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2914400000001

第1章 从宏观视野看古代文化遗址开发的重要意义(1)

——以盘古文化遗址的开发为例

柯杨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强力推动和旅游产业兴旺的影响下,尤其是近年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与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全国各地对古代文化遗址的保护、宣传、开发与重建也可说是一浪高过一浪,开会研讨、办节公祭、招商引资之举时有所闻。各界人士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褒贬不一,歧见迭出。本文以盘古文化遗址的开发为例,谈谈我个人对古代文化遗址开发与重建这类新民俗现象的看法。

据我初步了解,目前全国的盘古文化遗址正在开发与重建的地方约有20多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河南南阳市桐柏县;河南驻马店市沁县;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与象州;江西赣州市于都县;广东肇庆市北岭山;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湖南怀化市沉陵县;广东清远市连南县;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等处。这些地方,大都以有关的文献记载、当地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历史上以“盘古”命名的山岭、河流、地名、古建筑遗址以及传统的盘古庙会和祭祀仪式为支撑,进行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景点的重建。其中,以桐柏县的规模为最宏大,举措最为有力。这与以马卉欣先生为代表的桐柏学者们长期以来对当地盘古神话的深层研究的丰硕成果是密切相关的。当然,古代文化遗址的开发与重建,不仅仅限于盘古文化,还包括龙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梁祝、牛女等一大批与神话传说有关的古代文化的遗存地点。对这类文化现象,有人就持否定态度。比如,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界影响颇大的《读书》杂志2007年第6期的封二,刊登了黄永厚先生的一幅画,画中是伏羲女锅交尾图,形象十分难看,画中的说明文字是“扫黄打黑轮不到二位头上了”。所配的陈四益先生的讽刺性短文《磕头》,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公祭远古祖先和历史名人的活动进行了批评。两位先生都是我所尊敬的文化人,他们的绝大部分作品也是我所喜欢的。然而,这次的合作成果却是失败的。尤其是陈先生把各种公祭活动一律贬之为“磕头”,并得出这可能“把中国闹成国将不国”的结论,更是我所难以苟同的。两位先生的失误,主要在于把传统文化的复兴(包括民间祭祀活动及其相关仪式)与我国的现代化和科技的进步对立了起来,未能从深层理解振兴传统文化对恢复国民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性,也未弄清各类仪式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调节功能和对民族情感的凝聚作用。两位先生对民间祭祀仪式的歧视与挖苦,同何柞庥院士“传统文化中90%是糟粕”的骇人言论如出一辙,其核心都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反传统,颇有点儿当年“红卫兵”横扫一切的架势!须知,“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个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的民族,就不会明白往哪里去的道理;一个不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的民族,就会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我认为,全国各地对古代文化遗址的开发与重建,是一种应运而生的文化现象,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我的三点思考简述如下,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古代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乃是坚持世界文化多样性原则的具体行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采取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这种文化多样性体现在组成人类群体和社会特征的独特性和多元性。作为一种交流、创新和创造的源泉,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自然界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应当为当今和未来世代的人类的利益而予以承认和肯定。”该宣言还说:“文化多样性也是发展的动力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个人和群体享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这些话,高屋建瓴地说明了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说生物的多样性对环境保护的重大作用早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那么,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在我国还远远没有被多数人认识,古建筑的随意被拆毁、民间手工技艺的大量失传、民间口头文学的萎缩与消亡,作为人们精神支柱之一的民间传统信仰活动的被排斥和受打击等等,就是明显的例子。正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霸权主义到处插足,无孔不入的形势下,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空前威胁,所以各个国家的有识之士都奋起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遗产,形成了文化反弹的世界性潮流。法国前总统希拉克2004年10月访问越南时,在河内公开指责美国“在全世界扩散一种毫无特色的文化垃圾”。他指出:如果不遏制这种粗制滥造的文化的势头,就会使各国原有的社会习俗和原汁原味的文化荡然无存。“如果只有单一语言和单一文化,将会出现真正的(文化)生态灾难。”英国利物浦约翰·穆尔斯大学美国问题研究所所长伊恩·罗尔斯说:“从文化侵略和扩张的角度看,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重要的力量。最突出的领域是好莱坞、流行音乐甚至文学。”他认为,“如果希腊人只知道迪斯尼而不知柏拉图;英国人只知道好莱坞而不知莎士比亚;中国人只知道NBA而不知孔夫子,那将是莫大的悲哀。”所以说,我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据许嘉潞先生统计,截止2007年9月,已建立了175所,其主要任务有二:一是教授汉语文课程;二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学术界大量建立与我国文化主权有关的各类研究中心;中国传统艺术与民间技艺走出国门进行展演等等,不但是国人文化意识觉醒的表现,也是促进中华文化崛起,保护与重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实际行动。

二、对古代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长期以来漠视甚至破坏传统文化的错误意识与行为的强力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