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去香港上大学
2896100000027

第27章 深入了解:去香港上大学的种种优点和存在的不足(1)

去香港上大学,确实有种种优点:一流的科技条件、先进的教研设备、上乘的师资水平、自由的研讨传统、精美的校园建筑、舒适的住宿空间、优越的英语环境、良好的学习气氛、大量的锻炼机会、可观的就业前景、便利的留学途径、高额的奖助学金、诱人的香港户口等等;也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门槛太高、学费太贵、社会太异、粤语太难、地盘不大、底蕴不厚、学科不全、打工不许等等;还不一定适合你:你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又拿不到全额奖学金;你最喜欢、擅长的专业,也许在香港的高校找不到;你的饮食、体格、性情、习惯、爱好……也许并不适合去香港学习、生活、工作。

在本章中,我们便来就这些方面全面、深刻、认真、仔细地了解和分析一下,从而给大家将来是否选择去香港上大学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一、去香港上大学的种种优点或理由

N个优势让香港高校火爆

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7月10日的调查显示,人们之所以对香港的大学趋之若鹜,有81.7%的人看重他们更为全球化的背景,66.8%的人看重他们“毕业生求职时更具优势”,50.9%的人看重他们所具有的学术氛围,而“丰厚的奖学金”仅以46.3%的比例列第四位。看来,人们并不主要是为了丰厚的奖学金而前往的,他们更看重香港院校的实质竞争力,看重它的开放性和全球化、它的就业优势和学术氛围。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内地高校失去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尽管四年的香江求学之路,费用昂贵且充满艰辛;但开阔的国际视野、富有诱惑力的永久居留权、丰厚的奖学金以及美妙的就业前景,似乎对内地学子更具吸引力。正是这四大卖点,使得不少内地顶尖学子“舍近求远”,弃北大、清华,“PK”出国留学,欣然投身于香港高等学府怀抱。所以有人说,国际化程度高、全英文授课就业前景好以及高额奖学金,是港校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

据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2006年8月报道,北京今年高考的作文题叫“北京的符号”,这个题目让人一看就透着几分历史感和古雅;香港大学的老师却在面试时和考生谈论一个非常生活化的话题——北京的房价。很多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找一个好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关心房价显然比研究“符号”更有吸引力。一项调查也显示,多数想到香港上学的学生,看好的是其教育的国际化水准和就业能力。竞争出活力,竞争出效益,除了内地的一流大学还能选择香港,这对中国学生和中国大学教育都是好事。

在天津,据一项调查显示,香港院校吸引考生和家长的众多因素中,看重“国际化大都市更锻炼人”占到将近50%,“英语环境下的工作学习能力”占到20%,还有约30%的人被“学习环境与学术氛围”以及“能够作为出国的跳板”所吸引。在当地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发现,这些因素普遍得到了天津的家长和考生的认同。与此同时,“与高考志愿不冲突”,也成为天津众多家长考生青睐港澳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香港理工大学招生负责人介绍,去香港各大学念书与在内地相比,有三大优势吸引着内地学生。第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师资;香港的高校不乏国际知名学者,能够及时了解当今国际理论知识。第二,香港高校的学历是国际所承认的;与内地学校相比,香港大学的学生去国外名校继续深造的机会更大。每年香港都有相当部分学生直接申请去牛津等国外名校继续深造。第三,在香港念书的学生,毕业后会有更多留在香港就业的机会。

“香港那边会提供比较高的奖学金,而且教学模式也对孩子将来发展有好处。”香港大学在北京四中进行英语笔试时,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去香港读大学不但可以享受全英语教学以提高将来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享受国际化的教学资源。

“去香港上大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希望我的孩子能顺利考上。”一位温州的家长认为,香港的学费虽然贵,但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与国际接轨,在香港读大学比起到国外留学,更容易适应,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较强,也更容易就业。

陆同学的爸爸本身就是高校教师,也到国外高校做过访问。他认为,中西方教学理念有很大不同,“我希望孩子能在更加宽松的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所以我们准备选择香港的大学。本来想让儿子直接出国念书,现在考虑去香港读书,一方面觉得那里的大学国际化水平较高,另一方面香港也保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孩子能更快地适应这种求学生活,而且我们去看他也很方便。”

据《信息时报》2006年6月26日消息(记者袁峰)得知,一名陪同儿子参加咨询会的吴先生告诉记者:“香港高校吸引我们的几个优势在于,首先他们往往采取国际化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又比较注重实践,教学效果会比较好;其次,在香港就读有机会在香港企业进行实习,将来毕业后有希望留港工作;第三,同留学海外相比,留学香港的费用较低,而且都是华人,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不会太大,孩子回广州或是家长去香港探望孩子都比较方便。”

有署名“科大青椒”的2006年8月19日在新浪网上发帖子说,近年来,香港高校开始在内地招生,似乎在今年达到了热潮。本人碰巧在香港大学有过工作经历,可能比一般人多少要了解全面一些。总的来说,香港大学的水准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国际化方面。我认为香港高校的吸引力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高额的奖学金,一是就业前景。有些科目,比如金融,管理,经济等方面,香港的水准是远超中国任何一所大学的,而这些专业在香港就业前景也是很好的。所以如果对这些科目感兴趣,就能获得奖学金,香港当然是首选。而且香港社会法治好,安全,环境也很好。

另有一网友说,为什么到香港去上大学?一,去香港有数额不菲的奖学金。虽然香港的物价不低,但足以生存下去,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要是在内地上大学,学费就能把家庭拖累死,要是贫困家庭的话,更不用想了。二,那里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码学习的压力比较大,能督促自己好好学习。要是选择内地的大学,就等着整天混日子拿文凭吧。三,就业形势很不错。香港是个国际性大城市,去世界一流大学深造的机会非常多,在企业工作,工资非常高。要是在内地上大学,别说深造,找工作都非常困难,一不小心就会去卖糖葫芦、擦皮鞋。四,老师认真负责,不像内地的大学老师整天走穴,上课糊弄学生。并且上课有针对性,不像内地放羊式地教学。五,公平竞争的氛围。不用整天想着怎样巴结老师,同学之间勾心斗角,只要你有本事就行。

香港大学第8届内地学生武闻伟2006年4月20日告诉《北京考试报》记者,他认为香港高校的优势在于全英文授课、语言环境好、教学与国际接轨、毕业后发展空间广阔等。武闻伟2004年放弃了第一志愿浙江大学而选择了香港大学。

黄宜彦同学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后,来到香港城市大学攻读法律研究生。“这是一次正确选择,受益匪浅。”她说,“从学习方法上,内地学校注重背记,这里注重讨论和思考。香港商业社会及国际大都会的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她表示,毕业后将选择在香港工作。

还有人认为,从课程设置上来说,内地高校要求学生学习很多与其专业毫无关系的“公共课”;在这一点上,香港高校更加“以人为本”。

另外,由于报读香港的大学并不影响报考国内高校,因此,不少家长和学生把留学香港看成是一条备选的退路。

为什么香港大学的势头如此之猛呢?先看看内地大学和香港那边大学毕业生的情况对比:香港某大学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该校99%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港元;而且该校2006年应届毕业生的聘书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及跨国企业。再看内地的高校,就拿北大来说,近两年北大频频出现卖猪肉、卖糖葫芦的毕业生,并非完全是媒体炒作。但是内地名校的品牌正在不知不觉中退化。

赴港念大学热也是由很多学生和家长热衷引起的,“去香港上大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希望我的孩子能顺利考上。”一位温州的家长认为,香港的学费虽贵,但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与国际接轨,在香港读大学比起到国外留学更容易适应,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较强,也更容易就业。“香港是国际都市,许多到香港高校读书的人把这里作为进一步出国的过渡。”香港城市大学老师朱国斌分析说。尤其本书第二章中有个学生说得好,“在自己家门口留学”。

一位在香港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认为:“很多学生选择去香港读书,4年之后大都可以留在香港工作,因此这对他们来说很有诱惑力。香港的硬件设施也就是资源比较丰富,在授课上中西方结合会好一些,对英语的提高会有好处。此外香港的大学提供的奖学金也比较丰富。早出去一些的话,一个人的眼界会不同,交际的圈子和朋友也会不同。”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内地考生和家长青睐香港高校?教育界人士分析认为,香港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无疑是吸引内地学生的最重要因素。香港高校具有浓厚的国际化和开放性氛围,除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及全英文教学外,还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制度、考评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香港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各高校层次分明,学科和课程设置灵活,适应市场经济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在采访中许多家长认为,香港高校在教学方面比内地高校管理严格,拿学分要凭真本事,比内地大学难混得多。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大学学习,他们心里踏实。不少内地学生认为,在教学、科研等许多方面,香港高校与国外著名大学更为接近,对个人的未来发展、毕业求职和出国留学都非常有利。

此外,对于内地学生和家长来说,巨额奖学金也很具诱惑力。为吸引优秀生源,香港高校大都拿出了巨额奖学金,有的高达四五十万港元。据介绍,香港高校评定奖学金主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多种奖学金,仅中文大学就有1700多项。这些高校虽然也设立“入学奖学金”,对优秀新生实行奖励,但更注重“学业奖学金”,学生每学年根据综合评定可以拿到的奖学金,最高可达13万港元。“学业奖学金”奖励幅度更大、覆盖面更广,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这些无疑也十分诱人。

大学宣介会上的港方教师,让学生和家长眼前一亮。“他们气质很好,谈吐很有学者风范。”家长储皖沪说。(《南方周末》2006年6月1日,记者由珊珊、陈静。)

储家的“香港攻略”确立之前,储皖沪接连挤进北京和天津的两个会场——分别由香港城市大学和浸会大学主办。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全英语教学方式、学校环境、博士生录取比率、毕业后学生的去向……都令他感触很深。

“起码不像北大和清华有那么多学生,孩子能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接触。”储皖沪说。

但要获得香港的大学奖学金,难度并不亚于上北大或清华。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将考察考生的英语能力和均衡素质。他们要求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我们培养学生,不光要看能考多少分数,而是今后在社会上能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合格的人。”港方教师这样解释。

而这一点,恰恰说到了家长们的心窝里:内地高等教育的弊端之一,便是很多学生缺少创造性思维,只知道标准答案。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家庭甚至当场拿定主意:即使拿不到奖学金,也支持孩子去香港上学。

香港高校的学历获国际认可。师资国际化程度高。英语教学环境有助学生快速提升英语水平。创新教学方式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国际接轨。各大学的学习设备先进,学生生活多元化。

在香港求学,同学们一方面可以选修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学科,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专精砥砺;同时也可以吸收中西文化的精髓锻炼沟通能力,有效地掌握和运用最新的资讯科技技能,以及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各大学全方位地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许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所著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在校生提供参加海内外学生交换计划、暑期交流访问及工作实习的机会,丰富书本以外的经历,扩阔眼界。

作为中西文化交汇处,香港高校既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国际化与开放性的特质。这充分体现在校园文化、师生结构及学术交流上。如香港科技大学教研人员来自全球35个国家,逾7成教授是从北美一流学府取得博士学位,“老师是全球招聘,教学语言是英语,管理方法是美国模式”。此外,几乎全英文授课的香港高校,给学生提供众多海外交流机会。香港大学每年约有不少于一成的学生,作为“交换生”到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外国名校进行至少一个学期的学习活动。而香港中文大学与140多所海内外学府开展学生交流计划。国际视野,充分体现了香港高校的教学宗旨:致力于培育糅合中西学术文化和知识的学生。

许多已考入香港高校的内地生认为,港校有着内地高校缺少的魅力,领略和感受这种魅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与内地生相比,香港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学生席扬曾作为交换生到香港中文大学学习,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中文大学校园内没有人工值守的复印店,所有文件的打印、复印、装订,都是学生在学校提供的设备上自己完成。相比复印店铺林立的北大校园,他觉得这是提高效率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好方法。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高文隽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过,他说,总体上看,中文大学成绩评定的标准比北大要严格一些。即使是提供给全校同学选修的通识课程,也都严格执行各个成绩档次的人数百分比限制。对于香港大学生来说,任何一个A等成绩都来之不易,都非常珍贵。因为在求职时,大学阶段得了几个A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

另外,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有着明显差异。一位中文大学的内地学生说,香港学生只懂得仪器的英文名称,而内地学生只懂得中文叫法,这种交流的障碍和冲突特别明显,在理科各种课程的学习中尤为突出。但他认为,“有差异才有魅力,这种差异恰恰让我们多学了一些知识,使我们能更好地掌握与国际接轨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