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精萃4:风物卷
2887600000015

第15章 《苏门学士雅集图》赏析

秦明智 张绍重

《苏门学士雅集图》,清金廷标山水人物横幅,纸本,横350厘米,纵130厘米。甘肃省会宁县博物馆藏。

金廷标,字士揆,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善写真,并能妙绘人物仕女及花卉,尤工白描。清乾隆二十五年(1769年),高宗南巡,廷标进白描罗汉册,称旨,命入内廷供奉。所绘写意秋果及人物曾得高宗题咏。入直数载,卒于京寓。

该画为设色山水人物画,在一片松竹繁茂,山花烂漫,流水潺潺,石桥飞架的小丘旁,众多文人雅士正在举行一场活动,石桥左侧翠竹林中,一老僧趺坐于蒲团上,与席地而坐的一学士讲经谈禅。

石桥右侧山崖之下,一学士高举手臂挥笔题壁,小童捧砚侍立,一学子旁立观看。溪水下方,棕榈树旁,以石为案,一学士凝神作书,四人观赏,其中一人为头笼纱巾的老者,另一人是白发苍苍戴小黑帽的老翁,旁有一童扶龙头拐杖同观。

中间四人,散坐于树石之间,或弹丝弦,或观书,或挥扇,神情闲怡,各得其乐。右侧苍松之下,芭蕉树旁,备有书案椅凳,一老人居中挥毫,三学子围坐观赏。身后侍立二高髻仕女。近旁有二童子生火煮茶,另有一仆夫过桥送茶。左下角题“臣金廷标恭绘”。

钤阳文“臣廷标印”。

从画面上的人物组合及衣着服饰看,我们认为它是作者精心绘制的一幅苏门学士雅集图。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裕四年进士。神宗时上书言新法不便,先后被贬为杭州、湖州、黄州、惠州、琼州等处地方官,甚至被监视居住,一生历尽坎坷。

苏轼是一位文学家、艺术家,于文章、诗词、曲、赋及书画,无所不精。他的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一扫柔靡纤弱之气,创清新豪放之风,成为宋代诗词革新的主将。他的书法锐意创新,潇洒隽逸,自成一格,被列为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善画山水、墨竹、人物。曾作应生弥勒,人称“笔法奇古,遂妙天下”。今有诗文集近百卷及多幅书画墨宝传世。

当时一批文人学子,或受知于苏轼,或游于苏门,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人称苏门四学士。加上陈师道、李荐,又称苏门六君子。学士们皆长于文章、诗词,各有诗文集传世。其中以黄庭坚、秦观声名尤著,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诗词力求奇崛险僻,自辟门径,影响深远。与苏轼并称“苏黄”。又称为江西派之祖。善真行草书,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以诗文受知于东坡,尤工于词,善烘托渲染,人称辞情兼胜,声名鹊起,有《淮海集》传世。遭党籍之祸,死于流放途中。东坡还结交了不少佛教人士,最有名的当属佛印,佛印名了元,与东坡,山谷相善,能诗文、禅偈,常有诗偈唱和。僧仲殊,原名张挥,进士出身,后弃家为僧,居杭州宝月寺,善诗词,有《宝月集》流传。

有杨世昌者,四川绵竹武都山道士,曾向东坡学画,轼谪居黄冈,世昌之子京自庐山过访,杨京善画山水,能鼓琴。

综观全画,右边一组画场面宏大,就是主题所在。坐在主位上挥毫作画的人当属苏东坡了,其所戴头巾,很像是东坡巾。据《辞源》“东坡巾”条记:“其巾制有四墙,墙外有重墙,比内墙稍窄小,前后左右以角相向,戴之则有角,介在两眉间。”现将此巾在山水人物图中之东坡巾作一比较,可以看出二者是很相似的。帽前面正中的一条竖线,就是内墙的合缝线并外墙形成前端的一角,紧相邻的两条线各向左右延伸,构成相对窄小的外墙。其不同点是:其一,前者中线两旁的线,构成斜线交于帽口沿的正中,后者则与中线相平行。其二,中线两旁的外线,前者只用斜线表示,而后者亦向左右延伸,或许是有意加重墙体的凝重感吧。自宋之后,东坡巾仍有流行,明杨基赠许白云诗有:“麻衣纸扇趿双屐,头戴一幅东坡巾”。表明伟岸、潇洒的东坡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为高士、名流所爱好。

右侧藤椅上坐一人,束发无须,年纪较轻,有可能是东坡的幼子苏过。据文献记载,轼屡遭谪贬迁徙,过皆随侍左右。东坡谪居琼州,过亦随往。斯时老病交加,生活极其穷困,过常与父咏诗缀句,以慰寂廖。轼死于放回途中,过葬父于汝州郑城小峨眉山,遂家居颖昌。身后侍立二侍女,可能是东坡之妾朝云、暮云。朝云钱塘人,姓王氏,自幼陪侍东坡左右。轼谪迁惠州,朝云相随,后卒于惠州,年三十四,东坡为之立碑,作诗以悼之。

左侧棕榈树旁的一幅画面,作书人当是山谷道人黄庭坚。其人中年有须,宽衣博带,着黑头巾,正在长卷上作书,观赏者皆为普通百姓。庭坚惨遭党籍之祸,先贬涪州别驾,黔州(四川彭水)安置。继而在荆州遭仇家陷害,就此被除名。后又流放宜州(广西宜州市),当地居民、僧人、房主都先后邀他去住过,因此被地方官以擅自结交他人的罪名,判为有罪,只好栖身戍楼,并死在那里。这组画面,可能是对山谷道人惯于接近社会底层人士的写照。

东坡门下最具影响的高僧,当推佛印,因而翠竹林下结跏趺坐的老僧,无疑就是佛印了。

此画入藏会宁县博物馆的时间,约在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文化馆(今博物馆)的庄田夫先生下乡去采风,下榻郭城公社,时值冬季,庄氏到柴房取柴取暖,于废纸及柴堆中见有画轴3-4卷,遂抽出检视,有金廷标、余省、张若霭等,均为臣字款,其中一件(忘其作者),上有乾隆御题。似乎是两件横幅,一件立轴。此画即其中之一。根据其长度,似是宫中落地罩上之装饰品,日久更替取下,流落民间者。据公社干部介绍,柴房中的东西,皆“文革”中抄家之物,作为废品,以备食堂烧火之用。

郭城为会宁县北乡较大乡镇,人文荟萃,光绪30年甲辰科进士万宝成,即会宁郭城骚人(今会宁县郭城乡)。

万宝成,字玉田,清同治十一年生,能文善书,尤长于楷,中进士后,于光绪32年(1906年)做为甘肃籍首批五名留学生之一,由政府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政治,在日期间,与陕甘籍在日留学生,创办《关陇》杂志,宣传民主思想。光绪34年,归国后,供职于户部,任主事。后任山西定襄县知县,民国二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参议会议员。1926年无意仕途,闲居北京,以收藏书画自娱。1943年卒于北京,即葬于北京,举家返乡。

上世纪80年代,屡次捐款资助教育事业的万静基,即万宝成先生之女(《甘肃文史》2001年第2期,张尚瀛馆员《关心甘肃教育事业的静基女士》一文中,谓其为万宝成之侄女,误),为归国华侨冯翰英先生之妻,冯氏于1969年归国,定居兰州,1978年逝世。

冯氏逝世后,静基女士前后数次向兰州教育部门捐款达数万元,获得甘肃省人民政府“捐资助学先进个人”称号。

1996年,静基女士以97岁高龄逝世,遗嘱将其终生积蓄8万元捐给会宁教育部门,作为教育基金。

“文革”中,郭城万家,由于历史关系,屡被抄家,此画即为万家故物。

(《甘肃文史》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