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集中做透一件事
2807400000027

第27章 弱势个人如何集中做透一件事(4)

这符合目前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海尔服务水准的评价。在服务上一向创意频出的海尔从去年下半年实施了一项“神秘用户”的行动。也就是当海尔的售后服务人员上门服务之前,这些“神秘用户”会先一步与用户取得联系并提前20分钟左右到达用户家里,他(她)将以用户的亲戚朋友或邻里街坊的身份默默监察售后服务人员服务的全过程。这样一来,哪些售后网点再出现不规范的操作,就一目了然了,由于“神秘用户”是不定期的抽查,全国所有地区的售后网点为了确保不被找到问题,均在提高服务的规范化上下足了功夫。

说到把服务做到家,海尔真的是把事情做“绝”了。因为海尔制定了一项在全国建设1000家社区星级服务中心的计划,力求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得更具系统化。目前已经建成的600多家星级服务中心,除了可以及时向社区业主提供上门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及家电成套购买解决方案等一站式服务外,好多业主早已经把海尔的工作人员当成了贴心朋友,经常有人将暂时无人看护的小孩儿委托给星级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代为看管。

20年前,海尔用大铁锤砸了76台不合格的冰箱。那时候,让产品符合生产标准,做得精致点、耐用点几乎是惟一的目标。现在的海尔人追求什么?他们在想方设法创造标准,让别人按照海尔的标准来生产产品。就像很多人常常说的那样,一流的企业卖标准。

这就是海尔,把每一件正确的事情都做到极致的海尔。这些努力不断增强着海尔的优势,也推动着海尔向世界品牌的目标一步步地逼近……

至今,对于沃尔玛的成功,我还清晰地记得它的许多细节。如它对员工的管理,有一套科学的、细化的系统。比如,它要求店员对顾客微笑,不但微笑,而且要求微笑要露出八颗牙。沃尔玛的管理以专业性强,精密细致著称于世。

一流——要做就做第一

成龙,从影45年,拍了近百部影片,在拍摄过程中重伤29次,足迹遍布5大洲,在全世界据粗略统计,拥有铁杆影迷三亿。演戏唯一一个不用替身的武打艺人,也是唯一一个在好莱坞留下手印、脚印、鼻印的中国艺人!冒险精神是无人可比的。他不服输,成龙是个真的英雄,他拍戏的也只有他能真正振兴香港演艺事业的那段黄金岁月。没有他,香港电影不足以对世界影坛产生任何震撼。

在他漫长的演艺生涯里,拍了86部影片,期间受过49次重伤。因为,成龙从来都坚持不用替身的。现在浑身上下都受过伤:眼眶被打青过,鼻梁、下巴还有腮帮子被打断过,上嘴唇裂过,双手烧伤过,脖子扭伤过,韧带撕裂过,肋骨和肩膀断过,盆骨和胸骨脱过臼,髋骨碎过,甚至连脊椎骨都伤过。

曾志伟说的一段话“成龙很好强,不服输,不论你说谁比他强他都会不服输。他会私下里更加刻苦!做什么,他都力争第一!”

第一名,拥有一切!第二名,拾人牙慧。

一般人有个错觉,以为拿不到第一,有个第二名、第三名也不错。如果说第一名代表的是100分,很多人以为第二名起码也有90分,但事实上第二名能不能有10分都是问题。

为什么?因为第一名冲出去以后,他就不需要再与别人比。他往前看,眼前是一片开阔的空间,任由他挥洒。

但是在第二名与第三名、第四名之间却会形成一个追赶群。这个追赶群里的成员之间彼此会竞争、纠缠和拖累,他们不仅要与第一名竞争,也要与追赶群里的其他成员竞争。最后即使他能够挣扎着跌跌撞撞地冲出来,也只是领先了这个追赶群,再向前看的时候,第一名已经领先太远,看不到他的影子了。

在企业发展的整体定位和战略布局上,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曾有以下精彩的言论:“一个产业里,做第一名才可以稳定赚钱,第二名有点钱赚,第三名损益打平,第四名随景气沉浮,第五名往后要么等着被收购,要么就是被淘汰出局。”因此,“要做就做世界第一名”成为鸿海企业开创的最高指导哲学。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用友软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王文京。在很多中国人眼里,王文京是“知识创造财富”这句话最生动的阐释。十几年的时间,王文京从一介书生发展到个人身价高达数十亿元,他一手缔造的用友软件也牢牢占据着中国财务软件的领导地位。谈及自己的创业,王文京用最简单的语言概述他的精华:“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坚持。要想在任何一个行业出头,必须有沉浸其中十年以上的决心,人一生其实只能做好一件事。”正是凭着这朴实而坚定的人生信条,王文京实现着用友软件商业化的梦想。

只做好一件事,意味着集中精力发展,而不是多元化发展。很多人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其实内部很虚弱,每一项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

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哪怕它很小,努力做得更好,总会有不寻常的收获。请看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妇女,来自农村,没读完小学,连用汉语表达意思都不太熟练。因为女儿在美国,她申请去美国工作。她到移民局提出申请时,申报的理由是有“技术特长”。移民局官员看了她的申请表,问她的“技术特长”是什么,她回答是会“剪纸画”。她从包里拿出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就剪出一组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移民局官员连声称赞,她申请赴美的事很快就办妥了,引得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签的人一阵羡慕。

这个故事应该能给我们一些启迪。一个人没有学历,没有工作经验,但只要有一项特长,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可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拥有其他人不能获得的东西。可是在我们身边,许多人往往走入误区,譬如一些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忙着考这证考那证,证书弄了一大摞,忙着做主持、当模特,业余职业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毕业之后却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原因就是由于他们分散了时间和精力,没有专注于某一份事情,结果事与愿违。

为什么非要做到一流呢?世界文化学者曹世潮教授在《文化竞争战略》中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对此说得十分清楚,他说道:

全球化是市场、资源、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的全球化,它是贸易、服务、营销的全球化,它是公司、组织的全球化,它使竞争在全球展开,并且在全球一流的水平上展开竞争。

几乎所有的产品,在全球都会遇到世界一流乃至世界第一的竞争对手。

你制造飞机,就有波音、空中客车与你一搏;你制造汽车,有雷诺、通用汽车、福特、丰田、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年销量在400万辆以上的“庞然大物”,还有劳斯莱斯、法拉利、沃尔沃等经典车系与你竞争;做钻石有戴比尔斯:做化妆品有欧莱雅;做超市有沃尔玛;做快餐有麦当劳、必胜客;做饮料有可口可乐;做牙刷、牙膏有宝洁。几乎所有可以在全球营销的产品后面都有世界一流的公司、品牌、产品和竞争对手,它们实行着全球化生产、营销和服务。在这些世界一流的公司背后,是一大批公司,譬如啤酒,在贝克、百威之后,有喜力、朝日、蓝带、三得利,还有中国的青岛和燕京。

你走出国门,是一个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你遇到的都是世界一流的竞争对手,它们是经过上百年、数十年的市场竞争后生存下来的公司,而且是在竞争最激烈的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中搏杀获胜的公司。这种搏杀激烈得几近残酷,理性得没一丝同情,它们的手段练得仿佛已刀枪不入。这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如果你想镇守一方,全球一流的公司会进逼到你的餐桌前,抢你的饭碗,你的客户的门不断地被这些公司的推销员敲响,安联保险、花旗银行、德国吸尘器、高露洁牙刷……它们会攻占你的市场,还有瑞士手表、法国时装、意大利皮具、美国爆米花……

世界一流的公司正在采取的一个简洁而有力的发展战略就是:将某一产品(服务)或某一零件,甚至原材料做到世界第一或一流,然后在全球连锁、扩张或销售。

这把一点(某一产品、服务、思想)做到第一或一流,然后在全世界生产、销售、连锁的战略,使非一流的产品失去在全球存在的可能,使二流、三流产品、服务和公司边缘化、虚化,最终在世界市场上消失。现在一辆汽车的制造,其主要部件来自于世界各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部分不仅在性能价格比上是最理想的,而且每一部件都是全球最优秀的:发动机是通用电气或奔驰公司的;椅子是美国的;椅子的螺丝是日本的;椅子的包皮是意大利的;填充的橡胶是马来西亚的;油漆是德国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制造飞机,你应当是世界第一或一流的,如果你只是制造飞机下面的一个轮胎,也应当是第一或一流的,即便是轮胎上的一个螺栓,你不是第一,也必须是一流的。

如果你达不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你也就进不了世界市场,你的前途相当黯淡。竞争的全球化和市场的全球化没有给二流留下位置。IT行业的一条市场规律是,世界第一的公司或产品能自动获得全球60%的市场份额。那么加上世界第二和第三以及世界一流的公司吞掉的市场份额,可以想像那已经所剩无几了。英特尔曾一度占领了全球芯片市场的85%,微软牢牢占领了全球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可以批量制造并满足人们普遍需要的行业里,世界一流的前10家公司,大多控制了70%~80%的全球市场份额,汽车、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电饭煲、影视器材、媒体、音乐和电影,莫不如此。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占领了手机市场的60%左右;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必胜客成了中国快餐的主流;全球前6位的汽车制造商几乎垄断了全球的汽车生产,在全世界奔驰的轿车,不是它们生产的,就是与它们合资生产的。为此,我们必须成为世界一流,不然我们的出路就很狭窄,我们的发展就很渺茫。

做不到一流就无法生成,更不可能卓越,而要做一流的专家,你就得集中、集中、再集中。

有一个“猴子掰包谷”的寓言,我们都会笑那个猴子太傻。猴子犯傻,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它太浮躁。这正如荀子所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现在有些年轻人很像这样的猴子,今天考律师,明天学会计,后天读MBA等。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公司,如美国的微软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就做一件产品,取得垄断和领先地位,再不断地做科研,使自己的技术一直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从而取得超额利润。

看看《财富》世界500强的排名:能源类第一名是杜克能源公司,炼油类第一名是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物流运递类第一名是UPS公司——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非常专注于一个产业,并尽心打造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例如,UPS发展到今天它只做了一件事——用最快的速度把包裹送到客户手中。

世界上很多企业就是靠集中所有的时间、精力、资金和技术做好一种拳头产品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5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于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

不要以赚钱为目标,也不要以出名为目标,应该以成为某个领域中的最顶尖为目标。只要成为某个领域的最顶尖的那一位,你一定会赚很多钱;只要你是某个行业的第一名,你一定会出名;只要你成为行业顶尖,你就一定会成功!

乔丹打篮球成为世界顶尖篮球巨星,不但一年收入8 000万美金,而且有人找他拍电影,有人找他拍广告,有人找他出书。请问他的运动鞋需要自己买吗?不用,耐克公司会提供;他穿的西服需要自己买吗?当然也不用,别人不但免费提供,还要付他广告费。甚至香水厂商还借乔丹的名字与肖像生产乔丹牌香水。乔丹什么事都不用做,只要他肯提供给厂商名字与头像,别人就送他30%的股份。你说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是他的行业中最顶尖的,他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篮球巨星。

成龙拍电影时,各个汽车厂商主动争取免费提供汽车的机会,让成龙在电影里面表演特技。成龙选中日本三菱跑车,三菱公司立刻提供上百辆新车让成龙拍摄赛车镜头,成龙将车撞得稀烂,三菱也分文不取,为什么呢?因为成龙是最棒的,他的电影总是最卖座的电影之一。

做软件做到世界第一名的微软会不会赚钱?当演员当到世界巨星的成龙会不会赚钱?打篮球打到世界第一名的乔丹会不会赚钱?跑110米跨栏跑到世界第一名的刘翔会不会赚钱?当然会!只要你是最好的,一定是最能赚钱的,从而拥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你说是不是呢?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持有一种股票没有10年的准备,那么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说起来容易,可是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我们做不到,可能会把这归结为各种原因所致。

很多时候,决定不做比决定要做更难,放弃比抓住更需要定力。人心浮躁,就是因为向往的太多,凡事都想抓住,也不管是不是能够抓住,就像那掰包谷的猴子,想抓到更多,结果连手上这个也没有抓好。

古语说,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够抓住的却少。人生的机遇,可能就只有那么一两次。因此,一生做好一件事,只要真正做好了,也就够了。

巴菲特从11岁开始买第一只股票,现在70几岁了,还没有改行的迹象,看来,他这辈子也就是个投资大师了。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排在他前面的,是做软件的比尔·盖茨。巴菲特肯定也知道做软件很赚钱,但他肯定不会去做,不管股市是牛是熊,他都吊在这棵树上了。

任何行业都是博大精深的,够你花一辈子的精力去钻研和奋斗。任何一个大师级的人物,都只是自己那一个领域内的大师。比尔·盖茨最聪明的地方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没做什么。凭借他的实力,他如果去股市淘金,当个庄家,翻云覆雨,简直是易如反掌。凭借他的实力,他可以去做房地产,但他专注在自己最擅长、最感兴趣的操作系统、软件开发上,而不是被市场上其他的诱惑所吸引。他如果真那样做了,他也就不是比尔·盖茨了。

人生苦短,心无二用。当我们在欣赏帕瓦罗蒂那穿云裂石般的美妙歌声时,也请记住他的宝贵生活经验:选定一把椅子。

我时常观看了竞争激烈的体育比赛,有时会感慨万千。一位运动员为了能够在高手如云的奥运赛场上勇夺冠军,他需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专攻一个项目,在自己的最强项上下苦工,使之成为世界第一,如此方能夺金。我还没有看见有哪位运动员能够在两类不同的比赛项目上获得世界冠军。

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够抓住的却少。一生只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透,才是成功人生的捷径。