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2910600000060

第60章 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8)

后来,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后来又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通过洞穴比喻,柏拉图想传达给我们的是这样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只是现象,本质则是现象之外。如果要认识本质,必须“转向”--不是身体的转向,而是“灵魂的转向”,柏拉图的意思:我们不可能从现象中认识本质,要想认识本质(理念),必须灵魂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

柏拉图把人的心灵比作“鸟笼”,用以说明感觉的随意性,进而得出“知识不是感觉的真判断”的结论。柏拉图说,人的心灵就好比是个鸟笼,心灵储藏的印象就好比关在笼子里的鸟。判断就好比从鸟笼里抓出一只鸟和当下见到的鸟相比较:如果抓出的鸟和当下见到的鸟不一样,这就好比是假判断的情况;反之,如果恰巧抓出一只和当下见到的一样的鸟,这就好比做出了一个真判断。

柏拉图“鸟笼”的比喻在于说明,凭借感觉做出的判断是随意的,正如我们很难在一群活蹦乱飞的鸟中抓住一只正合心意的鸟。人们也不知道过去的印象是否符合当下的印象。所以,柏拉图说,人的感觉记忆是有缺陷的,人们当下获得一事物的印象,把它与储存在记忆中的另一印象相比较,如果把它们判断为相同,而实际上它们是关于不同事物的印象。

“马车”的比喻见柏拉图关于灵魂的学说。他认为,人的灵魂可以分为三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理性控制着人的思想活动,激情控制着人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支配着人的肉体趋乐避苦的倾向。柏拉图认为,理性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是人的灵魂的最高原则,它是不朽的,与神圣的理念相通。激情和欲望则是可朽的,激情高于欲望,因为激情虽然也被赋予动物,但只有人的激情才是理性的天然同盟。欲望专指肉体欲望,理性的欲望被称作爱欲,这是对善和真理的欲求。肉体的欲望或服从于理性成为一种德性,或背离理性而造成邪恶。

柏拉图说,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灵魂内部理性和欲望的关系。当理性原则支配着灵魂时,灵魂正当地统摄着身体;反之,当欲望原则支配灵魂时,身体便会反常地毁坏着灵魂。不管哪一种情况,起作用的总是灵魂自身的原则。就此,柏拉图把灵魂比喻为两架马车,理性是驭马者,激情是驯服的马,欲望是桀骜的马。灵魂的善恶取决于驭马者驾驭着这辆马车,还是桀骜的马不受控制地拉着马车任意狂奔。

按照柏拉图的观点,灵魂属于神圣的理念,是不朽的。那么,这个神圣的理念何以和人的身体结合在了一起呢?

对此,柏拉图用一个神话故事作出了解释。宙斯率领众神去赴宴,次等的神和灵魂跟随在后面。装载着他们的马车由一些顽劣的马拉着,驭马者也缺乏高超的技艺,在经过陡峭天路时失去了对马的控制,被顽劣的马拽落在地上。灵魂就这样被折断了翅膀,不能上升到天上的理念领域,只得附于肉体作为暂居之地。

这个神话以隐喻的方式暗示,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包含着向往身体的因素(“顽劣的马”),灵魂和身体的结合,虽然是一种堕落,但却是符合灵魂状况的堕落,具有某种必然性。灵魂在未跌落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者“污染”,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的东西。只有经过适当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理念。

柏拉图用“蜂蜜水”来比喻人的幸福。他指出,蜂蜜和水只有合理的混合才能产生可口的饮料。同样,快乐的情感和理智活动也应该按一定的比例调和,才能实现人类的幸福。

在柏拉图之前,关于幸福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为大多数智者所持有,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另一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认为幸福就是智慧。柏拉图调和了二者的看法,它认为没有思想的快乐和没有快乐的思想都不能构成幸福。一方面,肉体的快乐若无思想的体验和鉴赏,就不是人的生活。另一方面,缺乏快乐的心灵也不是人的幸福。所以,真正属于人的快乐是混合的快乐,真正属于人的理智肯定是混合的理智。在思辨中有快乐,在快乐中伴随理智,正如蜂蜜和水的混合。

幸福的生活关键在于快乐和理智相混合的“比例”。柏拉图认为理智和快乐的作用是不相等的,理智应当起主导作用。理智比快乐更接近于幸福的状态,因为即使没有快乐,理智也可以通过对神的沉思而接近于神。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包含哪些内容?

亚里士多德用“四因说”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这里虽然也指“原因”,但和今天我们所理解的与“结果”相对应的“原因”的含义不同。在古希腊,“原因”是“为什么”的意思。把握事物“为什么”就是把握它的基本原因。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把握事物的运动变化,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回答“为什么”。

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

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种实践的智慧而提出了什么学说?

中道学说,是被亚里士多德作为一种实践的智慧而提出的。在他看来,道德行为是有意识地实现道德目的的活动。道德目标,是行为的目的,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就是一个实践的智慧问题了。

亚里士多德说,实践智慧的明显特征是思虑和选择。思虑,就是要权衡利弊,去寻找达到既定目的的最佳手段,选择是思虑的结果,就是通过思虑选择出最佳手段。思虑和选择的对象是可欲的,过程却是理性的。亚里士多德将这种理性的选择过程概括为“中道”。“中道”不是数学上的“中值”,而是相对于人的行为和情感而言的“适中”。在《尼克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描绘道:最好的生活是适度的生活。就是说,根据中庸之道生活。中庸的生活需要运用理性来驾驭人的欲望。他考察各种德行,认为德行都是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极端皆为谬误或罪恶。他说:“过度与不及是可恶的特征,适度是德性的特征。”比如,谈到感情,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动机下,在适当的方式下所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即是美德。”还有,勇敢是懦怯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

●何谓音乐净化说?

在西方哲学的历史上,毕达哥拉斯首次提出了音乐的“净化”作用。后来的亚里士多德对“净化”又作出了新的说明。他在《政治学》的结尾处谈到音乐教育时,把陶冶、净化和享受作为音乐的三大功能。亚里士多德指出,“净化”指这样一个过程:某种情绪受音乐的感染激动,达到十分强烈的程度,得到充分的宣泄以后转为平静,从而恢复并保持灵魂的健康。在情绪变化的过程中,会体验到无害的快感,激动平息后,更会有一种舒畅的松弛感。净化的作用在于防止过分强烈的情绪的有害作用,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人为地产生情绪松弛的效果,从中体验到无害的快感。亚里士多德说,自发产生的强烈情绪因为得不到宣泄和净化,常常促使灵魂进入极端状态,即使产生快感,也是有害的。

由此看来,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音乐净化”,主要是保持灵魂平静适中状态的一种手段,本身并没有伦理和认识作用。

●关于“知识组合”的比喻指的是什么?

斯多亚派的创始人芝诺认为知识是一种体系,而体系,其原意是“组合”。芝诺说,知识是由印象、认同、认知组合而成的。印象是外在事物的运动在心灵上留下的印记,被心灵储存了起来。认同是继感觉之后的另一个阶段,它是心灵对感觉印象是否符合外在事物所作的判断。经过认同而达到的印象被称为“认知印象”。认知是认同之后的又一个认识阶段,它是对外在事物的把握。

芝诺曾用手形象地比喻知识的组合过程:他伸开手掌,说,“印象就像这样”,然后弯曲五指,说,“认同就像这样”,再握紧成拳,说,“认知就像这样”,最后把左右手抱握在一起,说,“知识就像是这样”。

●什么是“爱”与“恨”的比喻?

“爱”与“恨”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友谊”和“争吵”。它们是与人的活动相类比的两种作用相反的动力。古希腊元素论者恩培多克勒,则把推动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说成是“爱”与“恨”。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他认为火、土、水、气是组成万物的根。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为“四根说”。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又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四根并没有分离组合的能力,它们之间的分合需要外部的动力。恩培多克勒将这种动力称之为“爱”和“恨”。“爱”让四根相互眷恋,使四根组合成万物;“恨”让四根相互争斗,使万物复归于四根。

在恩培多克勒之前,很多哲学家都认为事物运动的动力来自于事物内部的“灵魂”。他第一次提出了“外在动力”的观念。至于将这种动力比喻为“爱”与“恨”,大概是出于经验上的两个理由。一是生理体验,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爱与恨在肢体里的冲突,爱使身体的各部分和谐而产生愉悦,恨使身体各部分撕裂而产生痛苦。另一个经验是观察的证据。世界各部分联合产生出美,世界各部分冲突、分裂产生出丑。总之,爱与愉悦和美相关,恨与痛苦和丑相关。于是,作用于四根的合力和斥力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说,恩培多克勒首次提出以善和恶为本原。

●谁提出了“嫡出”与“私生”的比喻?内容是什么?

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用“嫡出”与“私生”来比喻感觉与理智这两种认识能力的区别。他说,有两种知识的来源,一种通过感觉,一种是理智。他说,从理智中来的那一种知识是“嫡出”,它在判断真理方面具有完全无误的可信性。而从感觉来的那一种知识则是“私生”的,在分辨真实的东西方面则没有百分百的可信性。在这里,德谟克利特用“嫡出”和“私生”来比喻知识来源的纯粹和不纯粹。

德谟克利特说,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影像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按照这种观点,感觉产生于外部事物的作用和身体内部变化的混合,不能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条件下如实地把握事物,不能达到绝对无误性。但是,这不能说明感觉是虚假的,感觉仍不失为判断可干事物的标准,理智只是在“不能看到更小的,不能再听、嗅、尝或通过触觉”时才起作用。“私生”的虽然来路不正,但毕竟也是自己的孩子。因此,“私生”的印象虽然不是真理,但真理也不能违反印象。

德谟克利特虽然最终接受了巴门尼德关于真理高于意见的观点,但却没有把二者绝对地割裂开来,也没有把两者的对象看成是两个领域。可感事物是由不可感的原子运动引起的,对前者的感觉不能与关于后者的真理相抵触。

●什么是流溢说?

流溢说是由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提出的。他继承了柏拉图主义的“理念论”,认为世界的原初本体是太一。对于这个最高的本体,普罗提诺本人没有使用过多的概念来规定太一,但却用形象来比喻它。太一时常被喻为“太阳”和“源泉”。按照这种比喻,可以想象,太一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它本体。这一生成过程被普罗提诺喻为“流溢”。

这一比喻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太一的生成不是主动的创造,因为创造是一种外求的活动,但太一是自身完满的,根本就不需要外求。所谓“流溢”,是水满自溢。它是充溢的,流溢出来的东西便生成其它本体。所以说,流溢是太一作为善的自然流露。其二,流溢无损于自身的生成,正如太阳放射光芒无损于自身的光辉一样。希腊哲学从早期的“补偿原则”到后期的“流溢说”,经历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按照前者,生成是一种缺失,有待生成物的归复作为补偿;按照后者,生成是完善的本性所在,是自满自足、产生外物而不需要外务补偿。前者反映出早期自然哲学脱离宗教世界观的倾向,后者则反映出后期哲学复归宗教世界观的相反倾向。

●普罗提诺的“上升之路”指的是什么?

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上升之路”实际上就是他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在普罗提诺这里,辩证法既不是对话的艺术,也不是论辩的推理,而是灵魂离开尘世朝向神的“上升之路”。他说:“哲学最为宝贵,辩证法是哲学中最宝贵的部分。辩证法不只是规则和理论,它提供真实,认识真理,首先知道灵魂的活动。”辩证法是灵魂上升的途径,相应于沉思和观照两种德性,普罗提诺说,灵魂的上升也经历了爱美和爱善两个阶段。

爱美需要理解对象美,是理智和感觉的自觉活动。美的魅力在于高一级本体对灵魂的吸引,一切属于理智本体的东西,不管是分离的理念还是可感的形式,在灵魂看来都是美。所以,人的灵魂在本性上总是被美“勾引”。但是,美不等于善,知道了什么是美的灵魂还会进一步上升为善。爱美和爱善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爱美是把美当作当作观赏和思想对象的静观,爱善则是无观者和被观者之分的观照。灵魂因爱善而成为善,在爱善阶段,人的灵魂就是神。或者说,已经无法分清楚哪个是神,哪个是灵魂,二者合而为一了。

★中世纪

●什么是奥卡姆的“剃刀”?

600多年前,教皇把一个神学领域的异教徒威廉·奥卡姆关进监狱,为的是不使他的思想得到传播。威廉却逃跑了,并投靠了教皇的死敌——德国的路易皇帝。他对路易皇帝说:“你用剑来保卫我,我用笔来保卫你。”于是,威廉博士,因机智敏捷,获得了“不可战胜的博士”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