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导游业务
2813800000012

第12章 导游人员与导游服务(11)

就形体而言,它同色彩一样,是人们最大众化的审美形式,人们更欣赏健康的美,富有活力的美,而不是病态的美,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人员在注重自身内在气质构造的同时,更要注意形体的锻炼,展现富有活力的形体。

就服饰而言,作为导游人员来说,在服饰上要尽量求得和谐(色彩、式样与形体、性别以及年龄、季节的和谐)人时、端庄、雅致和整洁,既不要标新立异或一昧模仿,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地追求西方游客的服饰风格,也不要过于土气,或者整天牛仔装。

就发型而言,发型作为一门多姿多彩的造型艺术,也像服饰一样,具有装扮或美化的积极作用。我们常说的“光环效应”或“第一印象”,也是从“头”论起,作为一名导游人员,如果有动人容貌和漂亮的服饰,而没有相称的发型,总显得缺乏和谐,不够完美,进而影响自身在旅游者心中的形象风貌,导游人员的发型设计应根据职业特点确定一种基调,即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干净利落、端庄持重。

综上所述,导游人员的仪表美,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审美感觉。从文化社会学角度考虑,仪表设计不仅表现出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审美修养,而且还折射出民族的素质和形象,以及相关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因而代表个体也代表社会的导游人员的仪表设计就显得突出和重要。

(2)仪态设计。仪态是指人在行为中的姿势和风度,姿势指身体显现的样子,风度属于气质方面的体现,一位合格的导游人员,其姿态和风度应有一定的感染力,其言行举止会给旅游者带来直观的愉悦感,给旅游审美活动注入积极的活力。个体的风度尽管反映人的内在美,但是可以从站、坐、行姿等可视因素中展现出来。作为导游人员的仪态设计主要体现在站姿、坐姿、行姿三个方面。

就站姿而言,导游人员与旅游者交谈或进行讲解时,应注意站姿,既不要两脚并拢,笔直挺硬,也不可双腿叉开,摇头晃脑。正常的站姿要求两脚叉开时不超过肩宽,腰板自然挺起,手势和缓,面带微笑,这给人以稳定感,轻松感和亲切感,根据不同的环境气氛,导游人员可适当地采取不同的站姿。就坐姿而言,对于导游人员来说,坐姿是很重要的,通常,如果坐着和旅游者商谈游览计划或别的事情时,双腿不可叉开,脑袋不宜后仰,也不能半躺半坐,以免给人一种懒散无力或自命不凡的感觉,人座时要讲究轻缓得体,不要猛坐猛起,以免碰到桌椅,同时也不要弓背哈腰,双肘平行叉开排在餐桌上,一方面显得无礼,另一方面会影响旅游者的正常进餐。

就行姿而言,比站姿和坐姿更难把握,导游人员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行姿,既能体现自我优雅的风度,也能与旅游者保持适度的亲近,步伐从容稳健,快慢自然,轻巧敏捷,如果前后摆动,头脑晃动,就极为不协调。

总之,导游人员通过坐、站、行姿的设计,综合运用,才能使自身形体在空间里得到形象显现,加上优雅的手势和温和的表情构成一种和谐的造型美,体现出导游人员的风度美来。

(3)语言设计。礼貌用语是服务时需用的一种服务用语,导游人员要选用这一交际工具做到:在人际交往中谈吐文雅,语调轻柔,语言亲切,态度诚恳,注重语言艺术。归纳为五声:旅游者到来时有问候声;遇到旅游者有招呼声;得到旅游者的协助有致谢声;麻烦旅游者有致歉声,旅游者离开时有道别声;与此同时,要杜绝“四语”不尊重的蔑视语、缺乏耐心的烦躁语、自以为是的否定语、刁难他人的斗气语。同时,在待人接物时,每个导游人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不得有损伤旅游者自尊心的话,不与旅游者争辩,不发生鲁莽言行。所以说导游人员的语言设计素质十分重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和交流用语应成为导游人员的职业习惯。

(4)心灵设计。从社会学角度看,仪表和风度属于“表层”的美,而心灵美是“深层”的美,这两者的和谐统一方能造就一种“完整的美”。

心灵美的核心是善,应符合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如果符合这道德规范,就是美善的,否则就是恶丑的。导游人员的心灵美主要体现在他所提供的优质服务上。对旅游者和颜悦色,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关心健康和安全等,从表面看是对导游人员的服务的规范要求,而实质上是对导游人员如何塑造心理美进行的高度概括。个体的内在美往往通过“表层”或外在的其他美显示出来,因此,每个导游人员在追求个体素质提高的过程中,要避免轻内重外的现象。

2.自我发展素质。

导游服务是一种言智言能的服务,它以导游人员的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因此导游人员必须不断充实,不断完善自己,积极进取,才能面向充满竞争的世界挑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又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我国旅游业将更加对外开放,不仅外国旅游企业将进入中国旅游市场,外国导游人员也可能踏上中国的国土。这给旅游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随着改革的深入,面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目前的导游管理体制也在发生变化。随着一年一度的导游考试的进行,导游人员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导游人员应具有居安思危、优胜劣汰的思想准备。只有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在新的世界竞争中有所作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每一个导游人员都必须牢记的一句名言。

未来导游的发展将向个性化服务靠近,导游人员应在现有水平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尤其是世界主要客源国的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在掌握渊博知识的同时,讲解内容要进一步深化,更具科学性。不仅能讨论一般问题,还能较深入地讨论某些专业问题。在知识方面,不仅要成为“杂家”,还要成为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专家,不局限于国家对导游人员规定的知识范围内,在日常生活闲暇时,注意积累、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人世后,导游人员在接待外国来华旅游者时,掌握一两种外语将极大地方便工作,并且可以提高导游人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据报导,我国外语导游人员人才分布极大地不平衡,多集中在东部和京、沪地区。四川全省有180多名日语导游,但真正能带团的只有80人左右,每年有很多旅行团预定来四川旅游,但是苦于缺乏外语人才,只好眼睁睁丢掉许多机会。因此,除流利的普通话之外,导游人员掌握和学习外语是旅游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是自身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导游人员的导游手段和导游方法需不断更新和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许多更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到旅游工作中,因此导游人员必须学习使用这些辅助的手段,并在游前,游中和游后都能运用自如,使旅游行程锦上添花。另外,随着参与性旅游方法的发展,人们还会在旅游中学习方言、技能、手艺,甚至参加探险活动等。这一发展趋势要求未来的导游人员不仅能说会道、能唱能跳,还要能动手,与旅游者一起参加竞赛。今后,导游方法的多样性,要求导游人员不断“充电”,不断挖掘自身的发展潜能,眼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胜任未来的导游工作。

(八)白:我管理素质随着国际贸易和交往的全球化,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拓,导游人员直接面对“旅游污染”的机会大大多于常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代表旅行社行使接待工作的导游人员会面对不良竞争手段的腐蚀。拉拢利诱导游人员以增加游客的到访率,人住率,购买量成为不少旅游经营单位的拿手好戏,收受回扣、欺客、瞒客、宰客成为一些导游的家常便饭,许多导游人员无心游览与讲解,随意缩短游览时间,大肆扩张安排购物娱乐时间为旅行社赚取利润,吸取回扣,引起旅游者的极大反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导游人员的自我管理约束素质较差,有待提高。

1998年7月,某中学教师团到北京旅游,旅行社导游前一天与旅游者约定第二天早上6:00在饭店门口集合,两个小时后,司机出现,导游仍未到场,最后教师团自付门票游完了长城,在其他景点,导游也没能认真履行职责。事后,不但未做解膏,还强调客观理由以推语责任。此例中充分反映出导游的自我约束力较弱,职业道德素质不够高。

面对精彩世界的诱惑,作为导游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抵制各种诱惑。

1.严禁嫖娼、赌博、吸毒;不得索要反动、黄色的书刊和音像制品。

2.在接待外国旅行团时,不能套汇、炒汇,扰乱我国的外汇市场,借机向旅游者兑换、索取外汇。

3.假公济私,不得与某些企业或个人合谋坑蒙、诈骗旅游者。做到这一点即不能出现欺骗行为,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旅游市场中更是人们投诉的重点之一。在购物上,详细介绍产品的质地和鉴赏分辨方法,不能因为旅游者不了解情况,就采取蒙骗手段。导游必须带旅游者上定点商店,如实介绍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对于导游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此“道”就是“道理、道德、道义”。

4.导游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身份,不与旅游者进行不正当活动,不与他们保持不正当的关系。

5.为旅游者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是导游的工作,不能借此向旅游者索要小费和礼物,如果旅游者拒绝这一行为,导游不准因此而拒绝为他们服务。

6.随时准备为旅游者服务,导游永远要比旅游者早到位,预备处理临时问题。不能提前离开团队,而把旅游者交给司机或全陪代劳,更不能擅自离开团队。导游必须增强责任心,克服自身的困难和懒散思想,随时服务。

7.除了在行为上有所约束之外,导游的语言也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