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前三年(大全集)
2846100000057

第57章 树立正确的观念(1)

怎样树立创业的观念

观念,即一个人判断分析问题的比较固定的看法,进而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它包括形态各异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功利观念等。对同一事物,不同的观念会引起一个人不同的判断结果,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因而,观念实际上是一种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定位,作为个人辨别和衡量事物是非曲直的标尺或参照系。例如,对待人生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以为人生就是享乐的,那么为了寻求个人感官的刺激而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甚至危害社会的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当然,因为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是享乐,而最能助长奢望的也是享乐,所以这样的人的心理将充满贪婪、不满与失望,有可能永无止境的痛苦将伴随他的一生;相反,如果一个人认为人生是奉献的,他就有可能正确对待苦和乐,对世上所有事物看得就可爱多了,即使身处逆境也能随遇而安。

如果在我们头脑中存有我做的事情别人只能说好、不能说坏的观念,一旦出现了非议、伤感、委屈、悔恨、愤怒等不良情绪就会涌来,也有可能引发不理智行为。而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做事问心无愧,由别人怎么去说吧,那么,平静、安然的心情就会占据自己的心头,不良情绪就不会危及你。所以,对事物有较客观公正的看法,改变思维中存在的错觉和谬见,即观念中的偏差,是使人不断超越自我、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创业者怎样对付错误的观念

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和人们观察事物的局限性和分析事物的片面性,在头脑中往往形成许多错误的甚至荒谬的概念和意识。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抱怨人们的肤浅,因为客观事物往往被围上彩色的光带,而有些光带给人以虚像,甚至是奇妙而又怪诞的虚像。同时,由于人们的经历、学识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就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往往看法也不同。作为从历史文化的实践发展中走出来的人,在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现实的时候,总要受到自然的思想的和情感的影响,就不能不影响人们观察与判断的准确性。而且,我们有限的思想认识和眼光视角,都处在程度不同的近视之中,造成程度不同的误差和折射。

不过,尽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成熟或总在不断修正,但由于人的大脑处于无休止的运动状态,它不断寻找问题答案,分析总结。这样,就需要一种比较稳定的观察分析事物的看法,即所谓的观念,以作为行动的指导,以及看待问题的参照系。有了观念,无论其看待问题的视野是宽是窄、固定或不很固定,但因为毕竟已形成可以理解的思维模式,因而就可以指导分析问题,决定行为方式。

同样一个头脑,做好事做坏事都有它,是非善恶全在一念之间。观念,是人的思维行为当之无愧的“指挥官”。

当然,正如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治疗创始人都可隆·贝克教所言,人们在社会现实生活中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理解、评价、预测周围事物,并以较为固定的情绪方式和行为方式作出相应反应。

一个人如想有一个充实的人生,就必须善于祛除和减少错觉,改变错误的意见。

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自觉接受社会或别人的新的影响和新的信息。根据周围出现的新变化,检查自己观念中僵化、保守的部分。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简单的,因为人们往往被自我防御机制所欺骗,而满足于虚幻的自我,希望别人接受自己,赞同自己。久而久之,一种无形的幻觉就会包围、控制自己的思维,形成一种思维惯性或定势,影响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冲破旧的思维模式的束缚,美国学者约翰·鲍威尔提出三点:第一,再三修正自己对人生的解释;第二,勇于接受生活的提问;第三,努力寻找宁静与独处的时刻。

苏格拉底说过:“没有反省的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生。”我们必须在理智指导下转变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但旧有的错觉和情绪不会轻易消失,有时消失了还会卷土重来。所以,一个新观念的确立,也要有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

有位著名的心理医生指出,所有恢复自我使人生谐调和欢乐的希望在于改变僵化的公式,纠正错误的观念或谬论。健康与生气始于大脑,始于健康的思想和生机勃勃的人生态度。

有哪些非理性的观念

人头脑中的谬见是多种多样甚至是环环相扣的,因为一个人认识到他的幻想或谬见之日,就是其顿悟之时。越是灵活和开明的人,获得顿悟也就越多,其人生的情感方式和能力也会随之改进和发展。我们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斯说过:“地球上的芸芸众生,唯有人才能改变他们自身的存在方式,唯有人才是命运的创造者,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内心世界而改变自身的外在世界,这就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发现。”诚然,剔除观念中的谬误虽然需要科学方法的指导和别人帮助,但关键还在于自身的努力。

只有通过调整人的思想,即对非理性的、非现实的思维提出质疑,才能给人带来和谐的情感和协调的行为。下列是三种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观念:

①我必须得到我生活圈里的每一个人的宠爱和认可,尤其是那些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的宠爱和以可。实际情况是任何人都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宠爱和认可。如有这样的观念则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包袱。一个人并不需要得到每个人的宠爱与认可。

当你不被人认可时,应冷静分析内在原因,如是自己的责任,要努力纠正;如是别人的责任,也不用太计较。

②危险或者可怕的事情随时可能会出现,我必须经常地考虑和提防,做好最坏的准备。这种观念如长时间地持续,可能导致焦虑症。它还会引出其他的并发症,分散人的注意力,减弱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实际情况却是:焦虑是有害无助的,应集中精力做好当前的事。

③我应当依靠别人。这种依赖意识和自卑感,会使人一味地寻求“后台”的庇护。

理智的人应用自己的行动表明,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自己做准备,自己负责。他们尽管在有些时候也接受别人的帮助,但那绝对是暂时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自我意识最容易沉湎于自己的一些既定感觉,并且不由自主地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重复、强调着自己。这种重复强调虽然有助于形成一个个具体的有特性的个人,但它也僵化一个人,使其难有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新的超越。不过,社会和客观环境却在不断地变化着,不管人们情愿与否,都必须接受现实,调整自己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即所谓的适应。

旧的观念可能大多是消极的,但由于人们习惯的认可使其有了稳固的“领地”,几乎每个人对自己的先人之见都不会提出疑问。所以,从传统观念转向新的观念时所要经历的精神阵痛和困惑是难以避免的。

对观念的培养,还要能够接受生活中的种种提问。比如:你曾沮丧过吗?你曾有过焦虑、孤独与敌意吗?挫折使你灰心过吗?你认为自己形象怎么样?你对大多数人是喜欢还是讨厌?对像这样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有思考的回答,会使人获得新的生命力。我们要特别注意训练自己,不要去相信一些对你讲述过而未经检验的传统假象和错觉。

健康观念体系建立的基础是深入思考,反复实践。我们必须学会坚持用正确的、理智的和现实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并指导行动,从而剔除旧有的错误,那么,充实的人生就在我们的面前了。

怎样做到时常更新观念

人要进步,思想应先行。想要成为时代的佼佼者,我们的思想观念就需要不断的更新。当然,更新思想观念往往有一个否定过去、超越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不过,我们势在必行。

人生活在无限多样性的世界之中,环境往往不会因为我们主观的愿望就自觉地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反过来,我们往往被环境和时事的变化所制约。对此,歌德曾有一句名言:“一个人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所以,我们自觉地审时度势地更新自己的观念,变换自己的位置,我们就有希望成为成功者。

现代社会的竞争之激烈,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生活于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社会,人们需要具有灵活而敏捷的应变能力,审时度势,纵观全局,于千头万绪之中找出关键所在,权衡利弊,及时作出可行的判断与行动。在一般意义上说,应变素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存能力。谁能及时地正确洞察社会变化,并能作出最迅速的反应,谁就将走在前头;而头脑封闭、反应迟钝、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人,就会一再地坐失良机;不能深察明辨、盲目轻率地追随变化潮流的人,也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造成决定上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