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2910600000003

第3章 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家(2)

按照韩愈的想法,从远古以来,儒家就有一套具有普遍实用性的道德准则,它的具体内容,就是儒家所宣扬的“仁”“义”“道”“德”。“仁”意味着博爱,“义”意味着人的行动恰如其分,“道”指的是人的行动原则,“德”指的是人内在的精神修养。古代的君王正是以此而教导天下,所以人神共和,家国安康。这个“道”,由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给汤,汤传给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文、武、周公又传给孔子,孔子再传给孟轲。然而不幸得很,自孟轲以后,“不得其传矣”。这一个传授顺序,被后人总结为“道统”。韩愈也因为倡导它而在宋明理学中获得了崇高的赞誉。尽管韩愈“道统”论的出发点在于反佛,但更为重要的是,“道统”论也为儒学教育哲学注入了新的内容。这就是:从此以后,儒学教育哲学在涉及到人的行为的道德价值问题时,都毫不犹豫地将“道统”作为立论的依据。

●宋明理学的先驱是谁?

李翱,中国唐代思想家,文学家,字习之。在哲学上,李翱受佛教影响颇深。所著《复性书》,糅合儒、佛两家思想,认为人性天生为善,“情由性而生”,则有善有不善,“情既昏、性斯匿矣”,提出以“正思”的方法,消灭邪恶之“情”,以达到“复性”而成为“圣人”。他曾从韩愈学古文,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所作《来南录》,为传世很早的日记体文章,文风平易。著作有《李文公集》等。追随韩愈,他曾阐释韩愈关于“道”的观念,强调文以明道。他还主张反佛、“复性”,发挥《中庸》“天命之谓性”的思想,主张性善情邪说,认为成为圣人的根本途径是复性。复性的方法是“视听言行,循礼而动”,做到“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作《复性书》三篇,论述“性命之源”等问题。他的思想为后来道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谁是宋明理学的鼻祖?

周敦颐,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谥号“元公”,字茂叔,号濂溪先生,中国宋代(北宋)的大儒,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7位。周敦颐生于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长于衡州(今衡阳),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大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他的学说,在以后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也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象数大师指的是谁?

图片7

邵雍,字尧夫,世称“百源先生”,又称“康节先生”,北宋五子之一。他融合儒道思想,把《周易》归结为“象”和“数”,从而构造出宇宙发生图式。

邵雍认为,道为天地之本,天地是万物之本。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有形,人由道而行。道是无形无象永恒的精神本体,天地万物是它的派生物。而“太极”又是道之极,产生万物的道存在于“太极”之中,道生万物的过程是:道生天地。天分阴阳,地分刚柔,刚则二分为四。天生动,地生静,这是天地之道。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天生出太阳、太阴、少阴,即日月星辰;地生出太柔、少柔、太刚、少刚,即水火土石。这个道生万物的过程用数表示,为道生一,一为太极;一生二,二为两仪(天地);二生四,四为四象(日月星辰);四生八,八为八封;八生六十四,“六十四具而后天地之数备焉”。

道和太极是静而不动的,它发用则为“神”,因“神”的变化有数,有数才有象、有器(具体事物),万物生产之后,又经变化归复于太极。他发挥《中庸》“天命之谓性”的观点,提出天下之物,皆有理、有性、有命。“天使我有之谓命”,“天命”赋我以性,性之在物称谓理。“顺理”就是顺其“天命”,能顺“天命”,则无所不通。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

●谁创立了关学?

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他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有聚散而无生天,气聚则有形而见形成万物,气散则无形可见化为太虚。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浮与沉、升与降、动与静等矛盾的对立运动。他还把事物的矛盾变化概括为“两与一”的关系,说:“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认为两与一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别,见闻之知是由感觉经验得来的,德性之知是由修养获得的精神境界,进入这种境界的人就能“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在社会伦理方面,他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认识能力的扩充去“尽性”。他主张温和的社会变革,实行井田制,实现均平,“富者”不失其富”,贫者“不失其贫”。

张载还提倡“民胞物与”思想。他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无与也。”乾坤是天地的代称,天地是万物和人的父母,天、地、人三者混合,处于宇宙之中,因为三者都是“气”聚而成的物,天地之性,就是人之性,因此人类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朋友,万物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

●被誉为程朱理学奠基者的二程是哪两位?

图片8

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宋代理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二人。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世称“二程”。著作有《二程集》。

二程从“理”作为宇宙本体而气化万物出发,在心物观方面,提出“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客观事物是“心”观照的结果。在形神观方面,同样也是“有是心”,而后才“具是形”。提出只要认识到天地间充满了“仁”,即可消除人物界限,达到天人合一。在人性论上,二程认为人性是理气结合而成的。从理方面来的“天命之性”,凡圣一样都具有善质;从气方面来的“气质之性”,则因气有清浊厚薄,故有贤愚、善与不善之分,但只要“肯学”,“不自暴自弃”,下愚也是可移的。在认识心理思想方面,二程承袭张载的“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划分,认为“闻见之知”是物交物而知,其中又有亲身经历的“真知”和间接获得的“常知”的差异。而“德性之知,不假闻见”,只要“知性便知天”。在知行关系上,二程主张知先行后:“不致知,怎生行得?勉强行者,安能持久?”在情欲心理思想方面,二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之所以为不善,“欲诱之也”,提出要通过主一于“敬”和“唯思”等方式来“窒欲”。

●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谁?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并进一步发挥引申,终于成为了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则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灭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

在动静观上,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在知行关系上,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朱熹也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

● “心学”的开山鼻祖指的是哪位大儒?

陆九渊,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

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学的目的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他自称这种方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至于读书,他则最重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不是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学为明代王守仁(阳明)所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全集》行世。

●“心学”的集大成者是谁?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今贵阳市修文县)学习,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先验范畴的“理”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

王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守仁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在王守仁看来,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不在“吾心”之外,亦即是“心即理”。但他又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为圣的内在可能性。同时,他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的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天理之在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正是这个充塞天地的“良知”(灵明),才使“我”与万物(包括社会)无间隔地一气流通,互不内外远近地融为一体。也正是这种天地间活泼泼的、“个个心中有仲尼”的“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淳德凝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的圣人境界。由此,王阳明的“心学”,极大地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高扬了人格精神的伟大。

●新儒家是指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

鸦片战争以后,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儒家文化又面临着一种新的、空前强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世界性的,它向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提出了如何实现民主和科学从而进入现代化的历史性课题。正是在这种局面下,以“老内圣开出新外王”为己任的新儒家应运而生。

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全盘西化的浪潮中,新儒家一般被称作“保守派”。他们坚信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新儒家之所以“新”,如方东美所说:“返宗儒家,融合中西哲学,以建立新儒学。”牟宗三说:“凡是愿意以平正的心怀,承认人类理性的价值,以抵抗一切非理性的东西(包括哲学思想、观念系统、主义学说、政经活动……),他就是儒家,就是新儒家。”当代新儒家的共通点是一方面致力对儒、释、道三家作出新的诠释及应用,另一方面把西方哲学思想融会在中国传统智慧之内,从而肯定中国传统哲学也可发展出民主与科学等现代理念。

当代新儒家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1921年至1949年,代表哲学家为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1950年至1979年为第二代,代表哲学家为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第三代是1980年至今,代表哲学家有成中英、杜维明、余英时等。

★道家

●谁是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传老子的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何人被称为“南华真人”?

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