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2910600000007

第7章 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家(6)

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他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泰勒斯没有留下完整的传记。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轶事,从各个角度去描绘这个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生平事迹。这些传说未必完全真实,但和他的性格是相称的。

●谁被誉为“晦涩的哲人”?

图片10

赫拉克利特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里。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

赫拉克利特一生逃避政治,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在隐居时,以草根和植物度日,得了水肿病。他到城里找医生,用哑谜的方式询问医生能否使阴雨天变得干燥起来。医生不懂他的意思。他跑到牛圈里,想用牛粪的热力把身体里的水吸出,结果无济于事,去世时大约60岁。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在他看来,整个世界就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他写过一部总称为《论自然》的书,内容有“论万物”、“论政治”和“论神灵”三部分。可惜这部书没有保存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130多个残篇,它们是从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摘录出来的。残篇的语言多形象比喻,内容是深奥的辩证法,读起来十分困难,赫拉克利特因此得到“晦涩哲人”的称号。

●谁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表明了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

克塞诺芬尼生于伊奥尼亚的科罗封城,因被逐出母邦而漂泊于南意大利地区。他不仅是一位吟游诗人,还是一位反传统的哲学家,对当时古希腊时期关于神的观念进行了讽刺性的批判。在当时希腊人的心目中,神并非像我们东方人认为的那么神圣。相反,他们认为神不只是具有人的形象,还具有人的各种属性,和人一样干各种坏事,偷盗、奸淫、彼此欺诈,无恶不作。克塞诺芬尼尖锐地讽刺了对神的这种看法。他认为,人们都是仿照自己的样子塑造神的,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狮子鼻、黑皮肤;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他甚至讽刺说,倘若马和狮子都有手,而且像人一样都能用手画画和塑像的话,马一定会画出或塑成马形的神像,狮子则会画出或塑成像狮子的神像。他认为,人们传颂的神干的各种邪恶的事,都是无稽之谈,是荷马和赫西俄德把人间的无耻丑行加到诸神身上的。克塞诺芬尼的这些思想非常有意义,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表明了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

但是,克塞诺芬尼只是批判了希腊人对神的传统看法,他并没有因此否定神的存在而走上无神论的道路。他仍然承认有神,不过不是许多神,只有一个神。这个神在形体和心灵上都不像人。它根本不动,但它能看,能听,也能知。它甚至能用心灵的思想力使万物活动。克塞诺芬尼的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巴门尼德。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存在”概念的人是谁?

巴门尼德是克塞诺芬尼的学生,诞生在爱利亚(南部意大利沿岸的希腊城市)。他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深受他老师的影响,否认感觉的真实性。但是他并没有由此否定一切,而是尝试着通过理性思维来把握真实的实在。

巴门尼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存在”的概念。他说,真正的实在是存在。存在是“一”。一是永恒不变的的、独一无二的、不可分割的、不生不灭的。针对赫拉克利特“万物皆流”的观点,巴门尼德反驳说:“没有事物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凡是感觉到的,都不是存在,真正的存在唯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由此,巴门尼德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这一永恒的哲学命题。他说:“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能够存在的和能够被思想的,其实是一个东西。”

巴门尼德说,当你思想的时候,你必定是思想到了某个对象;当你使用一个名字的时候,它必是某种事物的名字。因此思想和语言都需要在它们本身以外有某种客体。而且,你既然可以在一个时刻而又在另一个时刻同样地思想着一件事物或者是说到某个对象,那么,这个对象就必然在所有的时间之内都存在。因此,变化总是不可能的,因为变化就包含着事物的产生与消灭。

巴门尼德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迄黑格尔为止,并且包括黑格尔本人在内。人们常常说他曾创造了逻辑,但他真正创造的却是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

●谁被亚里士多德誉为辩证法的发明人?

芝诺继承了他的老师巴门尼德的观点。他认为,存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思维的对象,而且还能用于可感事物。有人诘难说:如果承认存在是不变的一,那么便会得出事物不能运动、不能彼此区分的荒谬结论。芝诺则反驳说:如果承认存在是变化的多,那么,也会得出事物不能运动、不能彼此区分的结论,并且这是与前提相矛盾的悖论,更加荒谬。由此,芝诺提出了否定运动可能性的悖论,历史上称作“芝诺悖论”。

据说,芝诺从“多”和运动的假设出发,一共推出了40个各不相同的悖论。芝诺的著作久已失传,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和辛普里西奥斯为《物理学》所作的注释是了解芝诺悖论的主要依据,此外还有少量零星残篇可提供佐证.现存的芝诺悖论至少有8个,其中关于运动的4个悖论尤为著名。

芝诺在哲学上被亚里士多德誉为辩证法的发明人。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也指出:“芝诺主要是客观地辩证地考察了运动”,并称芝诺是“辩证法的创始人”。

芝诺生活在古代希腊的埃利亚士邦。他是巴门尼德的学生。关于他的生平缺少可靠的文字记载。柏拉图右他的对话《巴门尼德》篇中,记叙了芝诺。

●谁是原子唯物论思想的先驱?

阿那克萨戈拉,是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他不满足于用某一种具体物质或元素作为万物本原的主张,提出了自己的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种子”是世界的本原,“种子”有各种不同的性质,数目无限多,体积无限小,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元素;种子具有各种形式、颜色和气味,它们的结合构成了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阿那克萨戈拉认为种子本身是不动的,推动种子结合和分离的力量在于种子之外的一种东西,他称之为“奴斯”。他认为,宇宙原是无数无穷小的种子的混合体,由于奴斯的作用,使原始的混合体发生旋涡运动,这个运动首先从一小点开始,然后逐步扩大,产生星辰、太阳、月亮、气体等等。这种旋涡运动的结果,使稀与浓、热与冷、暗与明、干与湿分开。于是,浓的、冷的、湿的和暗的结合为大地,而稀的、热的、干的和明的结合为高空,从而构成了有秩序的宇宙。

在希腊文中,“奴斯”本义为心灵,转义为理性。阿那克萨戈拉以此来表述万物的最后动因。他认为,奴斯和任何个别事物不同,它不和别的事物相混,是独立自在的;奴斯是事物中最稀、最纯的,它能认知一切事物;奴斯是运动的源泉,宇宙各种天体都是由奴斯推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东西都是由奴斯安排的。

●谁声称“人是一个小宇宙”?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宇宙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的,所谓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即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叫做存在,虚空叫做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于不存在,只是相对于充实的原子而言,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非存在与存在都是实在的。世界是由原子在虚空的漩涡运动中产生的。宇宙中有无数个世界在不断地生成与灭亡。人所存在的世界,无非是其中正在变化的一个。所以他声称:人是一个小宇宙。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时期罕见的全才。他通晓哲学的每一个分支,而且还是出名的诗人、雕塑家、音乐家和画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知道皮浪主义的开山鼻祖吗?

皮浪是古希腊怀疑论的主要代表,皮浪主义的开山鼻祖,爱利斯人。他曾参加亚历山大军队的远征,到过印度。他认为,感觉是我们感受外在世界的唯一通道,但感觉又是不真实的。所以,感觉并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错误。

皮浪并不否认现象的存在,他承认感觉,把它看做是感官印象的必然结果,但他否认现象的真实性,认为我们不能说它“是”,只能说它“显得如何”,“看来如何”。由于所有的事物都是变化的、不确定的,因而感性事物是不真实的,事物之间也没有固定的差异。最为明显的是,对于每一个命题我们都可以提出一个相反的命题与之对应,而且两者都有同样的价值和效力。据此,他认为,我们的感觉和意见并不能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我们一点也不能相信它们,应该保持不介入,无意见,不动摇,对任何一个东西都说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同为是和非,又不同为是和非。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悬搁”的意思就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皮浪出于对感觉的不信任走向了怀疑论,而又从怀疑论走向了消极避世。在他那里,他的认识论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处世观。既然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唯一通道,而感觉又是不值得信任的,那么,在感觉的范围内,除了心灵的平静,一切都无差别,一切都没有实在性和真实感。对一个人来说,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真正应该采取的态度应该是沉默,唯有沉默才不会有任何烦恼。

就这样,在理论上要求“不做任何决定,选个判断”,反映在生活中,皮浪主张“不动心”。正如他所说:“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形体一样。”据说,有一次他的老师跌入泥潭,他径自走过而没去拉一把。别人都谴责他,老师则赞扬他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还有一次,他同他的同伴们一起乘船出海,遇到了风暴。同伴们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小猪说,聪明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

●著名命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谁提出的?

普罗泰戈拉,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出生在阿布德拉城,多次来到当时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中心雅典,与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结为至友,曾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殖民地图里城制定过法典。他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是当时最受人尊敬的“智者”。据说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逝世。著作除少数片断外,均已失传。他的思想,只能从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普罗泰戈拉篇》中见到。

普罗泰戈拉接受了赫拉克利特关于万物流变的思想,认为变动不居的感觉现象是真实的,万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他断言: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因此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他根据这种观点,对传统宗教神学提出了怀疑:“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是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时期最为著名的哲学家,他是哲学集大成者柏拉图的老师,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一个普通的公民家庭。他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他在雅典大街上高谈阔论,到处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这样提问题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谁被誉为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因为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在哲学思想上,柏拉图继承了古希腊的思辨主义传统,提出了影响了西方两千多年的“理念”论。柏拉图指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由“理念”引发出来的。什么是“理念”呢?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柏拉图说,“桌子”这个概念就是理念。现实中,我们之所以把所有的木制的,有四个腿、一个面的东西称之为桌子,是因为它们“分有”了“桌子”的“理念”。但现实中的桌子都是不完美的,因为它们只是“分有”了“桌子”这个“理念”的一部分,而不是占有了全部。就这样,柏拉图在现实的“现象世界”之外,又制造出了一个“理念世界”。这个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现象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微弱的影子,只不过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的哲学对后世影响很大。怀特海就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整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主义的注脚。”

●谁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