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去香港上大学
2896100000010

第10章 全真资讯:香港及其8所主要院校介绍(4)

教学资源充足乃优质教育不可或缺。岭南大学图书馆藏中、英文书籍30多万册,主要为人文学科、商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的藏书,另有学报、期刊等约3000种,多媒体资料10000多种,计算机光盘及数据库可寻取电子期刊及报章等15000多种。图书馆亦与主要的国际数据库联网,数以百万计之电子刊物可于网络搜寻和下载。以每名全日制学生平均计,岭南大学收藏的印刷及电子媒介学术期刊、电影及录像的数目,在港岛“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8所高校中居首;而藏书量以每名全日制学生平均计,岭大则位列第三。现时岭大图书馆刚完成加建两层,如以每名全日制学生平均计,应该是全港高校中最宽敞的。

岭南大学录取新生要求最好提供托福、雅思成绩。获该校录取的内地生可直接来港入学,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学习,无需在内地先修读预备课程。

8.香港教育学院

香港教育学院是香港8所大学当中唯一的师范大学,专注师资培训及专业发展。该校历史可追溯至1939年罗富国师范学院(1967年正名为罗富国教育学院)的成立。其后,随着政府及公众对师资教育的兴趣及需求不断增加,葛量洪师范学院、柏立基师范学院、香港工商师范学院及语文教育学院相继成立,为香港提供正规的师资培训。

1994年4月香港当局依照《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的建议,合并此4所师训机构和语文教育学院,成立香港教育学院,授予提升师资教育和专业培训课程的专职。

1996年12月该校被纳入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资助范围,并于1997年10月迁址进位于大埔的新校园,随后在2001和2002年分别成立香港教育学院汇丰幼儿发展中心、香港教育学院赛马会小学等附属机构,为师训学员提供支持,并示范创新的教育模式。

2004年该校历史揭开新的一章。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在进行院校检讨之后,认为本校的“运作效率与成熟程度,已达至由外界评审转为自我评审的阶段”,因而建议赋予本校自我评审资格。地位获得提升后,该校现在仍可运用内在机制自行审批新课程,并修订现有课程,且能更具弹性地配合社会需求的发展,以及响应教育政策的转变。该校目前为约8千名职前学员及在职教师开办一系列教育硕士及学士学位、学位教师教育文凭、教育证书课程,以及各种在职教师进修课程,共11个专业。教院提供一系列涵盖学前、小学及中学教育三个层面的教师培训。

香港教育学院正在筹建香港师范大学。

作为全港最大的师训机构,香港教育学院的工作继续以师资培训为重,其课程把学科知识、教学法及教学技巧结合起来;其学术规划致力确保课程能回应教师的未来需要;其研究工作着重具实用性及对本地教育有直接裨益的项目;并发展跨地域、跨学科的协作网络,在需要最迫切的范畴内为学校提供支持。

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内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香港教育学院任重道远,致力培育兼具大学学位及专业训练的新一代教师,配合香港迈向知识型社会。这一支富有创造力、活力和魄力的生力军,将投身全港2千多所中、小、幼学校,为教育改革注入源源新动力,对香港社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该校图书馆(有两处)的教育类馆藏在全亚太地区都是最全面的。其电脑及多媒体设施、教学科技中心、媒体制作、网上学习、语文教育中心、学生宿舍、运动及康乐设施等都非常先进和便利。其课程特色包括吸纳优质学生、侧重课程素质、强调实践教学的艺术、加强国际交流、开拓资讯科技学习、提升语文能力,以及英语沉浸课程、普通话沉浸课程等。该校录取新生同样很看重英语成绩。

香港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升学前景良好。该校是全港最具规模的专业师资培训机构。本港8成以上的幼儿园及小学教师,以及约25%(即1/4)的中学教师,都是该校或其前身院校的学生。该校毕业生全部获香港特区政府认可为注册检定教师,其学历获内地及各海外教育机构所认可。2000年至今的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95%已觅得工作或继续进修。内地学生毕业后,可在香港入境处规定下继续留港工作或进修。统计显示,过往于本校毕业的内地生皆已成功留港工作,大多数于短时间内便顺利觅得教席。

为照顾学员的需要及进一步提升师资培训的水平,该校于2005—2006学年已开办首项教育硕士课程,让学士课程毕业生可提升个人学历及专业资历。

三、香港部分院校负责人访谈录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访谈实录

据“搜狐教育”2005年5月20日。

[朱经武,1941年生,著名物理学家。其岳父即著名华裔数学大师陈省身。原籍广东台山,出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移籍台湾台中,1962年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毕业,1965年取得纽约霍涵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68年取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与人宣布首次得到了90K以上电阻消失的超导体。曾荣获多项国际科学巨奖。美国科学院、美国人文及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发展中世界科学院及俄罗斯工程学院院士。2001年7月起任香港科大校长。]

1.香港的高等教育可以做得更好,现在弹性还不够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在“科教兴国”政策下,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了更深入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搜狐教育频道将推出“名校校长系列访谈”。第一期非常荣幸邀请到了香港科大朱经武校长。

朱经武:各位好,很荣幸来到搜狐。

主持人:朱校长,您就任香港科大校长的时候,已经是美国休斯敦大学天普科学讲座教授、物理学系教授及德州超导中心主任,在科学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说好机会很多,为何选择香港科大?

朱经武: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我想假如任何人要想把一间大学能推上更高一层楼的话,没有学校比香港科大更好。原因是它没有历史的包袱,而且政府一心一意希望它能变成世界级的大学,而且学校的同事们也有同样共识,希望它能变成世界一流大学。

第二,香港经济在转型,他们希望以高科技帮香港社会顺利通过经济转型,政府希望香港科大能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三,我在美国住了30多年,很遗憾我发觉在太平洋两岸、台湾海峡两岸,人们互相认识还是不够。我出生在中国大陆,成长在台湾,在美国工作,再加上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许我能帮助各种不同的人,大陆人民、台湾人民、美国人民互相增加了解。所以决定到了香港,希望能做点事情。

另外还有一点,香港科大也是非常好的,他们也理解一个校长如果愿意做研究的话,还会有机会,他们也给我这个机会,能继续保持我的研究工作,相当于鱼与熊掌可以得兼。所以我到了香港科大。

主持人:您上任时定下了长远而宏大的目标,要将香港科大塑造成香港的麻省理工。当时就有媒体评论这个理想太狂妄!在做科大校长4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个理想,您有何感想?

朱经武:理想跟现实有一段距离,但整个来讲的确往前进了一步。什么叫世界性大学,怎么变成像MIT这样的大学?在香港不可能建立一个MIT,但是我们向那个方向走近了一步。比如说我们的EMBA在《金融时报》的排名里被列为全世界第六名,去年是第九名,一直在向前走。

整个学校来讲,《泰晤士报》把我们的工程学院及IT工程列为全球第20名,我们学校整个列名在42名,理学院是全世界第50名,人文及社会科学是全世界第57名。各方面都在往前走。这个还不够,我们学校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的目标除了要变成在学术上面有一些贡献之外,也希望能跟社会密切结合。我们做成的工作希望能转移到社会上。我们也知道学校的最终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要培养人才。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香港政府希望成立几个特别卓越的中心做研发方面的工作,我们学校有一个纳米中心,刚刚批准了2.7亿港元给我们学校,建立了纳米中心。另外我们跟美国硅谷一家公司有了合作,希望能在防老抗老的药物上用我们学校的研究成果。

整个学校在往前走,当然还不是MIT,但是已经受到国际注意,很多学生也都愿意到我们学校去,很多国外的学者也都愿意来我们学校看看。走近了一步,当然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主持人:香港科大在飞速进步,作为校长,您个人在改革过程中觉得最主要的贡献在哪里?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朱经武:应该这么说,我们这个学校很多人希望在理想状态下把一个学校建立起来,但是常常理想跟实际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刚到香港时,当时我们的校委会跟我讲,资源方面绝对不是问题。整个全球经济衰退,显然影响到了我们学校。在这上面我跟同事们想了一种方法,怎么能够在这种状态下把学校更继续向前走一步。

比如说学校最重要的是人,是教授和学生,环境也很重要,这方面我们做得相当不错。我们现在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怎么酬劳这些有创造的老师,他们的工作有特殊表现该怎么嘉奖,而且不受到当年公务员僵硬制度的影响。在这种变化下面我们推出一些很特别的制度来奖励老师的创新、老师的工作,在这里面显然有成效,从学校在世界的排名上可以看得出来。

觉得失望的地方,人一定要有失望才能进步,假如非常满意的话就没有进步。香港的高等教育可以做得更好,老实讲政府的资源相当充足,缺乏一点的是弹性还不够。但是有一点最好的是:我们学校同事们大家想方法怎么让学校能够上去。

2.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师远比大楼重要

主持人:您提到学校对人的重视,同时在我们从其它相关资料也经常看到香港科大“以人为本”,能请您再具体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作为一所一流大学,优秀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朱经武:我们学校的升迁制度、酬劳制度方面确实很不错。“以人为本”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用最好的教授来教最好的学生,对于教授来讲还要有好的行政人员。

怎么激发教授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积极性方面?要做好工作一定要有奖,做不好有因果在后面。

我们并不是说行政当领导的说要升迁就能决定,是由同事委员会审核他们的工作。不仅学校里面的同事审核他们的工作,而且也从校外请一些专家评估,然后再决定是不是升迁或者加薪水。这样做相当公平,制度相当透明化。大家知道我进来的时候做什么,得到什么结果,并不是临时校长或者副校长决定就怎么做了,层层负责上来。这一套制度非常重要,从早开始的时候,这套制度不是我们科大创出来的,而是从外国引进的。这样移进来的时候,使得我们学校有很好的老师,有好老师之后就有好科研成果出来。我进到香港科大,把科研文化带进香港,因为这样,香港后来几年的确在科研方面上去了。

学生是很重要的,假如只有好老师没有好学生是不行的。我们有各种方法,我们学校历史很短,我们有不同的暑期班给社会大众介绍学校的情况。除此之外我们也有奖学金,因为我们学校的工作,所以很多仁人善士愿意捐钱给我们学校发展。我们有不同的奖学金,特别对大陆学生来讲,学习好的话给他们全年奖学金,4年算下来有40万奖学金,完全够他们学习和生活了。让学生在一个很好的环境里面,我们校园非常漂亮,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安定生活,希望他们能发挥他们的所长,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们有一套制度,使得行政资源人员能相当发挥他们的行政效率。我长期跟我的同事讲,我们在这里办行政,并不是利用各种政府的规矩使得事情能办,在这种规矩架构合法的原则下面,怎么能帮助同事们、学生们达到要想做的事情。在这方面我们学校都做得不错,所以使得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了它的作用。

主持人:办好一个大学有很多方面,刚才我们谈了人的问题,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特别重要?另外关于大学有一个很经典的讨论,到底大学是大师重要还是大楼重要?您怎么看?

朱经武:我认为人是最重要的,以人为本。大师远比大楼重要,但是没大楼也不成大气。有大楼没大师绝对是不能成功的,有大师有小楼有时候可以成功,大师是绝对重要的。

主持人:说到大师,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最欣赏的大师或者教育改革家是谁吗?

朱经武:当年蔡元培或者梅贻琦这些人很了不起,我们做校长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好环境,找最好的人放手让他们去,当年蔡元培建北大就是这样。找最好的人,不管他们的想法怎么样,最好的人全部聚集在一块,让他们自己放手去做,所以北大变成一流的大学。

因缘巧合的是,我在来北京的路上与我们学校的几个教授也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学校商学院里面有经济学系,系里有不同的教授,他们的观点有自由经济的,有保守经济的,包括我们陈家强教授,他跟我们有些教授的意见不同。有意思的是其中三位教授都是从芝加哥大学出来的,但也各有不同。不同的观点可以产生新的火花,我非常欣赏蔡元培先生建北大的那种宗旨,以人为本,给他自由。

3.定义“世界一流大学”

主持人:中国大陆这几年在科教兴国政策引导下,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现在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也非常高。您怎么定义“世界一流大学”?

朱经武: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定义,起码我自己的定义来讲,一流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大学能创造新的知识,造就一流的人才出来,有些理论知识产生出来对世界有影响。从三个方面来解析:假如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想进一步学习,人家一想,就想到香港科大,到那一天,我们的学校就是世界一流了。假如学术大师们一想我应该到哪个地方跟学者谈谈呢?假如一想到是科大的话,那科大到那一天是世界一流大学。假如一个公司或研究机构要找毕业生做员工,一想就想到这所大学,那这所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

当然要变成这样的话,要有很好的老师,要有足够的资源达到这个目标。但是只是因为我们学校有漂亮的校园或者漂亮的大楼的话,这个还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