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宗庆后为什么能
2889000000036

第36章 虽是同根生,相煎不手软

更叫宗庆后耿耿于怀的是,达能收购乐百氏之后,对方的低价竞争一度造成了娃哈哈合资公司饮用水与配置奶产品销售的滑坡,据娃哈哈统计的数据,娃哈哈为此一年就损失了8000多万元的利润。

这口气宗庆后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了,他决定要给达能点颜色看看。

报复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2000年前后,原材料成本大幅涨价,宗庆后趁机向达能提出,是不是应该适当提提价?他建议娃哈哈与乐百氏同时提价。

刚刚在乐百氏投下巨资的达能当然希望尽早获得更多的利润,宗庆后的建议可谓是正中他们的下怀。作为娃哈哈和乐百氏两家的控股方,达能感觉自己毫无疑问将会是这次提价的最大受益者,因此他们表现得尤为积极,达能中国区总裁秦鹏亲自出面就有关提价的具体操作细节进行协调。

而乐百氏的何伯权对提价却是心有余悸,因为1996年,他曾因跟宗庆后商定联手提价而吃过一次苦头。不过他转念一想,如今已今非昔比,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己和娃哈哈已经成了达能旗下的兄弟企业,既然达能的中国区总裁都出面了,肯定会是一次皆大欢喜的三赢好事,不会再出现当年那种真真假假、尔虞我诈的情况了。

三方一致同意之后,联手提价的行动方案很快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什么时候开始统一行动?两家企业的哪些品种参与这次行动?果奶和纯净水分别提价多少?针对这一系列的细节问题,细致严谨的秦鹏亲自牵头召集双方进行商议。最后约定2000年5月1日一起行动,两方的纯净水同时提价0.05元。为了保险起见,何伯权提出要跟娃哈哈签订一份协议,并起草相关的文本材料。

要签协议?宗庆后根本满不在乎。签就签呗,这种纸头上的东西还能束缚得了我的手脚?在达能亚太区总裁易生门的协调下,宗庆后同意了何伯权的要求。

这年的劳动节转眼来到,吃下了定心丸的何伯权命令手下通知各地经销商,按照约定把乐百氏产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都相应调高。正当他心情愉快地等待着调价带给他的利润增长之时,却有手下急急来报:娃哈哈那边根本没有任何动静,还是以老价格在销售产品!

不会是真的吧?何伯权惊得跌坐在椅子中。想不到,实在想不到啊!都已经成了“自家弟兄”,又有了达能的牵头,宗老师居然还会故伎重演!

他立即责成营销总经理致电娃哈哈,催促对方赶紧提价。可是娃哈哈方面却回过话来说,经销商一致反映库存还太多,希望等天气热一点后再提价。

面对如此“充足”的理由,何伯权只有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

可是由此带来的后果,却让他真的有点不太好吞下去。因为与娃哈哈的产品之间有那0.05元的差价,乐百氏的各地经销商纷纷转向娃哈哈去进货。对于经销商来说,这每瓶水的0.05元差价可不是个小利润,哪边的产品利润高,自然是要往哪边跑的。更何况你乐百氏现在不是已经跟娃哈哈成了“一家子”么?进你的进他的不都一样?

等到何伯权醒悟过来,再重新把价格调下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一年之中最为关键的饮料销售黄金月。

经过这么一折腾,在饮料批发销售最为关键的5月份,乐百氏几乎没有什么出货,而娃哈哈的产品销量却因此猛增!

看到乐百氏的焦灼慌乱和达能的无可奈何,憋在宗庆后心里的一口恶气总算舒了出来。

别以为成了“同门弟兄”,我就该天经地义关照你,商场本来就没什么情面可讲,更何况你先惹得我不爽了,我当然要还以颜色!同根相煎,绝不手软!!这就是宗庆后的行事风格。

一年很快过去,又一个五月即将来临。这时候,宗庆后再次提出:让我们一起来提提价吧。

宗庆后旧事重提,自然是有他的打算的。自从何伯权上次吃了一亏之后,便一心想要夺回更多的水市场,因此投入了巨额广告,在各重点市场与娃哈哈直接展开终端竞争,特别是其纯净水,更是进行了大幅度的让利降价,双方竞争的火药味一度相当浓烈。

面对何伯权的反击,宗庆后当然感到了空前的市场压力,因此他必须有所行动。同一种游戏一二不过三,掌握了达能心态的宗庆后知道,“提价”的文章还可以再做最后一次。

问题是,两度吃亏的何伯权早已成惊弓之鸟,哪里还敢再答应宗庆后的这种建议?

可一心想做中国水市场调控者的达能,却正如宗庆后所料,对实施“统一提价”策略还心存侥幸,他们自认为毕竟是娃哈哈合资公司的控股者,这点事情应该是能够搞定的。在他们看来,上次娃哈哈推迟提价时间虽然有违游戏规则,但总还是情有可原的。他们相信这一次,娃哈哈一定会“按计划行事”了,所以当宗庆后再提与乐百氏一起提价事宜,又再次受到了达能的支持。

于是,面对心有余悸的何伯权,达能集团的秦鹏再度出面斡旋,反复劝说何“顾全大局”。既然有达能的中国区负责人如此着力担保,何伯权不得不再一次相信宗庆后最终总会遵守约定。

有点滑稽的是,如此富有戏剧性的商战,竟然会在同两家企业之间一而再再而三地连续上演。秦鹏与何伯权都万万不会想到,这第三次的“统一提价行动”,最终还是会重蹈覆辙,落得与前次一模一样的结局。只不过,这一次宗庆后没有履约的理由更加充足,因为他拿出了乐百氏的水价比娃哈哈更低的确凿证据。既然你的价格本来就比我低了,我当然也不可能跟你提高同样的价格。

宗庆后不仅没有按约定提高水价,甚至还通过以货补货的方式变相降低娃哈哈的水价,在乐百氏朦里懵懂地再度提价之时,运用价格手段趁机占据优势,继续从“同门弟兄”手里抢得大片市场。

很显然,宗庆后在对待乐百氏的态度上是绝对不会手软的。不管是谁,你达能越是钟爱的,我就越不会客气。

几番回合下来,娃哈哈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不仅牢牢占据了中国瓶装水市场的头把交椅,而且还顺势推出了娃哈哈茶饮料和果汁饮料,开始雄心勃勃地向全方位饮料公司进发。而乐百氏却一蹶不振,销量持续下滑,早已沦为达能“打工仔”的何伯权,由此也逐渐失去了“东家”的信任。

达能开始对乐百氏的经营管理层动刀,意欲拷贝母公司的“先进模式”。2001年8月,乐百氏的组织结构开始改革,原来以何伯权为首的权力中心“五人会议”,被一位总裁和14位部门总经理替代,“五人会议”中的其余四位元老杨杰强、王广、李宝磊和彭艳芬全部离开了原来的总监之位。

宗庆后觉得,何伯权在乐百氏大势已去,此时出手,一举将乐百氏收入娃哈哈囊中正是最佳时机。于是他召集智囊团紧锣密鼓地策划了一份由娃哈哈整合乐百氏的方案,期望着能将两大品牌的生产、销售、资金、客户来一个大统一。

2001年11月,何伯权和他的四位战友宣布集体辞职。看着这位与自己在性情上惺惺相惜、在商场上却鏖战多年的后生不无悲壮又满怀洒脱地退出战场,宗庆后的心中竟是怅然若失。

与此同时,宗庆后的如意算盘也落了空。因为达能一心想做中国水市场的整合者,为此他们在乐百氏砸下了23.8亿元的巨资,这时候哪里还肯轻易让娃哈哈来插手?何伯权辞职的第二天,达能中国区总裁秦鹏便走马上任,兼任了乐百氏总裁一职,并且对乐百氏迅速展开了强力的裁员与整合,可终是回天无力,好端端一个民族品牌“乐百氏”,就这样硬是给葬送了辉煌的前程。

何伯权的离场、乐百氏的没落,主要责任当然不在宗庆后,但这与他的旁敲侧击、雪上加霜也并非完全毫无干系,虽然这其实并不是宗庆后希望看到的结局。

如此看来,足智多谋的企业家可不是好惹的,因为他们都有超强的计谋,招惹他们之前,最好先得想想,自己有没有吃不了兜着走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