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孔子大智慧(全集)
2887400000026

第26章 保持一定的距离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大意】子游说:“服侍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有人向孔子问做大臣的事,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

于贡向孔子问交朋友的事,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

两方面合在一起,正是子游在这里所说的:“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说起来也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君臣之间也好,朋友之间也好,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走全史之道。所谓“远香近臭”;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其实都有这种意思在内。

比如说,作为下级,作为朋友,你当然有义务劝谏你的上级,你的友人,但如果他们不听,不采纳你的意见,那也就算了。你的话说到了,义尽到了嘛,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你硬要一厢情愿地强迫他们接受你的意见,非要显示自己的忠心,显示自己的友情不可,每次见了面就说,唠唠叨叨,情急辞切,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其结果是上级讨厌你,朋友疏远你,效果适得其反,弄得不好,真会自取其辱。

这方面的例子在历史上多得很,就是魏征那样杰出的大臣,又遇到唐大宗那样宽宏大量的皇帝,不也好几次因为劝谏唐大宗而差点丢掉性命吗?遇到那些平庸的皇帝,即使你忠臣拼死一谏,也不外乎是白丢性命一条罢了,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还是保持一点距离为好。能行则行,不行别止,不要自取其辱。

“一见如故”是很多初见面的人习惯使用的一句话,意思是,虽然是初见面,可是彼此的感觉就好像已经认识很久了那般。

的确是有“一见如故”的情形发生,这是很难用科学来解释的现象,只能说这彼此“一见如故”的人上辈子有过约定或交往了。能碰到“一见如故”的人是人生中的一种幸运,因为彼此可以少掉“试探”这个过程,而可直接进到“交心”的层次。可是以人性丛林里的法则,一见如故固然是“幸运”,但有时却也是“不幸”的开始。

在人性丛林里,人会呈现他的多面性,在不同的时空,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本性属“恶”的人在某些状况之下也会出现“善”的一面,本性属“善”的人也会因为某些状况的引动、催化而出现“恶”的作为,而何时何地出现“善”与“恶”,甚至自己也无法预测及掌握;例如,一辈子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就有可能因为一时缺钱而忽然浮现恶念,这是他过去所无法想象的事,但就是发生了,连他自己都感到不解。

因此之故,当一个人和你初见面,并且热情地向你说和你“一见如故”时,你可以不必拒绝他的热情,甚至也回他一句“一见如故”。但人一定要理性地看待这句话,思索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因为这可能纯粹是一个客套话,也有可能是一颗裹上糖衣的毒药,他是要用温情来拉近和你的距离,好从你的身上获得某些利益。如果这是一句客套话,你的热切回应不但无法对对方产生效用,自己也会为对方随之而来的冷淡而“受伤”,更有可能暴露了自己,反给有心人以可乘之机;而最有可能的是,你把对方吓跑了。如果对方真的另有所图,你的热切回应,正好自投罗网,结果也就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