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2892200000019

第19章 戏曲音乐(1)

§§§第一节 概述

一、戏曲历史概况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念、做、打等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先秦时期是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唐代中后期是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宋金时期是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元代是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科是动作、表情等。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其它脚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戏剧角色有: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旦:女性人物,有正旦(剧中女主角)、小旦、搽旦;净:俗称“花脸”、“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如《窦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属净;丑: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监斩官——外末;杂:又称“杂当”,扮演老妇人的角色名。

元杂剧作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作的剧本至少在五六百种以上,保留到现在的也还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已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著名的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描写一个善良无辜的童养媳窦娥的悲惨遭遇,反映了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和贪官污吏的徇私枉法,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被压迫者感天动地的坚强意志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马致远的《汉宫秋》,借助历史题材,通过描写王昭君为国献身、毛延寿卖国救荣和王公大臣的腐败无能,对元代的民族压迫进行无情地揭露,对当时的统治者给予辛辣的嘲讽;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从“惊艳”、“联吟”到“赖婚”,充分表现了崔莺莺对爱情的渴望。但她出身于名门望,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束缚,因此,又有“闹简”、“赖简”等曲折和反复。在“听琴”、“佳期”、“长亭”几折戏中她终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喜剧色彩。全剧以争取婚姻自主与恪守“父母之命”的矛盾为主线,以崔莺莺、张珙和红娘三人之间的误会和冲突为副线,互相交织,有节奏地展开,时张时弛,时动时静,时喜时悲,时聚时散,挥洒自如。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明清时期是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相传,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剧种,即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嘉庆八年的记载:“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舞升平,伶工荟萃,莫感于京华。”也说明了当时这一历史盛况。其中所谓南昆即流行于江南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北弋指南戏与北曲结合,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即流传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当时盛行于京城的京腔;东柳即流行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国西北广为流传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说明了东西南北四方艺人汇集北京的盛况。

从当前来看,以上四大声腔已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围,有的早已遍及全国许多省份,弋阳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河北广为流传,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是这种历史形成的说法还是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事实。从当前戏曲剧种的分布来看,昆剧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还是有相当的观众基础。弋阳腔不但在北方扎根,从乾隆年间,在京师“六大名班,九城轮转”,而且对京剧以及一些北方剧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就是在江南一带的流传也主要是在许多北方语系的地区。柳子腔(包括受其影响的柳琴戏)虽然流行于河南、苏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动还是山东的曲阜、泰安、临沂。秦腔(即山陕梆子)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尽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们在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却有着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广泛的观众群,所以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

二、戏曲声腔概况

声腔指区分中国戏曲艺术中不同品种的称谓。从戏曲形成之始,就有不同民族和不同地方的戏曲。它们之间的差别,以演唱声腔来区分,称腔或调,如弋阳腔、梆子腔、拉魂腔、徽调、汉调等,谓之戏曲声腔;以民族或地域的艺术特色相区别,称戏或剧,如傣剧、京剧、高甲戏、歌仔戏等,谓之戏曲剧种。戏曲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别,体现在文学形式和舞台艺术的各个方面,但主要表现在演唱腔调的不同。戏曲声腔,除指音乐声腔及其演唱特点外,还包括由这一声腔流布各地繁衍而成的声腔系统,简称腔系,如昆山腔及地方化了的昆腔所构成的昆腔腔系。剧种指在不同地域形成的单声腔或多声腔的地方戏曲和民族戏曲,如河南梆子、河北梆子是以梆子腔为主的单声腔剧种,川剧则是由昆腔、高腔、胡琴(皮簧腔)、弹戏(或称乱弹、梆子腔)、灯戏等5种声腔组成的多声腔剧种。

声腔与剧种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声腔腔系可以繁衍出几个不同的剧种;但一个剧种却可以含有几种不同的声腔,因此,除单声腔的剧种尚可采用声腔名称代表剧种外,凡属由几个声腔组成的剧种,大多不再以声腔命名,而改称为戏或剧。任何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形成、流布、发展、衍变,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有共同的规律。每一声腔剧种的最初形成,都以鲜明的地域语音和音乐为特色,都是一种地方戏,后来逐渐扩散、繁衍发展。它的流传则有赖于戏班和艺人的流动和在新地区定居,培养出当地人才,只有这样才具备衍变为新的声腔剧种的起码条件;但是一种声腔剧种流布新地区后,能否与当地语言、音乐、习俗、欣赏习惯相结合,衍变为当地独有的声腔剧种,还要具备客观条件,其中包括时代和社会的各种因素在内。 从戏曲史上看,戏班艺人流布外地并生根落户,其原因很多:①随人口迁徙,如大规模移民或因逃荒、战乱等原因。北杂剧南下,正是随元朝统一南北而造成;明初弋阳腔的远涉云、贵,也和军队的进驻有关;②明、清商业发展,商人贸易交往频繁,如山西票号业发达对梆子腔的流布,起了重要作用,故艺人中流传着“商路即戏路”的说法。③清代高级官吏因避籍,多由外省人任职,他们为了自娱、酬酢,常调本省戏班应承。④传统习俗,如春节灯会、迎神祭祀、婚丧嫁娶,为民间小戏的发展,培植了沃土,年复一年的长期演出,有可能衍变出新的声腔剧种。这诸多因素综合一起,仍不能脱离戏曲与人民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总的发展规律。任何声腔、剧种,只有在继承前人艺术成就的基础上不断革新,不断创造,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节 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

戏曲音乐品种繁多,就其结构而言,分曲牌体和板腔体两大类。

一、曲牌体

又称联曲体。一出戏若用单一曲牌反复演唱,称为“单套”;若用几个曲牌联接演唱,则称“联套”。这些可统称“套曲”。组成套曲的曲牌可以反复。除一般曲牌外,还可以用“集曲”,即从几个曲牌中各选出一句或几句唱腔,组成一个新的曲牌。若所集曲牌不属同一宫调者,称为“借宫”或“犯调”。曲牌体戏曲音乐的唱词,多为长短句。各个曲牌的句数、字数都有定格。但有的曲牌因内容需要,句数、字数亦可增减。高腔曲牌中的“滚唱”、“放流”,就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而增加的唱词。它们可长可短,可多可少,有较大的伸缩余地。

曲牌体音乐具有以下特点:①曲牌众多。由于各个曲牌的句数、句式、旋律、节奏、宫调的不同,可根据不同的剧情和人物性格,广泛地选择运用。②各个曲牌体的剧种音乐,因其所用曲牌源流不一,故风格各异;但就某一剧种的音乐而言,曲牌虽多,风格却谐调统一。③曲牌体音乐宜于抒情,表现激昂情绪较弱。④高腔的帮腔曲牌,在中国戏曲音乐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表现力。⑤不同曲牌的联接运用,使音乐呈现出多样性。典型的曲牌体音乐,当推高腔、昆腔、柳子腔及众多的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二人台、二人转,等等。

二、板腔体

以某一曲调为基础,通过速度、节拍、节奏、宫调、旋律等要素的变化,在旋律、曲体上采用扩充和紧缩的手法,从而逐渐演变出一系列不同的板式,形成一套具有多种戏剧表现功能的唱腔,这种唱腔结构的总体称为板腔体。

板腔体音乐的结构形式,可分以下三个层次:①句式。构成段式的单位,有基本句式和变化句式之分;有的句式就是一种板式,如单句体的导板、回龙。②段式。板腔体中完整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上句和下句组成;上下两句的变化反复,是板腔体唱腔的基本特征。③板式。唱腔的结构、板眼、腔格形式。板式由若干句式和段式组成,以表现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思想内容。不同的板式,表现不同的感情。慢板长于抒情咏叹;原板宜于叙事明理;快板擅长表现慷慨激昂的感情;摇板则宜于表现戏剧矛盾冲突。就其联接方式而言,可分单板体和联板体两种。单板体即由同一板式组成唱段;联板体则由不同板式组成唱段。组合联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一长段二黄腔,可由导板、回龙、慢板、原板、散板等五个板式组成;亦可由原板、慢板两个板式组成。不同板式的转接,实质是旋律发展变化的一种形式。除导板、回龙限定各为一句之外,其他板式的句数,视剧情需要而定,不受限制。板腔体的唱词,以整齐的十字句、七字句为主,也可间插长短句。

板腔体音乐具有以下特点:①同一腔系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它既有统一的词格、腔格、引奏、过门、宫调、旋律趋向,又有多种变化节奏、速度的句式和板式。②结构幅度有较大的伸缩性,节奏多变,可整可散,可紧可松。板式布局逻辑性强。根据剧情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板式,可叙事亦可抒情,具有多种戏剧表现功能。③同一腔系音乐风格比较统一,但色调的对比变化不及曲牌体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