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去香港上大学
2896100000025

第25章 人物纪实:内地学生在香港上大学的故事(6)

原中大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过,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要学4种东西,一是学会怎样读书:learntolearn;二是学会怎样做事:learntodo;三是学会怎样与人相处:learntotogether;最后是学会怎样做人:learntobe。

想想一年来,在中大的日子似乎都离不开这4个内容。我暗暗思忖,无论当初迈进校门时18岁的我是多么的幼稚,只要在这4件事上下足工夫,有所收获,那么自己的大学生涯就可以说是无悔的。

十四、浙江学子在香港就学谈感悟——香港中文大学林有为

据《温州都市报》记者林一笑报道。林有为,去年从温州中学考入香港中大。从外表上看,这个白净斯文的年轻人与普通学子并没什么区别。但是他一讲话,能让人感觉到他说话的口吻、表达方式已被港化了,从容地交谈,举手投足都透露出无比的自信。他说,以前他是非常腼腆、害羞的。这次回温州,连他父母都感觉到儿子整个人都变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林有为的赴香港求学之路似乎十分平坦。2003年起,教育部允许港校在内地自主招生,香港渐渐向内地敞开大门。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的大学,比如香港中大、香港城大等,按照内地重点高校招生的程序和办法招收内地优秀高中毕业生。所以2005年他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发现当时的香港中大与香港城大与内地很多高校一起可供考生选择。

林有为告诉记者,为拓展在内地的知名度,一些具有内地招生资格的香港高校甚至来温州中学举行招生说明会,以动员和吸引优秀中学生前往港校深造,甚至抛出诱人的高额奖学金来鼓励大家报名。考虑到那边的教育与国际接轨,所以他就选择了香港中大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

林有为坦言,就在自己去年填报香港中大的志愿时,他当小学校长的父亲还曾激烈地反对过,“父亲还是信任内地北大、清华、复旦这些名校,认为去香港读大学费用这么高,会不会纯粹是为了赚内地学生的钱。”不过他的选择得到了母亲支持,最后去了香港。

“当时我的很多同班同学都更看好内地知名学府,以他们的分数都可以上香港高校的,现在他们遇到我时都说,早知道香港高校如今在内地声望这样高,或许当初的选择就会考虑港校。”

如今,香港与内地来往日益密切,港校的宣传攻势也不断扩大,港校在内地的声望才水涨船高。

许多人认为,考生和家长看中港校的往往是其提供的高达几十万元港币的奖学金。因为这笔钱可以完全解决大学4年的所有开支。“其实真正能获取奖学金的凤毛麟角,主要还是香港的教育与国际接轨。”林有为说,奖学金只针对极少数特优生,即使像他这样高出一本分数线六七十分的学生,就算考上了,还是要承担较为高昂的学费与生活费。

林有为在香港一学年的开销在11万元左右,其中学费要8万元,住宿费1万元,再加上两万元的生活费。香港高昂的物价和生活成本较之内地要贵得多,所以,去香港就读的内地学生,在没有奖学金的资助下,其家庭需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否则4年下来,40多万的费用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我们温州才卖5元钱的盒饭,那边要20元左右。”也正因这道槛,拦住了多数学生的赴港就学梦。

林有为认为英语在香港非常重要。基于历史原因,长久以来,香港一直是一个中西文化汇聚的焦点。在这样一个高度国际化及商业化的环境里,香港的大学师资及校园文化与国际紧密接轨,教研人员来自全球各地多个国家,而且基本上以英语授课。假如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就无法听懂课程。

林有为感觉香港高校与内地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校园文化等完全不同。“我们学校是非常重视实用教育的。”这样让很多香港的毕业生进入社会能马上胜任工作,而重理论的学生出来还需要漫长的熟悉期。

香港是一个发达的商业化城市,优点是商品物质丰富,缺点是文化氛围淡薄。香港高校擅长于实用教育,短于基础研究。

十五、“香港给了我很多机会”——香港中文大学黄仁斌

据《新快报》2006年7月6日报道(记者王翔)。在香港读书能给内地学生带来什么?华师附中毕业、现就读香港中大信息工程系三年级的黄仁斌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香港高校给了他很多机会。

黄仁斌中学时代都在华师附中度过,高三毕业后保送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学习1年后,出于对香港高校较强的商科教学力量的向往,黄仁斌转入了香港中大。

亲身体验过两地高校的教育情况,黄仁斌说,香港高校的优势在于,研究经费充足,只要他想好了项目,学校就会支持他去做研究,从来不会因为资金问题遭到拒绝。学校不但提供很昂贵的实验素材,还为他配备专业工程师辅助。

黄仁斌还觉得香港高校的体制很灵活。在国内,本科生可能没有资格做研究发表论文,但在香港高校一个优秀的本科生可以做硕士研究生做的事情,可以跟教授做研究。另外,香港的教授也经常参加国际知名的学术会议,给学生带回前沿信息。

在香港3年,黄仁斌的经历非常丰富:他不但到台湾高校进行交流,就“全球化浪潮下的青年文化”进行了10个月研究,并在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其后又赴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大半年交流学习,进入最好的实验室,跟著名教授做实验……黄仁斌说,这些交流及研究机会,都是在国内求学无法比拟的。

黄仁斌觉得,香港高校文化强调的是“传人”教育,大学只是一个人生的阶段,不是学习、成长的全部。在香港求学3年后,黄仁斌的人生规划也有所改变。他原来打算在国内读本科、硕士,再到国外名校读博士,而现在,他打算硕士阶段就到美国求学,或者进入香港大公司实习,向商界发展。

十六、“充分的自主权利”——香港中文大学张华

据《北京考试报》2006年4月20日报道(安坤/文)。张华毕业于福建永安一中,现在香港中大商科基础班(奖学金)一年级学习。

在中大学习,我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学校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利。学校提供的课程涉及面很广,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中大的教学设备一流,教学资源丰富,上课的方式更是多样化。教学过程中,学校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合作能力,而这正是未来社会人才所必备的素质。

同时,学校对英语能力的要求极高,大部分课程是全英文教学。一两个月过去之后我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英文水平已在潜移默化中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学校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和同学,英语的应用极为重要,我真庆幸自己能在一个国际化程度如此高的环境里学习,开拓自己的国际视野,为将来适应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校园优雅的学习环境。比起那些坐落繁华街区的学校,中大洗净了喧嚣与嘈杂,在香港这样一个大都市里,保持了校园应有的那份朴素与宁静。

十七、颜烨的毕业打算:谋求一份理想职业相对容易——香港中文大学颜烨

据《泉州晚报》2006年8月1日报道(记者林绿波、陈凌鹭、苏智峰、林艳腾)。在经历了4年的港校学习生涯之后,今年7月,与许多同龄人一样,香港中大系统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2006届学生颜烨(应受访者要求使用化名)面临着又一个新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就业。

2002年高考后,小颜在香港的三个姑姑都动员他到香港读大学。那时香港招内地学生的信息比较少,小颜在姑姑的帮助下了解到香港中大计划到福建招生,他立即填报志愿,并不需经过面试就顺利成为当年福建唯一一名就读香港中大的学生。

小颜介绍,内地学生到香港后,学校允许自愿申请和内地学生、港籍学生或外国学生做舍友。他每一学年都主动申请同香港人住同一宿舍,结识了一些港籍学生,并成为好朋友,从这些人的生活习惯了解香港文化,为自己毕业后在香港求职做准备。

在香港读大学,学生有很多机会作为交换生到国外高校学习,如香港中大每年都有2400多个各种不同时间长度的国际交流名额提供给本科生。小颜也没错过这种机会,大二暑期就作为交换生到英国西门子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交流学生所修课程都可计入学分,而且可为毕业后求职增添资本。”

大三,小颜就有计划地准备自己的毕业就业问题,像很多即将毕业的学生一样,到处找机会,“有面试的机会就不能错过”。据了解,在香港谋职,进入一家企业之前都要经过面试、笔试、领导约见这三关。小颜介绍说,面试时一般是主考官和学生分别用英语和普通话进行交流,个别企业还要求用广东话交流,面试内容都为一些时事;笔试的试题专业知识约占80%,主要考查综合知识;被领导约见这一关非常重要,能直接决定录取与否。

在就业指导方面,香港的大学经常会组织学姐、学兄回到学校现身说法,还邀请知名企业管理者开讲座,介绍求职经验等。小颜称,内地学生如果在香港一时间找不到工作,这些港校生也很容易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找到工作。实际上,很多内地学生就业最大意向是到香港公司上班,然后再由公司选派到内地办事处工作,因为这样每个月可以达到1.2万—1.5万元薪水,领高工资,又可避开香港高消费,生活压力不会太大。

十八、读书实习都讲能力:小颖在港念大学的日子——香港大学小颖

据《泉州晚报》2006年8月1日报道(记者林绿波、陈凌鹭、苏智峰、林艳腾)。时光倒退至2003年,小颖成为自费迈入港大校门的第一批泉州学子。这个主攻会计与财务专业的女孩回想起初进港大的情景,觉得既充满憧憬又害怕。“进入港大后,可明显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冲撞,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

小颖印象最深的是港大的英式迎新。每个外地来的学生都配备专门向导,加上英文夏令营,新生野营,大约两三个月后,小颖已可以轻松适应这里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与大陆高校不同,港大没有固定班级,选修同样的课程就是同学,自主选择喜欢的老师、选择上课时间。虽然有宽松的学习环境,但严格的学分制还是让小颖不得不抓紧学习。“我们每个学期至少要修满60分。处于香港这个竞争激烈的城市,周边许多朋友都很用功,不自我加压是不行的。”

刚入学,港大就给每位新生发了一个学校邮箱账号,通过这个账号可获得学校发布的各种信息。小颖的学业规划便从学校邮箱账号开始。每天她的邮箱里总能收到几十封邮件,有各式各样的信息,包括让人应接不暇的讲座、参加实习的机遇和学习各种不同课程的机会。面对如此多选择,刚开始晕头转向在所难免,可是学会给自己做规划,从众多的选择中挑选对自己成长有用的信息,成了小颖必上的第一课。因为机会往往就蕴藏在繁杂的信息中,没有发现的能力,只能在机会失去后才黯然神伤。比如说,每年部分高年级学生有机会到国外交流,校方会提早把这个消息通过邮件发给每位同学,有计划的同学只要及早报名就可能达成愿望。如果希望到一家心仪的大企业实习,也要尽早报名。

香港电视剧里描述的职业女性的形象从小就给小颖留下美好的憧憬。因此高三那年,香港高校的招生消息成了她学习之外重点关注的事情。如今小颖已在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实习。

对于那些对香港高校充满期待、并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学生们,小颖建议他们要强化英语学习,并保持良好心态。语言能力是第一关,学校的大部分课程是英文教学,要在香港高校立足必须学好英语。同时,她告诫学子们要在赴港热潮中保持理性,“到香港高校就学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去香港只是第一步,之后,学子们还是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如学业规划、环境适应、事业前景规划等挑战。

十九、“我越来越喜欢它”——香港浸会大学周沫

据《钱江晚报》2006年2月16日(周沫/文)。到达香港的第一天,我就知道我今后的日子会变得很不一样,不仅是因为街上左行的车道,超市里3块港币一个的橘子,也因为看上去古怪杂乱的课表,和学校餐厅里没加油盐的青菜。

由于去迟了一个星期,我在浸会大学上的第一堂课便是一次托福测验,这让我顿时感受到了压力。而之后,更多的事情接踵而至——我跑了近10次书店进行问询预约后,才买齐了所有课本,在香港,私自影印书籍是违法行为,这也让我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听了很多堂课;我们一星期有20多堂课,而几乎每堂课的课室都不一样,为找到这些大大小小的教室,我和同学们一开始总是匆匆忙忙穿梭于地形复杂的教学楼内,着实花了一番工夫。

我们第一学期学习的预科课程是以提高语言能力和了解香港社会为主要目的,因此我们有EnglishSkills、TOEFL和广州话课,而数学与计算机课也是用英文教学。同时我们也有“认识香港”和“人文素质”两门特殊的课程,前者帮助我们系统了解香港的历史和现实社会,后者则提供我们与各界名人面对面访谈的机会,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