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意人的活法
2877800000023

第23章 卓越的经营力(5)

忧乐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中国大政治家范仲淹的名言。

松下认为,“先忧后乐”不只是在政治上,也可以引用在企业的经营上,即使只有三五个员工,也必须有这种意识。

与人同忧,与人同乐,一个人能做到这个地步就不错了。可是当一个经营者只做到这一步还不能算是及格,一定要有先忧后乐的精神。

“忧”,不只是担心挂念,广义的解释应该包括思考、创新和构想,所以“先忧”的意思就是比他人先一步思考、创新和构想,尤其是经营者更要如此。

当然,经营者不一定一天24小时都要工作,适时娱乐休息是很必要的。可是肉体休息,脑筋却是不能休息的。在休息娱乐中,心里也必须有“先忧”的念头,千万不要整个人都沉迷在玩乐中,一个人随时要有警惕的心,灵机一动就可能产生出新的构想来。

但身为经营者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哪能每个人都能做到“先忧”的要求。不过即使不能做到至少也要持有这种观念,不然,不管你多么有才干,那也不适合做经营。

也许你会认为这样的自我要求太苛刻。不过,负责经营,处于领导地位的人,没有高人一等的修养行吗?所以古圣先贤才会用“先忧后乐”这句话来勉励我们。特别对今天这样困难的局面,更要把这句话牢记于心。

三思而行

因为人不是神,有时候在某种情况下,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尤其是我们在知识不多、经验又浅的年轻时期,想要迅速地判断一件事情实在不容易,弄不好就会将自己迷失。

1919年年底,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时的一位朋友A君给松下一个提议。他说:“为什么不把个人经营的松下电器扩展为公司组织呢?与其你一个人这样勤苦地经营,何不吸收一些外资来扩大组织规模呢?我有些相当有钱的亲戚和朋友,很快就可以拿出5万、10万日元。我们两个人把松下电器扩大为公司组织,好好地大干一番,你看如何?”

A君热心的说服,松下心里颇为所动。想想A君的话并没有错,如果一个人的能力能够做到10分的话,两个人组织公司也许就能够做到30分。于是,他当场对A君说:“让我好好考虑一下,四五天后我去你家回消息。”然后就分手了。

说是考虑,但由于手头还有其他事情其实也没有真正考虑,不过拖着也不行,所以松下还是决定去看A君。A君看到松下,就迫不及待地说:“松下君,你做了决定没有?要是决定的话,我明天就向公司辞职,然后马上回乡下去跟亲戚筹钱,一家5 000日元,10家就50 000日元了。”

松下那时其实也刚做了一年多的生意,商场经验也不足,对未来的远景也没有明确的打算。在A君一再敦促下,他终于被他说动而半信半疑地承诺下来,好歹总算有了一个结论。

但是,等回到家静静地把事情重新考虑一遍后,松下觉得这样答应下来实在有点贸然。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一个人经营比较好。因为对A君的性格、处事能力并不是很了解,那么多的钱能像他讲的那样那么简单就筹集来吗?

虽然与A君有了口头约定,但是以现在的经营状况而言,还是先个人经营较为合适,可是碍于情面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就这样在懊恼中又过了两三天。最后,松下想最好还是和A君去细谈一下,于是就又去拜访A君。

这一去,没想到却发生了一件比小说情节还离奇古怪的事情,A君突然暴毙了。松下去的时候连丧事都办完了。A君的太太表示,和他分手的第二天,她先生就突然罹患急性肺炎,两天后就撒手归西,因为不知道松下先生的住处所以没能通知,感到十分抱歉。

松下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呆住了。人生的无常真让人感慨万端。协议当然也就取消了。假如没有取消的话,今天也许就没有松下电器公司了。

因此,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松下对于重大事情,绝对不会像这次一样,心里还没有清楚就稀里糊涂地作决定。

宁责己不怨天

古人常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因此一般人认为不论做什么,胜负是免不了的,并把这种看法用在经营上,认为企业营运时获取利益或是受到损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企业经营会受到景气好坏的影响,而受景气影响的程度,往往和运气有关,也就是说运气的好坏,会影响业绩,而公司有时赔钱有时赚钱这是实际经营中常有的现象。

松下不否认运气的存在,但是松下认为企业经营并不是受外在情势的左右而时好时坏。在经营企业时,松下一直有这种观念,当事情进行得顺利时,松下会认为这是运气好的关系;当事情不顺利时,松下会想原因肯定出在自己身上。也许有人会说,因为不景气而无法赚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即使在不景气时,仍然有继续获利而业绩上升的企业存在。可见,问题还是在于你自己怎么做。归咎于外在因素,人就会因此怠慢下去,而若归咎于自己,则会主动去寻找失败的原因,并及时加以改正。

经营的方法可以说是无限的,只要做法适当,就一定能够成功。因此,不管是处在不景气还是其他不利情况下,认定还有一条生路并努力去追求的话,是一定可以获得成功的。

四、兼善天下

企业经营的使命

人类一直有追求无限地生长和进步的欲望。而企业经营的基本使命就在于维持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文化,并且满足人们的要求。如,虽然每个人都希望住舒适的房子,但是如果没有生产者供给房子,愿望就无法实现;而且为了盖房子,必须生产并提供各种建材。这种生产与供给的工作,就是彼此经由事业的经营进行的。

不只是房子,所有的生活物资甚至是服务或情报信息等无形的东西,都在因人类的需要而不断产生,并且以适当的价格和充裕的供给来满足人类,这些都是企业经营的使命所在。也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供给的物质和服务的内容虽然因行为而不同,但是经过事业活动,贡献力量以及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是所有企业共通的目标。如果抛弃这种根本的使命感,就绝对不能开创出强有力的事业经营。

一般人都认为企业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松下认为利润确实是推行健全事业所不可欠缺的工具,但绝不是最终的目的。因为企业的根本使命在于谋求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只有努力达成根本使命时,利润才会变得更重要,这点千万不能误解。

实际上,一个负有提高社会生活品质之使命的企业,应该是社会的公器,但是如果它经营的事业不能产生任何成果,这是不可原谅的,它也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我们经常说“企业的社会责任”,纵使其内容会因社会时势的变迁而不同,但是不管处在哪个时代,基本的社会责任,可以说都是透过其经营的事业以贡献并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

公平不是平均

松下很赞同财富的公平分配,因为它对人类生活影响很大,假定有不公平的现象就必须尽力排除。

问题是怎样才算公平。不论工作量平均分配薪资,肯定会对工作量大的人不公平;而若按工作量分配薪资则肯定在薪资的高低上又有差异,看上去又是不公平的。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可是创造财富的“质”、“量”都各不相同;有些人是生产者、有些人是消费者,对于这些人如何评论?如何公平分配?实在太难了。甚至可以说,绝对没有让所有的人都觉得公平、满足的分配方法。

因此,松下虽然赞成财富的公平分配,但是,怎样才算公平应先经由讨论来做出结论才是先决要件。松下认为,将准备分配的半数,均等分配给从事生产者、不生产也不消耗者、不生产只会消耗者,而剩下的半数就按生产者工作量多寡来分配。这似乎比较公平。

财富的公平分配,好像不会有人反对,可是怎么做才算真正的公平,是一个大问题。因此,政府对这一方面也应该不断地加以研究,尤其是税制方面。为了做到公平合理,更需要特别地努力,让全体国民都能忠诚拥护其政策,不然,给予的和接受的都会觉得不公平,那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能源不灭定律

我们对资源应该保持这样的信念,一方面要珍惜资源,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要相信资源的丰富性。不要被资源枯竭所迷惑。

人活在世上,除了战争等非正常因素,人是不会被饿死的。以最近短短50年的时间来说,物资的生产,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正在逐渐增加。在松下小时候物资极度匮乏,几乎每一条街上都有一家“旧衣店”,可是现在一家“旧衣店”也找不到了。人们现在对旧衣服早就不屑一顾了。新衣服都穿不完,哪还有心思去看旧衣服。现在的人就是这么奢侈,与50年前的情形简直有无壤之别。

人口愈来愈多,物资也越来越短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人类的聪明才智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从月亮上带回来的石头不正暗示了人们极有可能将来从太空中获取资源吗?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真能实现,那资源就用不完了。

如果担心资源不足,无法扩大工厂、无法雇新员工就停滞不前,那就大错特错了。一方面人们可以开发新的替代资源,另一方面人们可以从外太空获取人类需要的资源,总之,只要人类能够互相携手共进,资源就会无穷无尽,这才是天地自然之理。所以,企业经营者切不可存有此种顾虑,要一心一意搞好经营才对。

永无止境的追求

松下在少年时期,因为家里穷,11岁的时候,就踏出家门,来大阪当一个小店员。在店里,受到各种教导,虽然不像学校有那么系统化的教育方式,但是对松下来说却是今后在社会上的一项活生生的学问,他觉得能够成为产业界的一分子,对企业的发展略有贡献,都得归功于当时所受的教导。

当松下长大一些时,看到国家社会都有长足的发展,教育也更加发达。现在大部分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就进入公司服务。这与他当时的修业方式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并没有什么差异。

在当时以一个人一双手,开始了公司的经营,当时松下对公司经营的信心,当然没有现今这样强。可是之后,经过了长时间的磨炼,他对经营上的信念和对社会的责任,都有了认真的考虑。现在,尤其深深地认识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仅是为公司而存在,通过公司的经营也同时服务于社会。这不仅是身为公司经营者的职责所在,也是他身为社会上一分子的义务和责任,松下一直把它当成一份尊贵的工作。

松下觉得在这个社会里,人类应该共同努力,永无止境地追求更大的进步,这种进步绝不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终止。

商业道德

商业道德简单地说就是商人应有的态度。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它永远是不变的。

如形式上,将原来用手操作的改用机器替代,就更精密、更有效率。或者以前用脚踏车慢慢搬运就算最好,随着时代的变迁,改用汽车,又快又大量地输送,显示一切都进步了。这种有形的技术虽然有变化,但无形的商业道德,无论是什么时代,应该都是不变的。

对待客人,要客气,服务要亲切,当然都很重要,但这些只是细节问题,如果忽视了最重要的商业道德,那么不论多客气、多亲切,也不能算是完整的商业道德了。

如经营报社,它的商业道德就是没有偏袒地公正报道。有趣、迅速虽然重要,但欠公正的报导,就违反商业道德了。

所以,身为经营者要根据自己所经营的事业,时刻检讨自己。反省自己,不做违背商业道德的行为。

经营与政治

政治与经济是不分家的,为了企业的发展,经营者不但要关心政治,还要改善它。

谈到政治,有些人就会认为,那是执政者的事情,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只要考虑如何扩展事业就可以了。

对于这种说法,松下不赞同。他认为,在现代社会里,经营者在适当地推动企业经营的同时,必须关心政治的发展。

今天经济活动受政治形态影响很大。如,景气与否,在从前纯粹是个经济问题,但是,现在由于政府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可能将景气调整至一个相当的程度。

又如,随着经济的繁荣,需要扩充道路、飞机场等各种社会基础设施,这当然也是政治工作。

而且,今天从事企业活动,需要各处许可、认可证明,决定这些事物的政治价值,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价值。

因此,松下认为企业在贯彻它的使命、贡献社会时,一半要靠企业本身的努力经营,而另一半,则受到以政治形态为中心的社会情势所左右。换句话说,企业除了必须有正确的经营理念外,还需要政治上适当的政策以及其他各种措施配合,企业的努力才会有效果。反之,如果政治措施不得当,经营努力很可能会成为泡影。

因此,今天的经营者,在拼命努力于事业的同时,要关心政治。对执政者提出适当要求,才能够真正达成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点大家必须铭记于心。

不为物役

如果有人说:“人不是为了面包、也不是为了薪水而工作。”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种想法太不切实际了。面包、薪水当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这句话多少也有一点儿道理,人有时候不能太计较待遇,而应该更注重工作带给你的乐趣与成长。

以公司的经营为例,花100日元成本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了120日元,得到20日元的利润,这是正当的做法。不过如果公司没有把促进社会繁荣当作目标,而只是为了利润而经营,那就没有意义了。可是,公司为了促进社会繁荣也需要资金,这些资金可能要用“利润”当诱因,向社会调借,这就像人没有面包与薪水就无法生存一样,公司若无法取得利润,也就失去了发展和达成使命的功能。

在社会感的责任下,企业获取利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赚钱要看目的,这是我的想法。

企业获取利润是很严肃的事情,对企业获取的利润不能滥用,要保留一些作为继续生产的资本,一部分用以改善从业人员的生活,一部分用以扩充或更新公司的设备,另一部分用以促进社会福利。经营者能保持这种理念来从事企业经营,则员工薪水和投资利润,都将能获得社会源源不绝的供应。这样,公司对社会贡献越大,相对的也能从社会中获取更多的报酬。

反之,如果太斤斤计较于获取的利润,而不做与所获利润相称的社会投资,企业就无法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旦我们的工作不受社会欢迎,便无法期待社会的回馈,利润也将逐渐减少。

因此,我们不要太短视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计划,要做使用金钱的人,而不是被金钱所驱使的人。

商人也有精神贡献

经营的使命在于提供丰富的物资,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这对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只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来提高心灵的层次。只有两者都能提高,才能达到幸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