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说为人
2820500000010

第10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字头上一把刀,有谁愿意在刀下生活,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管你喜不喜欢,情不情愿,客观环境就要求你忍,不忍不行,哪怕如刀刺心,你也必须要忍。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语出《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小的事情不能忍耐,就会破坏大的计划。”

又说:“君子不与人争。”

孔子告诫子路说:“牙齿刚硬却容易折断,舌头柔软却能保存完好。柔一定能胜过刚,弱小最终能胜强大。好斗一定会受到伤害,好勇一定会导致灭亡。百行的根本,是忍让为先。”

忍在古代哲学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古时关于“忍”的解释很多:

《说文》中说:“忍,能也。”

《广雅·释言》中说:“忍,耐也。”

《荀子·儒效》中说:“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

《晋书·宋伺传》中说:“两敌相对,惟当能忍之,彼不能忍,吾能忍,是以胜耳。”

《左传》中有:“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

关于忍,其内涵是多方面的:

首先,为了达到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表现出来的克制人性中的卑劣行为和欲望的做法。

其次,是为了实现崇高的目标,而表现出来的高度自我牺牲精神。

第三,是为了某种利益的获取,而忘我奋斗的精神。

第四,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以退为进的策略。

忍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忍是一种强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质。

忍不是低三下四,甘愿受人摆布,忍气吞声,受人欺侮,逆来顺受,不去反抗,而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忍一时仿佛是吃了亏,其实,一个甘于吃亏的人,也许就占到了最大的好处,而那种不管何时都不肯吃亏的人,到头来往往自己反而吃了大亏。

忍之道有三:

一,对自己不走端,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二,对人不偏不倚,做到“和为贵”。

三,在对待工作和事情上,则要求我们要谨慎、细心、戒躁、戒急。

忍是一种美德,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忍常人不能忍之忍;忍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是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忍是一种策略,为了办成大事,在小事上忍耐,能屈能伸,有远见、智慧和耐性。

智者慧语

“忍”字上面有把刀,表明了“忍”的客观性、被动性、严酷性;“忍”字下面有颗心,表明了“忍”的主观性、能动性、自由性。

“忍”是保持一种适中的人生态度。许多事坏就坏在不能把握分寸,坏就坏在走了极端。

孔子告诫子路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小的事情不能忍耐,就会破坏大的计划。

为了办成大事,在小事情上便要学会忍耐,这需要远见、智慧和耐性。因而在这里“忍”是一种良好的修养,是根据大局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自觉的理性制约。

链接解读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七章)

孔子说:“小的事情不能忍耐,就会破坏大的计划。”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篇》第一章)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佾在宗庙的厅堂里奏乐舞蹈,如果这样的事情都能够忍受,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忍受呢?”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论语·卫灵公》

勾践,忍败求胜,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大器;项羽,能屈能伸,以弱得天下。

“忍小谋大”,就是忍得艰难和屈辱,忍住急功近利,一切为实现大目标、成就大事业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