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沟通技能的训练(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2936500000042

第42章 人际沟通中的自我情绪管理(2)

因此,你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口,要牢记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见到问题时,先别忙着发怒和批评人,而是了解情况。

这样一来,主动权就操在你的手里,你想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式对他进行批评,完全由你决定。

冲动:克制批评别人的冲动

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和我们来往的不是度量不凡的超人,更不是修炼到家的圣人。做错事的人只会责怪别人,而不会责怪自己——我们都是如此。这不是度量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和我们来往的都是感情丰富的常人,甚至是充满偏见、傲慢和虚荣的怪人。只有超人和圣人能够虚怀若谷地对待别人的批评,但常人不能,怪人更不能。我们不必指望眼前这个人就是一个已克服人性弱点的超人。

当我们想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要明白,哪怕我们费尽口舌,他的想法仍然是:“我看不出我怎样做,才能跟我以前所做的有所不同。”无论他是否辩解,他都不会真正接受我们的批评。

所以,当我们产生批评别人的冲动时,有必要三思再三思,让自己的情绪紧急煞车。

在一家工程公司,有一位安全协调员,他的职责之一是监督现场员工戴上安全帽。开始,他碰到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就批评他们不遵守公司的规定。员工虽然接受了他的纠正,却满肚子不高兴,常常在他离开以后,又把安全帽拿下来。

他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下一次他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他就问他们:“是不是安全帽戴起来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适合的地方?”然后,他以令人愉快的声调提醒他们;“戴安全帽的目的是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建议他们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帽。结果,遵守规定戴安全帽的人愈来愈多,再也没有故意对抗制度的行为。

所以,批评并不能改善你所不满的情况,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与其这样,何不换另一种方式处理问题呢?

伟大的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

我们用批评的方式,并不能够使别人产生永久的改变,反而常常会引起愤恨。批评所引起的愤恨,常常会降低员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气和情感,而所指责的状况仍然没有获得改善。

卡耐基说:要先把自己修炼得十全十美,然后才能规劝别人。“不要抱怨邻人屋顶上的雪,当你自己门口脏兮兮的时候。”

孔子也说:“吾有之而后求诸人,吾无之而后非诸人。”意思是:我具备的品德才能要求别人具备;我没有的缺点才能要求别人改正。

两位大师都强调从自己这方面开始改进,而不是先去要求别人。

你是否想劝某人改掉一些坏习惯呢?但为何不从你自己开始呢?从一个纯粹自私的观点来说,这比有意改进别人获益更多,而且所冒的风险也少很多。

当我们自己有可能犯错时,也要容许别人犯错。虽然我们不犯别人那个错误,但我们会犯自己这个错误。这其实是一回事。

当我们犯错时,不能虚怀若谷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也应能理解别人不会虚心接受我们的批评。这也是一回事。

当我们有了容许别人犯错的意识时,会发现心境忽然变得开阔起来,人际关系也变得和谐起来。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管理员工时,对小的失误会及时提醒;对大的失误反而不置一词。这是为什么呢?员工对小的失误不放在心上,将来可能铸成大错;对大的失误,当事者必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愚蠢懊悔自责。这时再去指责他,已显得非常多余。

有此理念者,不止松下一人,那些优秀人物都知道这个道理。

有一次,著名试飞员鲍勃在架机返回基地时,在空中三百尺的高度,两具引擎突然熄火。幸亏他技术娴熟,操纵飞机强行着陆成功,飞机虽然严重损坏,所幸人安然无恙。

经检查,事故的原因是,这架螺旋式飞机,居然装的是喷气机燃料。这显然是负责这架飞机保养的机械师的过错。

回到机场后,他要求见见这位机械师。那位年轻的机械师为所犯的错误极为难过,正泪流满面地等待鲍勃暴风骤雨般的痛责。

但鲍勃并没有一句责怪之词,他用手臂抱住那个机械师的肩膀,温和地说:“不要太难过!这种事谁也不希望发生,但它有时的确免不了会发生。为了证明你不会再犯错误,我要你明天保养F—51飞机。”

是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必要记住,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对事情有所改善,而不是为了发泄情绪。如果我们不能确定批评能改善什么,就不要批评;如果我们确定即使不使用批评,事情也会得到改善,就不要批评。

此外,我们也不妨试着了解犯错的当事人,试着理解他为什么会犯错。这比批评更有益处,也更有意义得多;而这也孕育了同情、容忍,以及仁慈。

哲人这样说:“全然了解,就是全然宽恕。”

较真:对人对事不要太认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做人不能一点都不在乎,游戏人生,玩世不恭;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也容不下,就会把自己封闭和孤立起来,失去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

桌面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是凸凹不平的黄土高坡;居住的房间看起来干净卫生,当阳光射进窗户时,就会看到许多粉尘和灰粒弥漫在空气当中。如果我们每天都带着放大镜和显微镜去看东西,恐怕世上没有多少可以吃的食物,可以喝的水、可以居住的环境了。如果用这种方式去看别人,世上也就没有美,人人都是一身的毛病,甚至都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了。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人活在世上难免要与别人打交道,对待别人的过失、缺陷,宽容大度一些,不要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可以求大同存小异,甚至可以糊涂一些。如果一味地要“明察秋毫”,眼里揉不得沙子,过分挑剔,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去论个是非曲直,整个输赢来,别人就会日渐疏远你,最终自己就变成了孤家寡人。

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者,无不具有海纳百川的雅量,容别人所不能容,忍别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赢得大多数人。他们豁达而不拘小节,善于从大处着眼;从长计议而不目光短浅,从不斤斤计较,拘泥于琐碎小事。

多数人仅仅是在一些小事上较真,例如,菜市场上,人们时常因为几角钱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肯相让。至于一台电视两千元和两千一百元的一百元差价,人们经常就会忽略掉,不去较真。

要真正做到不较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

例如,有位顾客总是抱怨他家附近超市的女服务员整天沉着脸,谁见她都觉得好像自己欠她二百吊钱似的。后来他的妻子打听到这位女服务员的真实情况。原来她的丈夫有外遇,整天不着家,上有老母瘫痪在床,下有七八岁的女儿患有先天的哮喘,自己也下岗了,每月只有二三百元的下岗工资,住在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里,难怪她整天愁眉不展。明白至此,这位顾客再也不计较她的态度了,而是想法去帮助她。

在公共场所,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也用不着去动肝火,其实也不值得去生气。素不相识的人不小心冒犯了你可能是有原因的,也许是各种各样的烦心事搅在一起了,致使他心情糟糕,甚至行为失控,偏巧又叫你给撞上了……其实,只要对方不是做出有辱人格或违法的事情,你就大可不必去跟他计较,宽大为怀。假如跟别人较起真来,刀对刀,枪对枪地干起来,再弄出什么严重的事儿来,可真是太不值了。跟萍水相逢的人较真,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跟见识浅的人较真,无疑是降低自己做人的档次。

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里更不要较真,否则真是愚不可及了。家人之间哪里有什么大是大非、原则立场可讲,动不动搞得就像阶级斗争似的,都是一家人,何至于此?所以在家庭琐事方面家是用来讲爱的地方,不是用来讲理的地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去和稀泥,当一个笑口常开的和事佬。有位智者说,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也懒得回,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短暂而宝贵,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何必为这种令人不快的事情去浪费时间呢?

提倡对某些事情不必太较真,可以“敷衍了事”,目的在于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我们认为值得干的一些重要事情,这样我们成功的希望就多一分,朋友的圈子就能扩大几分。

嫉妒:嫉妒只是在否定自我价值

英国有句俗谚:“嫉妒给失败者烂泥巴,好用来扔掷成功的人。”

意思是说,失败者往往因为嫉妒使然,因而恶意破坏成功者的名声。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无聊,大家都想成功,都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却忘记如果每个人都成功,那么那件事也没什么了不起了。

嫉妒,没错,就是这个可悲的心态,让我们不肯去接受别人可能胜过自己的事实,变成一个内心郁闷、面容丑恶的小人。

马克·吐温说:“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妒忌心理与恶意批评,大航海家哥伦布应该感受得很深刻。

据说,哥伦布发现美洲回到西班牙后,女王特地为他摆宴庆功。

酒席上,许多王公大臣、名流绅士都瞧不起没有爵位的哥伦布,而且基于嫉妒心理纷纷出言相讽。

“没什么了不起,换成我出去航海,一样会发现新大陆。”

“驾驶帆船,只要朝一个方向航行,就会有重大发现!”

“太容易了!女王不应给他这样高的奖赏。”

这时,哥伦布从桌上拿起一个鸡蛋,笑着问大家:“各位令人尊敬的先生,你们有哪位能把这个鸡蛋立起来?”

于是,那些充满嫉妒而又自以为能力超群的人物,纷纷开始立那个鸡蛋,但左立右立,站着立坐着立,想尽了办法,也立不住椭圆形的鸡蛋。

“哼!我们立不起来,你也一定立不起来!”大家纷纷把看好戏的目光盯向哥伦布。

只见哥伦布不慌不忙地拿起鸡蛋,“砰”的一声往桌上磕了一下,蛋头破了,鸡蛋牢牢地立在桌子上。

众人一看,骚动了起来,纷纷嚷道:“这谁不会呀!这太简单了!”

哥伦布微笑着说道:“是的,这很简单,但是,在这之前,你们为什么想不到呢?”

哥伦布一语道破这些人又妒又羡的难堪心情,但他丝毫不同情,因为他知道,与其浪费时间嫉妒别人,还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嫉妒者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如果,我们将嫉妒的心情转化成激励自己的动力,那么我们或许将会在下次自己成功时,亲身体验到遭人嫉妒的感受。

嫉妒集中表现为心理上的恶性循环。在一定的环境中,某些人在一些方面如才学、收入、穿戴、成就、人际关系等高于自己时,立即产生一种由羡慕转为恼怒甚至嫉恨的情绪,并试图以种种方式中伤、诋毁他人,以维持心理平衡。在攻击方式上,依据个人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程度而定,多以暗中较量、曲折迂回的不公开方式出现。

嫉妒使人们对同事在工作中的成绩和贡献采取贬低、冷落,甚至恶意中伤的态度;对兄弟姐妹受到长辈的宠爱感到不满和愤恨;若是自己容貌欠佳,身材不理想则会对天生丽质者产生无名的嫉妒之火。嫉妒还使人们对恋人或配偶以前的生活经历特别敏感,刨根究底,并对她们的行为及社交圈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这是一种在极端占有欲的情感支配下的行为方式。有嫉妒心理的人总是企图压倒别人、操纵别人甚至占有他人的感情。然而往往由于自己勇气不足,优柔寡断,能力低下,手段恶劣而事与愿违。于是嫉妒者不得不经常挣扎在不良心境的痛苦漩涡之中。

防治嫉妒心理,首先要认识嫉妒对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心胸要开阔,以诚挚友善、豁达大度的态度与他人相处。其次要知己知彼、正确评价,明了双方长短,学会驾驭感情的激流。还要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一般来说,虚荣心强、好出风头的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狭隘自私,敏感多疑的人也易产生嫉妒心理;软弱、依赖、偏激、傲慢等性格上的弱点,同样是诱发嫉妒心理的温床。最后要善于化嫉妒为积极进取的动力,奋起直追、不断充实自己,使潜能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至于被嫉妒者也不能持与嫉妒者对着干的心理,以牙还牙。对于来自嫉妒者的刺激,应处以冷静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受干扰,坚持走自己的路,勇往直前。

比如,有一位业余作者,文字能力很强,别人三天的工作,他一天就干完了。因此常利用业余时间写稿,一年稿费收入达万元。一些嫉妒之人议论纷纷,甚至向领导进谗言。而他抱定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创造出精神财富是高尚之举,依然故我。于是嫉妒者不仅诽谤,还在他办公室贴了小字报“××,不务正业,给报写文章,一年成为万元户……”这位作者看后用红笔批示:“已阅。一年成为万元户是去年的价,今年已成倍地增长了。”这招真灵,非议之言随即销声匿迹了。

嫉妒心理人人有之。积极型的嫉妒是事业成功的动力,而消极型的嫉妒则是滋生邪恶的因素,这已被无数事实所验证。这两种效应若处理得好,会使自己事业有成,得到社会的承认;处理得不好,会使自己遭人唾弃。所以说,如何正确对待嫉妒,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嫉妒很容易使你疏远别人和心理上失去平衡,实际上,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就,不如自己去努力争取。

争论: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辩上

往往争论的时候时间过得飞快,可是当你没有多少时间值得浪费,那么这就变成了损失。其实,争论的结果会让双方觉得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谁都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但是如果你赢了,还是输了。为什么哪?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观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那又能怎样呢?你会觉得洋洋得意,可是他会自惭形秽,自尊心深受打击,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

因此,卡耐基说:“在争辩中获胜的唯一秘诀就是不要争辩。”

但是争辩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即使我们不打算和对方争辩,又如何人避免对方不跟我们争辩呢?有下面几种方法供参考。

1.不要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

在生活中免不了出现意见分歧,由于需要我们不得不更正别人错误的观点,那么不妨这么说:“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但也许不对,我们来一起讨论一下吧。”绝对不要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否则一场争辩将不可避免。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喜好争辩的人,有一天,一位长官对他的做派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他叫到一旁,教育了已顿:“你真是无药可就,你已经打击了每一个和你意见不同的人。你的朋友发觉,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自在得多。你知道的太多了,没有人能再教你什么;没有人打算告诉你些什么,因为那样会吃力不讨好,又弄得很不愉快。因此你不可能再吸收新知识了,但你的旧知识又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