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精萃4:风物卷
2887600000023

第23章 阴平古道在何处

樊执敬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武都人,现任武都县政协委员,1981年武都地区组织编写交通史时,曾提出过他的见解,今来信与我馆同志商榷。这种认真的学术交流做法,我们认为值得提倡。现将该信摘编发表,供参考研讨。

“阴平古道”自魏晋隋唐以还,即为陇蜀交通孔道,千载而下,陵谷变迁,现对阴平道的实际路线,难以确定,几经讨论,各有所见,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现查由武都入川,有三条路线:

1、沿白龙江而下,经碧口至广元,是一条人畜行走的道路,公路未通之先,是武都至碧口的唯一通道。

2、由武都县城经三河、琵琶、洛塘、枫相至青川县之姚渡,以前也是一条人畜走道,现建为洛姚公路。

3、即今绕道至文县,沿白水江而下,出玉垒,经碧口以达昭化之甘川公路。

此三路中,何者为阴平古道?我认为要弄清阴平道,必先弄清阴平。年代久远,今人囿于见闻,率以今之文县为古之阴平,殊不知今之文县县址,亦非唐、宋时文州故址,遑论阴平。查阴平之为郡,远在武都置郡之先。汉武帝元鼎三年,在下辨(成县西)置武都郡,后徙仇池(西和县境),即为杨氏所窃据,凡十六世,历时三百五十余年。而阴平为郡,当在汉高帝时,《华阳国志》云:“高帝分巴置广汉郡,武帝割蜀置建为郡”,班固《汉书·地理志》云:“高帝置广汉郡”,阴平为广汉所领十三县之一。后刘宋元徽五年,武都氐杨广香割仇池,自立国为阴平,凡六世,历时达八十余年,其郡址不在文县,当在嘉陵江之上游,其版图西尽白水而入邓至,北尽白龙江而至宕昌,东北逾西汉水而至岐陇,东至湃沔,南至剑门,嗣后为道、为郡、为州、为县,侨徙无定,见于载籍者共有四阴平,在文县白水者为北阴平,其他南阴平及侨治阴平均在川境。蜀汉时,从宕昌起,沿眠江入白龙江而下直抵昭化,均为阴平领地,而武都不与焉。当时武都仅有仇池、下辨一带,白龙江两岸,氐羌杂居,为白龙江林区原始森林的边缘地带,武都至碧口,古木参天,无路可通。所以武侯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都没有走过此路,邓艾父子伐蜀,也未缘白龙江而下。他是从宕昌(沓中地)沿岷江南下,行至邓邓,即无路可通,乃伐木搭桥(后人名其桥为邓邓桥,名其村为邓邓村),入羌道(今之舟曲)境,过白龙江,从南峪寨趋景谷,至白水江上游,军行七百余里,荒无人烟,始达左担山(即摩天岭,亦称青云岭),乃下江油。相反,在洛姚公路沿线,多有蜀汉行窜痕迹。《蜀志·诸葛亮传》云:“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亮自出建威,遂克定二郡”。建威在今武都之隆兴,与洛姚公路上之三河极近,洛塘附近,也曾发现有武侯连弩出土。琵琶公社之琵琶寺,亦为姜维减军饷所建成,寺内石碑可证。今览舆图,以上三路中,以洛姚公路为直截,人畜行走利便,其余两路,都是弯道,白龙江经武都,东南流,至响崖栈道,直南流,至透防,折向西南流,直至文县境内之河口,又折向东南流,绕了一个半环形,比之洛姚公路就蔓得多了。如走甘川公路之原有路线,除白龙江转弯外,再从河口过尖山,出关家沟,到文县城,再顺白水江而下,出玉垒到碧口,更绕了个大弯,那就更蔓了。所以,公路未通之先,武都到碧口,从无人走此路(文县人除外)。

我认为,从宕昌到武都、由大岸庙入福津沟,经三河、琵琶、洛塘、枫相至青川县之姚渡,这一条路线,统称之为“阴平古道”,较为近似。

(《甘肃文史》1988年总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