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2925100000028

第28章 魅力创富——用个人信誉代替成本(1)

1、信誉比金钱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竞争也空前激烈起来。在竞争发展的同时,市场秩序问题日益突出,不正当竞争、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不断增多,损害了企业、广大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市场竞争秩序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并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竞争中的问题对市场、同行、企业自身的形象都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企业和社会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日本有一家著名的牛奶制品厂,曾有着悠久的历史,就是这家老牌企业竟然在一夜之间名誉扫地,一个家喻户晓的百年品牌突然陨落。其原因是什么呢?

原来,2000年6月27日,大阪、京都、奈良等关西地区的卫生部门突然接到多起投诉电话,说居民因喝“雪印”牛奶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食品如果不合格,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所以,这起大规模的中毒事件马上引起了日本全社会的关注。

调查中毒原因时,检查员发现“雪印”奶制品中所含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超标。

这是怎么回事?奶源向都没有问题啊!公司负责人也疑惑不解。最后查明原来是操作过程中一名员工违规造成的。因为按照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制奶公司的生产线必须每天用水清洗,每周进行一次手洗。可“雪印”负责清洗管道的员工疏忽大意,并未按这个要求清洗,再加上公司的管理部门监督也不到位。正是因为输奶管道阀门内壁和阀门附近管道内壁长期没有清洗,造成了病菌的滋生。

得知这个原因,公司总裁追悔莫及。

就这样,“雪印”苦苦树立75年的品牌在一天之间完全垮掉。该公司下属的34家制奶厂也全部停产,6700多名职工下岗。

品牌就是企业家的信誉,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是多年积累的无法估量的巨大财富,尤其需要精心维护。一旦被毁,就很难东山再起。像“雪印”这样损失惨重的教训实在值得每个企业深思。但是,令人们意想不到的是2008年岁末,在我国的奶制品业“三鹿”集团又重演了“雪印”的悲剧。人们在为三鹿惋惜的同时,也不禁要问问那些精明的企业家:一个失去信誉的企业还能够生存吗?更何况赢利?一个失去信誉的企业家还能再得到人们的拥护和信赖吗?

虽然,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生活质量的今天,庞大的消费群使奶制品公司获利颇丰是吸引众多企业上马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赢利建立在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不惜以身试法,甚至连生命都失去了,再丰厚的利润要它何用?这恐怕不会是企业家经营的初衷。虽然从短期来看,那些奉公守法、小心谨慎、诚实正直的人发财致富的速度,可能不如那些不择手段、弄虑作假的人来得快,但是如果舍弃信誉一味追逐利润,则是舍本逐末,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在金钱和信誉面前,孰轻孰重,理论上谁都懂,但真正能够做到的能有几人,企业家的信誉、人格当然要靠自觉去维护,但如果全凭自觉,恐怕很难人人都自觉。值得欣喜的是,国家为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经济法规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但是企业作为市场行为主体,无论创业时期还是发展阶段,都需要时刻自律。即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必须遵循大家确认的商业道德;强化本企业社业界的形象和公誉;维持本企业的道德责任感;永远以客户的需求为第一考虑;获取合理利润;没有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真正做到这些的才是值得人们敬佩的业界英豪。

钱,固然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经商办企业更是要以钱为主,但这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所在。在信誉面前,钱的作用是有限的。没有信誉,企业的长期发展就无从谈起。一门心思钻到钱眼里的人,最终也不可能赚到太多的钱。

只有令人称赞的信誉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每个做强、做大的企业都是因为有良好的信誉支撑。对于创业者来说,有了信誉,才会得到人们的支持,缩短致富的距离。

2、打造好信誉这个金字招牌

信誉就是创富的通行证。有了民好的信誉,公司才好聘用你,银行才可以借钱给,你商人才敢跟你做生意,伙伴才能与你合作。所以,无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创业,都要打造好信誉这个金字招牌。

有一名在德国的别国留学生毕业时成绩非常优异,便留在德国四处求职。拜访过很多家大公司,全都被拒绝,他很伤心、恼火,收起高才生的架子,选了一家小公司去求职。结果呢,这家公司虽然小,却仍然和大公司一样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他。

为什么呢?因为他坐公交车曾逃票5次。他很惊讶,也很气愤:原来就是因为这么点儿鸡毛蒜皮的事,小题大做!德国人可不这么认为。在德国,抽查逃票一般被查出的概率是万分之三。这位高材生居然被抓位5次,在严肃严谨的德国人看来,大概那是永远不可饶恕的。

试想,一个人在三毛两角的蝇头小利上都靠不住,还能指望在别的事情上靠得住吗?一旦遇到比逃票更人的诱惑,怎么敢信任他不出卖公司的利益呢?

一个成熟的社会,一个有力量的社会,不但要考察每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等硬实力,而且还要考察一个人的信誉、人格等软实力。如果不讲信誉,就很难在这个文明社会立足。虽然商人的目的是赚钱,但也要考虑好赚钱的门道,有口皆碑的信誉就是自己的金字招牌。

在金融帝国,美国华尔街的摩根家族享誉世界。他们之所以能成就一番大业,与有口皆碑的信誉分不开。

1835年,在美国,有家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正在发布招聘股东的声明。当时,摩根先生并没有现钱。正好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出现金,只需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名就可成为股东。抱着开创一番事业的信心,摩根先生毫不犹豫地签了名,成为他们的股东。

但是,时间不长,一家在该公司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按照规定,如果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本来规模不大的公司面临着巨额赔偿,股东们一个个惊惶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这时,摩根先生显不出了与众不同的决断力。经营事业,金钱固然重要,但是他认为信誉比金钱更重要。他斟酌再三,决定不能失信,要将赔偿金如数付给投保的客户。可是,没有资金的他怎样去支付客户的赔偿金呢?于是,摩根先生不顾辛苦,想办法四处筹款,最后,甚至不顾亲人的哀求,连唯一的住房也卖掉了,这才得已收购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份,按期将赔偿数额给了那家受损的客户。

本来并没有抱多大希望的那家公司被摩根先生的举动深深打动。正是得意于摩根先生及时的帮助,那家公司渡过了难关,重新振兴。

一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

但此时,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保险公司濒临破产。为了生存,他无奈之中打出广告: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出乎意料的是,客户很快蜂拥而至,第一名就是那家曾遭受火灾的公司。原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纳公司是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这一点使它比许多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深得人心。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

当年的摩根先生,就是后来美国摩根银行的创始人摩根的祖父。

成就摩根家族的并不仅仅是一场火灾,而是比金钱更有价故的信誉。当人们问及摩根家族取得事业辉煌的秘诀时,摩根说:还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呢?

信誉的品牌是靠人品打造的,那是人们对一个人人品的佩服与欣赏。无论时代怎样变化,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永远是生活的主旋律。为人处世中,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3、信誉结人脉,钱心跟着人心走

就像《塔木德》上所说财富的取得有时并不是靠生意赚来的,而是人格的回报。只要能凝聚起人心、财富就会跟着来。

常言道,水火无情。突如其来的大火不仅可以吞噬鲜活的生命,也可以使亿万财富化为乌有。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不仅没有毁掉一家公司,反而使其因祸得福,并以此为契机,跻身于世界500强的巨人行列。

1933年年初,如日中天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哈里逊纺织品公司,祸从天降,一场意外引发的大火,加上易燃的纺织品原料,刹那间公司狼籍一片。老板辛辛苦苦经营的家业几乎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看到自己赖以为生的工厂不复存在,3000多名工人在哀叹之余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中,无一例外地等待公司宣布破产的消息和领取失业救济金。因为工人们都明白,作为董事长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申请破产,领取保险金后安享晚年。

然而,让工人们意想不到且喜出望外的是,几天后,他们等来的不是被辞退的消息,而是董事长的一封慰问信。信中说:不会让一个工人失业。不仅如此,董事长还自掏腰包发给工人们当月的薪水。这种举动使所有看到这封信的工人都热泪盈眶。因为,在许多工厂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老板也会千方白计找借口降低工资,辞退工人,何况这场无情的火灾给公司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董事长几乎倾家荡产。这样的时刻要辞退工人理所应当。可是,董事长首先想到的竟然还是企业的职工,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怎能不令工人们感激。惊喜之余,工人们纷纷打电话向董事长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然而感激过后,工人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求职生涯。大家都明白,这场大火对公司而言简直是灭顶之灾。因为,公司的董事长已经70多岁高龄了,如何能承受住这种沉重的打击呢?怎么能再领导他们重新建厂呢?

然而,就在此时,工人们又收到董事长发来的第二封信,要工人们再领取一个月的薪酬。当时,美国正发生新一轮经济危机,就是没有这场大火,不少公司也无法再按时向工人支付薪酬。在这种情况下,无事可做的工人居然还被董事长惦记着,还在始终如一地用自己的存款为工人发放薪酬,谁能不为之感动呢?这样的老板全世界能有几个?所以,工人们自觉地走出家门,不约而同地回到工厂,像从前那样各司其职,整理废墟,擦洗机器,联络货源,接洽业务……正如当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描述的那样:“员工们使出浑身的解数,坚持努力地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个小时。”

看到在天灾面前工人们还能自愿地上班,没有一个退缩,其他老板不由得为之感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这种情况下,奇迹出现了,本应破产的哈里逊公司竟然重新运转起来。

现在,美国哈里逊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产品销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样是从天而降的无情大火,为什么多数企业都会毁于一旦,而哈里逊公司却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呢?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董事长令人敬佩的人格和信誉,工人们还会忘我地工作吗?正是因为董事长关心工人、不让工人失业的这种义举,使得工人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面前迸发出一种势不可当的拼搏精神。此时此刻,工人们并不是仅仅为挣钱而工作,而是为了报恩,为了自己神圣的岗位。所以,哈里逊公司日后成为世界企业的500强,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做人的信誉,那就成为一个真正的“穷光蛋”了。正是因为有着良好的信誉,才拥有了东山再起的巨大动力。毕竟,信誉才是财富的源泉。

4、精心经营人脉圈

创富的过程就是与人打之道的过程,人脉就是财脉。如果只凭自己创富的激情和愿望,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就无法顺利地赢取财富。特别是对于那些要从异国他乡获取资源而创富的人来说,更应随得精心呵护人脉圈的重要性。

卢伟光出生在浙江温州一个经商世家,1994年,卢伟光自己砸了铁饭碗,向父亲借了30万元启动资金,下海做起了地板生意。

短短3年,卢伟光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决定从经销商进军地板制造业。不料,正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干一场时,1998年国家一纸公文——禁止砍伐森林!他做地板的原料来源被一刀斩断。这对卢伟光来说等于是釜底抽薪。因为如果卢伟光从台湾中间商手里进货,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价格很贵。后来,他冒出一个大胆想法:去巴西买森林,解决原料来源!

但是,去原始森林是非常危险的,家人坚决反对。卢伟光不顾这些,毅然只身前往。几天后,当他第一次靠近印第安人的部落时才明自,要在巴西买森林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因为原始森林是印第安人的地盘,他们有自己的法律,有军队保护。如果没有经过军队或者印第安人酋长批准的话,一般外人进去即使被杀也得不到法律保护。而卢伟光——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人居然要买他们地盘上的森林,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印第安部落酋长的断然拒绝。

这怎么办?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不能徒劳无获。卢伟光决定先和当地人建立感情,通过这些方式来打动印第安部落酋长的心。于是,他做出一个决定——通过印第安人基金会资助印第安人。他首先在其他地方买了一片土地送给他们,以便让他们有更广阔的栖息地,而且还买了大量的药品和医疗设备,帮助他们解决病痛的折磨;然后他买了车改善他们的交通条件。就这样,卢伟光和印第安人交上了朋友,当地人不再对他采取敌视的态度。

和当地人搞好关系后,卢伟光又把结交的目标锁定在木材商身上。如果木材商不支持,即便森林买到手也无法完成砍伐、运输、加工的工作。于是,卢伟光又在巴托格罗索州库亚巴市办起了“木材学校”,请中国的林业专家编写了一本针对当地情况的木材加工技术教科书,免费给巴西所有木材供应商授课。这些简便易学的教材大大提高了木材商对于材质鉴别和使用的能力,他们很感谢卢伟光的无私奉献。

为了保证森林的良性循环,卢伟光又投入巨资。研究开发当地人不使用的树种,研究成果与巴西人共享。他还把森林分为25块,每年砍伐一块,同时保证当年仍有幼树生长,25年后仍可长成一片参天大树,如此周而复始,可以循环更新。

为了取得巴西政府的理解,卢伟光花费50万元美元租来美国的卫星,对已经看好的1000平方千米森林进行遥感测量。对此,他这样解释:“如果我对每棵树动什么手脚,通过卫星,巴西政府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他还给每一棵树建立了档案,承诺不砍伐水土容易流失土地上的树木;不砍影响动物生息、鸟类传播树种的树木。

卢伟光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告诉巴西人,他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掠夺资源,是真心他帮助他们买现生态坏境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