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导游业务
2813800000008

第8章 导游人员与导游服务(7)

(四)旅游产业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胀游产业发展对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具备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外汇储备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旅游业的外汇收人作为无形贸易收入为国家创汇以弥补外贸逆差,平衡国际收支。第二,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热点。近几年国家反复强调要增加有效供给,剌激市场需求。可货币储蓄增长了,需求却不旺盛。“扩大、启动”总找不到热点,旅游的火爆,尤其是“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的消费旺盛情况,一下子形成了一个社会热点,经济热点,同时,是一个消费热点,伴之而来形成了投资热点,这种联动自然使“启动”成功,“扩大”有望且效果显著。第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了产业结构,旅游产业是典型的劳动服务型产业,它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了民航、邮电通讯、制造业、金融、保险业、餐饮业、商业、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如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网上结算、网络服务带动了金融、1T业新业务的拓展,新利润空间的形成;旅游业使得保险业也开发出保障旅游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方面的新险种,同时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第四,增加国家税收,提升国家实力。第五、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发展地方经济,缩小地区差别。国际旅游可将客源国的物质财富转移到接待国,起着对世界财富再分配的作用;国内旅游可把国内财富从客源地转移到旅游目的地,起到在国内不同地区间进行财富的分配作用。第六,提供就业机会,实现社会稳定。在解决就业的问题上,旅游业是最具优势的产业,在世界上旅游业是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首先,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其次,旅游业的工作岗位层次多,可以为不同专业层次、知识层次、技术层次的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再次,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间接地为相关产业的员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二、当前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太成熟产业规模和效益还处在较低水平状态。旅游饭店内部发展结构不合理,高档饭店发展过快,中低饭店发展滞后,高档饭店降级销售现象屡有发生,经济效益下降。旅行社产业数量发展很快,但有规模、服务质量好、竞争力强的实力雄厚的旅行社集团比较少;旅游产品的开发每年徘徊不前,样式陈旧、质量低劣、艺术品味低,各地市场商品雷同,不能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影响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旅游娱乐业的发展也仅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特色。

(二)旅游产品的层次品味还较低,产品结构还较单一目前,我国的旅游产品的变化、技术含量普遍较低,高科技主题公园和人文景点因缺少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空间和技术手段的引导服务,而缺乏感染力。大量的人文景观的开发停留在浅层次的开发上,只是简单陈列、摆放,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法让游人感受到。还存在珍贵文物、古建无人问津,得不到保护和利用,而大把花钱造“假文物”、修庙宇、建“阴曹地府”、《西游记》宫等的奇怪现象。旅游建设项目重复现象严重。旅游活动项目匮乏。产品开发脱离当地经济文化背景。

(三)产业环境不尽如人意旅游的产业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和自然环境。产业发展应该三种环境并重。社会环境也是旅游资源。国土面积仅有中国1115500的新加坡1996年的旅游收人达96亿美元,(当年中国102亿美元),它的巨大魅力来源于高效率、高水平管理的社会环境,到处干净整洁,道路标示明显,国民风度儒雅而尚孔。而我国的社会环境状况是景点设施简陋,厕所卫生堪忧,旅游服务不规范和小贩围追强行兜售纪念品等现象时有发生,我国旅游业法律环境很多领域还有空白地带,不能很好地保护旅游声业投资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行业不规范竞争的约束问题,导游赚取报酬,小费的问题,导游从业人员的归属问题,旅游企业的挂靠经营、承包经营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长期没有法律明确规范,却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环境和消费者的利益。另外自然环境破坏也较严重,自然景观的掠夺性开发,不顾环境和承载能力而吸纳游客,造成生态的破坏,珍贵动、植物种群的数量减少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囚)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水平还较低旅游产业是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行业,人世之后去,更对旅游服务的标准提出了国际标准化的要求。而我国尚待改进的旅游服务问题还很多。第一,简化出入境手续,提高海关、边检效率的问题。第二是兑币业务。中国的金融工具和衍生品种较少,本币业务未开放,兑换点少,国际信用卡的会员单位更少。国际游客非常不便,应考虑在景点设流动兑币车。第三,旅游的支柱企业缺乏竞争力。交通、饭店和旅行社业是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这些行业与国际企业的竞争力代表了中国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旅游饭店在中国服务贸易中最先与国际惯例接轨,但在服务网络营造,房间商务传真、电脑办公设备配置硬件建设和服务人员外语水平、服务意识等方面与国际饭店尚有明显差距。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与国际旅行社相比更是规模、效益和品牌诸方面都缺乏竞争力。交通运输方面,尤其是航空运输方面,我们的不足更为明显。

三、导游服务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双重作用

客观评价某一产业链条中一个环节的作用,都可以将其一分为二,即正面的促进作用和消极的负面作用。在不同的阶段,某一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偏强,不能片面地只看到积极因素而忽略消极影响,只有正确认识这双重作用,才能采取得力措施,纠正和消除负面影响,让正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一)导游服务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在§§§第二节中我们己对导游服务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之,旅游产业要实现把中国建成旅游强国,让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目标,导游服务扮演的国家和旅游地形象大使的角色是重要的旅游吸引力。同时,导游服务连接旅游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完成旅游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其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导游服务直接服务于旅游产业的生产活动的主体一一旅游者,使他们的旅游需求得以满足和实现,从而完成了产业收益,同时也培养了旅游消费群体实现产业的生产、再生产过程。

(二)不合格导游服务对旅游产业产生的消极影响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竞争的层次逐渐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转换为高层次的质量竞争,尤其是服务质量的竞争。我国旅游服务存在的常见问题中,如降格服务,即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降低原来约定的等级标准;擅自增减旅游项目,常见的如增加购物、医疗咨询服务项目、自费景点娱乐项目等;延误游览日程和时间;导游人员与商店串通一气,以次充好、欺骗旅游者、索拿回扣;导游人员索要小费;服务态度恶劣等,大多与导游人员有直接关系,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会造成游客对旅游产业的信誉度怀疑,丧失信心,影响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如何向深度进军。

向深度进军即旅游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的深度发展。在目前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应规模的情况之下,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如何追求向质量型、效益型的发展。

从国内来看,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旅游业列入了国民经济计划,这就正式确立了旅游作为一个经济产业的地位,因为在此之前中央对旅游的定位一开始叫做民间外交,后来叫做友谊为上、经济受益。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正式提出旅游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要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目前,可以说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培育任务已经完成了,现在正发挥新的增长点的作用,进一步就是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这就意味着从发展目标来看也要求旅游业进一步向深度发展。越是达到一种质量型、效益型发展,我们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大。从现实发展的要求来看,向深度发展的任务越来越迫切。几年以来全国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模式,这就是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在这个发展过程之中大体上形成了一个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态势。这样一个好势态一面是充分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大家也充分看到了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但另外一方面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大,也有可能产生一些决策的失误,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甚至形成一种模式化发展的局面。现在有什么好经验大家都在学,学的过程之中确实推动了各地的发展,但是有些东西也有一点生吞活剥,这种生吞活剥未必完全符合自己的情况,所以在模式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产生的一个最大的模式化问题就是单一观光旅游的模式。我们多年以来始终想解决,但是这个问题始终存在。单一观光旅游的模式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所以如果发生了什么误差,很可能就是比较大的误差。单一观光型的发展模式很大意义上说已经不完全符合现在发展的需要了。各地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都是要拉动当地的全面发展,所以应该从这个根本目标出发来研究旅游的发展模式。为此,应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一是把旅游对民航、铁路、公路、口岸等行业的发展需求协调纳入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协调区域旅游发展,做好重点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二是认真搞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专题研究。国家旅游局“十一五”拟开展以下八大专题研究: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内涵与体系研究;旅游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综合功能研究;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世界旅游产品开发趋势与中国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研究;中国旅游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中国旅游集团企业发展研究;中国旅游发展空间演化模式研究;中国主要入境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需求研究;三是重点编制好以下九大区域旅游规划: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发展规划;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环太湖健身度假旅游圈(小长江三角洲旅游圈)的专项规划;大长江三角洲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首都都市度假旅游圈(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规划;东三省老工业基地旅游产品开发规划;粤港澳旅游产业体系协同发展规划;调公河跨国区域旅游规划;丝绸之路旅游规划。

五、旅游产业发展与导游的基本素质要求

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是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其中旅行社处于核心地位。在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服务中,导游服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者从登上旅游交通工具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到旅游目的地观光游览或访问,直到结束行程,都是享受着旅游行社提供的导游服务。导游服务质量是衡量旅行杜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和主要标志,而导游服务的质量与导游人员自身的素质关系极大。它直接关系到旅行社的社会形象,目前我国旅游业中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导游人员素质问题。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的“三过硬”,即思想过硬、业务过硬和外语过硬对于今天的导游人员来说,其基本精神仍然适用,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导游人员仅具备以上三方面的素质就显得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打造旅游品牌,必须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导游的观念、角色和所起的作用上也有所变化。首先,在观念上,导游人员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市场观念和质量意识;其次,在角色上,导游是导游服务的提供者,以满足游客正当需要为目标;最后,导游所起的作用是实现旅游产品的消费功能,亦即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功能。因此,与四十年前的导游人员相比,现代导游既是一种服务,又是一种专业和艺术,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下面就从十个方面来谈导游人员应其备的基本素质。

(一)生理素质

作为一名导游人员不仅要陪同游览,而且还要提供周到、细致的生活服务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服务,要能走路、爬山,在旅游者休息的时候,导游也不能休息,要为下一步的游览做好准备,要连续不断地工作,其劳动强度之大,体力支付之多可想而知,因而导游人员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有人统计,北京的导游在接待旅行团时,平均每天要步行、爬山约10公里-15公里。有的地区对导游人员的体能要求较高,杭州六和塔的227级台阶、南京中山陵的392级台阶都要求导游人员能爬善走;在张家界这类地区的登山旅游,对导游人员的身体素质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比如,在冬天,从天寒地冻的地方到温暖如春的南方,需要有很强的身体适应能力;而出门在外,在饮食上各地的口味不尽相当,南甜北戚,东辣西酸,加上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没有强健的体魄是适应不了这一工作的。如果导游人员自己先累倒了或生病了,会极大的影响全部的行程计划、旅游者的心情和旅行的气氛。试想一下,一个疲劳不堪的导游人员在讲解名胜古迹、怎么能用清晰流畅的语言向人们介绍和传播文化呢?更何谈运用导游方法和技巧来吸引旅游者。因此导游人员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增长保健知识,才能为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打好基础。

(二)心理素质

导游人员的心理素质主要指导游人员善于掌握和调节旅游者心理情绪的能力和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两个方面。要提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必须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功能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由于在旅行中很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接待服务某个环节的欠缺引起,有的可能是由于与旅行团中其他旅客的关系引起,有的可能是由于游客本人的问题而引起。这就要求导游人员要及时了解旅游者及其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同时面对旅游者的不良情绪或指责,应强化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1.导游人员要摸准旅游者的心理。导游人员在了解旅游者的心理变化之后,才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旅游者的心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