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2910600000032

第32章 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11)

沉沦对此在本身起着引诱和安定作用,因为它能卸去此在身上的责任,让其存在变得轻松,认为一切都处在最好的安排之中。然而,这种引诱与安定不是把人引向安宁的生活,而是驱向无拘无束的境地,导致世界的不平静,从而加深此在的沉沦,这就是此在的异化。此在的沉沦和异化使此在失去本真的面目,跌入无根基的状态和虚无的泥淖之中。

●何谓解释学循环?

所谓解释学循环,是指在对文本进行解释时,理解者根据文本细节来理解其整体,又根据文本的整体来理解其细节的不断循环过程。德国施莱尔马赫正式提出这一概念。认为理解的循环运动沿着文本来回移动,在文本被完满理解时才消失。狄尔泰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解释学的循环包括相互依赖的三种关系:单个词与文本整体的循环,作品本身与作者心理状态的循环,作品与它所属的种类与类型的循环。他并把这种循环扩展到解释活动中理解与经验的关系上。海德格尔认为对未知文本的理解,永远由被理解的前结构所决定,完满的理解不是整体与部分之间循环的消除,而是这种循环得到最充分实现。

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的观点。他在其解释学理论中认为,理解就是不断地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他用这种解释学的循环去说明传统与理解之间的循环关系,认为传统就是从过去传递下来的东西,我们理解时,一定会受传统的影响去认识事物而且在认识事物,之后所得到的解释又转变成为以后认识的传统。这种循环是不断产生的,但这不是坏的循环,而是人的认识所必须的。伽达默尔认为,启蒙思想家把传统与知识对站起来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从解释学上看,传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理解中的选择、批判而不断前进的。传统是人类知识中的—部分,它必然要在理解中起作用,解释学的理解历史性思想就说明这种循环是知识的历史性表现。伽达默尔还认为理解的这种循环不是—种方法论的循环,而是描述了理解中—种本体论的结构因素。

●座架指什么?

“座架”,是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比喻。在他看来,技术和工业的联姻,使得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变成了一个去圣渎神的时代。没有什么能让我们感觉有魅力,没有什么能让我们感觉有诗意,因为我们的目光已经变得焦灼。总的来说,现代社会的所有问题,就在于“人为”和“强求”,以至于自身都在伴随着扭曲和变形。这种现代技术带来的强制和人为,海德格尔称之为“座架”:

“那把山原始地展开成群山,并贯穿绵延成体的群山的东西是会集者,我们称之为山脉。

我们有各种情感,其所自出的那个原始会集者,我们称之为性情。

强求性的要求会集人,以便把自我展现的东西预定为持存物。我们现在称这强求性的要求为座架。”

在技术形成的“座架”中,“强求性的要求”严重侵害事物的存在的特征,使得事物被迫放弃它们真正的存在。空气被强求交付氮,土地被强求交付矿石,矿石被强求交付铀,而农民耕种的田野亦被强求成为机动化的食品工业的“厂房”……在这种极度扭曲的变态生存中,物质的富饶和精神的贫乏成了一个双面体。诗人荷尔德林曾经深沉地追问:“在一个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这里所谓的“贫乏”,当然不是指物质上的匮乏,相反,正是物质的极度丰饶才造成了“贫乏”,即世界丰富性的丧失和人灵性的空缺。还是海德格尔说得好:“在这样一个时代,算计的人越急,社会越无度。运思的人越稀少,写诗的人越寂寞。”

●轴心时代是谁提出的?内容如何?

“轴心时代”这一概念,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他说,公元前200—800年,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了一次思想大解放。这一时期,大师云集,思想迸射,故称为整个世界的“轴心时代”: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派别,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和中国一样,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探究了从怀疑主义、唯物主义,到诡辩派、虚无主义的全部范围的哲学可能性。伊朗的琐罗亚斯德传授一种挑战性的观点,认为人世生活就是一场善与恶的斗争。在巴勒斯坦,从以利亚经由以赛亚和耶利米到以赛亚第二,先知们纷纷涌现。希腊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许多悲剧作者以及休昔底德和阿基米德。在这数世纪内,这些名字所包含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直到今天,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要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向人类提供精神的动力。

●穆勒五法指的是什么?

所谓“穆勒五法”,是哲学家穆勒发现的五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这五种方法是穆勒在弗·培根的归纳逻辑,特别是培根三表法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科学实验中一些常用的方法提出来的,包括:a、契合法,b、差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

所谓“契合法”,是指考察几个出现某一被研究现象的不同场合,如果各个不同场合除一个条件相同外,其他条件都不同,那么,这个相同条件就是某被研究现象的原因。因这种方法是异中求同,所以又叫做求同法。所谓“差异法”,是指比较某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如果这两个场合除一点不同外,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点就是这个现象的原因。因这种方法是同中求异,所以又称之为求异法。所谓“同异并用法”,是指如果某被考究现象出现的各个场合(正事例组)只有一个共同的因素,而这个被考察现象不出现的各个场合(负事例组)都没有这个共同因素,那么,这个共同的因素就是某被考察现象的原因。该法的步骤是两次求同一次求异。所谓“共变法”,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发生变化,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那么,前一现象就是后一现象的原因。所谓“剩余法”,是指如果某一复合现象已确定是由某种复合原因引起的,把其中已确认有因果联系的部分减去,那么,剩余部分也必有因果联系。

●何谓要素?

“要素”是奥地利哲学家马赫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本人又称为“元素”。马赫所说的“要素”或“元素”,不是指自然科学家们的物质的“元素”或原子,而是指色、香、味、声等主观的感觉要素。马赫长期拒绝承认原子的客观实在性,认为它仅是解释经验现象的一种假设。

但是马赫没有公然承认他的“要素”是主观的东西,而声称它既不是物理(客观)的,也不是心理(主观)的,而是“中性的”。这种“中性要素”从物理的角度去考察是“物理的”,从心理的角度去考察是“心理”的,而归根结底则是“中性的”。他解释说,例如一支粉笔,从物理的角度,即从它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去考察,它在阳光照耀下是白的,在豆油灯光下是黄的。这些“白”“黄”等等都是“物理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粉笔就是“物理要素”的结合;如果从心理的角度,即从它与人的感官的相互关系去考察,如它白得很刺眼,黄得很悦目等等,则这种“白”、“黄”等等就是“心理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粉笔就是“心理要素”的结合。但是,他断言,这两种说法都是片面的,唯一正确、全面的观点应该是:它既非物理的,也非心理的,而是中性的。

●转换生成语法指什么?

转换生成语法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一个描述语法的术语,他在1957年所写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是转换-生成语法诞生的标志。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