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个人都是强者
2884100000010

第10章 成败掌握在自己手中(1)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个人可以决定你的成败,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若想一辈子平庸,那你就要习惯于接受失败;你若想使自己变得杰出,那你就要向成功进发,成败只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主宰自己的思想

假如你借口自己不能集中精力来思考问题,因此放弃努力,那我也只能认为是你太懒惰。

你可记得有天早上收到一封使你感到不安的来信,因而在回信时必须慎重地斟酌用字。从那天早晨出门到抵达公司为止,你一刻也不停地集中精力琢磨那封信。一到公司,你就立刻坐下来提笔写完。在做那件事情时,你的精力非常集中,就像权力无边的君王随心所欲地统领自己的思想。那时,你排除了一切杂念,坚持认为必须把这件事情做好,所以就真的做到了。

如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这说明你可以主宰你的思想,只是有时你忘记了使用这项权力。

凯斯特是一名普通修理工,生活虽然勉强过得去,但离自己的理想还差得很远。有一次,他听说底特律一家维修公司招工,决定前去试一试,希望能够换一份待遇较高的工作。他星期日下午到达底特律,面试时间定在星期一。

吃过晚饭,他独自坐在旅馆房间中,不知为什么,他想了很多,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都在脑海中回忆了一遍。突然间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烦恼:自己并非是一个智力低下的人,为什么至今依然一事无成,毫无出息呢?

他取出纸笔,写下四位自己认识多年、薪水比自己高、工作比自己好的朋友的名字。其中两位曾是他的邻居,已经搬到高级住宅区去了,另外两位是他以前的老板。他扪心自问:和这四个人相比,除了工作比他们差以外,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如他们?聪明才智?凭良心说,他们实在不比自己高明多少。

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反思,他悟出了问题的症结——自我性格情绪的缺点。在这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比他们差了一大截。

虽然是深夜3点钟,但他的头脑却出奇的清醒。觉得自己第一次看清了自己,发现了自己过去,很多时候不能主宰自己的思想,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爱冲动,自卑,不能平等地与人交往等等。

整个晚上,他都坐在那儿自我检讨。他发现自从懂事以来,自己就是一个极不自信、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他总是认为自己无法成功,也从不认为能够改变自己的目前状况。

于是,他痛下决心,自此而后,决不再有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决不再自贬身价,一定要完善自己的缺陷,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二天早晨,他满怀自信前去面试,顺利地被录用了。在他看来,之所以能得到那份工作,与前一晚的沉思和醒悟,让自己多了份自信不无关系。

在走马上任的两年内,凯斯特逐渐建立起了好名声,人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乐观、机智、主动、热情的人。随之而来的经济不景气,使得个人的发展受到了考验。而这时,凯斯特已是同行业中少数可以做到生意的人之一了。公司进行调整时,分给了凯斯特可观的股份,并且加了他的薪水。

从凯斯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你埋头苦干,更重要的是,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性格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在事业中不断前进,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思想既可以作为武器,摧毁自己,也能作为利器,开创一片无限快乐、坚定与平和的新天地。

人只要选择正确的思想,并且坚持不懈,就能达到完美的境地;如果满脑子邪思歪念,则只能沦为禽兽之辈。在这两极中间,存在着各种各样个性的人,每人都是自己人格的创造者与生命的主宰。

作为思想的主人,人们拥有力量、才智与爱,掌握一把能够应对任何处境的钥匙。人拥有的这把钥匙,自身有一种能蜕变和再生的装置,并借此实现人们的愿望。

即使处于一种十分悲惨的境遇,人们仍然能够主宰自己——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一个不能正确支配自己的愚蠢主宰。如果他能开始反思自己所处的境况,并努力地寻找种种人生处世道理的话,就能脱胎换骨,成为能够巧妙引导能力与思想直至获得成功的智者。

人只有察觉到其内在的思想规则,才能成为如此“明智”的主宰,而这需要专注、自我分析与经验的功夫。

许多人会主动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却没想到要完善自我,于是他们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而那些勇于接受命运考验的人,总是会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

树立双赢思维

合作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规则。

我常常跟员工们讲一个故事,说的是在有两个人因马车失事落入荒郊野外之中,荒郊野外没有发现任何食物。幸运的是,失事之时,一个人紧紧抓住了一根鱼竿,另一个人紧紧抓住一篓鱼。两人分道扬镳:那带着鱼的人在原地搭起火堆就烤起了鱼,美美地饱食了几餐。一直吃了5天,再也没有鱼了,于是就饿死在空空的鱼篓边。另一个人带着鱼竿去寻找大海,在第3天,眼见着蔚蓝色的海水,力竭而亡,再也没有可能去捕鱼了。试想一下,如果他们合作,一同享用鱼篓和鱼竿,那么在第3天时,一同吃完最后一条鱼,来到海边又捕上了一批鱼。两人都可以生存下来。

东方的佛祖释迦牟尼曾经问弟子:“给你一滴水,怎样才能让它不干。”

弟子们答不上来。佛祖说:“融入大海。”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生存,进而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掀起滔天巨浪。同样,一个人也只有融入团队才能生存成长。

罗文之所以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原因之一就是他背后有一批队员,他们安排联系人,安排路线;他们掩护战友,击退敌军。罗文有了他们的帮助,如虎添翼,才能成功到达目的地。

生意是一种短期的暂时的合作:在短时间以暂时的条件合作。企业是一种长期的固定合作:老板出钱,工人出力,老板拿利润,工人拿工资。唯有企业生存,员工才能发展。

企业是大家的企业,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才能成长;反之员工成长了,企业才能发展。这是一种合作双赢的关系。

员工之间的合作更是十分重要。大家都使用过木桶吧。木桶能否装水,这并不取决于某一块木板是否牢固,而是取决于木板之间的缝隙有多大,如果缝隙太大,就无法装下一滴水。企业也是如此,如果员工之间缝隙或者矛盾太大,这个企业有什么竞争力呢。因此我们要提倡一种合作的信念,一种合作制胜的理念。只有靠这种信念,木桶才有盛水,每块木板才有水滋润,企业也是如此,只有大家团结协作,企业才有利润,员工才有工资。

而木桶的铁箍就相当于管理者,如果木板不与铁箍配合,或者铁箍不与木板配合,后果可想而知。

但对于员工和管理者来说,我一直认为,往往是员工的素质而不是管理者的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日益激烈的商业,企业之间展开全方位的竞争,有资本的竞争,有科技的竞争,也有管理的竞争,但是最重要的人才的竞争。

就管理的竞争来说,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扪心自问,自己为企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做了些什么,为吸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做了些什么。有些企业的人才来自于招聘,他们用高薪和丰厚的条件吸引人才。但据我的观察,所有有竞争力的企业中的人才都来自于内部培养。他们从一个小小的职员开始成长,成为了企业的中坚力量。在这长远的过程中,企业为这个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培养机会,提供他重要职责,提供他失败的机会,提供他学习的机会,甚至专门为他提供培训教程。

成功的企业都有这样两个牢不可破的观念:一是就像投资机器设备一样,企业必须在员工身上进行投资;二是重要的培训应该包括所有的员工,甚至清洁工也不例外。

企业是所有员工的企业,每个员工都是企业中的企业家或者专家。因此,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有机会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只要企业里面每一个员工能够同心协力,能够精诚合作,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获得长远地发展,这个企业中的员工也就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

公司与员工双赢,员工与公司双赢;同样的道理,企业也要与客户双赢,与供应商双赢,与经销商双赢,与社会双赢,甚至与竞争对手双赢;同样的道理,每个人也要力图做到与家人双赢,与朋友双赢,与自己双赢。

双赢是一种伟大的思维,它突破了1加1等于2的思维定式。单纯从理论上说,1加1的结果有三种情形:一是1加1小于2,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没有必要合作,也没有必要竞争,因为这种结果是损人损己的;二是1加1等于2,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是在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一方输、一方赢;三是1加1大于2,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就有必要合作,因为其结果是双赢。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成长,企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双赢是个人成长、企业发展以及文明进步的伟大思维。因此,一个具备双赢思维的人,必定是一个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的人,必定是一个满足他人需求的人,必定是一个开拓进取的人。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目的是想拥有更多的机会、更丰盛的财富及资源,而决不是一种敌对式竞争。双赢既不是损人利己,也不是损己利人。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其实,世界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

我们从小就参与各种比赛、考试,培养了一种你赢我输、你死我活的竞争心态。试想一下,谁又甘心在竞赛中认输呢?树立双赢思维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寻求互利,以达成双方都满意并致力于合作的协议计划。

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

成败掌握在自己手中

“成功”二字拥有巨大的魔力,人人都渴望成功,但很少有人能说自己是成功的,甚至于很少有人知道到底成功是什么。

在通常意义上,成功是指一个人凭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一番成就,并且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功其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并赋予个人相应的酬谢,如金钱、地位、房屋、尊重等等。二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并且充满自信、充实感和幸福感。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成功的后一种含义,认为只有在社会承认我们、他人尊敬我们时,我们才算度过了成功的人生,只有在鲜花和掌声环绕着我们时,才算是到了成功的时刻;但不要忘记,仅仅认为社会承认自己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认同自己的成功。

成功并不只是地位和财富,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那些仅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他们真正喜欢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场上受挫,内在的空虚就会暴露无遗。

成功是无法用财富来衡量的。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心灵匮乏的富人,不但自己不快乐,甚至还因为他们的贪婪,为别人带来许多伤害。极度的贫乏与无知是成功的两个障碍物。缺乏足够的食物以及足够的教育来发展谋生技能,满足人们生活与健康的基本需求,人们就无法去了解任何成功的概念。世上大多数人关心的是生存而非成功。

对我来说,成功就是终身学习、创造与分享的过程,活得成功就是尽可能的去开发个人潜能,展现出一种让你快乐、满足的状态;同时,让世界分享你的潜能与贡献,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成功并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不间断的运用你的资源。成功并非终点,而是一种旅程。有些人认为成功就是你留给孩子或别人的东西,而我相信,成功是你留给孩子或别人的值得仿效的榜样。换一种说法,成功就是你和那些生活受你影响的人,所共同经历的一种快乐回忆的集合。

有人说,失败令人沮丧,是在浪费生命;也有人说,失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能灌溉播种成功种子的土地;还有人说,失败好像硬币的正反面,关键是我们如何去认识和对待它。其实,成功与失败往往在一念之间,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世上有人淡泊于名利,但没有人会愿意自己彻底穷困潦倒,成为实际生活中的失败者。没有人可以完全避免失败,谁在年轻时都曾经历过一些失败,我也不例外。其实,失败只是是一种学习如何不向下沉沦的不愉快经验,失败正是成功的养分。如果我们可以诚实的了解、分析失败的原因,失败的经验就不是绊脚石而是垫脚石。

我一向视失败为一种暂时性的不便。因为一时无法充分具备成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以遭致失败。换言之,失败是一种避免重蹈覆辙的教训。许多人因为一再失败所带来的痛苦和反感,便害怕去尝试与挑战。其实,失败并不代表一个人,而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成长的单一事件。

失败,其实就是自己的一种感觉,是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行动多次受阻而产生的绝望感,是自己在自己心中滋养起来的心理囚徒,如果不解放它,我们可能会做错,可能走了弯路,可能离原来的目标更远了,但是,这一切都是宝贵的体验和收获,如果我们愿意进一步地尝试和努力,那么原来的错误就是我们前进的阶梯。但是,如果我们在挫折之后对自己的能力或“命运”发生了怀疑,产生了失败情绪,想放弃努力,那么我们就已经失败了。所以,失败仅仅是自己的一种感觉,一种绝望的感觉。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什么失败,失败仅仅存在于失败的人的心中。

在我们的经历里,成功与失败必然交织在一起,失败或许是自己的过错,或许是因为不当的冒险,或许是由于未能适应情势的变化,或许是别人没有助一臂之力。在今后的人生中,仍将会遇到成功与失败。我们最终将是一位成功者,还是一位失败者,并不在于目前我们是成功还是失败,而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