中国作家蒋子龙说:“作家先生,请您猜个谜语,怎么样”蒋子龙微笑着点点头。不料艾伦·金斯伯格又说:“我这个谜语可是讲了20年,一直没有人能破得了!”继而他的脸上显现出一幅得以而又狡猾的样子。

蒋子龙不甘示弱地对他说:“我从三岁开始就会猜谜语,还没有我猜不破的谜语。”

“那好,谜语是这样的:把一只2.5公斤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0.5公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

蒋子龙略加思索,沉着冷静地说:“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您既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去了,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蒋子龙微笑道。

艾伦·金斯伯格无言以对,过了一会他竖起大拇指说:“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谜语的人。”

制作这个谜语能够表现出诗人的丰富想象力,而蒋子龙则根据对方的思路,也凭借自己的想象,沉着机智地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成为第一个猜中这个谜语的人。蒋子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不能不说得益于他的冷静于智慧的言语策略。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梁晓声,现场拍摄电视采访节目。这位英国记者忽然让摄像机停下来,然后对梁晓声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能毫不迟疑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好吗?”梁晓声不知有诈,欣然答应。谁知那位英国记者一扬手,遮镜板“啪”地一声响,记者把话筒放到自己嘴边,说道:“没有文化大革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您看来究竟是好是坏?”说完把话筒立即伸到梁晓声嘴边,摄像机对准了梁晓声的脸。在这进退维谷之际,梁晓声却不动声色地说:“在我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也问您一个问题: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在这里,梁晓声也是巧妙地应用了“反弹”的应答技巧。

通过这两个例子,你应该能够得出答案了吧。

当你面对别人故意刁难和挑战你的时候,你身处的局面难免会很尴尬,进退两难。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好的办法,那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首先不要发怒,要冷静地面对责难,然后找到对方的思考逻辑,并且用同样的方式请对方予以解释,从而化解难题。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面对诽谤:懂得虚晃一招

不实的谣言,不管你再怎么强调你只是“听说”,不管你之后如何道歉补救,伤害已经造成。换成你是当事人,你做何感受?有这样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