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大师的解脱智慧
2808700000028

第28章 扩展欲望,必定会遭来无限的苦果

大师解脱智慧

南怀谨说: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财,永远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

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扩展欲望,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那么,必定会遭来无限的苦果。

“有好终须累此身”,“有好”,一个人平生有嗜好的,一定拖累自己。

大师智慧串讲

佛家认为:“一寸道九寸魔。”说明修炼品德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必须时刻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有所收益。理性的克制对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不是束缚的锁链,而是强韧的护身甲,虽然披挂上它不免有些累赘,但是它能让你避免误入歧途,早日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虽然也下了工夫,但最终还是会功败垂成。

传说,有两个人偶然遇见了普贤菩萨,菩萨教授他们酿酒之法,叫他们选取端阳那天成熟、饱满的大米,用冰雪初融时高山飞瀑、流泉的水珠调和了,再注入千年紫砂土烧制成的陶瓮,最后用初夏第一张沐浴朝阳的新荷裹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凌晨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这两个人牢记菩萨的秘方,历尽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风餐露宿,胼手胝足地找齐了所有必需的材料,把梦想和期待一起调和密封,然后潜心等候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多么漫长的守护啊。当第49天姗姗到来时,即将开瓮的美酒使两个人兴奋得整夜都不能入睡,他们彻夜都竖起耳朵准备聆听鸡鸣的声音。终于,远远地,传来了第一声鸡啼,悠长而高亢。又过了很久很久,依稀响起了第二声,缓慢而低沉。等啊等啊,第三遍鸡啼怎么来得那么慢,它什么时候才会响起啊?其中一个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放弃了再忍耐,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陶瓮,但结果却让他惊呆了……

里面仅仅是一汪水,混浊,发黄,像醋一样酸,又仿佛破胆一般苦,还有一股难闻的怪味。怎么会这样?他懊悔不已,但一切都已经不可挽回,即使加上他所有的跺脚、自责和叹息。最后,他只有失望地将这汪水倒掉。

另外一个人,虽然心中的欲望像一把野火熊熊燃烧,烧烤得他好几次都想伸手掀开瓮盖,但刚要伸手,他却咬紧牙关挺住了,直到第三声鸡啼响彻云霄,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啊,多么清澈甘甜、沁人心脾的琼浆玉液啊!

欲望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了动力,如死水一般。然而,要想成功就必须很好的运用自己的欲望,而不能被它所控制。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别,往往不是智商和能力的差别,而是韧性和耐心的差别,是内心欲望克制程度的差别。

一个人只因一念贪心私欲,就会使本来刚正的性格变成懦弱怯虚,使本来聪明的大脑变得昏庸愚莽,使本来善良的心肠变得冷酷残忍,使本来纯洁的品性变得污浊肮脏,结果坏了一生人品。所以古人以不贪作为做人的法宝,并依靠这个法宝度过自己圣洁的一生。

这则格言讲公私关系中的一个要点:戒贪。

贪欲即是“独吞”、“吃独食”之欲。贪欲之所以必戒,我们从公私两个角度看便会清澈见底。

首先从“公”的角度看,贪欲是外部世界事功方面的大忌。什么叫公?一人为私,二人为公。二人以上共同参与的事就叫公了。“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菜根谭》)能够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人,才能托付他处理万事万物。能将普天下人赋与的权力为普天下的人服务的人,才能用超越尘俗之心来做尘俗之事。“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菜根谭》)当一个人掌管一部分权力的时候,切记两句话,那就是:只有为公,才会正大光明;只有廉洁,才会享有威信。如果手握大权的人,一心想着将手中的权力变为个人的资源谋取私利,别人满足不了他的贪欲就用这种私利来泄私愤、搞报复,这样的人是迟早会遭到恶报的。

凡贪图小利者,必失之大道。一项事业刚刚出现希望,有人便急不可耐地想多占、独占,于是业衰人散,败象立见。这是最常见的散伙现象。

再从“私”的角度看,贪欲是内部世界的大毒。贪欲是心魔之魁。一念贪欲,火烧功德林,毁了仁爱心,毁了平等心,毁了清净心。毁了一棵树的树根,任是摩天的凌云宝树,雄姿勃发,一旦根死,则枝枝叶叶尽会坏死,变为槁木枯叶。格言中所讲的,刚为柔、知为昏、恩为惨、洁为污是必然的了。根子坏了,连复苏的可能性都没有了,还做什么人呢?

天地万物在不停地运动着,日月也有盈有缺,变化不止,何况小小人世,哪能事事都圆满时时都空闲安逸?那辛劳忙碌是一定的了。只是要学会忙里偷闲,缺处知足,灵活地掌握自己的生活规律,忙闲适度,劳逸结合。身心之事天不管地不管靠自己管,劳逸之适天难调地难调靠自己调。

商业社会就象那遥远地方的美丽少女,充满挑逗和诱惑,让你对她有希望、有幻想,但她却是绝对虚荣和势利,你越是向她靠近,便越是觉得她冷漠和遥远。荣华富贵飞呀飞,让你还没走稳就想跑,还没跑动就想飞,顾不得歇一歇。

然而,大自然的天体运动与“区区人世”的生命运动毕竟有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差别。天体运动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区区人世”的生命运动在时间上是有限的,在作用范围上也是有限的。一个人终其一生,不辍不停,能够获得的、能够成就的事功就是那么渺小、微不足道。“欲望象海水,越喝越渴”,何况你不可能喝干任何一片海水。

于是就有了哪些东西非要不可,哪些东西不能要,哪些东西可要可不要的理智选择。双向人生的回答是:把成长摆在首要,要清净快乐,要健康长寿,要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是必须得到的。而贪婪、卑鄙和索取是不能要的。功名利禄是可要可不要的,如徐志摩云:“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即使是从事一项不得不夜以继日的连轴转的事功,只要懂得了这个人生之道,也可以做到既“抱身心之忧”,又“耽风月之趣。”(《菜根谭》)诚如戴尔·卡耐基所言:“把没有意思的工作很有意思的去完成。”在专心致志地从事工作时寻找自己适应环境的耐心、信心和毅力。找到了,那快乐便油然而生,我们便在没有意思的工作中很有意思地寻觅到了成长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