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2928200000032

第32章 释放压力:自减压力让才能轻松上路 (2)

年轻的员工由于工作、社会阅历较浅,因此更加容易产生压力,此时应该积极地练习如何克服压力,在此过程中,也加速了个人能力的成长,胜任既有的工作职责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职位上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时候也可以适时地给予自己适当的压力,来帮助自己成长。此时必须切记的是,帮助成长才是真正的目的,以避免自己一味地设定过于高远的目标,陷入过大的压力而得到反效果。

★净化你的心灵,给心灵卸卸妆

一条船装的东西太多,遇到阻力时,就得把无用的东西抛弃。人和船一样,虽然具有很强的力量,但若装满了毫无用处的“心理货物”,就难以前进,只有把它丢弃掉,才能轻装迈向自己的目标。所谓用“心”解决,就是要弄清压力的产生根源。从前,一个小男孩特别淘气,谁劝都没有用,有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把锤子和一袋钉子,让他一生气就往木板上钉钉子。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钉在木板上的钉子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小男孩发现控制自己的情绪比钉钉子更容易一些。于是,小男孩不再钉钉子了。这时,父亲告诉他:“你把木板上的钉子都拔起来吧。”小孩子照做了,每拔下一颗钉子,木板上就留下了一个小孔。父亲指着小孔对他说:“生一回气就会在心灵上留下一道伤痕,久而久之,心灵就布满了疤痕了。”

听了父亲的话,小男孩就更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不再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了。

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心灵产生了一种不愉快的感情,或许是因为生活给心灵所带来太大的压力,让我们的心灵感觉到疲惫,这个时候我们就一定要让我们的心灵松口气了。

也许你会有过这样的经历:人际关系或工作上的一次失误、旁人顺口说出的一句话,都会给一些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周围人的吹毛求疵、说三道四,加上身边缺少可以倾诉的对象,更容易使这些人陷入一种无谓的困扰中,难以自拔,十分需要寻求一种解脱之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

■著名画家张大千是个大胡子,浓密的胡须铺垂及腹部。据说有一个人见到了觉得很好奇,就问:“张先生,您睡觉时,胡子是放在被子上面还是搁在里头呢?”

张大千先生一愣:“这……我也不清楚。是呀,我怎么没在意这个呢?这样吧,明天再告诉你。”

晚上就寝时,大千先生先将胡子撂在被子外头,好像不太对头;收进被子里面,又觉得不自然。折腾了半宿,都觉不妥。这一下他自己也犯愁了,以前这不是什么问题呀,现在怎么成了件让人头痛的事呢?■

张先生的烦恼就是源于生活中的小事引起了他的关注。生活中,心累通常是人为地在自己的思想是加压造成的!我们凡事太在意了!太在意别人无意的评头论足,太在意与别人的小摩擦,太在意领导偶尔的责罚,太在意爱人一时的赌气,太在意成功与失败,太在意……   人生总会有许多的烦恼,如果事事在意,脆弱的心灵怎堪重负?!生命又怎存趣味?透视琐事、忘却不幸、藐视挫折吧,给心灵减一下压,使自己的人生得以升华!

■在日本大阪,家庭主妇阳子每周一次到所属小区的救助中心去做志愿者,为生活困难的人提供义务帮助。每逢这一天,邻居见到她时都会说:“你的情操很高啊!”阳子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常常为此而郁闷不快。为了去海外旅游,阳子想请人来替换她休假期间的工作。如果被直言回绝倒也罢了,偏偏被人多说了几句,她听了以后感觉如芒刺背,非常郁闷。如果你是阳子,你会怎么办呢? ■

从社会环境来讲,长年的经济不景气,上司对部下的工作失误越来越不予宽容,尤其是公司里的人事考核与学校的分数制度格外被看重,这些都给人带来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在这种环境里,人们的情感、行为相互作用,思路往往朝着一个方向,容易造成情绪波动。

东京心理动态研究所所长柳平彬总结出一套自我调试的方法也有人称其为“心理卸妆法”。就像女性每晚睡前卸妆一样,把当天的心绪整理一遍。对于负面的记忆,要在入睡前予以全部清洗掉。具体方法是:在临睡前,可以先想象有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溪。如果想象不出来,也可以面对一张小溪的图片,回忆当天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让它们全部顺流而去。接下来低吟三句话:

①“我愿意……”(比如自己最期望的心境);

②“我会做……”(比如能够胜任的心境);

③“我有志于做……”(比如对待使命的精神准备)。

以前面提到的志愿者阳子为例,她的第一段话可以是“我愿意帮助老人”;第二段话为:“我有照顾老人的能力”;第三段话为:“照顾老人能使我快乐。”如此与自己信心对话,最后再叮嘱自己:“明早一醒来,头脑一定非常清晰并心情畅快。”说完,尽快入睡。

运用心理卸妆法最关键的一条是树立远大的志向。人生如果有了远大目标,即使面对挫折也会很快摆脱低沉情绪,引出正面效果。

★拾起超强信心,摆脱压力桎梏

也许你一定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女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整容,男大学生求职应聘忙于包装。针对这种现象,有关专家指出说:“这是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的,其实也是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用人单位考虑的是学生的能力,而不只是相貌。长得好看却不懂业务,也是没用!”

事实上,生活中的很多人存在着信心不足从而导致压力过大的现象。在奋斗的过程中,难免碰到一时的挫折、困难、失败,如:工作进展受挫,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感情上的挫折等等。如果人们有充分的信心,就会善待这些情况,心情上会坦然处之,及时把自己的心情调整过来,不让失败、困难、挫折等转化成消极的心理因素,而把这些作为对自己的鞭策,激发自己更加努力,开阔思路,寻求更佳方法、途径。

■有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获得一份销售工作,勤勤恳恳干了大半年,非但毫无起色,反而在几个大项目上接连失败。而他的同事,个个都干出了成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在总经理办公室,他惭愧地说,可能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

老总沉默了一会儿,平静地说:“就这样走,以失败者的身份离开?你真的甘心?”年轻人沉默不语。“安心工作吧,我会给你足够的时间,直到你成功为止上。到那时,你再要走我不留你。”老总的宽容让年轻人很感动。

过了一年,年轻人又走进了老总的办公室。不过,这一次他是轻松的,他已经连续七个月在公司销售排行榜中高居榜首,成了当之无愧对的业务骨干。他想知道,当初,老总为什么会将一个败军之将继续留用呢?“因为,我比你更不甘心。”老总的回答完全出简年轻人的预料。

年轻人大惑不解,老总解释道:“记得当初招聘时,公司收下100多份应聘材料,我面试了20多人,最后却只录用了你一人。如果接受你的辞职,我无疑是非常失败的。我深信,既然你能在应聘时得到我的认可,也一定有能力在工作中得到客户的认可,你缺少的只是机会和时间。与其说我对你仍有信心,倒不如说我对自己仍有信心——我相信我没有用错人。

从老总那里,年轻人懂得了只要给别人以宽容,给自己以信心,将来也许就是一个全新的局面。■

总有许多的人,把失败、困难和挫折转化成消极的心理因素,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大大损害了个人的成功,往往断送了个人的事业。 切记,人可以因为失败而损失财产,甚至成为一个穷光蛋。但绝不能在财产损失以后,再损失人的信心,否则,那才是雪上加霜。失败可以夺走我的财产、名誉、地位和爱情,但绝对不能夺走我的信心。信心就是生命,只要我的信心还在,我的生命之树在来年还会结出更丰硕的财产、名誉、地位和爱情之果。

■一个家境十分贫寒的小木匠,在富翁家里做苦工,不小心损坏一个价值连城的花瓶,小木匠培不起,无奈之下只好跑到一个据说十分灵验的观音乞求观音。庙里的观音劝小木匠去学一门能对接花瓶的技术,并告诉小木匠要有信心,否则上天会对他失去信心,于是小木匠登门求艺,历经三年苦练,小木匠返回家将三年前打碎的花瓶接得同原来的一模一样。经过不懈的努力,小木匠成了远近闻名的名师,每天找他学艺师者络绎不绝。小木匠没有忘记庙里的观音,他决定到庙里去感谢观音,当说明来意,观音开口说道:你不用感谢我,还是感谢你自己吧。这时,由远而近地传来脚步生,原来是庙里的老尼姑在小木匠第一次来时,听了小木匠的哭诉以后便冒充发观音的声音,以鼓励小木匠并告诉小木匠“信心是人生最好的观音”。 ■

没有什么比相信自己更能改变我们的处境,当我们处于厄运的时候,当我们败下阵来的时候,当我们面临一场巨大灾难的时候。记住:信心是人生最好的观音,一个人只要活着就有无限的可能。

★万事不求完美,活得坦然潇洒

“哪怕遇到火灾或地震,我也绝不会不化妆就跑出去。”你听到过类似的话或身边有这样“视妆如命”的女性朋友吗?你一定会觉得奇怪,这些人究竟是怎么了,她们原本就是才貌双全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啊!

其实这些女性朋友是对自己要求过高,她们在潜意识里一直不懈地追求完美,过分注重外表只是她们的表现之一。这些人就是我们所言的完美主义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完美主义者的各种表现:如有的人不允许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紧张,一到发言时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结果越发紧张,形成恶性循环;有的人不允许自己的工作仅仅是一般,他们一定要做得最好,可事实经常是把自己累得够戗,工作却未必如想象的那般好……这些想把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做得非常完美的人,一般不会是一个强者,他们缩手缩脚,患得患失,害怕缺憾。完美主义的问题正是在于“恐惧缺憾”,害怕令人失望以及避免感到内疚。这也就是一些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内在动机。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海威特曾经把完美主义性格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要求自我”型,他给自己设下高标准,而且追求完美的动力完全是出于自己。第二种是“要求他人”型,为别人设下高标准,不允许别人犯错误。第三种是“被人要求”型,他追求完美的动力是为了满足其他人的期望,总是感觉自己被期待着,时刻都要保持完美。完美主义者的潜意识里会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如“我一定要完美,否则就会让……很失望”,“这次的问题都是我的错,我应该提前预料到……”。

在这三种类型中,“要求自我”型在生活中最为常见。一般来讲,不能容忍美丽的事物有所缺憾,是一种正常心态;对许多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也是理所当然的。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完全感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假如一个人缺乏自信,生活遭挫折,那么他的完全感就会受到伤害。所以为了避免伤害,人们尽力追求完美,这可能是产生“要求自我”型完美主义者的心理原因。

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是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另一方面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在现代社会的多方面压力下,它让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从而变得急躁、自卑、甚至急功近利。它不仅使完美主义者本人觉得痛苦,更糟糕的是这种个性也会影响周围的人,例如一位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主管,可能会对下属也有同样的高标准与期待,搞得办公室里大家紧张兮兮;或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父母对于孩子有超乎常人的标准与要求,使孩子有了自卑心理,自闭倾向;抑或完美主义的妻子,要求丈夫尽善尽美,既要能力超群,能适应公司老板到管道修理工的所有工作,又温柔体贴,照顾自己每时每刻的情绪变化,这样的丈夫常常觉得无所适从,怎样也不能令对方满意,这就埋下双方矛盾的根源。

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也就是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的倾向。心理学家巴斯克认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人通常有下列几种特性:

1.注意细节。

2.要求规矩、缺乏弹性。

3.标准很高。

4.注重外表的呈现。

5.不允许犯错。

6.自信心低落。

7.追求秩序与整洁。

8.自我怀疑。

9.无法信任他人。

摆脱完美给你生活带来的压力和阴影,其实也很简单,以下就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小方法。发散你的思维,也许你会更快的找到全新的生活。

总之,做人不必万事求全按责备,应该学会承认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放宽对各种事情(包括自身尝试和他人努力)结果上那些“天经地义”的准确期盼。

★兴趣爱好出发,人生就是天堂

歌德说:如果工作成为一种兴趣,人生就是天堂。

一般来说,兴趣才是人生的航标灯,如果一个人一直从事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但又没办法改变现状,他就会对生活失去热情,心理压力逐渐加大。

许多研究证明,较强的能力并不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动机、价值观等情感因素对事业成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因素中,又以兴趣爱好所起的作用最大。你在选择事业时,不仅需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也需要知道自己对哪类工作感兴趣,符合自己的爱好。只有将能力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考虑,才更有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更重要”。一个人如果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事业,他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地发挥,巨大的潜力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一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如果正好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致,那么他工作起来就会废寝忘食,如醉如痴,即使困难重重,也会兴致勃勃,不知疲倦地工作下去,绝不会灰心丧气,半途而废。

爱迪生几乎每天要在实验室里工作十几个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丝毫不以为苦,他说:“我一生中从未间断过一天工作。”“我每天工作其乐无穷。”难怪他有那么多的发明。英国著名女科学家古道尔从小喜欢生物,并逐渐对黑猩猩产生了强烈兴趣,于是她不畏艰险,只身进入热带森林与黑猩猩一起生活了10多年,掌握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揭开黑猩猩的秘密做出了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致使他著成了影响我们一个多世纪的《相对论》;化学家诺贝尔对炸药有着极强的兴趣,所以他才敢冒着生命危险研制炸药,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美国曾对两千多位著名的科学家进行调查,发现很少有人是出于谋生的目的而工作,他们大多是出于个人对某一领域问题的强烈兴趣而孜孜以求,不计名利报酬,忘我地工作,他们的成功是与他们的兴趣爱好紧紧相联的。兴趣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它能将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你长期专注于某一方向,做出艰苦的努力,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